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举止看人性
吕叔春
已完结· 14.30万字
吕叔春
已完结· 14.30万字
张钦楠 著
已完结· 10.98万字
本书是作者半个多世纪在建筑界学习和工作的总结性体会,包括建筑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在理论方面,他体会建筑理论是建筑师创作和公众阅读建筑的理论综合,提出了“三层次、三传统、一核心”的主张;在实践方面,他支持学界对中国长期以来对建筑“见物不见人”偏差的批评,主张为众多中国古代建筑师“正名”,并为众多中国现代建筑师营造一个健康的职业环境。本书适合城市与建筑的管理者、设计者、建设者阅读,也适合喜欢建筑艺术、关注城市文化和建筑业发展的广大读者阅读。
(美)布莱恩·万辛克
已完结· 9.00万字
本书将颠覆你对食物的看法,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只要你想大快朵颐,书中提到的真相,都能潜移默化地让你作出更合理的决定。 翻开本书,获取布莱恩·万辛克博士的一整套可行性建议,你只要能做到其中的3个细节,即可在一年之内降低20斤的体重。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毫无难度,你现在就可以憧憬自己瘦身后的形象了。
于树泉
已完结· 5.06万字
《中学古文观止50讲: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之道》是学生文言文学习拓展读物,大语文素养的提升读本。作者对书中内容作了合理编排:“作品原文”放在前面,如同原石当道,随后用“文意简述”拉近与作品的距离,再用“内容点拨”扫除字词障碍,用“参考译文”贯通全篇内容,最后用“重点知识与拓展”归纳总结。几个步骤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接,既体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温故知新;也使课内知识得以向课外扩展延伸。通过《中学古文观止50讲》的学习,学生不仅学得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积累,培养了能力,而且升华了人格。
江涛
已完结· 24.96万字
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世、升官发财、选人用人、治家创业的大道理和大哲学而《三国演义》也创就了一套为人处世、升官发财、选人用人、治家创业的道理与哲学透过易经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就能把三国中的那些警世良言、绝妙计谋、处世良方巧妙地运用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已完结· 11.84万字
《性学三论》作为一本写给成人的性启蒙书,解答了我们对于性的所有困惑。本书堪称与《梦的解析》并驾齐驱的心理学著作,是揭示人类性心理隐秘的传世之作,集结了弗洛伊德生平性学理论中所有令人瞩目的篇章,大部分版本中未收入《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神经症》《论自恋:导论》《儿童的性道德》等也被收入本书。《性学三论》译文经过译者反复梳理打磨,以争取能更贴近读者,帮你确定无疑地读懂为止。
谛闲
已完结· 19.52万字
《大乘止观》指南朝陈代高僧南岳慧思大师的《大乘止观法门》,系国人所著最早的一部综合性佛学巨著。是书以如来藏缘起思想为基础,系统阐述大乘止观的学理要义及修行法门,对后代佛教天台宗的创立、禅宗思想的兴起,都有极大的影响。民国十年(1921)年夏,谛闲法师应邀在上海功德林讲《大乘止观》,听讲的江味农居士每日手录笔记,并于幽深微妙之处,曲折譬喻,加以说明,讲经结束后再就正于谛闲法师。如此反复修订,荏苒八年,直至谛闲去世前一年,才终于出版。
文心工作室
已完结· 16.32万字
本书精选《古文观止》名句00则,就该名句的相关语文知识,提供一篇完整而实用的介绍。每一篇结构统一,包括以下板块 【名句的诞生】呈现原文,同时节录上下文,有助于理解与记忆完整段落。【完全读懂名句】难字与难词的意义解释。整段原文的白话语译。【文章背景小常识】文章创作的背景故事,主旨的说明,或是题解。【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轶事、字词语的典故故事、历代的品评。【历久弥新说名句】介绍相关主题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并完整说明故事背景与应用情境。
项前
已完结· 9.20万字
内容结构是上篇静心、第一章生命第一重要、第二章幸福靠自己创造、中篇观心、第三章宽容是做人最高的境界、第四章不和他人“较真”、第五章自律慎独修身、下篇修心、第六章心“健康”人就“健康”、第七章“放下”才能快乐、第八章亲情、友情、爱情都要经营。
陈洁
已完结· 28.89万字
文思流畅,清明如水,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理论:在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潮外另辟蹊径——既继承和发扬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以理性来批判一切;同时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并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对立悖反,论证了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的这一悖论。
丁柏铨,双传学
