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墨竹
已完结· 17.38万字
墨竹
已完结· 17.38万字
李婍
已完结· 14.19万字
五代十国(907~960年),五十四年的乱世,十五个王朝统治天下,五十多个皇帝,十几个割据政权……这里有不嫌糟糠丑妻的皇帝,有目不识丁却刻苦学习的皇帝,有赐女婿农具令其安心务农的皇帝,还有……纷争不断,四面危机,没钱没粮,当上了皇帝却发不出粮饷,窘境、囧帝王。 不一样的乱世,别样的精彩。
李婍
已完结· 14.02万字
那些倾国倾城妖媚诱人的女子,那一颗颗饱经离乱的心,那一场场眼花缭乱的凄婉爱情……乱世女人的乱世爱情如一场绚丽的烟花,短暂的美丽之后,无尽的凄凉凉透历史的时空,那斑驳的历史残片上,留下的是她们寂寥憔悴的背影。在这部书里,旨在向你展示那个历史时期真实的宫闱秘史,展示五代十国真实乱世红粉佳人的爱恨情仇……
李奕定
已完结· 23.38万字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唐朝末年民变四起,各地藩镇自立为王,中原内乱不息。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乱世之中,天下四分五裂,纲常法纪松弛;统治阶层更替频繁,道德失序。骄兵悍将称王称帝,父子相弑轮回不绝,文人学士卖身求荣;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也正是这段黑暗时期为华夏中国新一轮的整合统一提供了前车之鉴,孕育出文治昌盛,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赵宋之世。本书是一部讲述五代十国史的普及读物,作者从黄巢起兵讲起,再分别叙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王朝的更替,以及南方前蜀、吴、南唐等众多割据政权的建立和北方契丹的兴起,直至周世宗柴荣去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结束。作者以建立王朝政权的皇帝,及其谋士、将领等人物为点,以军事行动、重大事件、王朝兴衰为线,辅以描刻中原王朝对割据政权的反应和行动,以点带面、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地描摹出一幅“诸雄并起、争霸天下”的乱世风云图。
朱淑君
已完结· 106.46万字
五代是先后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的合称,起于907年,止于979年,共72年;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前蜀、后蜀、南吴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起于902年,止于979年,共77年。本书即从朱温起家开始说起,先讲五代,再述十国,时间跨度虽短,但是其中人物繁多。作者深挖史料,尽可能地把我们不熟悉的历史人物、事件、王国展现出来,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唐末至宋初的这段大动荡历史。
罗学蓬
已完结· 56.51万字
《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上下)》是一本纪实文学书,以众多苏联解秘档案(即朝鲜战争爆发前后以及战争斯间斯大林、金日成之间的来往电报、会议记录等)为依据,客观形象地披露出大量中、苏、朝三国领导层对朝鲜战争一系列决策的来龙去脉。还通过对众多战争亲历者的采访,揭示出战争的惨烈,带来的伤害,歌颂了广大志愿军官兵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怕艰苦,浴血战斗的崇高精神。
百音
连载中· 56.53万字
无限+网游,无女主,三国种田文 网游版:地球意志vs古代战场。 古代战场入侵了地球,地球意志消耗了能量派出了分身抵抗。 第一个分身魅惑教主张角,发动了黄巾之乱,有兵无将,失败身死。 第二个分身张让,耍汉灵帝团团转,叫爹喊娘,有权有势,灵帝一死,走投无路,投水自尽。 第三个分身神主刘备,能哭能跑,能骗能装,可惜幸运负,投谁谁倒霉,有兵有将无地盘,无奈放弃。 觉得满魅力不行,换了策略选了魔神董卓战神吕布谋神贾诩 可惜干不过一个王允,一个美人计废了一群,董卓身死,贾诩跑了,战神吕布转身偷了神主曹操家,兵败被处死。 地球意志放弃了无谓的反坑,消耗了全部能量又控制了几个历史名将,睡觉去了。 无限版:穿越一界,杀杀,又穿越一个世界,升级!升级,穿越变强,越穿越强。提示:不喜欢无限的可以从第三卷开始看异界游戏模式。
【法】阿隆
已完结· 67.17万字
本书为国际关系理论方面一本重要著作,结合统计分析、案例研究和社会调查,考察了与资本主义有关的国内制度(私人产权与竞争性市场结构)是如何推动过去两个世纪以来国家间和平的。本书利用大量历史证据阐明了这些观点广泛的适用性及其对重大历史事件新颖的解释能力,这些研究发现表明,与民主国家间和平相比,这种资本主义式和平在历史上似乎更具说服力,而且在后“9·”世界当代美国对外政策应该推动经济自由化而不是民主。
张卫明,金辉,张惠生
已完结· 15.51万字
罕见、奇特的“胶着战”,在冈峦起伏、神秘莫测的亚热带丛林中,进行了整整十年。 这部纪实作品,以大胆的笔触、大量鲜为人知的事实,披露了中越战争爆发的真实背景,世界各国的关注与议论,战争的残酷、战场的惨烈、战士们可歌可泣顽强战斗的精神。同时通过具体、生动的描绘,使战士们走出了“英雄的神环”,在生死未卜的前方,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感情世界……
郭汝瑰,黄玉章
已完结· 46.47万字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由郭汝瑰、黄玉章任主编,田昭林、王文荣、张毓清、戚厚杰任副主编,萧克题写书名。参加编写和编审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国共两党的将领,也有研究军事史的专家,他们查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档案馆的抗战原始档案,参考了日、美、英以及我国大陆、台湾出版的300多种图书,经6年写作、4次修改,得以完成。《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实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战场上的抗日历史,既不为之“擦粉”,也不为之“抹黑”,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日本侵华,以及中国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真实面貌;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的核心内容,是按事态的发展(同时也是按地域、地区),将正面战场上开展的主要战役、战斗都作了介绍。每一重要战斗,都交代背景、中日双方的作战指导与兵力部署、作战经过,并对中国军队的得失加以评析。
黄玉章,郭汝瑰
