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值得:在苦难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美)玛莎·M.莱恩汉(Marsha M.Linehan) 著
已完结· 18.07万字
(美)玛莎·M.莱恩汉(Marsha M.Linehan) 著
已完结· 18.07万字
丹尼尔·博尔(DanielBor)
已完结· 19.93万字
我们欣赏梵高的《星空》,陶醉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面对白雪覆盖的山峰,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所有这些体验都离不开意识。然而,意识具有主观性,属于个人经验,很难准确把握。长久以来,哲学家们都声称,意识太神秘了,科学无法洞悉意识。 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博尔在《贪婪的大脑:为何人类会无止境地寻求意义》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意识运作模式,他的观点与传统的哲学观点完全不同。博尔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产物,随着知识积累,意识也在发展。意识实际上是一个思想工厂,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致力于创新的精神空间。意识的主要任务是发现深层结构。 博尔的意识运作模式解释了我们的大脑为何会贪婪地探寻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式的信息。比如,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我们会玩填字游戏和数独游戏。从生物学角度看,玩这些游戏只是在浪费时间;但在博尔看来,这种探寻结构的行为有重大的进化意义。正是这种对结构模式的探寻,引导人类发现了火,学会耕种。 本书将认知与创造力相联系,为解开意识这一科学谜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见解。
【美】乔恩·戈登
已完结· 5.34万字
阅读本书,你会认识一位新朋友——乔希。他是公司里的明日之星,但是在工作几年后,失去了工作热情。老板给了他两周时间,让他考虑是否换个工作。 他动身前往乡间,在那儿遇到一位超级有智慧的农夫。农夫给了他一颗种子,向他承诺:只要找到合适的地方种下这颗种子,你就会找到你的目标。 把代表希望的种子种在哪里?乔希周游农场、以前就读的学校、以前工作的餐厅等地寻找合适的地方。一路上他遇到了父母、音乐老师、前老板、路人等,每个人都给予他启发和爱。他终选择重回当下的工作,点燃自己,从而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我们邀请你和乔希一起踏上这趟旅程,你会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找到点燃自己、提升智慧和激励自己的好办法。 正如杂交水稻之父、科学家袁隆平院士所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胡适
已完结· 18.16万字
“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生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
李仑
已完结· 10.94万字
张孤单有一个早年帮她逃避了家庭冲突的艺术世界,但也让她变成了一个难以扮演妻子与母亲角色的小女孩; 权灵感是个有些社会理想主义的编辑,却对女性有一些拯救情结,有时分不清关心与爱情的界限; 高热忱是一名非常敬业的社区工作者,但她慢慢发现,自己在通过放大别人的使命来回避自己的人生任务; 董英才是干练的职场女性,对情感表达保持高度的节制,空姐般的微笑背后有一种悠长的悲伤…… 带着不同的人生困惑,有着不同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人生追求,又性格迥异的八个人,组成了一个名叫“八仙”的团体小组。 在带领者引导的团体聚会的十二个夜晚中,组员们逐渐从自己的烦恼中跳脱出来,开始了人与人之间自由的表达。通过这些自由声音的彼此交织,大家的关系逐渐建立、发展; 对其他人生命困惑有所了解,自己的人生好像也变得更加清晰了;而在命运安排的偶然的相遇中,在彼此产生的共振中,成员们如何演绎出新的人生?
〔荷〕保罗·A. 基尔施纳,〔英〕卡尔·亨德里克
已完结· 12.66万字
围绕我们如何学习、如何使学习变得高效且愉快,本书介绍了28项重量级的教育心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启发了世界各地的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影响着他们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 作者从教育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领域所精选的关于学习与教学的开创性研究文献,为读者呈现了“学习是如何发生的”zui重要发现。本书每一章介绍了一篇研究文献、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如何在课堂上运用该研究成果以及该研究对于教师的关键启示等。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包括: ●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 学习的先决条件; ● 哪些学习活动支持学习; ● 教师的教学活动;
胡适
已完结· 4624字
胡适谈人生与哲学:人生有何意义
[法]让-保罗·萨特;周煦良 汤永宽译
已完结· 104字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本书由两篇构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前者发表于1946年,后一篇发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其中萨特一再强调,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
佚名
已完结· 7.97万字
安晴
已完结· 9.99万字
一夕之间,洛沁沁从万人仰慕的公主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是许攸,在她最落魄的时刻如同天使一般降临,重新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可是,她却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将许家陷于绝境。 四年后两人重逢,许攸不仅不计前嫌,还一如既往地包容她宠爱她,引起了一直爱恋许攸的周丽瑶的嫉妒,她和吴旻联手制造了一系列阴谋,将洛沁沁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了人人唾弃的对象。 许攸还能力挽狂澜吗?这对命运坎坷的恋人,似乎离幸福始终有一步之遥……
刘 磊
已完结· 3347字
(加)斯坦诺维奇(Stanovich,K. E.)著
已完结
