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许开轶,何晓跃
已完结· 19.87万字
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许开轶,何晓跃
已完结· 19.87万字
讲述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陈小九
已完结· 122.62万字
穿越到隋朝末年,东方明成了手无寸铁的弱鸡。好在帝国大佬系统傍身,势要成为钳制大唐的幕后大佬。更阴差阳错被小弟创立日月神教,奉为教主。“日出东方,唯我不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皇帝被收作神教护法,大唐是成了日月神教旗下产业。开银行,发货币,印多少钱我说了算。开工厂,搞发展,疆土不够往欧洲打。
【美】柏理安
已完结· 29.70万字
这是世界历史最伟大的交汇之一: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欧洲传教士在近代首次直面中国文化。柏理安探索了这一“东方之旅”,他重新回溯了从葡萄牙航行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走过的道路。这些传教士们相信,仅仅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神的帮助,他们就能将中国人变成基督徒。此书以将耶稣会传教士视为文化使者的视角,展示了这些欧洲传教士当初是如何付出极大的努力学习汉语和中国思想,从而将罗马天主教翻译到中国文化的框架之中并最终俘获基督徒的。 这部关于自1579年到基督教被禁止的1724年间耶稣会传教活动的首部叙事史,也是首先使用在里斯本和罗马发现的大量相关文献的一部作品。这个故事跨越几个大陆并穿越几个世纪,揭示出真正的东西方早期碰撞中政治、文化、科学、语言学及宗教因素交织的复杂性。
【美】柏理安
已完结· 29.70万字
这是世界历史最伟大的交汇之一: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欧洲传教士在近代首次直面中国文化。柏理安探索了这一“东方之旅”,他重新回溯了从葡萄牙航行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走过的道路。这些传教士们相信,仅仅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神的帮助,他们就能将中国人变成基督徒。此书以将耶稣会传教士视为文化使者的视角,展示了这些欧洲传教士当初是如何付出极大的努力学习汉语和中国思想,从而将罗马天主教翻译到中国文化的框架之中并最终俘获基督徒的。 这部关于自1579年到基督教被禁止的1724年间耶稣会传教活动的首部叙事史,也是首先使用在里斯本和罗马发现的大量相关文献的一部作品。这个故事跨越几个大陆并穿越几个世纪,揭示出真正的东西方早期碰撞中政治、文化、科学、语言学及宗教因素交织的复杂性。
陈志霞
已完结· 33.36万字
本书是一本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社会心理学精品教材。本书广泛吸纳了国内外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成果和同类教材的精华,同时力求反映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特点和本土实践问题,试图体现时代性、趣味性和实践操作性,重视展示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内容比较全面、体系较为完整,覆盖了基础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概论、个体社会心理、人际互动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应用社会心理等方面,生动立体地呈现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全貌及其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管理、经济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方便教学和学习,本书提供电子课件、补充教学案例、习题参考答案、模拟试卷等资料,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老铁
连载中· 6286字
青岛社会大哥聂磊的故事,黑道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几番浮沉终醒悟,原来江湖无胜负!猛龙过江千尺浪,猛虎入竹万竿斜 #新评书 #正能量#江湖故事大案纪实
张笑恒
已完结· 15.13万字
在该较真的事情上较真,可以让一个人的事业获得成功,在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尊严,从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在不该较真的事情上固执地较真,只会徒增苦恼,让自己的生活事业变得一团糟。 本书立足于这样一个观,将理论与实际的案例相结合,为读者阐述了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与技巧,让大家在面对人生困境的时候,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同时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美)保罗·福塞尔
已完结· 12.98万字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
曹艳艳,余成红,宋传祥
已完结· 20.56万字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本书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真实反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教育领域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最新成果,探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幼教工作者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工作的专业素养。 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及幼儿师范学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幼儿园和幼教机构一线教
【美】易劳逸
已完结· 19.05万字
