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城:中国城市经济与治理现代化
秦朔
已完结· 12.33万字
本书作者通过近年来实地走访调研,选取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贵州、河南和北大荒等代表性区域的经济和文明发展实例,从资本、社会文明、营商环境、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等维度,展现区域发展的前沿成果,洞察促动其发展的内在基因和核心竞争力,探讨当前区域发展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独具价值的参考,也为读者了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乃至国家发展和宏观趋势贡献新视角。
秦朔
已完结· 12.33万字
本书作者通过近年来实地走访调研,选取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贵州、河南和北大荒等代表性区域的经济和文明发展实例,从资本、社会文明、营商环境、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等维度,展现区域发展的前沿成果,洞察促动其发展的内在基因和核心竞争力,探讨当前区域发展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独具价值的参考,也为读者了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乃至国家发展和宏观趋势贡献新视角。
黄克武
已完结· 15.02万字
全书收编论文16篇,由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典范转移、中外学界研究状况的反省,以及几本中英文史学著作的书评等集结而成,分为典范转移、晚清史的检讨、民国史的反省等三个部分。以著作与议题作为切入点,本书通过观察历史研究的思路如何转变,学者如何各显神通拓展新局面,期待由此产生出新问题与新方法,为近代中国史研究提供借鉴。
(美)杜赞奇
已完结· 15.94万字
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美】孔飞力
已完结· 27.86万字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以大历史、大叙事的手笔,将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五百年历史,融会贯通于同期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框架中,读来令人领悟深远。更重要的是,孔教授在展示全球华人移民五百年历史精彩画卷的基础上,有力论证了其重要观点:海外华人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是,海外华人研究被提升到新的境界。 从殖民统治者到被奴役的臣民,从独立后民族国家执掌大权的统治集团到洋溢民族主义激情的知识精英;从颐指气使的大富豪到埋头养家糊口的升斗小民,“华人”与周边“他者”之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作为外来者,海外华人需要认识了解“他者”并与之共生共存;而后者同样也时时刻刻审视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异乡人:他们是可以和平相处、共谋发展的新朋友,还是居心叵测的异类?他们究竟是带来新的利益和机会,还是潜在的麻烦制造者,或者简直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漫漫数百年,移民与本地人互为“他者”,彼此之间有理解有依存,但也有竞争有对抗。在《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一书中,孔教授再度展示了他在《叫魂》中熟练运用的社会心理剖析法,对华人移民置身其中的“他者”条分缕析。
李玉
已完结· 15.30万字
他满清朝廷最后的主心骨 他一心维护封建制度 他仇视革命,却培养了革命人才 他是封建官僚,却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他痛恨洋人欺负中国,却不盲目排外 他就是张之洞
胡鞍钢 等
已完结· 4.43万字
本书由中国国情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胡鞍钢教授主持撰写,围绕“2050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专题研究,从更加专业化、更全面的视角分析到2050年的中国发展大趋势,前瞻性地提出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及战略步骤。 全书共分六章:*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第二章,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第三章,2050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四章,现代化总布局:六位一体;第五章,中国现代化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第六章,结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
张光山
已完结· 15.45万字
“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研究丛书”是一套开放性研究丛书,是中宣部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其扎实的研究内容、权威的研究团队、新颖丰富的视角,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 本书是该丛书中的一本,由分析文化、现代化、民族复兴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及内容,以及所面临的形势,*后阐述了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本书视角新颖,从民族复兴的视角切入,勾勒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脉络,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核心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全面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协调推进的策略与路径,对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张英进
已完结· 16.32万字
本书目标有三:其一,研究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学与电影如何想象城市、对城市进行“构形”。其二,分析为什么大多数文本中都体现出对城市爱恨交织的态度。其三,理解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如何研究城市/乡村对立的本质。本书选择三个典型的构形:空间中的城市(乡村/城市),时间中的城市(传统/现代),城市与性別的关系(致力于智力探索与自我培养的“男性 ”城市;致力于愉悦与新鲜感的“女性”城市)。本书分析了很多曾被忽视或被认为不重要的文学与电影文本,使其与从新角度阐释的经典作品一起,指出现代中国城市想象的重要结构。
许纪霖
已完结· 29.04万字
《家国天下》的意图,就是在思想史中,探寻中国近现代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和转变。作者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讨论了儒家、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晚清的地方认同和个人认同、五四的“世界主义”、文明与富强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等等中国近现代思想革命中的尝试。*终,作者设计出“新天下主义”的认同模式,用来解决国家认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刘小川
已完结· 13.14万字
中国现代文人数以百计,我选择其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我熟悉的,感兴趣的。文学家、艺术家、学者,他们进入了课本和文化传承。
刘小川
已完结· 15.28万字
中国现代文人数以百计,我选择其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我熟悉的,感 兴趣的。文学家、艺术家、学者,他们进入了课本和文化传承。
王建男
已完结· 24.53万字
