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橘的罗曼史
草莓多
已完结· 11.77万字
短暂失忆就能换来一个温柔花美男的爱情?这简直是做梦都会笑醒的好运气啊!橘千幸暗暗发誓,一定要藏好凶暴的真面目,伪装成娇滴滴的小淑女,牢牢抓住可爱的“小鹿王子”花真纪。可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大帅哥是谁啊,为什么口口声声说是她命中注定的男朋友,还要和花真纪用格斗技打赌,赌注是她的所有权?一切都陷入混乱时,千幸忽然发现,原来从失忆那天开始,一切都只是一个圈套……
草莓多
已完结· 11.77万字
短暂失忆就能换来一个温柔花美男的爱情?这简直是做梦都会笑醒的好运气啊!橘千幸暗暗发誓,一定要藏好凶暴的真面目,伪装成娇滴滴的小淑女,牢牢抓住可爱的“小鹿王子”花真纪。可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大帅哥是谁啊,为什么口口声声说是她命中注定的男朋友,还要和花真纪用格斗技打赌,赌注是她的所有权?一切都陷入混乱时,千幸忽然发现,原来从失忆那天开始,一切都只是一个圈套……
夭灼
已完结· 41.46万字
四年后和萧漠见面的时候,叶青青受尽了他的各种讥讽。可而今,叶青青的新生活刚刚开始,某人就已经缠着她各种不放…… 有时候,回首过后的事情,往往都是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本书已上架,还想看后续的,请在手机应用中下载当当云阅读,登陆后每天签到即可获得铃铛免费看。
萧红
已完结· 16.17万字
本书选取了萧红一生创作中代表性的三篇作品。《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描写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和对于死的挣扎。《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体小说,生动描写了记忆中家乡小城镇的美丽、童年的寂寞、祖父的慈爱、人民的善良与愚昧……而《小城三月》则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描述了十九岁的美丽的翠姨默默地爱着大哥,憧憬着一份在那个时代不可能被成全的爱情。 萧红的小说有着生动的情节,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更是深受赞誉,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述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抱与春风
已完结· 4.18万字
为了让他活下去,文年不惜让他恨了三年。三年后,桃花未开,他却回来了。一把怒火烧了整个皇城,本属于他的皇城!长枪却指向了桃花树下的女人。头戴凤冠却不是他的皇后。“夜哥哥,三年了...你黑了,瘦了。”她颤抖着伸出手,似是想抚摸那人的脸,却又缩了回来。凤栖宫外大火滔天,映的墙角的桃花红如三月。一如五年前这树下与他初见。
佚名
已完结· 2.17万字
龚书铎
已完结· 19.25万字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从24部史书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华篇章编译为白话,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之力,十年磨一剑,倾力造,是年轻一代走向智慧成熟的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全书破了传统正史读物的条条框框,版式设计新颖别致,书中插配了近千幅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
吕思勉
已完结· 9.27万字
三国史话
王俊
已完结· 31.43万字
《杜月笙野史》中杜月笙被人称为“流氓大亨”,上海滩的“厚黑教主”,中国“黑道人”。一面是“仁侠好义”,两肋插刀;一面是背信弃义,口蜜腹剑;杜月笙就是这两面合成的一个“端”的“阴阳人”。
赛格
已完结· 28.23万字
《杜月笙发迹秘史》中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是冒险家的梦天堂,是角斗士的竞技场,是强者登堂入室的地方。而在这弱肉强食、高手林立的十里洋场中,真正能够叱咤风云数十年、横扫旧时上海滩黑白两道的,首屈一指当数 杜月笙。杜月笙的一生,可谓是富有传奇的一生。他出身低微,父母早逝,而就是这样一个在众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瘪三,竟然以柔弱的身板。闯进号称强人生存地盘的大上海,成为大上海的青帮老大,并成为上海滩上一个横扫华、英、法三界的大亨人物。杜月笙的涉及面十分广泛,他不但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和政界,而且将触角伸向金融、工业、新闻报业、教育等众多领域。
(美)雷蒙德·P.谢德林
已完结· 14.09万字
一部透解犹太历史、畅销海外二十余年的经典之作,带你穿越犹太人三千年的生活与历史,深度了解犹太民族的苦难与繁荣。 犹太人从哪里来? 他们如何在几个世纪的颠沛流离中维系强烈的社群意识? 当代犹太人为何在饱受蹂躏的历史阴影下仍然对民族身份感到自豪,并将他们的民族家园发展得蒸蒸日上?