"我,机器人?" 是的,你是一个机器人!你有两个毫无人性的主人,一个是基因,一个是模因。 它们寄生在你身上,你懵懂无知地为你的主人卖命,哪怕为此丢了脑袋也在所不惜。 体重直线上升,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风险,但你还是无法抗拒甜食的诱惑。这是基因主人布下的陷阱,它让你拼命储存能量以繁衍后代,保证它自己可以延续下去。 即使逃出了基因的掌控,你还在模因的魔掌之中:相信自己死后能进天堂,让恐怖分子铤而走险,蹈死不顾;相信意念能治绝症,让很多人把钱源源不断地掏给骗子,即使没有任何疗效也执迷不悟;还有吹嘘各种保健观念、虚荣身份的广告……这些模因都在以你为载体复制传播自己! 你如同被操纵的“机器人”,一开始就定错了目标,偏离了方向——一心为基因和模因服务,却忘了自身的利益! 你的生命还有意义吗?你怎么才能逃离被利用的惨境? 好消息是,你拥有地球上最复杂灵活的智能,有许多可用的“武器”,而在你的“武器库”里,没有什么能比理性思维更强大了。 理性思维代表你的个人利益,在基因目标和个人目标冲突时,确保大脑优先处理个人目标;理性思维帮助你评估你的欲望、信念和目标,确保方向和手段的正确性,避免被模因误导,
〔奥地利〕维克多·弗兰克尔
已完结· 4.93万字
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为人的存在寻找意义,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生命更好的意义,他是人类灵魂的守夜人 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见证者,他所创立的以“意义治疗”和“存在分析”命名的心理治疗被称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已完结· 52.30万字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动机与人格》 本书是“人本心理学之父”、世界知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重要著作。 在本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需求层次理论是马斯洛心理学说的精髓,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书是马斯洛心理学说的奠基之作,其主要是围绕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该书包含了马斯洛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它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 本书是“人本心理学之父”、世界知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重要著作。 马斯洛毕生都在探索人类本质,他以独创又颇具说服力的人类动机理论为支撑,对人类本质进行了全面且精彩的设想,证明人类具有爱的能力、高尚的品质和无限的创造力,能够追求美好的价值观和愿望。
张汝伦
已完结· 103.62万字
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最具开创性的哲学著作,也是被人读得最多、讨论得最多、评论得最多和争论得最多的著作《存在与时间》的释读之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以中国古典注疏方式逐字解读。以海解海,句句细读,逐章逐节,字字有着落。《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一般读者以及学界人士都需要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国外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性著作,但在我国,至今还未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的出版,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而且其丰富和详尽,超过了许多西方学者的同类著作。本书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章句的典范,采取逐章逐节逐句解释的方法,对《存
张汝伦
已完结· 55.08万字
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最具开创性的哲学著作,也是被人读得最多、讨论得最多、评论得最多和争论得最多的著作《存在与时间》的释读之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以中国古典注疏方式逐字解读。以海解海,句句细读,逐章逐节,字字有着落。《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一般读者以及学界人士都需要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国外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性著作,但在我国,至今还未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的出版,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而且其丰富和详尽,超过了许多西方学者的同类著作。本书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章句的典范,采取逐章逐节逐句解释的方法,对《存
[意]莫妮卡·马瑞利
已完结· 5.60万字
《一只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猫》从采访一只非比寻常的猫开始。这只猫的曾祖父,就是那只既存在又不存在、既死又活的猫——薛定谔的猫。 这只非比寻常的猫,从经典物理遇到了灾难开始,讲述了普朗克常数、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的波动方程……
扈永进选编
已完结· 16.88万字
《文学的意义》是《国民教育通识读本》系列的文学卷,由知名教育学者、一线杰出教师扈永进精心选编,介绍并解读了22篇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名家名作。
〔德〕鲁道夫·奥伊肯
已完结· 4.05万字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作者为著名德国哲学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认为人是自然和精神的会合点, 人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精神生活以克服非精神的本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是奥伊肯众多著作中篇幅较小,比较通俗的一本,而且比较系统地体现了他的精神生活哲学的方法、出发点、主要内容和特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对了解和研究奥伊肯精神生活哲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张汝伦
已完结· 48.54万字
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最具开创性的哲学著作,也是被人读得最多、讨论得最多、评论得最多和争论得最多的著作《存在与时间》的释读之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以中国古典注疏方式逐字解读。以海解海,句句细读,逐章逐节,字字有着落。《存在与时间》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难治”,一般读者以及学界人士都需要一部可靠的释义加导读的著作。国外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解释注疏《存在与时间》的导读性著作,但在我国,至今还未有这样的著作出版。这部的出版,就是为了填补这个空白,而且其丰富和详尽,超过了许多西方学者的同类著作。本书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经典章句的典范,采取逐章逐节逐句解释的方法,对《存
