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刘邦与历史

美国学生世界历史:西方家庭学校经典教材与经典读物(英汉双语版

美国学生世界历史:西方家庭学校经典教材与经典读物(英汉双语版

【美】维吉尔·M·希利尔

已完结· 46.98万

《美国学生世界历史》:希利尔在本书创编年史的体例,通过新颖有趣的讲述,让孩子们了解时代全貌、认识历史全景:世间万物是如何起源的?古代埃及人有什么未解之谜?东方的印度、中国等古老的国家又有什么样的历史?作者在书中采用时间楼梯、人名重复、随文发问的方式,既别开生面,又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帮助他们对历史进行有效的认知和思考。让我们来阅读有趣的世界史吧!

了不起的面包:6000年神圣与日常的历史

了不起的面包:6000年神圣与日常的历史

(德)H. E. 雅各布

已完结· 27.81万

《了不起的面包》以面包为线串联人类6000年的大历史,以生活化的视角洞悉人类的政治、宗教、民俗、战争与文明的兴衰,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段奇妙而刺激的旅程。作者搜索整理了《圣经》故事、古埃及传说、希腊神话以及文学诗歌、战争史、农业史等各方面的大量史料,写就一段段生动的历史,详尽地阐述了面包——这一由酵母、水、面粉构成的食物,是怎样引起了战争、瘟疫、政变、革命……

邓小平与第二个历史决议

邓小平与第二个历史决议

刘金田

已完结· 14.83万

第一本专题著作,再现一代伟人的睿智卓识 第一手权威史料,展示一个政党的不凡历程 内容简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史称第二个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重要文件。本书以丰富而权威的史料,系统记述了邓小平从1980年3月至1981年6月亲自主持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的全过程。书中对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进行了深入介绍,包括毛泽东逝世前后的中国政坛情况、拨乱反正的初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国庆30周年讲话等,并详细描述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全过程及对该决议的评价等内容。                   书中指出,邓小平在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过程中,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历史决议起草的宗旨,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握建国30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体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独特智慧和宽阔胸襟。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

(美)埃里克·R. 沃尔夫(Eric R. Wolf)

已完结· 29.82万

本书作者选取公元1400年作为历史的参照点,详细阐明了那个时段的欧洲和欧洲以外的世界的面貌;之后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概念切入,提出亲属关系、附属纳贡和资本主义这三种生产方式,始终以生产方式的分合、冲突与重组为核心贯穿全球人类的历史;结合丰富的史料,对于15至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殖民帝国时代,以及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发生以后至今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全球性扩张及其主宰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证,并叙述了世界上不同人群在遭遇这一系列巨变时所经历的不同变化。

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

孔子大历史: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

李硕

已完结· 19.18万

《孔子大历史》是《南北战争三百年》作者李硕所写的孔子传记。生动书写孔子的一生:以私生子的身份出生,在底层单亲家庭中成长,一步步做到“大司寇行摄相事”,同时也见证了春秋末期各国内政外交的风云变幻与奇闻轶事。孔子遭遇政治失意后周游列国,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从政理想。但他的学说经后人的传承与解释,流传后世,他也被弟子“制造”成了至圣先师。   我们通常的印象中,孔子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是一个抽象的人物。《孔子大历史》正是要去掉孔子的这层“圣人”光环,还原他作为普通人的成长历程。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忧惧,也有困惑、纠结与执着。作者李硕探究了孔子面对各种人生事件的心理状态与动机,从而描画出一个丰富、完整的孔子形象。 通过解读经史文献,《孔子大历史》再现了孔子在寡头世袭政治游戏规则中沉浮的一生,以及他生活的春秋时代的种种生活场景、日用礼俗,对孔子的生活世界进行了人类学乃至影视视觉层面的还原。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

(美)杜赞奇

已完结· 15.94万

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人工智能革命:历史、当下与未来

人工智能革命:历史、当下与未来

王天一

已完结· 11.17万

人工智能引发了对如何创建能够进行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的广泛关注。多年来,缓慢却稳定进展逐渐使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上变得更加“聪明”,研究界和行业的一系列突破近来更激发了对这一领域发展的势头和投资。今天的人工智能仅限于狭隘的具体任务,并没有展现出如人类一般普适性的智慧。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对世界的影响力依然不断增长。我们所看到的进步速度将对从医疗保健到形象和语音识别等领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英国历史读本:与《英国语文》同步的经典学生历史读本(英汉双语