已完结· 88.25万字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由郭汝瑰、黄玉章任主编,田昭林、王文荣、张毓清、戚厚杰任副主编,萧克题写书名。参加编写和编审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国共两党的将领,也有研究军事史的专家,他们查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档案馆的抗战原始档案,参考了日、美、英以及我国大陆、台湾出版的300多种图书,经6年写作、4次修改,得以完成。《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实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战场上的抗日历史,既不为之“擦粉”,也不为之“抹黑”,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日本侵华,以及中国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真实面貌;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贾丽红
已完结· 12.74万字
本书用大战略理论分析美国小布什政府第一任内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小布什政府发动的这两场战争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小布什政府的大战略是否成功?本书所依据的大战略理论的根本原则是:国家根本目标的确立是大战略的首要出发点,很大程度上说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战争的真正胜利应以战后和平的获得为依据;大战略的目的与手段应达到平衡; 大战略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以是否实现了国家根本目标为准;灵活性的大战略思维是大战略成功与否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小布什政府违背了大战略的各项原则,大战略是失败的——在变化了的国际政治新形势下,沿用旧的战略思维制定国家大战略。
(美)易劳逸
已完结· 13.21万字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而得以开拓。
田昭林
已完结· 167.58万字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全面反映上迄五帝时期下至新中国初期中国战争的全面历史。全书附作战示意图160余幅,注释3000余 条。本书史料翔实,视野宏大,导向正确,充分展示了中国5000年历史的战争遗产和军事智慧。该书为四卷本
李婷
已完结· 15.09万字
与其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纪录》是本经典的电影合集,倒不如说更像是世界经典战争史读本!《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纪录》选取了极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以战争史的真实顺序,向读者栩栩如生的展示了一副空前完整全面的世界电影战争史!精美的包装与珍贵的资料图片,加上空前全面的电影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岔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李硕
已完结· 24.62万字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王建朗,曾景忠
已完结· 43.80万字
本卷对抗日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外交行了全面的叙述。在宏观上,注意把握抗战程的主要脉络,展现出抗战发展的趋势;在微观上,重研究了若千对抗日战争全局以及对战后政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面结合,力求全面反映出抗日战争发展的全貌。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抗战时期都出现了若干新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力地支持着抗战的行,并在相当程度上为战后的政局演变奠定了基础。
王千马,何丹
已完结· 10.71万字
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布局、暗战和竞合牵动着城市的崛起、陨落与重生。 作为历史商业地理的观察者,作者循着长春、十堰、重庆、柳州、上海安亭、杭州、粤港澳大湾区等代表性区域的汽车产业图谱,从历史、当下、未来三个维度回顾与展望中国汽车产业。本书在空间与时间双重意义上探讨中国产城融合的共生性进化逻辑,勾勒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工业化脉络,以及未来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
李克
已完结· 14.41万字
这是一本关于鲁迅和他“论敌”之间的论争文选,记录了鲁迅先生的笔战经历。其中有鲁迅与陈西滢关于“闲话”的是非之争、“鲁、梁”论战、鲁迅与林语堂的意气之争、周作人与鲁迅的矛盾等论战双方的文章,再现了那个时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群文化精英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田昭林
已完结· 39.42万字
战争起源,一向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早在原始社会前期战争就出现了。如美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杜派,在《世界军事历史全书》中说:“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出现了战争。”中国古代的孔子、管子也有类似的看法。有的认为进入阶级社会、有了国家后才产生了战争,这是新中国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主流思想。当代中国历史学界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则是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社会。如前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在《军事科学》中说:“人类的战争活动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中国古代的商鞅、刘安也有相似的观点。不过表述得最为科学和准确的是毛泽东,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
田昭林
已完结· 38.71万字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全面反映上迄五帝时期下至新中国初期中国战争的全面历史。全书附作战示意图160余幅,注释3000余 条。本书史料翔实,视野宏大,导向正确,充分展示了中国5000年历史的战争遗产和军事智慧。该书为四卷本
田昭林
已完结· 46.09万字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全面反映上迄五帝时期下至新中国初期中国战争的全面历史。
何晓
已完结· 20.29万字
