常璩是东晋时期一位重要历史学者,是四川历史文化名人。
常璩出生于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曾在李氏成汉政权中担任散骑常侍,入晋后任参军,迁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常璩在仕途上并不顺畅,只做了小小的史官,在江东更是长期赋闲。但他绝非庸碌之辈,并不追求那种过眼烟云式的浮华与名利,而是潜下心来撰写了很多著作,如《华阳国志》等。《华阳国志》的问世与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地方志的开山之作。常璩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晋末与东晋初的多事之秋,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潜心学问著书立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常璩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常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终其一生都在写作,以一种天高地阔的胸襟和心态,徜徉和驰骋于笔墨之中,将他的才学都融入了他精心撰写的《华阳国志》中,使这部地方志巨著焕发出穿越时空的光彩。常璩确实是值得敬佩的。他所描述的西南山川和人文历史,是如此的生动翔实而又五彩缤纷。有了这部广为流传的《华阳国志》,常璩的生命也就得到了升华。
《华阳国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地方志著作,对研究古代巴蜀人文历史的学者来说,更是案头必备之作。这倒不仅因为《华阳国志》是中国地方志的开山之作,具有取材广博、资料丰富和编撰精妙的特点,更主要的还在于书中对古代巴蜀历史传说、西南地理山川与郡县沿革、西南各民族以及汉晋时期西南地区的人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地理、民俗、物产、水利、交通、自然科技等都做了较为完整而详细的记述。同时,在体例上开创了将编年史、地理志、人物传相结合的先例。这些显著特点,可谓意义重大。因此也可以说,《华阳国志》并非普通的地方志,而是一部特色鲜明的地方通史。
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古代巴蜀地区早在新石器晚期就已出现了城市文明的曙光,商周时期已形成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成都平原上的宝墩古城遗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等考古发现对此便给予了充分的揭示。但关于古蜀时代的文字记载则很少,譬如像《山海经》与《蜀王本纪》等,记述的只是一些概况,而且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透露出较多的传说成分,所以我们对古蜀的了解常常在想象与猜测中充满了迷茫之感。常璩《华阳国志》则从地方志与地方通史的角度,以真实而系统的记述,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巴蜀与西南地区的历史人文地理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四川历史上有很多“文宗在蜀”式的杰出人物,如文翁、司马相如、严君平、扬雄、谯周、陈寿等,都很有学问,大笔如椽,著述流传,泽惠后世,而常璩亦是其中一位特别值得推崇的佼佼者。这部《常璩传》,就讲述了常璩的生平事迹,并介绍了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的重要内容。
常氏是古老的姓氏,由北方迁居蜀地。
常璩出生于蜀郡江原,自幼好学,博览群书。
自秦汉以来,蜀地的文人学者便有治史的传统。
古蜀神秘传说与汉代文运勃兴,对常璩有深刻的影响。
常璩好学努力,由此成了学养深厚和卓有见识的佼佼者。
常璩(约291—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人。
在中国历史上,常氏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传说黄帝的时候就有大臣常仪,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吕氏春秋·勿躬》就记载了“常仪作占月”的传说。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常仪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世本·帝系篇》也说“(帝喾)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仪,生挚”。汉代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唐代张守节正义说“举,任用。四人皆帝臣也”。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臣,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卷十六就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
在神话传说中,有常羲是月神之说,或记述常羲是月亮的母亲。譬如《山海经》中就记载帝俊与羲和生十个太阳,与常羲生十二个月亮。《山海经·大荒南经》说:“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羲和浴日,常羲浴月,是《山海经》中的经典神话,曾广为传播,为众所周知的传说故事。
《山海经》与《史记》都是人们熟悉的古籍,所以古人常常将史书记载的常仪与神话传说中的常羲联系在一起。其实传说与史实还是有区别的,史书记载的当然要可信一些。但也有人认为,上古时期的都是传说故事,把春秋战国之后的常氏“附会为神话中黄帝大臣常先与常羲之后,历史上实无其人,不足为凭”。
据郑樵《通志·氏族略》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分封其弟(文王第九子)于康国,世称康叔。周武王驾崩,周成王年幼继位,周公摄政,发生了武庚(殷纣王之子)叛乱,周公以王命伐之。平定以后,周公将原来商朝都城周围的京畿之地及商之余民封给了康叔,建立了卫国,封康叔为卫君。因为“周公与康叔至相睦,故以其地封之,作《康诰》《酒诰》《梓材》三篇,命之国,而行鲁国之政,故曰:‘鲁、卫之政,兄弟也。’其地曰朝歌”。后来,又分封“卫康叔支孙食邑于常,因以为氏”。当时的常邑大约在今山东滕州东南,周朝有很多以封邑为姓的,康叔后裔便是一个例子。本来“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其后遂为常氏”。所以学者们大都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常氏,可能是从周代才开始出现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常氏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姓氏了。
其他史书也有关于常氏的记载。譬如《左传·昭公五年》说楚国出兵征伐吴国的时候,“越大夫常寿过帅师会楚子于琐”。《左传·昭公十三年》又说:“因群丧职之族,启越大夫常寿过作乱,围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根据《史记·楚世家》的记载,楚灵王三年(前538年)举行盟会,“诸侯皆会楚于申”,越国派大夫常寿过参加楚灵王主导的这次盟会。在这次盟会上,楚灵王“会兵于申,僇越大夫常寿过,杀蔡大夫观起”。文中说的“僇”,是欺侮、凌辱或耻笑之意。由此可知,越国大夫常寿过遭受了楚灵王的侮辱,此事为后来的报复埋下了伏笔。到了楚灵王十二年(前529年),蔡大夫观起的儿子观从逃亡到吴国,“乃劝吴王伐楚,为间越大夫常寿过而作乱,为吴间”。他们利用楚国内乱的机会,杀死了楚灵王的太子,楚灵王也彷徨山中病死了,后来楚平王自立为王。这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历史故事,在越国做官的常寿过就是常氏中的一位有名人物。
到了汉代,有西汉大臣常惠,是活跃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家。《汉书》卷七十说:“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移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常惠年轻时作为苏武的副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了十九年,到汉昭帝时才得以脱身回国,被封为光禄大夫。汉宣帝时,命常惠出使乌孙,派遣了五位将军率领十余万骑兵,联合乌孙五万余骑兵,击败了长期控制西域的匈奴。《汉书》卷九十四上记述:“校尉常惠与乌孙兵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汙都尉、千长、将以下三万九千余级,虏马牛羊驴骡橐驼七十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