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社会变革的权威著作。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模塑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作者运用大量史料,对中国社会复杂且深刻的变迁予以清晰的阐释,探讨了人口变化趋势、阶级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与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以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言之有物的对话。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他对于中国人的理解——友善和冷漠、勤劳和懒散、进取和保守、慷慨和自私,这些自相矛盾的国民性,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出的“差序格局”,形成了有效的对话。
张静
已完结· 5.21万字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是一本入门指导手册,旨在帮助社会学或更广义的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专业论文写作的路径。作者针对大学不同阶段训练中各种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指明了写作***的要领、格式和目标,尤其强调研究性思考和规范化表达的重要性。书中介绍了如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等不同阶段的论文的写作,以及如社会学常用的案例研究和变量研究等不同类型的论文写作。由此给社会学的入门者提供帮助,让他们了解如何进行研究性思考,如何用论文表达思考的结果。
洪修平
已完结· 54.29万字
东方,狭义的主要是指中国、日本、印度以及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广义的则大致是指欧洲以东,包括从阿拉伯半岛一直到西太平洋的广袤地区。本书的论述范围,取东方之广义。东方是人类文明最早和最重要的发祥地,曾诞生和培育了人类历史上那些最古老、最悠久的文明,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包括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等,在“四大文明古国”或“五大文明发祥地”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后来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乃至基督教文化等世界各种文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东方文明的熏陶和影响。在不断的文明创造中,东方孕育了许多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宗教,如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古埃及宗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道教、神道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犹太教等,也创立了自己发达的哲学,如印度哲学、犹太哲学,特别是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哲学。本书对东方哲学与宗教做了系统而又简明扼要的介绍和分析,生动展示了东方哲学与宗教的丰富内涵。
吴雪琴,来谰
已完结· 8.89万字
东方魔稻之父,他虽为书香子弟,却志在农业;战天斗地,探索杂交水稻,挑战权戚和饥饿。他开创水稻高产之路。“东方魔稻”终掀起世界范围的“绿色风暴”,为世界消灭饥饿作出巨大贡献。
徐剑
已完结· 42.92万字
《东方哈达——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采取“上行列车”与“下行列车”交错并行的叙述结构,把历史和现实贯穿在了一起。讲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修建青藏铁路上的决策细节、青藏铁路修筑中的难题以及筑路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孙宇凡
已完结· 11.57万字
历史社会学虽不是一门新的分支学科,但作为国内研究的新趋势,在近几年的学术研究中逐步受到重视,并融入进社会学的主流学科范式中,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作为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结晶,本书为历史社会学提供学科关系上“迂回与进入”的联接策略,也提供理论旨趣上关于事件时间性的综合纲领。 作者将历史社会学进行了拆解,分为了历史学和社会学两个维度。从历史学到社会学,再从社会学到历史学,通过孔飞力、史景迁、赵鼎新、魏斐德和成伯清等具体的案例,对两者进行了方法论上的探讨。
刘烈茂
已完结· 10.50万字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之一,蕴涵着丰盛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自问世起,不*其解读和研究,本书就是*为经典的赏析作品之一。作者刘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相当深厚的研究。全书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明了,内容涉及对《水浒传》的文学魅力、梁山众多人物的分析评点等,或在众说纷纭中拔云见日,或摒弃成见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论,新见叠出,读来令人抚掌叫绝。是研究《水浒传》的参考资料,更是广大普通读者阅读《水浒传》、增进见闻的妙品。
【美】安东尼·帕戈登
已完结· 35.93万字
详细解析西方和东方各自的政治、宗教、思想发展历程以及相互冲突 在文明冲突的理论背景下深刻揭示当今西方施行的中东政策为何无效
张鹂
已完结· 14.30万字
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求务工、经商的机遇。这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再生产。本书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本书挑战了“市场胜利、国家撤退”的简化论,强调要从更为复杂的日常实践和持续的变迁当中去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美】文卡特斯(Venkatesh, S.)
