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神企业帝国的过去与未来
(美)劳伦斯·A.坎宁安(Lawrence A.Cunningh
已完结
(美)劳伦斯·A.坎宁安(Lawrence A.Cunningh
已完结
赵彦杰,袁莞迈,梁月乾 著
已完结· 27.24万字
【美】丹 P.麦克亚当斯(DanP.McAdams)
已完结· 23.83万字
我是谁?我如何融入我周围的世界? 本书发人深省,富有创新意义,它揭示了人们通过创造个人神话,来发现自己生活与生命的真实和意义。传统观点认为人格由诸多固化的、不变的特征构成,或是认为人格会遵循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可预期的阶段发展,而作者挑战了这些传统观念,并令人信服地指出我们是自己叙述的故事。书中引用了大量科学研究,并同时保持了可读性、吸引力和平易感,探索了如何理解和修正我们的个人故事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开辟新的可能性。
已成往事-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女主有着黑暗的过去,努力之下,有着光明的未来
刘津
已完结· 9.98万字
本书从认清使命、规划人生、实现奇迹三个维度,指导和帮助读者摆脱自身思维与认知上固有的局限,更好地发掘天赋、规划人生蓝图,实现奇迹一般的人生。书中既包含一套基本的理论,也分享了很多我们身边真实的故事,还给出了一整套图表工具加以阐释,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读者可以通过公众号或微信与作者实现一对一沟通。 本书适合刚刚走上职场、对生涯规划感到迷茫的年轻群体,也适合遇到人生困惑需要实现自我超越的成熟人士。
揭露者-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想在中国成为功夫女明星的美国姑娘蒂娜,最近把她的中国男友庄志强折磨的够呛!因为她总是不管他身旁的人的感受,一味的和“空气”交谈。
【美】安东尼·帕戈登
已完结· 35.93万字
详细解析西方和东方各自的政治、宗教、思想发展历程以及相互冲突 在文明冲突的理论背景下深刻揭示当今西方施行的中东政策为何无效
(德)布什·霍尔菲尔德·卡特琳
已完结· 6.59万字
当下数字产品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并不可逆转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一些人对此充满希望,而另一些人却倍感压力。世界的变化趋势,令一些人无能为力甚至有缴械投降的威胁。人们需要自我反思,即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去感知这一变革过程中好的方面,并灵活、主动地积极应对。
张华
已完结· 11.61万字
好的教育是怎样的?世界名校青睐怎样的学生?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自驱力与创新自信力? 如何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兴趣发展相得益彰? 面向未来,学习方式需要做怎样的调整或改变? 如何高效、高质陪伴孩子并塑造其健全人格? 秉承“让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之使命的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集10年研究与实践写成的一本“未来之书”,就如何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8大能力与品格(阅读与表达力、信息技术素养、创造力、适应性与探索力、领导力与团队合作力、好的心智习惯、善良与诚实、做有根的“全球公民”),提供了翔实的策略建议与实操路径。
(美)易劳逸
已完结· 13.21万字
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易劳逸教授通过国民党自身的各种材料,运用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形成的方法,摘取若干典型事例,精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作者认为,国民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美援,而是由于其自身的弊病和分裂,诸如腐败无能、纪律废弛等等。《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的价值,可以用雷利·桑德兰的一句话来概括:“对国民党失败这一问题的新近研究会由《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而得以开拓。
李硕
已完结· 24.62万字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李克
已完结· 14.41万字
这是一本关于鲁迅和他“论敌”之间的论争文选,记录了鲁迅先生的笔战经历。其中有鲁迅与陈西滢关于“闲话”的是非之争、“鲁、梁”论战、鲁迅与林语堂的意气之争、周作人与鲁迅的矛盾等论战双方的文章,再现了那个时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一群文化精英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美]易明
已完结· 14.85万字
