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凯与棋爱的误会

中国价值(少儿版)图说社会主义价值观“爱国”的根与源

中国价值(少儿版)图说社会主义价值观“爱国”的根与源

《中国价值》编创组

已完结· 2557

如何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被青少年更好地受?30位文史专家和书画艺术家之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系统地挖掘和整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精华,最终精选出60个经典故事,以此创作300余幅连环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行图文并茂的阐释和注解。本书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60多个经典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用12本小册子分别对这12个词行了对应的演绎,形象生动地寻找到中华文脉中的根和源,古为今用恰到好处。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

如何拥抱一只刺猬:恋爱与婚姻中的人格识别、接纳与付出

段鑫星,李文文,赵亚平

已完结· 9.29万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不同的人会演绎出不一样的爱情。人格是爱情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爱情也是人们改善人格缺陷的宝贵机会。

爱的八次约会

爱的八次约会

【美】约翰·戈特曼等

已完结· 9.40万

我们常听到“相爱容易,相处难”,这话可能道尽不少伴侣的心声,因为,就算两人承诺“我愿意”或者同床共枕,并不代表你真的了解另一半。那么,爱情真的是一场掷硬币的冒险吗?美国婚姻权威约翰·戈特曼博士从多年的临床研究观察到,很少有夫妻或情侣得到指引,学习营造出幸福的生活,这些伴侣们在热恋期后,常常不知道如何对谈、沟通、发问,遇到磨合跟冲突时常常只是越演越烈,最后不得不寻求婚姻治疗师协助。

哈佛商学院判断与决策心理学课:查理·芒格推崇的误判心理解决方

哈佛商学院判断与决策心理学课:查理·芒格推崇的误判心理解决方

[美]马克斯·巴泽曼,唐·摩尔

已完结· 20.32万

哈佛商学院行为经济学与决策心理学课、哈佛法学院谈判课教材。本书还在西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被广泛用于经济学、心理学、决策、谈判和组织行为学课程,以及各种管理培训。

婚恋要读心理学:情爱、婚姻与家庭中常见困惑的心理应对

婚恋要读心理学:情爱、婚姻与家庭中常见困惑的心理应对

牧之,张震

已完结· 21.65万

当你打开《婚恋要读心理学:情爱、婚姻与家庭中常见困惑的心理应对(珍藏)》,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与你无关的我爱你

与你无关的我爱你

清浅

已完结· 28.55万

我们都会在简单的人生中遇见这样一个人,你很爱他,但是他却不爱你。或者你们相爱过,他不爱了,你却依然爱着他。不管怎么样,就是有那么一个你爱他却不爱的人这就是我要写的故事。苏清宁爱了宋祁廷八年,从青春最美好的大学时光一直到一个女孩子最年轻最美好的一个时代,她都赋予了他。可是他在离开以后,与她再不修边幅。没有联系,也没有任何怜惜,甚至没有一点点的动容,哪怕那个女孩子,曾经为了他放弃了一切,其中包括差一点失去性命而保住的一个孩子,他们共同的孩子。七年之后,宋祁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苏清宁自杀,孩子的身世,宋祁廷逐渐明白的真相。原来一个女人的爱,真的可以蔓延所有时光,也可以拼尽生命去成全。而那个男人,有过后悔?有过懊恼?有过疼惜吗?这就是苏清宁和宋祁廷的故事。

走进原生家庭,找回爱与亲密的力量

走进原生家庭,找回爱与亲密的力量

(美)巴里·温霍尔德,贾内?温霍尔德

已完结· 10.69万

我们可以通过走进原生家庭来疗愈内心创伤、重新拥抱爱与亲密。拥有多年咨询经验的巴里·温霍尔德结合自己的实际身经历指出:首先,我们要透过自己的情感经历,判断自己处于哪一种依恋模式之中;其次,通过审视自己的原生家庭经历,可以找到对应的亲子互动模式,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最后,通过情绪的宣泄和沟通方式的转变,我们便能更好地重建内心、拥抱美好的亲密关系。