已完结· 16.14万字
1989年,印度裔的年轻学生文卡特斯芝加哥大学始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并师从贫困问题研究专家从事城市贫民窟的社会调查项目。背着书包、拿着问卷,他走了芝加哥为著名的“城中城”贫民窟——罗伯特泰勒计划区。 “作为穷困黑人的感觉怎么样?”这是他为了这项研究而提出的个问题,还给出了几个选项:A.很差,B.有差,C.不好不坏,D.还不错,E.非常好。这个问题,让他遭到了计划区内年轻人们猛烈的嘲笑,却也让这帮年轻人的头儿对他产生了兴趣:“你不应该四处问人们这些愚蠢的问题,没人会回答的。你应该和我们混在一起,你应该去理解年轻人是怎么在街上讨生活的。”就这样,跟着这位街头老大,文卡特斯始了他长达十年的“街头生活”。 文卡斯特深城中城,亲自体验街头生活,黑帮内部,曾冒着生命危险,周旋在由黑帮老大、手、毒贩、军火贩子、牧师、警察、社工以及各色人等交织而成的地下社会交际网络之中,取得手的资料,写就了这本书。他告诉我们:单靠个人很难摆脱贫困状况、黑帮承担了城中城的部分社会福利功能、警察也是另一种“黑帮”、穷困人家自有活命的办法……
于薇
已完结· 12.49万字
《社会生存必知的金科玉律》精选的50条金科玉律,浓缩了人类智慧的精华,内容涵盖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它们,可以领悟职场的玄机奥妙,可以参透生活背后的真相,可以洞悉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从而在社会生存中无往不利。
梁光耀
已完结· 7.64万字
人生需要冒险,冒险需要勇气;家庭的首要德行不是公正,而是爱或情感。这是一本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哲学普及读物,重点在于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全书共分成十二篇章,带领读者深入十二道探索自我,处理人际关系,每一篇章均是社会重要价值的哲学课题。本书将带领孩子们认识中西著名哲人的学说和论点,让孩子们可以幸福地追求人生目标。
张民省
已完结· 35.22万字
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张民省编著的《新编社会保障学》在传统社会保障学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保障法制、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水平、住房社会保障、社会互助保障、社保制度创新等内容,以解决保有所据、生有所托、心有所安、住有所居、弱有所助、弊有所改等问题。这是对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本书既可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基础教材,也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或自学读物。
蔡昉,张晓晶
已完结· 21.72万字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分析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成果。 全书由六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原则和主体内容,第二部分阐释了其认识论与方法论要义,第三部分从时间与空间维度揭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第四部分依据新发展理念对发展的目的、动力、必要条件、衡量尺度等问题予以审视,第五部分论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第六部分列举了在改善全球治理、促进全球发展方面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鄢一龙 著
已完结· 10.54万字
青年学者鄢一龙所著的《中国道路辩证法——社会主义探索四个三十年》一书,在既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又系统研究新中国诞生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前期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实践的基础上,既面对党、国家和人民裙众对中国道路已有成果基础上的憧憬与现实困惑,又面对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未来特别是中国崛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前景。
乔忠延
已完结· 6.58万字
本书旨在以寓教于乐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12个方面,轻松愉快地传输给青少年。作者精心选取了古往今来的90余则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用通俗优美的文字重新讲述,并且把崭新的道德观念渗透其中,力求润物细无声。
黄蓉生等
已完结· 49.70万字
本书是当代知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撰写的社会学的通俗著作。作者以通俗的语言,从古今中外具体的事例入手,分析、阐发社会学的意义和价值,传播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尤其强调社会学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地位和价值。
司晓
已完结· 13.10万字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中,信息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次世界范围的危机打上了数字时代的烙印。不同的产品和技术从用户和社会的需求出发,快速迭代、积极应战,可以说,这不仅是一场见招拆招的技术大考,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实战检验——数字化浪潮将引发科技企业怎样的巨大变革,又将如何重塑行业、区域和国家之间的竞争格局? 本书总结和梳理了2020年全行业对数字化未来的思考与实践,聚焦疫情中的挑战,从疫情之下的科技“战疫”,疫情之中科技与产业的范式变革,到疫情之后未来工作场景和创新动力,产品向服务转变的趋势,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的影响和相关科技伦理建设,提供多角度的思考和建议。 疫情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仅是立足当下,更是关切未来的选择。当数字科技从极限考验回归到社会常态,有关现实世界与数字空间、传统行业与数字技术、线下世界与线上世界新型关系的讨论,便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了。
郑杭生
已完结· 11.31万字
本书是当代知名社会学家郑杭生教授撰写的社会学的通俗著作。作者以通俗的语言,从古今中外具体的事例入手,分析、阐发社会学的意义和价值,传播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尤其强调社会学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地位和价值。
汪丁丁
已完结· 24.56万字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关注转型期社会的伦理行为,其中涌现的问题,激发了作者在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稳态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伦理学,广义的,蕞大适用范围的伦理学,用一句话概括,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中国社会处于三重转型期,于是才有中国当代独有的人生问题与企业问题。短期行为不能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期,于是也没有正常的企业文化。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人人理性预期人人行为短期化。不如此预期的人,反而不理性。我们该如何求解社会生活的智慧?该如何达致人与人之间深层的情感交流?
[美]李丹
已完结· 24.45万字
本书为一部富有新意的理论著作,评介了西方以中国农业和农民为主题的理论:斯科特一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巨区论;关于中国经济史上技术突破的争论;解释19世纪中国农民起义的千年王国论、阶级斗争论与地方政治论;关于过密化的争论。在此基础上,本书从社会科学哲学的高度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剖析、总结和反思,对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社会解释的微观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近年来,西方有关中国研究的理论著作层出不穷,但是像本书这样“理论”的“理论著作”却并不多见,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相关研究者也会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