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禅不当亡国君!
万物皆你
连载中· 69.91万字
穿越三国,竟成了阿斗?我才不要当亡国之君!伐吴,灭魏,美人入账中。江山、美人我都要。貂蝉之女、大小乔之女统统收入后宫。
万物皆你
连载中· 69.91万字
穿越三国,竟成了阿斗?我才不要当亡国之君!伐吴,灭魏,美人入账中。江山、美人我都要。貂蝉之女、大小乔之女统统收入后宫。
史壮宁
已完结· 10.24万字
《好看到睡不着的中国史(全4册)》搜集了大量被人遗忘、误读的历史题材,去伪存真,把唐、宋、明、清四个朝代中的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从浩如烟海的史事中提出来,掰、揉碎,写成一个个极富阅读趣味的故事,组成一幅幅唐、宋、明、清的历史画卷。 皇家秘闻、朝堂真相、社会言情、野史异志、诗词俚语、文字小考,与男神女神谈古论今,同兄弟好友煮酒论史,让你话题信手拈来!
七元阿七
已完结· 48.82万字
始皇东巡,赢玄穿越大秦,成为监国公子之一,因为激活神级写作系统,开始了自己的强秦之旅。只要是写出小说,他人就有可能获得其中能力,并且还会反哺给赢玄。面对扶苏和胡亥的围攻,林天随手丢给了一众手下几本自己写的书,让他们去阅读。手下们却在阅读这些小说后,一发不可收拾!半年后,当始皇帝东回归时,整个人直接懵逼了。咸阳宫上,一道虹光而出!章邯:“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惊鲵:“一念花开,君临天下!”韩信:“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大秦铁骑,人人悟得遮天法!大秦科学,研制成功核聚变!(有部分秦时人物的原创武侠世界观)
郭立场
已完结· 23.97万字
整个清朝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昏君,却无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致使清朝 终走向穷途末路,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本书以清朝 后七个皇帝的教训为主轴,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探寻事件背后的必然逻辑,让真实的细节再现历史的变迁,从而为认识清朝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于璐
已完结· 178.14万字
为了拍婚纱照,我取下了外婆求的平安福,从此接连发生了许多诡异事件...每晚睡觉噩梦连连,出门迷路,竟做些莺莺燕燕的梦。梦里的人不让我和未婚夫同房,还搅黄了我的婚事。每当我怒气冲天找他理论时,他却躺在床上说:“小东西,上来聊。”
七元阿七
已完结· 54.77万字
他不是原来的那个嬴政,他很早就穿越过来了,并且按照历史的进程统一了六国,成为了千古一帝王。即便是在整个九州世界,都是割据了一州之地。他享尽了世间一切的荣华富贵,但是唯独五十岁这个时间在他心头悬挂。嬴政原本已经准备静静等待自己五十岁大限,但是却没想到在自己统一战国之后,竟然直接激活了系统!系统开启之后,直接发布任务。闭关五年,不得与外界接触!奖励:融合巅峰时期李淳罡模板!五年时间,嬴政一身实力已经臻至陆地神仙之境、但大秦也被胡亥和赵高等奸佞篡权,与此同时,六国余孽、诸子百家、九州各国开始对大秦虎视眈眈……就在这时,天道金榜现世,开局盘点十大帝王,九州震撼。
梅毅
已完结· 36.28万字
公元前221 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自兹伊始,书同文,车同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统一。 秦帝国的这次一统天下,短暂而辉煌。始皇帝沙丘暴崩,赵高立谋,李斯私心,二世胡亥登基。未几,嬴政陵墓之内尸骨未寒,戍卒叫,函谷举,咸阳火光,可怜焦土!秦朝,曾经席卷海内的伟大帝国,竟然一夕覆灭!西楚霸王项羽刚猛无俦,终垓下被围,四面楚歌。刘邦持三尺剑,以平民而为帝王,开天辟地。汉朝与匈奴百年战争,此消彼长,“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强音,至今荡气回肠…… 强秦盛汉,横亘四百余载。艰难苦恨繁双鬓,这些伟帝英君、王侯将相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开拓历史,秦汉先民胼手胝足,不断地汰陈除旧,消融野蛮与暴戾,最终,在千万里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一次又一次让铁与火归于沉寂。
【英】阿洛姆绘
已完结· 10.03万字
《帝国旧影:雕版画里的晚清中国》最为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在一个摄影术尚未发明的时代,以表现力极为细腻的钢版雕版画的形式,为我们保存了一份反映晚清中国山水风貌和习俗民情的图卷。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是摄影记者的读图时代,翻阅前人花费大量的人力劳动为我们留下的这些视觉材料,难道不觉得弥足珍贵么?
