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行为学(第2版)
丁敏
已完结· 52.52万字
本书新增组织行为学的企业实践和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经济情境(如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等)下组织行为管理的变化,例如大数据时代组织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案例,知识型组织管理的特点等内容。
丁敏
已完结· 52.52万字
本书新增组织行为学的企业实践和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经济情境(如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等)下组织行为管理的变化,例如大数据时代组织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案例,知识型组织管理的特点等内容。
【美】迈克尔·K. 辛普森
已完结· 5.52万字
《释放潜能:7个改变个人、团队和组织的教练技巧》不只是提供了基于信任的、有效的探究式指导,还向当代领导们提供了一套综合的方法,其中包括用于战略规划、有效执行和绩效管理的试验方法,以及与数百名管理者共事而学到的人才开发经验。当这些全面的工具转变为业务关系时,生产力、盈利率、忠诚度和顾客导向将达到最佳水平,实现个人和组织双赢。
佚名
已完结· 11.81万字
丁敏
已完结· 52.52万字
本书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简要介绍了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趋势及面临的挑战,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次系统地分析了组织中人的行为及其规律,以培养和提高读者对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规律的认知、预测和控制能力,并能使读者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组织成员的各种心理与行为,进而提高组织绩效。 本书各章章前有学习目标、关键概念和导入案例,章节中有可供课堂讨论的小案例,章后有本章小结、综合练习题。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补充案例、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等教学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另外也可通过编辑 QQ(602983359)进行咨询。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 MBA 或 MPA 的教学参考书,同时还可作为从事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对组织行为学感兴趣的读者的学习读物。
孙科柳,李常菊,蒋朝安
已完结· 11.70万字
组织经验萃取在帮助企业沉淀管理智慧、加速员工成长、提升组织绩效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从经验的价值、案例开发机制、构建知识地图、案例主题规划、业务场景还原、案例文本写作、萃取经验与方法、案例教学设计、案例应用与推广这九个方面,对组织经验萃取的逻辑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以期推动组织经验萃取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美】詹妮弗·拉宾
已完结· 7.17万字
本书提供了一个使普通员工成为优秀员工、使优秀员工成为卓越员工的人才开发系统。作者介绍了一个实操性很强的流程,一步步说明如何在组织内有效开展导师制,包括导师制项目的设计、开发与执行,导师应如何指导学员,如何帮助学员获得成功,如何评估导师制的有效性等。这一人才培养系统来源于日常实践,同时也是经过实践验证有效。书中还包括行业领军人物撰写的案例,向读者展示导师制项目的具体经验与实践做法。
编写组
已完结· 11.54万字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这“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就如何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和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特别是针对基层党委展“两新”基层组织建设、以及“两新”组织的党务工作者如何展党建工作,如何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如何针对“两新”组织的自身特创造性地展党建工作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本书内容融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各级党组织指导“两新”组织党建的工具书,又可作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学习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党建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美)罗恩·阿什肯纳斯(Ron Ashkenas),(美)布鲁克