【明】罗贯中
已完结· 74.34万字
本套书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五部经典历史名著。
梅毅
已完结· 42.61万字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也是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的美学高峰期;同时,它又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英雄时代。 在这迷乱狂欢的三百年间,司马氏灭蜀吴一统天下,“八王之乱”血雨腥风,刘裕开国气吞万里……充斥着刀与火的杀伐,泪与血的呻吟,奸谋的肆行与忠义的沦丧。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竹林七贤刘伶醉酒、阮籍傲歌、嵇康抚琴、王衍清谈,名士风流。鲜卑子,汉家儿,羌中杰,氐族雄,羯族豪,匈奴英,弯弓走马,飒爽俊逸,玄言味永,飞鸿荡天,真个是精彩绝伦!各路英雄、豪杰、骚客、奸雄、懦夫、贤媛轮番登场,共同上演了人性化的、非戏剧而恰恰又是最戏剧化的出出“大戏”。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之际,那些英雄们的传奇瞬间,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扼腕叹息……
易中天
已完结· 7.32万字
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匆匆六十年,三国只是秦汉与两晋之间的小插曲。这段因《三国演义》妙笔生花而家喻户晓的历史,其真实面貌究竟如何?请读《易中天中华史第十卷:三国纪》,品三国严肃正史,还原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的历史面目。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审视“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至于结论,也许会有,也许没有。但即便没有,探寻和反思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而且充满乐趣的事情,诸位难道没有兴趣吗?
自强不息
已完结· 103.99万字
凡天下之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此乃颠扑不破的规律。 三国兴起,乃是由于东汉衰落。东汉衰落的原因,与其他王朝相比,显得十分特别。 自光武帝开国,东汉近两百年的历史,帝国的军队几乎无敌于天下。周边的蛮族势力,无论是匈奴、羌或乌桓,都不是东汉的对手。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人被打得落荒而逃,远遁中亚;即便到了东汉后期,汉军的战斗力仍是雄视天下。
鸟山居士
已完结· 60.80万字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荡气回肠的战国史呈现在读者眼前,这里有耳熟能详的战国四公子;有惨绝人寰的战争史诗;有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有诸侯的霸主更迭;这里是通俗战国史:战国很有料。
王爰飞
已完结· 41.38万字
《张学良幽禁秘史》作者王爰飞在广泛研究与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以“西安事变”为开端,细腻的描绘了张学良这位身威赫赫的将军和重要的政治人物,从发动兵谏到被蒋介石长期幽禁的半个多世纪复杂而神秘的经历,着力描写了张学良的性格与心态,挖掘了作为将军的张学良和作为囚人、隐士的张学良在不同生命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精神。通过这本《张学良幽禁秘史》,人们可以熟悉一位历史英雄,同时亦可以走近一位伟大的受难者。
吕思勉
已完结· 8.68万字
本书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创作的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学著作。吕先生以巨擘手笔,写通俗文章,在书中,先生区分了真实的三国与“演义”中的三国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赤壁之战的真相、司马氏的兴亡、董卓如何扰乱朝纲、曹操势力怎样兴起等,吕先生都提出了个人见解。深厚的历史学根基与平实易懂的语句相结合,使行文生动有趣,读者读来并无艰涩之感,时有会心领悟。因此,本书也成为易中天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美】杰斐逊,林肯,罗斯福
已完结· 14.19万字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本书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书中参考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内容详实而准确,更是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谓是最值得阅读的励志历史读本。人虽离去,激励永存!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足迹,找到自己的信仰,创造自己的传奇人生……
易中天
已完结· 8.30万字
从曹丕称帝到西晋灭吴,匆匆六十年,三国只是秦汉与两晋之间的小插曲。这段因《三国演义》妙笔生花而家喻户晓的历史,其真实面貌究竟如何?请读《易中天中华史第十卷:三国纪》,品三国严肃正史,还原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的历史面目。