已完结· 25.87万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立足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改革深化、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极为复杂的舆论格局,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本质要义及现实意义等进行了具体阐释,对于新闻工作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培养高素质新闻人才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清)吴楚材
已完结· 19.43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李浩然
连载中· 23.11万字
★10堂持续怀疑与追问的通俗哲学课 本书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用十章的篇幅,渐次展现哲学思考的独特之处。从“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出发,每当我们审查让思考得以成立的前提,哲学就会出现新的问题与领域,于是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这些内容在本书中依次展开。持续追问的对象不仅仅是这个世界,也是自我和道德,哲学思考也是试图为人生找到更好的回答。 ★一本兼顾中西、比较中西的哲学普及读物 在哲学普及作品中,中国哲学以及东方哲学的缺席是一种常态,也常常令读者和哲学普及工作者感到失落。写作本书的原始动力正来源于这种失落。本书尝试在现有的哲学框架内同时讨论东方与西方的思想。这是一本有中国哲学在场的、兼顾中西、比较中西的哲学普及读物。 ★一幅再现哲学思考路径的思想地图
刘飞
已完结· 10.24万字
本书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为主线,讲述了产品经理在从点子到产品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从粗略的点子到具体的方案,要经历的步骤。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如何落实方案,以及如何进行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在落实方案的过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讲述产品经理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陈恒,洪庆明
已完结· 20.41万字
《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4辑,主题为“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关注世界史思想动态,收入著名世界史学者向荣、金寿福、彭刚、周春生等多位学者的多篇重磅文章。向荣教授通过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哈克斯特豪森在俄活动深入探析俄国农村公社问题,金寿福教授精彩展现马克斯·韦伯鲜为人知、跌宕起伏的情感世界,彭刚教授独家分享西方史学的研究前沿和新方法。此外,本辑更特别收录斯特拉博《地理学》新书发布会暨古代地中海世界学术研讨会现场实录文字,多名世界史研究专家发言,众彩纷呈。
刘飞
已完结· 10.56万字
《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以产品经理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为主线,讲述了产品经理在从点子到产品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从粗略的点子到具体的方案,要经历的步骤。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如何落实方案,以及如何进行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在落实方案的过程中要掌握的方法和管理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讲述产品经理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杨栋梁
已完结· 24.74万字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 本卷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其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美】巫鸿
已完结· 19.74万字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古代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继2018年出版的《传统革新》与《超越大限》之后,《陈规再造》为文集的第三卷,收录作者1995年至1998年关于中国古代美术史的15篇论文和讲稿。这一阶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艺术等主题,持续探讨图像内容与空间、媒材的关系。其中《清帝的假面舞会》《屏风画》《陈规再造》等一系列论文,围绕清宫旧藏文物和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展,选择了雍正乾隆变装画像、十二美人图、屏风文化等精巧的切,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引人胜的同时,一步发展阐释了“图像”与“原境”互动的美术史观,是为后来《重屏》等专著的雏形与先声。 “巫鸿美术史文集”下一步即将推出卷四《无形之神》与卷五《残碑何在》,敬请关注。
雅瑟
已完结· 43.02万字
聂军
连载中· 6.74万字