与爱的距离

与爱的距离

小墨鱼

已完结· 19.27万

家人的去世让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莫静与亲人的关系雪上加霜,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些让自己的领导与其拉近了距离,也意外发现了自己平日里的冷面上司居然隐藏着其他不为人知的身份。。。。。。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爱、界限与规则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爱、界限与规则

胡慎之

已完结· 9.48万

这本书中展示了一些很常见的现象,希望读者理解我们应如何厘清爱、界限与规则。其实,对我们来说,这三个要素是人生最重要的心理营养。当我们能够理解这三个要素时,我们将更加享受我们的生命和人际关系。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陶方宣

已完结· 8.54万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把视角放在张爱玲和苏青身上,分别选取了她们人生中的几个片段,用柔情似水的语言描写张爱玲与苏青的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从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张爱玲与苏青的人生故事和文学创作,同时对上海文坛的状况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再加上配有精美图片,可以说能把我们带入充满摩登与现代的那个时代,那个地方。

色彩心理学:破译色彩与性格的秘密(读书会)

色彩心理学:破译色彩与性格的秘密(读书会)

万生彩等

已完结· 29.50万

翻看《读书会·色彩心理学 破译色彩与性格的秘密》,你将学会如何发现自己的天然力量,并不加压抑地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还可学会了解自己的局限,并知道它们是如何成为你个人发展的拦路虎 你将通过对每种性格内心的剖析,看到别人如何思考和行事,真正理解你与他人的差别 你将能够检查自己理解他人的方法是否正确,以便拥有你希望的健康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你将知道自己是谁!

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美】易劳逸

已完结· 19.05万

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会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社会变革的权威著作。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模塑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作者运用大量史料,对中国社会复杂且深刻的变迁予以清晰的阐释,探讨了人口变化趋势、阶级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与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以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言之有物的对话。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他对于中国人的理解——友善和冷漠、勤劳和懒散、进取和保守、慷慨和自私,这些自相矛盾的国民性,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出的“差序格局”,形成了有效的对话。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

[美]贾雷德·戴蒙德

已完结· 56.26万

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非其他形式?为何越过大洋进行杀戮、征服和灭绝的,不是美洲、非洲的土著,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各族群间的生活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对于现代人类、国家间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史学家往往存而不论,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许多大家熟悉以及想当然的答案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含义。 远古时期,各大陆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分道扬镳。中国、中美洲、美国东南部和其他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早期驯化,使这些地区的各个族群获得了一种领先优势。 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 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出现在其他地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停留在依稀隐约之间。诚然,农业与放牧出现在局部地区,只是对不同族群的不同命运的部分解释,重要的是,发展水平超过狩猎采集阶段的社会,就有可能发展出文字、技术、政府、有组织的宗教,同时也更有可能发展出凶恶的病菌和战争中的强大武器。正是这样的社会在海洋和陆地上进行冒险,以牺牲其他民族为代价,向新的家园不断扩张,人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欧洲人在过去500年中对非欧洲民族的征服。开始时,这些欧洲人只是想通过航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

宋怡慧

已完结· 9.08万

人际关系、外表、友谊、爱情、挫折、自我与梦想,甚至网络发言等,这些课本没教,家庭也很少谈论,但却是我们的孩子每一刻都可能面对的困扰与问题。在阅读推广方面获奖无数的怡慧老师,不但以耐心、同理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还陪伴孩子们一起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她精选出300本足以让孩子、父母或师长阅读的好书。她希望在成长的路上,书会温暖陪伴孩子们,既为他们解惑,更能培养出未来所需的各种关键能力。

德国幼儿的自我表达课:不是孩子爱闹情绪,是她/他想说却不会说

德国幼儿的自我表达课:不是孩子爱闹情绪,是她/他想说却不会说

庄琳君

已完结· 10.61万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0-6岁是关键。最好的教育,在生活的点滴里。 《德国幼儿的自我表达课:不是孩子爱闹情绪,是她/他想说却不会说!》独有的案例式示范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会独立生活能力,引领幼儿学会语言表达,让孩子想说又会说。方法具体,简单好用。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