英国历史读本:与《英国语文》同步的经典学生历史读本(英汉双语

英国托马斯-尼尔森公司

已完结· 52.45万

这本《英国历史读本》,是继《英国语文》之后引入国内的另一套经典原版教材,由一家全球著名的教材出版公司编写出版,在20世纪初广泛用作学校教材。本书为英汉双语对照形式出版,便于读者阅读学习。全书涵盖英国各时期不同的历史事件,带领读者感受和品味英国历史曾经的跌宕起伏,全面了解属于这个国家的辉煌和荣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英国历史学习教材(配套朗读音频下载地址见图书封底)。

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逻辑与历史的冲突和统一

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逻辑与历史的冲突和统一

汪丁丁

已完结· 53.21万

《经济学思想史进阶讲义》是著名经济学家、身体力行的教育家汪丁丁教授*推出的讲义。汪丁丁教授从思想史视角反思经济学及其历史已近十年,他认为,逻辑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冲突和相辅相成实为“经济学思想史”这一原创学科贯穿始终的主题,他的方法论理想就是希望有一套逻辑与历史的分析框架。而未来的经济学必然是跨学科的存量经济学,融入社会科学以为公共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不同于初版于2008年面向本科生的《经济学思想史讲义》,本书脱胎于作者近6年来为研究生班讲授的“经济学思想史”讨论课程,内容不再围绕经济学中的几大核心观念,而是直面现代经济学的本质冲突,呈现对方法论的深入省思和未来展望。书中叙事结合了汪丁丁教授的许多人生感悟,配以心智地图为主的创新性教学法,希望能够以此达到他心目中“教育”的目的——令学生们与自己的中年和老年相遇。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

【日】王柯

已完结· 17.73万

中国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初认识,追溯到在这种认识之上的人类与自然神灵之间建立的契约关系,以及为了遵守这种契约关系而形成的关于人与人之间、个人•共同体•社会•国家四者之间、文化与政治之间、权威与权力之间 、民族属性与文化属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只有在这一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正确掌握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理解各时代的民族关系和各个政权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得失,并进而思考近代民族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到解构近代民族问题的钥匙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王明珂

已完结· 24.15万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

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

【德】扬·普兰佩尔

已完结· 21.49万

快乐、愤怒、厌恶、恐惧、悲哀和惊讶,跨越了文化隔阂,是所有人都有的情感。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启蒙运动到大众传媒时代,从拿破仑写给约瑟芬的情书到奥巴马写给女儿们的信,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到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情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催化作用,不同文化在不同时期对情感的处理方式亦存在差异,但关于情感这个古老而又新鲜的研究领域其实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

韦伯作品集: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

韦伯作品集: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

【德】马克斯·韦伯

已完结· 9.62万

《罗雪尔与克尼斯》由韦伯论述数位作者的系列文章组成,关注的核心是“逻辑”与方法论的问题,是韦伯的*部元理论著作,也是韦伯方法论思想的奠基之作。 在写作成名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同时,韦伯也一直在着力于方法论的研究,以为自己的经验、历史研究奠定方法论上的基础。《罗雪尔与克尼斯》就是韦伯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在书中,韦伯对当时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行了探讨。他试图说明,历史学和社会学所讨论的方法论问题,是如何影响历史性的国民经济学的早期阶段的。同时,韦伯也讨论了他所谓的“文化史”研究如何能够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南京大屠杀研究——历史与言说

南京大屠杀研究——历史与言说

张连红,孙宅巍

已完结· 49.19万

本书是一部运用全新资料、独特视角和国际视野来研讨南京大屠杀前沿热点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突破以往学术界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对抗性思维,利用全新资料,以实证为切入点,围绕战争、社会、记忆等学术前沿主题,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解剖透视了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和发生之后的言说差异,本书是中国学界研究南京大屠杀领域中具有标志性的成果,它的出版将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学界国际对话的影响力,促进南京大屠杀史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全书分为历史真相与研究、历史叙述与表达、战后调查与审判、国民认识与记忆等四个部分,聚焦南京大屠杀前沿研讨话题。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中日军队在南京战期间的战争实态以及慈善组织和机构的人道救援,揭示了日军军风纪的败坏、中国军队的顽强和慈善组织的光芒。第二部分侧重从战时媒体宣传的视角与立场来观照历史的叙述与表达。第三部分通过对战后南京大屠杀的社会调查和法庭审判的研讨,追溯了南京大屠杀案的法律轨迹。第四部分则从不同角度勾勒了战后中日两国民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与记忆,警示世人高度认识战争创伤对人类社会的持久影响。该书作者均为国内外南京大屠杀研究的权威专家与新锐学者。

