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加工技术与实训
李先保,吴彩娥,牛广财
已完结· 29.03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李先保,吴彩娥,牛广财
已完结· 29.03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李祥睿,陈洪华
已完结· 1.57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吕宜忠 主编
已完结· 2.29万字
本书以数控编程与技能操作为主导,从实际应用出发,详细地介绍了采用FANUC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编程方法与加工技术。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基础、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加工中心编程与加工。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材,也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成人教育、电大等的同类专业选用。本书配有授课电子课件,需要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免费注册后下载,或联系编辑索取(QQ:1239258369,电话:010-88379739)。
吕宜忠主编
已完结· 2.42万字
史立秋 著
已完结· 6.46万字
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 组编;赵吉诗 主
已完结· 13.30万字
刘永中
已完结· 21.61万字
[电子工业出版社]
携程技术中心
已完结· 14.34万字
敏捷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但它已经成为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科技商业时代的主流管理运营体系。如果一个企业还没开始拥抱敏捷并付诸实践,那它很快就要被淘汰了! 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大多是如何让敏捷落地,如何把敏捷带给整个企业。本书并不是敏捷方法教授的纯理论书,作者只是把5年敏捷转型中趟过的那些坑,吃过的那些亏,流过的那些泪……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送给那些已经开始尝试敏捷但可能遇到一些问题的人,以及虽然没有开始但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实践敏捷的人。 本书适合初级和资深Scrum Master、产品经理、技术管理者、项目经理,以及敏捷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薛凤
已完结· 21.17万字
本书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为切入点,通过发掘和探究这些文本内容的知识脉络,重新审视中国科学思想的发展史,揭示文人以书面文字记录工艺技术的目的所在,这一做法在中国知识传统中的角色及其影响。作者条分缕析地展开了宋应星私人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同层面,逐一勾勒了那些促其将实践知识转化为书面知识的诸多因素。作者也考察了宋应星如何获取、评估以及最终如何表述这些知识,同时阐发十七世纪中国学者们在探究自然和文化时求理、求真、求信的方式和方法。作者还对宋应星的成果与其他中国哲人、文人著作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并从中得出结论:宋应星对知识与技术的探究方式虽游离于当时知识界的话语主流,却并非中国知识生成传统中的特例,而是与其他学者的著作有一脉相承的思想渊源。这些著作以一种特有的、不同于西方的知识认知方式,让工艺技术知识登临学术与哲学的大雅之堂,成为学术探索中一个获得认可的领域。全书提供了中国千年学术历史的概观,阐释了技术和工艺在中国文化中担当的角色。在作者看来,技术与工艺知识是中国古老文明史中一个组成部分,它曾经为工业革命时代欧洲的技术发展输送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编著;乔标主编
已完结· 33.75万字
2022年,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将赋能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不断出新出彩,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逐步深入推进,这将助力我国实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书详细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最新进展、动向和未来趋势,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背景、建设要求和建设进展。希冀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我国工业技术创新发展及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的基本概貌、取得的成效及美好前景。
廖建尚,钟君柳,吕志胜 编著
已完结· 13.30万字
李琳等 主编
已完结· 6.86万字
尚吉永 卢阳光 主编
已完结· 132.50万字
坚葆林 主编
已完结· 12.65万字
卓书芳
已完结· 1.34万字
廖建尚,韩玉琪,龙庆文 编著
已完结· 11.42万字
吴琼,曾晓亮,谢中梅 主编
已完结· 19.24万字
李琳等 主编
已完结· 12.42万字
魏毅寅,柴旭东 著
已完结· 17.89万字
发展工业互联网是一种全球性的产业竞争,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战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与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骤几乎是一致的,正在有力地促进中国的产业变革进程,为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价值潜力。仅仅不到十年的时间,参与工业互联网开发、应用的企业已经推出了大量的成功案例,丰富了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发展模式、应用领域和产业形态等重要的要素内涵,为工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典型案例等进行深入研究,旨在能够与致力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各界人士分享在研究和应用中的体会,提供技术交流和发展模式探讨的渠道。
魏毅寅,柴旭东 著
已完结· 17.89万字
张威
已完结· 27.93万字
胡玉明,陈晓敏
已完结· 27.56万字
刘永辉,尹凤福,王小新 编著
已完结· 9.77万字
苏美亭,袁海嵘 主编
已完结· 8903字
本书以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常用的西门子 S7-1200 PLC、V90 伺服驱动 器及 KUKA 工业机器人的综合应用为主,结合 KUKA 工业机器人实训平 台,以设备的安装、编程、调试为主线,从基础到综合实战,详细讲解了 工业机器人和 PLC 相关基础知识,并通过绘图、码垛、装配及喷涂等典 型工作站应用讲解,让读者能够轻松掌握工业机器人及 PLC 系统集成相 关的技能。 本书适合工业机器人和 PLC 相关专业在校学生使用,也可用于企业 职工技能提升。
陈雨强等 著
已完结· 19.08万字
这是一本能指导企业利用MLOps技术构建可靠、高效、可复用、可扩展的机器学习模型从而实现AI工程化落地的著作。由国内AI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第四范式的联合创始人和技术VP领衔撰写,从工具、技术、企业级应用、成熟度评估4个维度对MLOps进行了全面的讲解。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9个方面: (1)MLOps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MLOps的基本原理; (2)MLOps涉及的几种角色,以及这些角色之间如何协作; (3)机器学习项目的基础知识和全流程,是学习和应用MLOps的基础; (4)MLOps中的数据处理、主要流水线工具Airflow和MLflow、特征平台和实时特征平台OpenMLDB、推理工具链Adlik,为读者系统讲解MLOps的技术和工具; (5)云服务供应商的端到端MLOps解决方案; (6)第四范式、网易、小米、腾讯、众安金融等企业的MLOps工程实践案例和经验; (7)MLOps的成熟度模型,以及微软、谷歌和信通院对MLOps成熟度模型的划分; (8)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和团队的MLOps最佳实践,帮助他们量身定做MLOps策略; (9)MLOps的未来发展趋势
刘知劲魏航
已完结· 2.06万字
许铀等 著
已完结· 11.28万字
王军 主编
已完结· 13.32万字
刘翠玲
已完结· 21.12万字
陈红 主编
已完结· 15.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