【德】约翰·拉贝
已完结· 36.14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6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内容包括中国军队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来犯日军进行顽强作战的历史档案材料,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情况的大批资料,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西方人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以及战后国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调查统计材料等等,涵盖了大屠杀历史的各个方面,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当年的历史真相。
李飞
已完结· 13.15万字
野史的话题,正经的解密! 这里有你不知道的历史冷知识!这里可能颠覆你对历史人物的印象! 翻开本书,看看严肃背后的别样面孔。可以让你在正史中刨出生猛爆料的三国历史。 一个个历史人物在书中栩栩如生,涉及到史实又不失严谨,为大家辨析了演义和史实之间的界限,揭示了许多曾被人们忽视的历史真相,使人们在谈笑间便能领略历史的真义。 这是一本让人读得开心、记得牢靠、有趣有料有深度的正经三国历史!
吴晗
已完结· 45.65万字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历史的镜子”,下编“灯下集”,皆为吴晗在世时自选的历史杂文集。历史学家吴晗以惊人的学力纵观数千年中国古代历史,从各个角度、层面切入观察,呈现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方方面面,考证严谨精核,观点独到辛辣,文笔纵横捭阖。
吕思勉
已完结· 7.15万字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真实的三国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董卓如何扰乱朝纲、曹操势力怎样兴起、赤壁之战的真相、司马氏的兴亡等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我想就这一段史事,略加说述,或者纠正从前的误谬,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深厚的历史学根基与平实易懂的语句相结合,使行文生动有趣,读者读来并无艰涩之感,时有会心领悟,是故本书成为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严耕望
已完结· 17.53万字
《治史三书》是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以个人治学心得为基础,融合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钱穆等几代史学大家的治史经验著述而成的一部史学方法论著作,被认为是“金针度人”的治学入门书,内容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语言质朴流畅,诚挚亲切,务求实用,可谓金针度人,功在学林。
吕思勉
已完结· 7.33万字
《三国史话》是吕思勉著作中颇为少见的文史普及读物,《三国史话》这本小书完全面向大众读者,每篇文章仅几千字,行文亲切朴实,颇为口语化,却又不失严谨。吕思勉在本书中引用了大量可信的证据,不仅分析了三国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还对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作了精到的分析,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美】里克·阿特金森
已完结· 56.07万字
里程碑式“二战”恢弘史诗真实再现盟军与德军惨烈的交战,这是20世纪无与伦比的史诗。本书通过再现1944~1945年西欧战场上的大型战役和戏剧化的故事,还原盟军以巨大代价解放欧洲,消灭希特勒的惊险历程。 诺曼底登陆拉开了西欧战场决战的帷幕,作者以精湛的写作技巧与优美的文字,生动描绘了那次大胆而冒险的军事行动,为随后的精彩叙述奠定了基调。巴黎的解放、市场花园行动、可怕的坦克大战、插入第三帝国的心脏……通过丰富的新材料,作者将各重大历史事件娓娓道来,使之跃然纸上。
田昭林
已完结· 38.71万字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编年体、纪传体和本末体,全面反映上迄五帝时期下至新中国初期中国战争的全面历史。全书附作战示意图160余幅,注释3000余 条。本书史料翔实,视野宏大,导向正确,充分展示了中国5000年历史的战争遗产和军事智慧。该书为四卷本
张宪文
已完结· 32.59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张宪文
已完结· 18.26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刘成 胡传胜 陆伟芳 傅新球
已完结· 28.97万字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两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丛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