该书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分析了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及环境治理的艰巨任务。
(英)西蒙·辛格
已完结· 18.98万字
自有文字以来,密码就随之诞生,破解密码一直是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们不可抗拒的诱惑。编码和解码的战争持续了3000多年,本书作者剖析其间不为人知的历史隐秘,白描一群改变历史的幕后人物,为你呈现密码世界的神秘洞天。在漫长的密码战争中,破解者的每一次胜利,都导致了新的编码法的诞生,将人类科技文明推向不可思议的极限,最终成就了今天的电脑甚至于令人瞠目结舌的量子密码。这场战争远未结束,势必将人类推到一个更加辉煌的文明阶段。
【美】罗伯特•D.卡普兰(Robert D. Kaplan)
已完结· 19.89万字
一部全面解析地缘如何影响历史与政治的集大成作品。 梳理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印度、伊朗、墨西哥、土耳其等主要大国的地缘优劣和历史变迁,预言未来100年的全球地缘大战略。
【德】约翰内斯·布克哈特
已完结· 12.05万字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近代欧洲极具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的战争。这场多年无法结束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疯狂的暴力行为与毁灭性灾难,在德意志人的集体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约翰内斯·布克哈特从全新的视角,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次次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作者深入而透彻地剖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冲突背后的种种博弈,直指政治活动家们真正的利益所在。
【美】乔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
已完结· 21.52万字
剖析欧洲时局动荡根源,试论不可阻挡的政治危机及全球权利转移趋向。 乔治·弗里德曼曾经准确地预测了全球政治、科技、人口与文化领域的未来趋势。在本书中,他将关注点放在过去500年里始终作为世界文明摇篮的欧洲。欧洲文明断层线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它也是两次世界大战及多场政治军事冲突爆发的根源。现代欧洲格局与欧盟的建立是为了缓和历史上曾导致欧洲分裂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然而此时,文明断层线已被唤醒,欧洲正在酝酿与20世纪初同样危险的“燃点”。
维姆· 克罗斯特
已完结· 20.58万字
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虽是小国,却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让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的限制,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至今依然在影响世界。本书是一本轻学术的荷兰史读物,作者介绍了荷兰在17世纪这一黄金时代扩张海外殖民势力范围的历史,从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在非洲和美洲的迅速崛起,到经历联省战争、第二次英荷战争、与葡萄牙的战争逐渐衰落,并通过对荷兰水手与士兵的生活、荷兰商人与他国的交往与贸易、荷属殖民地的移民与管理等方面的叙述,展现了荷兰在广阔的大西洋世界留下的前所未有的印记。荷兰的殖民统治一方面导致了歧视、奴役和流血事件,另一方面也带去了他们自己的制度、法律实践和文化传统。本书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展示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如何建立并最终失去一个大西洋帝国的历程。
袁灿兴
已完结· 26.70万字
本书围绕明代朝贡制度与全球贸易的碰撞与较量展开论述,详细讲述明代朝贡制度建立的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这个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的挑战,审视了大航海时代大背景下,明朝与世界巨大冲突的历史细节。全书从地缘格局、统治思维和政治制度、民间海外贸易、货币制度、中西方思想启蒙、武器与科技、海寇等内外多方面,全面审视了明朝逐步落后于近代世界的过程。作者指出,16世纪以来由全球海洋贸易而营建出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一直由欧洲国家主导,而在东方,朝贡天下的思维,在明清易代之后,仍被清王朝所坚持固守,直到19世纪,英国人以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的迷梦,中国被动地纳入到了新的全球体系之下。
【澳】王赓武
已完结· 6.66万字