刘烈茂

已完结· 10.50万

《水浒传》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之一,蕴涵着丰盛的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自问世起,不*其解读和研究,本书就是*为经典的赏析作品之一。作者刘烈茂先生曾任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相当深厚的研究。全书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明了,内容涉及对《水浒传》的文学魅力、梁山众多人物的分析评点等,或在众说纷纭中拔云见日,或摒弃成见做翻案文章,皆平心而论,新见叠出,读来令人抚掌叫绝。是研究《水浒传》的参考资料,更是广大普通读者阅读《水浒传》、增进见闻的妙品。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阎云翔

已完结· 13.78万

《礼物的流动》是阎云翔根据其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专著,主要关注了人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研究问题,即礼物交换。作者在黑龙江省一个农村生活了七年,并为撰写本书又两度回访。通过参与观察、深描等人类学方法,关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及其文化意义。阎云翔在更新了传统人类学关于该问题的经典解释理论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制度化”的特点,并探讨了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

城市里的陌生人: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力与社会网络的重构

城市里的陌生人: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力与社会网络的重构

张鹂

已完结· 14.30万

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求务工、经商的机遇。这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再生产。本书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本书挑战了“市场胜利、国家撤退”的简化论,强调要从更为复杂的日常实践和持续的变迁当中去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

【美】阎云翔

已完结· 14.28万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

[美]武雅士

已完结· 24.24万

本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武雅士等著名学者有关中国社会宗教与仪式主题的论文集。作者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华南民间信仰做了具体而细致的研究,构建了汉族民间“神灵”的人类学解释模式,总结了汉民族的民间信仰的三种模式:官僚模式、个人模式、异端模式。所收论文16篇,如“一个台湾城镇历史中的宗教组织”、“香港的乡庙”、“台湾的建筑与超自然”、“广东的萨满信仰”、“道教仪式中的正统与异端”、“祖先崇拜和丧葬实践”、“神、鬼和祖先”等等。所论主题包括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仪式,如道教、萨满教、祖先崇拜、鬼神信仰、丧葬仪式等等,分析潜藏在这些信仰和仪式背后的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碰撞与交融。

处世的哲学课:他人与社会的思考

处世的哲学课:他人与社会的思考

梁光耀

已完结· 7.64万

人生需要冒险,冒险需要勇气;家庭的首要德行不是公正,而是爱或情感。这是一本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哲学普及读物,重点在于探讨人际关系的问题,涉及世界观和人生观等议题,全书共分成十二篇章,带领读者深入十二道探索自我,处理人际关系,每一篇章均是社会重要价值的哲学课题。本书将带领孩子们认识中西著名哲人的学说和论点,让孩子们可以幸福地追求人生目标。

多么痛的领悟:放下那些再与你无关的爱情

多么痛的领悟:放下那些再与你无关的爱情

卢珺

已完结· 6.11万

爱情常常是知易行难,当一段感情崩塌时,会让人不禁对爱情产生怀疑。我们在期许重新获得爱情之前,必须对真正的爱情有一些了解。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之前的幸福已经与你的现在和未来无关了。本书想做的就是试图说些很平常的道理,帮助你放下那些纠结,帮助你重新拥有爱情。

因为爱,所以节制:如何与孩子保持终身的亲密关系

因为爱,所以节制:如何与孩子保持终身的亲密关系

【美】布伦达·加里森,凯蒂·加里森

已完结· 6.70万

“我们如此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就是不听我们的。” 《因为爱,所以节制》是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加里森教育孩子的心得,也是写给天下父母的心灵成长课。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亲子关系的问题所在,“如果把孩子的生活当作我们自己的生活来处理,那样只会拉大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本书通过不同案例,讲述了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从孩子和父母两个角度分析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必要性,因为亲密关系是一切教育问题的基础,“没有了与孩子的融洽关系,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影响力,没有了帮助孩子的途径,也没有办法引领他们走向成长” 。

爱与死的年代

爱与死的年代

【德】雷马克(Remarque, E.M.)