田昭林
已完结· 39.42万字
战争起源,一向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早在原始社会前期战争就出现了。如美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杜派,在《世界军事历史全书》中说:“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出现了战争。”中国古代的孔子、管子也有类似的看法。有的认为进入阶级社会、有了国家后才产生了战争,这是新中国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主流思想。当代中国历史学界绝大多数人的共识,则是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社会。如前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在《军事科学》中说:“人类的战争活动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中国古代的商鞅、刘安也有相似的观点。不过表述得最为科学和准确的是毛泽东,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
沉思一会儿-奇迹小说家
已完结· 12.85万字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除了自身的实力强大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苏秦影响的战国地缘政治变化,使齐国不再从军事上支持赵魏韩燕楚抵挡秦军的东进,从而使秦国获得了难得的统一六国的历史机遇。 公元前284年,原本是齐国主导的齐燕赵魏韩五国攻秦的局面,结果让苏秦一番操作变成了秦燕赵魏韩五国攻齐,打败了强大的齐军,并让燕军趁机差点灭掉了齐国。虽然后来田单恢复了齐国,但齐国人的心已经被五国伤透了,从此对秦国攻打五国只作壁上观。秦国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一举灭掉六国。 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中苏秦写给燕昭王和齐湣王的书信,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段两千多年来连司马迁和刘向都未曾看到过的只在汉代高层贵族传阅的传奇。
耳东
连载中· 23.40万字
朕是秦国皇帝!后宫三千佳丽!从今以后我秦放就是手握天下权柄,醉卧美人膝的天子。开局从征服娇美小皇后开始,怀里的美人用微不可闻的声音说道:“臣妾未经人事,还请皇上....”“音儿,朕会好好疼你....”
李硕
已完结· 9.58万字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厚重,其问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很难找到读史的入门之径,对中国历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认识。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是李硕主编《画说中国》的初衷。
张笑恒
已完结· 13.47万字
本书以北大、清华两所院校国学大师的思想精华为基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类国学知识进行了细致解读。全书内容上起帝王将相的职官逸事和教育科举,下至百姓庶民的礼仪风俗和衣食住行,同时也涉及天文历法、中医药学、书画曲艺等方方面面的国学知识,能够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对国学知识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纪红建
已完结· 25.18万字
本书用纪实手法,以历史朝代为线索,同时选配大量历史图片和实物照片,重点记术北京自成为辽代的陪都后各朝各代警卫皇城的御林军城池防御体第,警备机构、御林军部署,宫廷警卫,宫廷战事,皇城战事等。特别是作者以军人的视角,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出发,首次对历史上的北京城作为御林军防御体系进行了分析与探寻。通过多方面挖掘史料,包括对大量正史和野史的提炼,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古代御林军的组建,规模和发展情况,以及御林军参与的警卫,宫廷政变,皇城战事等真实情况。
覃三叔
连载中· 3.14万字
秦风原本是黑骑军中的一名都尉,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竟然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被昔日好友出卖,被举国通缉。为了拨开眼前的迷雾,潜回国都,时势之下,自己成了泾国的将军,在一次次的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他发现,这巨大阴谋背后最大的阴谋家竟然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他。
李世化
已完结· 15.20万字
《大清权鉴:爱新觉罗家国天下》以爱新觉罗家族的兴衰为纲,细说一个家天下的是非成败,分析历史的必然与偶然,让读者领略变迁幕后的故事。在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心酸记录。
李硕
已完结· 9.01万字
《画说中国.大秦王朝》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曲折而厚重,其问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头绪繁多,使得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很难找到读史的入门之径,对中国历史的面貌缺乏清晰的认识。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是李硕主编《画说中国》的初衷。
兰泊宁
连载中· 9.36万字
《李清照词传》收录“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经典词作,书中不仅能看到李清照独有的女儿情怀,她写闺阁之事、抒离愁别绪;也可以看到她豪放的一面,饮酒品茶、收藏古玩,这些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真实的李清照。
叶朗,朱良志,孙焘
已完结· 30.96万字