已完结· 19.11万字
[电子工业出版社]
徐均颂 著
已完结· 15.50万字
杨倩
已完结· 7.53万字
基于嵌入理论与跨界理论,本书在渠道情境下系统研究了组织边界人员间的人际关系对组织间关系的影响路径与影响机理。结合中国家电行业225对制造商-分销商的一对一关系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本书指出:高层管理人员间的人际关系、中层销售/采购经理间的人际关系都可通过促进边界人员的跨界行为——信息处理与外部代表使其所属组织受益;中层销售/采购经理间的人际关系对组织间关系的促进作用大于高层管理人员间的人际关系;当两个级别边界人员间的人际关系同时存在时,它们对组织间关系的促进作用会产生协同效应。
张西振 著
已完结· 15.28万字
本书立足于企业这一动态演化的由人-劳动工具-劳动资料构成的群体智能系统,提出符合理论逻辑、经过实践检验的企业基因设计"七步法”,沿着这些步骤,可以构建类似于榕树那样能够自行生根发芽持续生长的企业组织。 把企业整体能力有机地解构为多个层次的能力单元,通过学习和研究,把每个能力单元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和连接方式,采用模式语言--组织基因记录下来,并进行复制,制定网络关系计划,使组织可以根据环境变化(重新)连接成更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结构,以提高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动态能力。 本书的最后还给出了如何形成适合榕树型企业的文化、原则和价值观要求。 当今各种组织,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数字化转型任务,在以往信息系统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的基础上,企业家、与数字化相关的高等学校师生、投资人、创业者、咨询业、服务商以及对组织设计与组织动力机制感兴趣的专家学者,都是本书的读者。尽管书中案例是有关一个纸箱包装企业在和谐生产方式理念下,通过网络关系计划实现低成本、高质量、个性化和及时的定制化生产的,其原理对知识型、智能型组织的设计与优化都很适用。 另外,无论是个人工作设计、局部组织优化还是整个企业再造,无论是
王旭东,孙科柳 著
已完结· 14.10万字
华为的历史就是一部管理变革史,华为的成功也是管理变革的成功,甚至可以说,没有持续不断的管理变革,就没有今天的华为。本书从变革的价值、组织进化、聚焦业务、组织优化、流程贯通、平台整合、管理创新、变革管理等方面深刻剖析了华为变革的动因、变革的方法论以及变革过程的有效管理,不但有理论,还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此外,本书从不同的视角再现了组织变革中华为人的思想变化,使得情节更加饱满,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华为组织变革的底层逻辑。
占必考,胡坤山 著
已完结· 15.70万字
李祖滨,刘玖锋
已完结
这是一本让中国企业家找对和用好首席人才官的书籍 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度过了生存期,发展到了上亿甚至十亿规模后,出现发展停滞徘徊的状况,同时在整个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变革转型期,我们也发现不少企业仍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两类企业不同的发展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组织能力的强弱,导致组织能力难以支撑战略发展。组织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而CHO恰恰是打造组织能力的关键推动者。就如同一支军队需要一个优秀的政委,每个企业家都需要一个优秀的CHO。 企业家在寻找和用好CHO方面存在诸多困惑,例如找CHO是内部选拔好还是外部空降好?CHO的胜任标准是什么?CHO的使命是什么?如何用好CHO?如何拿捏与CHO的关系?诸多的困惑和挑战使企业家辗转反侧,难以找对CHO,在打造组织能力方面力不从心。 企业家需要一本找对和用好CHO的书,本书开宗明义的提出了“CHO首先是领导岗位,其次才是专业岗位;先内后外的寻找CHO”等正确的理念,系统总结了优秀企业找对CHO的关键方法,提炼了用好CHO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家找对和用好CHO。 企业组织能力的提升,“CEO是舵,CHO是浆”,为提升组织能力,CEO和CHO需要通
陈春花
已完结· 4.94万字
陈春花
已完结· 12.95万字
管理是否到了终结的时候了?曾经的时代巨人都显得非常力不从心,那些原来成功的管理模式,如今都成为了企业发展的负担。组织的臃肿,层级的复杂,条块的划分,让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望而却步,优秀人才不断流失,企业的创造力逐渐丧失。 工业时代的管理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里,越来越无能为力。管理需要在互联网时代提供新的范式,一种基于共享价值为基础的新范式。互联网带来的个体价值的崛起和市场的快速变化,让整个组织管理需要转型,当组织能够为个体提供价值贡献的时候,这个组织就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管理本身更需要强化,而不是淡化或者去管理化。因为,个体价值崛起,更需要平台与导引;创新与创造力如何转换成真正的价值更需要加以推动;而价值观演变剧烈更需要明确价值判断。“我”如何成为“我们”?“个体价值”如何成为“整体价值”?是管理新范式必须要解决的命题。 管理学的春天才刚刚到来,期待通过互联网时代管理新范式的研究和实践,让我们能够真正去理解管理所能创造的价值,以及所必须面对的改变。