探秘近代财富家族传奇,解读近代商人智慧谋略。
胡文亮
已完结· 17.50万字
本书以梁希和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为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林业科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了解我国现代林业政策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也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全书以6章的篇幅集中介绍了梁希的思想变化轨迹、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以及任职部长期间所开展的工作。 梁希耳闻目睹发达国家重视林业、发展林业因而改变面貌的事实,对发达国家大林业思想的精髓有了深切的认识。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大林业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林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龙头,居于首要地位,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治山治水,可逐步解决中国诸多的生态问题,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充分意识到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对大林业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至此,梁希的大林业思想又重回主导地位。
张汝伦
已完结· 49.70万字
《现代中国思想研究》是学者、复旦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张汝伦,以进化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思潮为主要描述对象,揭示在现代性的条件下,中国思想的种种基本问题和特征,破解中国人思考公共问题的基本思想预设。以思想史的写法,重回现代中国之初的思想语境,通过追其源头,张汝伦老师认为,三大思潮,标着着现代中国知识精英,在面对现代问题之时所进行的最初探索,这三大思潮,虽表面看是舶来品,中国知识精英对它们的理解,却并非外烁,而是内生,融入了传统的因素,进行了本土化的阐释。正是这些后来已经不太容易辨认的本土和传统因素,构成了中国自身的现代性。只有理解了这一层面,才能理解的中国。中国的现代性,不是西方理论能看清的,中国的现代性来自中国人自身。
虞和平
已完结· 33.10万字
洋务运动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早尝试阶段。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始出现了一些现代性因素:在军事方面,引和生产新式军火装备,展了新式军事训练,建立了新式海军;在外交方面,始建立新式的外交制度,派遣驻外公使和领事;在经济方面,始创办包括航运、保险、采矿、通信、纺织、造船、冶炼等行业的新式工厂和企业,并采用了官商合作的“官督商办”制度和股份制形式;在科学技术方面,展了一些学习外国先科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活动,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科技人才,翻译出版了一些西方的科技书籍;在争取民族独立方面,展了一定程度的抵抗外国侵略的军事和外交较量;在政治改革方面,出现了一些早期的维新(改良)思想家,提出了诸如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思想和主张。 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三大主体内容来看,洋务运动时期的尝试主要表现为包括军事工业在内的工业化方面,其他两个方面或显得软弱无力,或处于思想萌芽阶段,无所建树。因此,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现代化尝试,主要是早期工业化的尝试,或称为早期工业化的端,而且是一种缺乏前提条件的工业化尝试,是一种局部的、初步的和畸形的早期现代化尝试。
叶朗,朱良志,彭锋
已完结· 26.01万字
彭锋编著的《中国美学通史(8现代卷)》是叶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美学通史》的第八卷即现代卷。主要是阐述传统美学面临西方文化冲击的应对与调适,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论述了东西方美学相互碰撞,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各社会阶层对美学的审美要求。对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刘东
已完结· 18.34万字
《悲剧的文化解析》是刘东教授着力解析西方悲剧的一部专著。刘东老师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传统美学领域,深入探讨了悲剧内核的课题。从古代希腊的悲剧作品,到文艺复兴的悲剧作品,到现代西方的歌剧作品,到传统中国的杂剧戏文,直到现代中国的话剧戏曲,作者展开了中外对比,把每一章的关切重点,都首先放到了对于具体剧作的细读上,进行了精细的文化“分解”。
朱光潜
已完结· 23.23万字
本书是由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陆续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集结而成。信中,先生如老友谈心般就青年们所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等等,对青年朋友行了语重心长的劝导,鼓励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刻苦读书,朴实做人,勿贪图世俗名利。感情真挚诚恳,文风亲切自然,一经发表便深受青年读者的喜爱,此后多次重印,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本书还特别收录朱光潜另一处世哲学经典之作《谈修养》,一步从文艺、美学、哲学、道德、政治等角度,为青年指迷津,是当代青年不可或缺的人生指南。
李欧梵
已完结· 13.09万字
本书内容出自李欧梵教授受邀为北京大学第三届“胡适人文讲座”所做的五次讲演。李欧梵教授回归到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传统题目——中西文学关系或者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用自己的思想史方法把文本和文化史连在一起。首先尝试厘清现代、现代性和现代文学或者说现代主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勾勒出现代主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轮廓。进而通过四个专题——晚清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1930年代中西文坛的“左翼”国际主义、维柯—萨义德—朱光潜的人文主义遗产,以及台湾的“学院现代主义”——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如何接收和处理西方现代主义所带来的“现实的焦虑”,今天我们又能从20世纪的历史种继承怎样的遗产以应对新的危机。
杨善华
已完结· 20.29万字
《亲历现代中国》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善华主编的口述史著作。 20世纪这100年是中国城乡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100年。在整个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中国社会其实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断裂,而仍然体现出一种延续。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样的社会延续是通过生活在中国社会,而又跨越了不同时代的人的延续表现出来的。 本书记录的就是这样一段埋藏在普通人记忆中的城市生活历史。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以及默默无闻的街道中,这些平凡的小人物或随波逐流,或起身反抗,这里没有英雄史诗般的传奇,也没有置身政治和生活旋涡之中的紧张和激动,有的只是日常生活的恒常。但这恒常中蕴含的何尝不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轨迹?