已完结· 23.04万

恩斯特•格雷贝尔是一名德国士兵,他所在的部队从法国到北非曾经战无不胜,但在1944年的苏联战场上,他们却遭遇了寒冷与失败。在苏联前线待了多年的格雷贝尔终于幸运地获得了三周假期,满心欢喜的他辗转回到后方,但所看到的却是和前线一样被炸毁的建筑、同样的成堆的尸体。他家的房子早被炸毁,父母也不知所踪。在四下探听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无辜者带来的灾难,惨烈的死亡成为了生活的日常,而比轰炸更糟糕的是在纳粹的恐怖统治下,告密成风,没有人敢公开谈论任何事情。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重识了童年时代的旧友伊丽莎白,她的父亲因政治问题被关进集中营,她自己的生活受到纳粹党员利泽尔太太的监视。两个孤独无依的年轻人成为了彼此的慰藉,随即陷入爱河并迅速登记结婚,除了时常被空袭打扰之外,两人的生活也算幸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黄伟芳

已完结· 15.05万

本书主要从职场、婚恋、创业、作家、明星、承重等九个方面入手,持续“发烧”的社会热点话题——80后。 本书作者自己也是个80后。她写这本书,相当于本书就是一本80后局中人自己的人生纪念册。

一生要学会的礼仪与沟通

一生要学会的礼仪与沟通

碧泠

已完结· 7.75万

礼仪乃为风度。它直接关系到人的前途和命运,完全能够引导人生,成就人生。正如意大利社会公共学家皮里亚诺所说:“社交礼仪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形象塑造和人格展示,视而不、置之不理都是最为轻率的人际交往态度;反之,善于发现和运用社交礼仪的每一个细节,才能顺应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才能给自己提供难能可贵的良机。”

智能管理会计:从Excel到Power BI的业务与财务分析

智能管理会计:从Excel到Power BI的业务与财务分析

张震 著

已完结· 9.73万

《智能管理会计:从Excel到Power BI的业务与财务分析》主要介绍商业智能分析技术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应用。财务人员掌握一定的商业智能分析技术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业务与财务融合分析能力,还可以提高分析工作的效率,以及实现管理会计分析工作的智能化。 《智能管理会计:从Excel到Power BI的业务与财务分析》采用案例方式讲解了如何使用Power BI通过数据获取与转换、数据建模和数据可视化等步骤创建管理会计分析报表,其中的案例全部基于一家虚拟公司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涵盖财务报表分析、多维收入分析、库存分析、应收账款分析、预算分析、绩效报表分析和投资决策分析等内容。 读者可以直接借鉴并快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本书不仅适合企业财务人员及在企业中从事经营分析的有关人员阅读,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在商业智能数据分析方面的参考用书。

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

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

汪丁丁

已完结· 24.56万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关注转型期社会的伦理行为,其中涌现的问题,激发了作者在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稳态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伦理学,广义的,蕞大适用范围的伦理学,用一句话概括,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中国社会处于三重转型期,于是才有中国当代独有的人生问题与企业问题。短期行为不能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期,于是也没有正常的企业文化。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人人理性预期人人行为短期化。不如此预期的人,反而不理性。我们该如何求解社会生活的智慧?该如何达致人与人之间深层的情感交流?

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

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

【美】康儒博

已完结· 14.79万

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直以来,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康氏认为,仙并未脱离社会,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绝世的,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它对修仙作为一种社会氛围的描摹非常新颖,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对理解其他社会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创造性。

中国价值(少儿版)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的根与源

中国价值(少儿版)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的根与源

《中国价值》编创组

已完结· 2819

如何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被青少年更好地受?30位文史专家和书画艺术家之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系统地挖掘和整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精华,最终精选出60个经典故事,以此创作300余幅连环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行图文并茂的阐释和注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