本书取材于历史上著名的滇西惠通桥遭遇战。在切断了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唯一通道后,日军于1942年5月2日从畹町进入中国境内,沿滇缅公路快速往昆明推进,直逼怒江上唯一的大桥——惠通桥。此桥一过,昆明无险可守,重庆岌岌可危。 远征军工兵总指挥马崇六将军所部在畹町失守后且战且退撤往昆明,5月5日经过惠通桥时,留下一队工兵负责炸毁惠通桥,将日军挡在怒江西岸。夹杂在潮水般涌过的华侨、难民和远征军散兵中,工兵马长友和他的队友们开始在惠通桥上安装炸药。马长友和他的战友们却不知道,紧咬着马崇六将军一路追来的日军已经派出了数倍于他们的精锐先遣队化装成难民混入其中,企图抢先一步占领惠通桥。
郭汝瑰
已完结· 42.04万字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由郭汝瑰、黄玉章任主编,田昭林、王文荣、张毓清、戚厚杰任副主编,萧克题写书名。参加编写和编审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国共两党的将领,也有研究军事史的专家,他们查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档案馆的抗战原始档案,参考了日、美、英以及我国大陆、台湾出版的300多种图书,经6年写作、4次修改,得以完成。《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实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战场上的抗日历史,既不为之“擦粉”,也不为之“抹黑”,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日本侵华,以及中国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真实面貌;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的核心内容,是按事态的发展(同时也是按地域、地区),将正面战场上开展的主要战役、战斗都作了介绍。每一重要战斗,都交代背景、中日双方的作战指导与兵力部署、作战经过,并对中国军队的得失加以评析。
【德】约翰内斯·布克哈特
已完结· 12.05万字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近代欧洲极具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的战争。这场多年无法结束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疯狂的暴力行为与毁灭性灾难,在德意志人的集体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约翰内斯·布克哈特从全新的视角,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次次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作者深入而透彻地剖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冲突背后的种种博弈,直指政治活动家们真正的利益所在。
田昭林
已完结· 43.36万字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全面反映上迄五帝时期下至新中国初期中国战争的全面历史。
维姆· 克罗斯特
已完结· 20.58万字
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虽是小国,却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让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的限制,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至今依然在影响世界。本书是一本轻学术的荷兰史读物,作者介绍了荷兰在17世纪这一黄金时代扩张海外殖民势力范围的历史,从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在非洲和美洲的迅速崛起,到经历联省战争、第二次英荷战争、与葡萄牙的战争逐渐衰落,并通过对荷兰水手与士兵的生活、荷兰商人与他国的交往与贸易、荷属殖民地的移民与管理等方面的叙述,展现了荷兰在广阔的大西洋世界留下的前所未有的印记。荷兰的殖民统治一方面导致了歧视、奴役和流血事件,另一方面也带去了他们自己的制度、法律实践和文化传统。本书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展示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如何建立并最终失去一个大西洋帝国的历程。
[美]穆盛博
已完结· 9.82万字
减轻因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而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本书提出,为解决当今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引起、理解和应对环境发生的改变的,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书探索了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场——舟山海洋区域内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时间从19世纪间这些岛屿出现移民潮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区域中商业价值最高的鱼类濒临灭绝为止。这部舟山渔场史阐述了一个长期的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交叉分析了地区、区域、跨国界的生态化趋势。
袁灿兴
已完结· 26.70万字
本书围绕明代朝贡制度与全球贸易的碰撞与较量展开论述,详细讲述明代朝贡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这个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挑战,审视了大航海时代大背景下,明朝与世界巨大冲突的历史细节。全书从地缘格局、统治思维和政治制度、民间海外贸易、货币制度、中西方思想启蒙、武器与科技、海寇等内外多方面,全面审视了明朝逐步落后于近代世界的过程。作者指出,16世纪以来由全球海洋贸易而营建出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一直由欧洲国家主导,而在东方,朝贡天下的思维,在明清易代之后,仍被清王朝所坚持固守,直到19世纪,英国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的迷梦,中国被动地纳入到了新的全球体系之下。
钱乘旦,孟广林,黄春高
已完结· 24.90万字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两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丛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