开课吧编著
已完结· 8.47万字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完成了数字化顶层设计,并配备了数字化转型办公室,负责人也大多由董事长、总裁或副总裁兼任。于是,数字化转型被定义为“一把手”工程,这对执行决心、资源投入、部门协同有巨大的意义。然而,很多企业只重视技术引进与软、硬件投入,忽略了与之匹配的组织能力及人才队伍建设,这成为数字化转型失败的主要原因。 随着数字化变革进入深水区,与实操业务场景关联越来越紧密。“一把手”工程迫切需要升级为“一盘棋”工程,打破“筒仓”,全局协同,这样才能保障这场战役取得持续胜利。本书不同于市场上讲数字化转型与数据技术的书籍,而是定位在数字化人才培养与组织能力建设上(因为一切商业竞争,到最后都会变为人与组织的竞争),因此本书主要探讨以下主题:数字化时代下的组织能力新引擎建设;数字化转型应关注上下贯通的人才方阵建设;不同数字化人才的能力模型构建;业务场景下的赋能新范式构建;行业人才发展的优秀实践案例分析。
李书玲 著
已完结· 26.81万字
动力是我们做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事物存在的力量来源。企业组织动力就是企业存在和发展(活着,可持续和发展壮大)的力量来源。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动力不足和衰减,让企业无法实现持续成长,同时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也丧失了工作的动力。本书从组织动力概念入手,分析了动力衰减的原因,提出了动力升级和动力下沉的实操原则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动力管理,摆脱组织发展的困境。
黄旭
已完结· 12.18万字
本书为企业核心管理层提供最基础的企业管理知识,讲述构建健康组织的13+1个关键模块,这些模块分精神、商业、组织、执行力四个层面,精神层面:1使命2愿景3价值观,商业层面:4战略5三年规划6一年1-3件事,组织保障层面:7架构8KPI9计划10激励,执行力层面的11沟通12考核13人才盘点+1领导力。 13+1个关键模块,每个模块讲清楚 “What”、“Why”和“How”,帮助企业核心管理层统一语言,提升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穆胜
已完结· 10.64万字
陈春花
已完结· 10.78万字
陈春花
已完结· 11.22万字
今天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是要确保组织可以跟得上环境的变化,让组织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的能力。如何让组织成员具有创造能力,感受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是组织驾驭不确定性的根本解决之道,也是最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与领导力挑战。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时代,一方面个体变得更加强大,个体所拥有的知识、能力、信息以及独立的程度,使得个体更加明确地了解到自己需求与价值;另一方面组织变得更加强大,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平台、机会以及聚合影响力的程度,使得组织更加明确地了解到自己的属性与价值。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存在,却有着另一层意义需要我们理解,那就是拥有强大个体的组织,会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来驾驭不确定性,而强大的个体更需要嫁接在一个强大的组织平台上,才会释放出个体巨大的价值。 在一个以互联和数字为特征的时代,企业的价值不是由企业创造的,而是由许多人一起创造的,包括员工、顾客、股份,以及相关产业链与价值共同体上的所有人。所以,企业领导者应该聚合企业内外部所有的资源、能力,集合大家一起来创造价值。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集合智慧的时代。
穆胜
已完结· 19.75万字
本书是作者继《云组织: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转型创客平台》(2015年出版)、《释放潜能:平台型组织的进化路线图》(2017年出版)、《重塑海尔:可复制的组织进化路径》《激发潜能:平台型组织的人力资源顶层设计》之后,对于互联网时代组织转型给出的进一步答案。本书的框架和部分内容来自《释放潜能:平台型组织的进化路线图》,但通过几年间大量的观察、研究和实践,作者修订补充了50%左右的内容,给出了更加清晰、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更加易于落地实操的工具方法论。 全书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上篇解决“为什么”(why)的问题。这部分对于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的底层逻辑进行了讨论,仔细复盘了流程再造、KPI管理、企业文化管理、中国式管理、阿米巴管理五种改良金字塔组织的方法论。结论是:这些方法都没有改变“员工听领导的”这个金字塔组织的底层逻辑,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要让“员工听用户的”,企业就必须走向平台型组织。上篇会涉及一些管理理论,如果注重实操的读者对此不太感兴趣,可以在阅读第一章和第七章后,直接跳到中篇。但笔者依然强烈建议大家花点时间阅读上篇,里面对于每种方法论的分析,都来自“血淋淋”的管理实践,