李飞
已完结· 13.56万字
李飞编著的《在不安的世界里找自己的存在感》试图让读者明白活着的过程,就是人生。你努力想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存在感,却发现自己竟微如尘埃,你的存在仿佛可有可无。你竭尽全力想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却感到自己越来越像个无声无息的影子,孤独静寂。别让你的生命成为别人的衬托,别让你的悲哀对比别人的欢乐。人生有一种遗憾,是别人完成了你的梦想。在活着的时候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给自己一个交代,才不辜负这仅有一次的生命。
刘东
已完结· 23.22万字
宣传语: 潜回儒家学说的原生场域, 厘清中国文化的本质, 挑战通行的传统解释 本书为刘东教授先秦理性主义三部曲的第一部。 作者基于比较研究的独特视角,在无神论存在主义的强烈反衬下,潜回儒家学说的原生场域。作者在萨特哲学的现代起点,看到了最为类似先秦儒者所面临的初始思想。孔子那些使人如沐春风的教诲,竟是源自对于生命有限的悲恸自省,作者以天边的乌云为喻,肯定了儒家在现世悦乐的精神之外,更有对历史的不确定、人生的偶然与无常、天命的莫测与残酷的清醒判断,正是这种认识守住了中国文明的底线,延续至今。
旧日新月
连载中· 5.47万字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爽文,厌倦了打怪升级,如果你喜欢科学幻想,喜欢正真的硬科幻,那就进来看看吧。 末世,人类由于过度自信造成环境变化,极地冻土融化,一种人类从未发现的病毒肆虐。为了研制疫苗,让为数不多的人类得以延续,人类开发了一套全新的实验方式来研制疫苗..... 但是一切都不是顺风顺水的,也不是理所应当的,科技的发展也伴随着人心欲望的膨胀,最终这个不存在的实验究竟会将人类的未来带向何处呢?
刘素平著
已完结· 9.25万字
(法)亨利·柏格森
已完结· 30.62万字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哲学的著作。通过在生理学、物理学、进化论、哲学等范畴的生命意义的分析,本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直觉主义理论。这套理论将颠覆我们对传统思想和哲学理念的认识,并告诉我们,生命并不是简单的人体器官和人体组织的机械组合,更是*了进化论的环境导向作用的存在。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不仅能够重新定义生命的意义,还将发现生命和直觉主义是所有*富成效的哲学的源头。作为哲学家的柏格森,其思想与著作对20世纪影响深远,他的影响不仅在思想界、文学界,他对达尔文社会进化论的批判性改造影响了当时普通人的包括宗教观、生命观在内的价值观,预示了后起的心灵哲学的发展趋势。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一直是人们不断思索的问题,而本书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本书将生命这个整体作为考察研究的材料,实验基础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从生命的理解方式、生命的进化形式、思维和生理的模式等方面,探讨了生命的哲学意义和存在价值。
(加)莫妮卡·布里永
已完结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结合40年临床经验经典奉献! 了解触碰情绪·整合创伤经历·自如应对情绪·塑造积极自我。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做一个情绪自由的聪明人。 ◆ 内容简介 ◆ 成年人应该理性一些,告别情绪?情绪会使人际关系复杂化,还会模糊判断力?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情绪不存在,我们的生活该多么无聊?我们不会被电影打动触景伤情流下泪水,也不会为取得的成就感到快乐,更不会对未来充满激情与希望。 但我们都惧怕“消极情绪”,把它们视为敌人,为此我们制造了一系列恶性循环:我们为悲伤带来的脆弱感、无力感而感到羞耻,或者为愤怒而感到内疚,对痛苦的反刍令我们陷入抑郁。 与其逃避敌人,不如战胜它们,因为情绪是我们品尝这个世界的方式。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日常生活的例子,分析了我们情绪的来源,以及我们试图压抑与忽视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后果。 作者通过展示行为、情感和思想运作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让我们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接纳自己,也体谅他人的情绪,并处理记忆中的情绪创伤,从而拥有更融洽的人际关系,更饱满的生命。 ◆ 编辑推荐 ◆ 豆瓣8.8分作品《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作者新作!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
陈春花
已完结· 9.89万字
姚洋 著
已完结· 14.30万字
这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看的经济学著作。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姚洋老师在书中用我们身边的事例生动有趣地讲解了效用、机会成本、价格、规模经济等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并梳理了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介绍了经济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等,以帮助读者构建对经济学的完整认知。 同时,他还解答了读者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如:学经济学能赚钱吗?学了经济学到底能做什么?普通人学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等等。他提出,学经济学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从人性的底层逻辑出发,思考社会是如何运作的。 姚洋老师在书中还对普通人如何学好经济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以帮助大家在工作与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经济学知识,提升思维认知水平,成就更加丰富精彩的人生。 希望《经济学的意义》既能让你看见更大的世界,也能让你更多地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美】欧文·亚隆(Irvin D.Yalom)
已完结· 13.19万字
陈嘉映
已完结· 14.01万字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精)》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作者陈嘉映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作者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作者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