06 历史上的城市与帝国

06 历史上的城市与帝国

陈恒,洪庆明

已完结· 15.72万

 《历史上的城市与帝国》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6辑,主题为“历史上的城市与帝国”,分为“专论”“访谈”“专题讲坛”和“文献与史料”四个栏目,主要以城市为研究视角,站在全球的广阔视野中进行观察和对比,探索人类共同走过的足迹和历程。《历史上的城市与帝国》收入李孝聪、成一农等诸位名家的精彩文章15篇,视角丰富多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释

市民社会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阐释

王浩斌

已完结· 20.15万

市民社会是一个关涉多学科的问题,其理论思潮之庞杂、历史内涵之丰富使得如何总体性地把握这一分析路径成为一个难题。本书稿以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垄断资产阶级社会(帝国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作为核心的关节点,试图贯穿起马克思主义分析路径的中心逻辑。市民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基本社会理论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对市民社会展开考察,对当代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美]王国斌

已完结· 17.72万

作为一部富于创意和挑战的探索性著作,本书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

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世界历史评论》第4辑)

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世界历史评论》第4辑)

陈恒,洪庆明

已完结· 20.41万

《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4辑,主题为“观念发明与思想形态”,关注世界史思想动态,收入著名世界史学者向荣、金寿福、彭刚、周春生等多位学者的多篇重磅文章。向荣教授通过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哈克斯特豪森在俄活动深入探析俄国农村公社问题,金寿福教授精彩展现马克斯·韦伯鲜为人知、跌宕起伏的情感世界,彭刚教授独家分享西方史学的研究前沿和新方法。此外,本辑更特别收录斯特拉博《地理学》新书发布会暨古代地中海世界学术研讨会现场实录文字,多名世界史研究专家发言,众彩纷呈。

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

张亮

已完结· 12.13万

《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是张亮教授独立探索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它和张亮教授后续系列成果一起,有力推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持续深展。这一著作让学界充分领略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壮丽思想景观,在某种意义上,亦改变了学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路径。它以清晰的方式重建了爱德华·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系统,使中国知识界对汤普森乃至整个英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把握成为可能。它也因此跻身本研究领域的经典参考书目之列。

01 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

01 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

陈恒,洪庆明

已完结· 16.38万

《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1辑,主题为“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分为“专论”“评论”“专题论坛”和“文献与史料”四个栏目,收入重要学术研究论文13篇。在本辑中,有俞金尧、徐晓旭、张强、洪庆明、刘耀春多位知名学者撰写的专稿,展现了独特的思考角度和崭新的研究成果。从近代早期欧洲的“生活周期佣人”到法国大革命,从古希腊民主政治到美国外交事务机构的历史变迁,民众的政治认知与历史的嬗变流转从未停息。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

解玺璋

已完结· 11.61万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是解玺璋先生的历史人物随笔,以元明清三代和民国人物为主,从刘秉忠、马致远、李贽、黄宗羲、吕留良到严复、林纾、徐世昌,也有远到三国时代的陈寿。十几个人物不算知识人研讨写作的焦点巨星,但也都足够重要。玺璋先生相当于为每个人做了一篇专题传记,切入点在于历史转折之际的个人选择。 本书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群像,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个阶段,包括陈洪绶、傅山、俞理初、黄宗羲、李贽、吕留良、严复、吕碧城、徐世昌等人。作者重点着笔于这些人物在风雨飘摇的鼎革之际的个人经历和个人选择,以此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