中英交往不仅仅发生在两个大国之间。这两个国家的贸易和往来还发生在大英帝国和英联邦这些更宏大的背景之下。本书源于他2000年在剑桥大学的系列讲座。在这部探讨中英关系的文笔优美、思想隽永的作品中,作者围绕着“战争”“贸易”“科学”及“治理”这四个词汇,阐述了中国和英语民族复杂、多彩、动态的交往关系,既审视两者交往的可能,同时又洞悉其限制,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既深远又细致入微的中西文明之间碰撞融合的历史画卷。
罗明伟
已完结· 13.46万字
本书共九章,第一章是对互联网阿米巴化变革的思考;第二章是关于互联网熵增效应与降噪效应;第三章是关于互联网对企业变革的影响;第四章提出了互联网活性化管理思维的观点;第五章是探讨关于互联网众筹众智的问题;第六章是关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第七章是关于互联网对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影响;第八章是关于企业与网络连接的智能;第九章是关于互联网与社会新秩序变革。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员、互联网从业者和创业者、互联网研究人员,以及对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变革、互联网管理、互联网未来等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深蓝
已完结· 12.05万字
我以为我爱上了云层外美丽的彩虹,我以为我爱上了那些美丽幻妙的色彩,而其实,我的爱藏在云层后那颗孤独燃烧后的自己、为我照亮的星星里。来自过去的恋人,用炽烈的爱燃烧掉冬日的积雪和寒冷,让其在伤痛中永恒……
曹开虎,周夫荣 著
已完结· 10.17万字
霍春辉
已完结· 15.01万字
本书作者综合了全球专家学者关于敏捷生产、云制造等问题的前沿理论和文献,提出了一套借助云计算等智能制造技术来提升组织敏捷性和绩效的管理模型。此外,作者还结合沈阳鼓风机集团、连云港集团等国内大型先进工业企业的实战案例,对其所提出的模型加以实证检验,并对云制造的实施、云平台的管理和建设提出了一套策略性的解决方案。 本书是国内制造业企业管理者了解云制造具体落实方法的指导书,也是大众读者从实际出发来了解云计算和敏捷管理的通俗易懂的学习手册。
(巴西)亚历山大·安东内利(AlexandreAntonelli
已完结· 17.35万字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科学部主任、哥德堡全球生物多样性中心创办者亚历山大·安东内利代表作。这是一本介绍全球生物多样性知识的专业科普读物。 本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物进行详细介绍: 5大系统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内涵, 3个角度论证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价值, 4个方向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呼吁大众从社会、工作及个人生活方面迅速行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作者在书中细致呈现邱园植物腊叶标本,加入达尔文进化树手稿,包含十余幅手绘物种插图,多幅生物多样性阐述图表,系统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内涵。 宇宙即一切,它囊括星体、尘埃和所有生命,涵盖时间、空间及其全部内涵。 生物多样性是需要我们深入探索的另一个宇宙,它同样浩繁、无垠、神秘。
(英)诺瑞娜·赫兹(NoreenaHertz) 著
已完结· 18.27万字
人们正变得越来越孤独,就在一代人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中,大家开始使用智能手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而西方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与年轻人失业,以及公共财政支出的缩减让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城市化、全球化、社交网络的普及缩减了人类的物理距离,却让我们彼此更加原子化,让我们失去归属感。少子老龄化、不婚化,让单身经济变得更为普遍,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独自面对生命中的艰难时刻。 孤独感的蔓延不但损害了我们的健康,也给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书作者从城市化、贫富差距、科技巨头的商业模式、智能手机改变人们交流的方式、经济的长期低迷等角度入手,试图回答西方孤独问题的成因及其经济影响,并讨论了假如这样的趋势推进下去,未来将会变成怎样?我们会进入一个像《黑客帝国》中那样被机器圈养的社会吗?在近未来我们最好的朋友会只是搭载了情感组块的人工智能软件吗?或者我们需要为友谊、陪伴、情感这些我们本质的需求付费吗? 作者不希望这样的不堪未来成真,所以她也在本书中竭尽全力探讨解决的途径,探讨个体、社会、社群如何面对孤独经济的未来。
王明伟
已完结· 7.00万字
李晓
已完结· 23.87万字
陈劲,朱子钦 著
已完结· 23.72万字
【美】加里·哈默(GaryHamel)
已完结· 14.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