经典细读:依照《论语》《大学》《中庸》《老子》(《道德经》)《孟子》《周易》《庄子》《韩非子》《墨子》的顺序,精选、组合,串联出各家思想体系。让学生在经典与历史、寓言的结合中走进宏大的中华思想体系。诗心文韵:由文人深阅读、诗词经典名篇泛读、历代散文名篇精读三大块构成。每册选取两个文化史上影响重大、中小学教材出现频率较高的文人,借助作品解读,经历、逸事整理,年谱梳理的方式,力求对其达到专业解读水平。四册依次为李白、苏轼,杜甫、李清照,白居易、辛弃疾,屈原、陶渊明。其余文人则在“历代诗词名篇选读”中呈现,呈冰糖葫芦结构,一段时间解读一个文人。国史概览:教材部分重点解读《史记》,较为详细
刘岳兵
已完结· 27.81万字
本书从详细解读日本外交史、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的相关原始资料出发,论述了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的中国认识从臆测到实证、从同病相怜到蔑视轻侮以至于兵刃相向的发展过程。对幕末志士的中国认识、明治初期《中日修好条规》的交涉与签订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福泽谕吉以及为蔑视中国起推波助澜作用的各种言说、当时政界、军界及社会民众的相关历史事实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概述了这一历史时期日本中国观中殷鉴论、唇齿论、敌对论、亲善论等几种基本类型,并从总体上阐明了近代日本中国认识的原型及其变化机制。本书附录有比较详细的相关事项年表和田中梓都美的《近世至明治时期日本的台湾认识》专论,有助于把握这一时期日本中国认识的全貌。
燕园春秋
已完结· 12.92万字
王燕文
已完结· 24.02万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 总论》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分析了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和时代主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系统研究和学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判断、新思考,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领域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必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研究和凝练提供很有益的理论准备。
焚梦师
连载中
妖与神争斗的天地神劫已经过去许久,神与佛为了彻底消灭妖王孙悟空,瓦解妖魔斗志而组织的第一次西行,其结果也以神的胜利而告终,但是,自由的意识永不消亡! 许秀将追寻西行之路一步步找寻大圣精魄,重铸妖族辉煌,向高高在上的神明发起无畏的挑战!为了证明人类,并不是任由神明肆意摆弄的玩偶!
简贵来 著
已完结· 9.83万字
这是一本纯粹的宏观经济学方法论研究作品。借用艾伦·格林斯潘的话: “我只想做大多数学院(派)经济学家从未做过的事情,检验一下我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是否真正行得通。” 本书不是一本图表和公式丰富、充斥数理模型的教科书,亦非通俗经济学读物。本书力求深刻,不采用传统经济学把宏观、微观模糊化的研究方法,而是借助分析和逻辑推理,更加宏观,跳出经济学微观化的羁绊,力求改良宏观研究方法,以控制论思维为路径,以经济为系统,证伪传统方法,凸显宏观逻辑。
刘宗巍 编
已完结· 27.94万字
当前,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进入全面重构期, 智能网联与能源革命正加快袭来, 汽车企业、产品与技术面临重大变局, 加之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行车安全等外部挑战愈演愈烈, 原本就高度复杂的汽车产业, 正因跨界交融和“降维打击” 而变得更加混沌和多变。诸多因素相互交织, 国家究竟如何庖丁解牛, 做好顶层设计; 各方力量纵横捭阖,行业需要如何穿针引线, 强化优势互补; 多条路径晦暗不明, 企业到底怎样曲径通幽, 实现后发赶超。凡此种种难题, 在本书中都有相应的解答或阐释, 或简明扼要直指要害, 或旁征博引开具良方。本书以战略篇为总领, 从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四个维度展示了赵福全教授关于汽车产业发展的系统思考和精辟观点, 体现了赵福全教授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触类旁通的渊博知识和纵横捭阖的语言能力。 本书可视作汽车产业的解惑之作, 无论主管部门、行业组织, 还是各类企业、研究机构, 无论高层还是基层, 也包括广大青年学子, 都能从中觅得“养分”。
吕叔春
已完结· 17.88万字
罗贯中
已完结· 60.23万字
三国演义(上、下册
铁骑绕龙城
已完结· 206.95万字
国术高手刘烨穿越到东汉末年,恰逢黄巾之乱,为求乱世活命,他从一个没落宗室的游侠儿,一步步跻身于汉末群雄之中,匡扶大汉,承继帝统。 “公之武勇,十倍于布!”吕布推崇备至。 “主公谋略,让天下谋士汗颜。”郭嘉心悦诚服。
(清)蘅塘退士
已完结· 13.07万字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孙洙想借此代替“工拙莫辨”、体例不严的《千家诗》,从唐诗中择要三百余首,编成的就学儿童“训蒙”读物。因此,所选作品大多明白易懂,艺术性强,配有注释和评点,且朗朗上口,符合了广大读者的品味和要求。本书诗人包括 “三教九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布衣乃至僧侶、歌女、无名氏。另外,所选作品从古风到近体,包括五言古诗、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体裁完备。这些诗既能体现诗人的风格特色及诗人在唐代诗坛中的地位,又能反映出唐诗的基本风貌和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