03 述事实与历史事实

03 述事实与历史事实

陈恒,洪庆明

已完结· 22.31万

《叙述事实与历史事实》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3辑,主题为“叙述事实与历史事实”,分为“专论”“评论”“专题论坛”和“文献与史料”四个栏目,收入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微观史家卡罗·金兹堡、世界史学者于沛、美国史学者王旭、王晓德、李剑鸣、王立新等多位学者的精彩文章14篇。卡罗·金兹堡从微观史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微观史学三大代表著作之一的《马丁·盖尔归来》,于沛关于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的研究,美国史四位优秀学者对于目前美国史研究的新方向做了颇富价值的探讨,等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启发意义。

匈奴帝国七百年(一部跨越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经典著作)

匈奴帝国七百年(一部跨越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经典著作)

陈序经

已完结· 58.15万

作品描绘了匈奴帝国从公元前3世纪头曼时代到公元5世纪阿提拉去世约700年的丰富历史。史学大师陈序经以时间为线索,从头曼单于建国,冒顿单于弑父自立,呼韩邪单于降汉,郅支单于西迁到上帝之鞭阿提拉再造辉煌,同时巧妙细致地勾画了匈奴帝国700年社会发展历程,内容涵盖白登之围,匈汉百年战争,中亚建国、阿提拉征服欧洲等。 作者将匈奴帝国这700年的经济、军事、宗教、语言、风俗、性观念等方面的变迁全景再现。更将匈奴帝国放在全球视野下进行描述,一幅恢弘的历史画卷鲜明而立体的展现读者读者面前。 最为读者推崇的是作者独特的视角,彻底颠覆传统史观,第一次论述游牧民族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角。 这部书将带你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史,洞察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真正理解世界发展的未来趋势。

分科的学史与历史

分科的学史与历史

桑兵,关晓红

已完结· 21.60万

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历史,因而历史本不分科,况且中国治学讲究贯通,素来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学,无非分科的学史和分科的历史两种,前者为用各个学科现在的形态追述出来的学科发展史,后者为用不同学科的方法眼界研治的一般或分门别类的历史。其共同性则是以后出外来的观念系统重新组装历史。恰当把握一般倒述的分科之学史、近代以来学科发生演化的分科史,以及面向未来的分科之学三者的联系分别,才能掌握关键,沟通而不附会。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

解玺璋

连载中· 11.10万

本书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群像,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个阶段,包括陈洪绶、傅山、俞理初、黄宗羲、李贽、吕留良、严复、吕碧城、徐世昌等人。作者重点着笔于这些人物在风雨飘摇的鼎革之际的个人经历和个人选择,以此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

历史与真理

历史与真理

〔法〕保罗·利科

已完结· 1.29万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现象学解释学的创始人保罗?利科继其《意志哲学》之后的第二部主要著作,是一部论文集。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性的,中心点是历史和历史学家的真理。第二部分是事件性的,讨论文明和文化的各种主题,如工作、暴力、言语、焦虑等等。作者以现象学的方法为基础,阐述其关于历史研究的观点,并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等的历史观,对一系列政治事件和背景作了深入探讨。由于这部论文集,利科获得了历史哲学家的称号。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历史秘辛与未来挑战

(澳)伊恩·D. 高(Ian D. Gow),(澳)斯图尔特·凯

已完结· 12.55万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程门立雪

已完结· 14.22万

本书汇集了众多北大学人、学子有关历史的精辟论述和观点,以我国5000年的历史进程为主线,按照朝代更迭的顺序,介绍了从炎黄传说到清朝覆灭之间,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重要人物、制度沿革以及社会变迁的文化风貌,以使读者对中华文明有一个简洁、总括的了解。本书适合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希望领略更多史学大家观点的读者参考阅读。

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

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

华业

已完结· 30.84万

《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从统观全局的高度,依循中国历史五千年的分分合合为主线,将中国历史划分为先秦时期的分裂局面、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隋唐时期的大一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的分裂局面、元明清的大一统和近代中国的统一发展几个历史阶段,简洁、生动地介绍了中国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的历史事件,使读者由点及面,乃至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中国历史,增加中国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读这本就够了!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马银春

已完结· 15.98万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主要内容包括:生存:活下去,才有机会活得好、求知:人生永恒的主题、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人、平衡:人生就如走钢丝、中庸:不偏不倚中道行、识人:用心眼看,用心耳听、去智:智慧是最害人的东西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