李常仓,赵实
已完结· 14.21万字
韵昔
已完结· 15.64万字
新一的青梅进了黑衣组织,却得知是个掌控全局的大佬!在新一冥思苦想着那位新成员的身份时,却不知是自己的小青梅…【二十六字母系列】-A【推理/剧情/团宠/恋爱】-内容导读黑与红-相识-危险接近—工藤新一/江户川柯南危险接近-服部平次在组织—降谷零,琴酒。粉红夜宴-工藤新一末端-工藤新一-线条纵横交错,黑与红的碰撞。她杀了人,但她被无罪释放吗。在黑暗组织里苟延残喘的人儿。-•我在你心里算什么•-{谈及感情的篇章较水}-“我在,那我就陪你到最后吧。”-“我不在,那你要好好过下去。”-“我不会让你受这样的伤害的。”-“话别说太满,她会有危险喔。”-“为了你,我就在那个组织当你的专属暗线吧。”“为了你,我就安安静静的沉睡在那个黑夜中。”“请你也为了我,别再顾及所有,你要快乐呀。”-•我不在你心里•-【禁一切】-“虽然我比你小,但是你也不能够欺负我哦。”…“如果你难过,那就靠在我的肩膀上。”-“谢谢你,...
穆胜
已完结· 15.07万字
组织管理是永远的“蓝海”,有挖掘不尽的红利,海尔30多年基业长青正是基于其不断创新的组织模式。 本书以企业史的形式,从组织结构、后台职能、薪酬模式三个角度研究海尔30多年的组织变革历史。每个阶段,张瑞敏带领下的海尔都能根据战略的变化,大胆推进组织变革,并最终成为时代的赢家。 经过多年组织变革的淬炼,海尔独创出一套“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该模式力图激活个体,释放潜能,使“人人都是自己的CEO”。被激活的员工成为创客,主动整合资源,寻找市场,在企业的平台上裂变出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小微”。至此,海尔也进化成为一个犹如热带雨林般充满活力的“互联网生态”。
詹非非,詹幼鹏
已完结· 25.82万字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通过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叙述,全景展现英国军情局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山鼻祖的形成发展过程,通过对其经典谍报案例,天才谍报人物的介绍,展示了军情局本身的兴衰,和其在为世界情报组织发展所起的独特作用以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非同寻常的贡献。本书图文并茂,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再现了英国情报组织的传奇历史。
陈春花
已完结· 11.20万字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老师,通过十年数字化组织管理研究与实践,从个人和企业两个角度,把数字化时代的企业管理和个人成长之道拆分为:数字化及其对组织的影响、新个体、新“组织”、新价值、新知识5个部分。帮助人们透彻理解数字时代组织的本质和特点,认识组织的边界和新内涵;深刻理解领-先企业如何能在新环境下迅速崛起,帮助企业寻找新价值的来源;通过激发更多创造力,重新构建发挥个体和组织价值的效能,创造价值共生组织形态的企业,唯有如此,企业才能更好适应复杂、不确定的未来。 《价值共生 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以数字化生存为背景,尝试梳理数字技术带来变化的场景下,完整呈现新的组织管理体系,深入探索组织价值重构的未来。
【日】吉田素文
已完结· 10.38万字
万物互联时代,新生代员工管理技巧新方向;“问对的问题”,为管理赋能,共生成长;日本商学院顾彼思超人气核心课程;思考型组织,群策群力领导力的艺术与实践;最好的工作机会就是企业与个人之间可以相互成就。
赵建勇
已完结· 21.66万字
本书全面、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现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准则制度,内容覆盖了现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各个领域和分支,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同时穿插了大量的案例,从而使理论、准则、制度和实务融合为一体。本书可供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公共管理学专业和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会计学专业硕士(MPAcc)、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学生使用,同时也适合在职财会人员进修学习时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