(美)韩瑞
已完结· 18.37万字
《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通过对小说、医案、游记、照片、绘画的解读,揭示出西方同情与人道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这种西方式对华“同情”的来龙去脉,并力图通过这些分析展现出关于“中国”的整体印象。作者在该书中的这种分析开启了思考西方过去与当今对华关系的新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对同情、受苦、经济交流以及再现式交换这四个术语的专门论述,进而建立起分析中国历史话语、同情与现代性的新网络。在结合了文化研究、亚洲研究、美国研究以及医疗史观念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中西方关系的独特视角。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 著
已完结· 15.25万字
陈冠任
已完结· 34.16万字
国色天香,光彩照人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无不倾倒她们时代的帝王将相,让各路诸侯争雄、干戈大动,让每一个男儿体验壮志豪情,同时也体验红颜祸水的沧海桑田,让历史在这里翻江倒海之后,悄悄地改变了方向……
蒋廷黻
已完结· 5.82万字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版为民国畅销读本。用明白通畅的字句娓娓道尽百年演变,写政治的抗衡、文明的冲撞,也写社会的规则与民族的惰性。短短六万字讲透了近代中国百年间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正是因为抓住了本质,才同时做到“简”与“全”。
【美】威廉·H.爱尔森,【美】露娜·朗克尔
已完结· 165.55万字
《美国学生现代英语文学读本》作者威廉·H. 爱尔森是美国一位积极的教育改革者与实践者。他从芝加哥大学教师学院毕业并获得教师证书后,一直从事教学与教育管理,同时致力于美国中小学生教材的创作与编写。他与芝加哥大学英语阅读研究权威教授威廉·格雷合作编写了Basic Readers之后,又主持编写了另一套供美国中小学学校作为英语教材的The Elson Readers。全套书分1-8年级,所有篇章均精选或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兼顾各种文体、不同历史文化和时期的作品。从适宜儿童口味的童谣、寓言,到提升文学欣赏水平的名家随笔、历史故事等。考虑到本书的功能侧重于文学阅读兴趣的培养与熏陶,引入中国时,我们将书名定为Basic Literature。一是与Basic Readers相互呼应,可分别作为泛读与精读的教材;二是培养读者对英语文学的兴趣,为他们以后精通英语文学打下基础。 在国外原版的基础上,引入中国的这一版本增加了课后练习。加拿大英语培训教师韦恩·艾弗里特为每课编写了关于词汇、句法与理解等方面的训练,帮助读者疏通导学。
桑德兰
已完结· 19.10万字
从懵懂少女到千古毒妇,从贤妻良母到宫廷女魔,她掌权十五年,诛功臣,杀皇子,她因心狠手辣而闻名,她敢于站出来向男性传统格局叫板。她是历史上一个执掌国家大权的女性――传奇女子吕雉。 最初,她卷入权斗漩涡,仅仅只是为了保命。她一路厮杀,从无名的小宫女坐上了皇后宝座。之后,她又掀起胆风血雨,独朝政,最终自立为帝。她是传奇时代的传奇女性――一代女皇武则天。她嗜权如命,在位四十八年,三次垂帘听政。她亲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英法入侵、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等,她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长的“无冕女皇”――别样美人慈禧。
张廷兴
已完结· 41.66万字
《中国古代艳情小说史》将中国古代艳情小说放在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小说史中,叙述其源头、发展、成熟、衰落过程,研究其发展规律,以及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规律和代表作品,分析其形成凶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文学发展本身的,等等,重点评判它的历史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及其负面影响。
蒋廷黻
已完结· 6.14万字
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蒋廷黻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本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沉淀,仍备受后人垂青,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后附录蒋廷黻三篇经典论文、八篇报刊文章,笔力触及范围更广,大有警醒时人的酣畅之感。
蒋廷黻
已完结· 5.61万字
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在此以前,华族虽已与外族久已有了关系,但是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
阿钒
已完结· 8.31万字
笑话就是带有喜剧冲突或喜剧色彩、能引人发笑的故事或谈话,其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笑”。本书兼顾思想性、趣味性与可读性,选取其中思想健康、笑料典型、诙谐讽刺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读来发人深省又耐人寻味,对青少年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幽默感、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大有裨益,可以视作青少年课外读物中的好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