《中国美学通史(1先秦卷)》是叶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美学通史》的第一卷即先秦卷。本卷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编叶朗先生为全书做的总序,对美学的基本问题及中国美学发展的脉络、特征做了精练的概述,反映出作者对美学基本问题以及中国美学通史的基本思考和基本观点,可视为一篇短的美学通识读物,第二部分是美学通史先秦卷的内容。本卷论述了中国美学起源时期先秦时期美学发展的历史。先秦史是中国文化的起源时期,作者孙焘以先秦历史发展为宏观背景,梳理美学基本内容、观点及其发展的脉络和特征,主要是梳理诸子各家的美学思想,重点讨论各家对于美学问题的观点,以及这些这些美学思想与该思想系统中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系。在写法上,以思想家(著作)为划分章节的依据,以美学问题为辅线,探究各家对相同或相似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
范金民
已完结· 40.53万字
全书搜集和征引了大量明清文集、房地产买卖文书、地方档案、碑刻以及域外文献资料,着重从制度规定与社会运作两个途径,在明清赋税财政、地域商帮兴起、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沿海航运与海外贸易、商帮经营活动、江南经济变迁、房地产文书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获得了诸多独特的学术新见解,推进了明清经济史、江南社会史和海运贸易史的研究,富有学术价值。
田昭林
已完结· 43.36万字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全面反映上迄五帝时期下至新中国初期中国战争的全面历史。
濮兰德
已完结· 16.48万字
慈禧太后,大清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她从“辛酉政变”到逝世,总揽同治、光绪两朝军政大权长达47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长的女人。其一生,接楔着中国近代*风云的时代动荡。站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历史将慈禧太后推上了前台,在深刻而无奈的现实面前,她别无选择。 本书以外国人的视角细致剖析了慈禧太后主导的全部重大政治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清末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哀情时代,真实又生动地刻画出慈禧矛盾的性格和坎坷的一生。
孙柏
已完结· 12.72万字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和晚清到民国初年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有着极为密切而直接的关系。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这一时段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其原因主要是在于我们习惯性地把西方戏剧看作一个连续一致的整体,以易卜生式的戏剧作为现代戏剧合法的存在形态,因而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清末出访欧洲的国人所观看和接受的实际是十九世纪西方的主流戏剧,它属于可称之为“维多利亚时代戏剧”的完全不同的剧场史范畴。
梅毅
已完结· 30.25万字
清朝的历史,黑暗与光明,专制与开拓,偏狭与雄壮,相依相存,是最让人迷惘、最令人感觉时空混乱的历史。 纵观近三百年的清王朝,清朝上层统治者,长驱入关,四向开疆,革弊鼎新,精心运筹;屠杀百姓,施行苛政,吏治腐败,故步自封。特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他们构造的“多民族共同体”宏大疆域格局,独辟蹊径的“汉化”设计,雄才大略的“大一统”功绩,无比清晰的政治统治术……在千万平方公里的境域内,成功建立独特的政治新秩序。他们带给世界的,不仅仅是鲜血和叹息,也有史诗般辉煌的荣耀和新思维!
佚名
已完结· 21.12万字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廖正华
已完结· 21.19万字
正直、清廉、仗义,却总被上级排挤、同乡蔑视、属僚欺骗。爱民有菩萨心肠,却雷霆万钧,人称“曾剃头”。推广厘金、改革盐税虽增加了财政,却喂饱了官僚苦了天下百姓。与腐朽的晚清政权结为一体,慨叹着落日余晖的凄凉,却不知他第一个为它送上了一抔黄土。对外敌入侵虽也愤愤然,但临境之时,却总道:以德服人。终至左宗棠所语:外敌如狗,肉尽而食骨。他,就是复杂的多面化。
桑兵
已完结· 24.92万字
晚清民国学术名家辈出,佳作如云,既有研究还相当不够。本书从具体历史情境出发,关照到文本的前后左右,论述由整体而具体,从宏观落脚细部,对于近代中国新史学、学术史上的道统与派分、社会学人类学对史学的影响有深度剖析,对于当时的学术交往、学会活动与学术争论也力求和盘托出,文笔简洁有力,让人在历史的繁复之中领略学术与学人的魅力。著者所揭示的学术史研究路径,无疑也给人相当启发,值得有心人细心揣摩。
李晓鹏
连载中· 24.58万字
★李约瑟难题并不难?探寻东西方近代大分流的核心根源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所著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问道,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什么科技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本书作者李晓鹏,从明清换代历史和明清生产对比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从“明清换代”到“康雍乾盛世”,审视清初盛世的治理政策与真实效果自定鼎中原到康雍乾三代治理,清廷逐渐稳固了统治基础,终于将帝制推向巅峰,也缔造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盛世。清初时期面临了哪些不同于以往王朝的新问题?采取了哪些治理政策?当时人们的真实生活又如何?作者一一给出回答。 ★从“康雍乾盛世”到“嘉道中衰”,探寻帝国制度下盛世的衰落原因自嘉庆继位开始,清帝国的财政连年亏空,官僚日益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白莲教起义声势浩大。盛世仿佛崩塌于一夕之间。作者指出,清朝后期的危机肇始于王朝建立之初,根源是一系列政策没能真正解决帝国的治理问题。
董晓明
已完结· 19.62万字
叶朗
已完结· 27.76万字
朱良志、肖鹰、孙焘、崔树强编著的《中国美学通史(7清代卷)》是叶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美学通史》的第七卷即清代卷。紧扣古代社会的晚期,文化似乎做自我总结,美学也不例外,本卷论述了清代前期(有鸦片战争前)古代美学的最后形态,论述了美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及其各社会阶层对美学的审美要求。对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