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缘
本歌
已完结· 56.77万字
《浮屠缘》讲的是一只三重人格的总裁和一个在二十年前就牵绊着神秘关系的记者的恋爱故事。 温善知礼是他,武力霸道是他,爱财吝啬是他。 他想要你开心;他想要你安全;他想要你……别跟他借钱,可是,最后却把自己毫无保留的交了出去。 明明是同一个人偏偏弄的像脚踏三只船
本歌
已完结· 56.77万字
《浮屠缘》讲的是一只三重人格的总裁和一个在二十年前就牵绊着神秘关系的记者的恋爱故事。 温善知礼是他,武力霸道是他,爱财吝啬是他。 他想要你开心;他想要你安全;他想要你……别跟他借钱,可是,最后却把自己毫无保留的交了出去。 明明是同一个人偏偏弄的像脚踏三只船
糯九
已完结· 172.48万字
“虞娘……”“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我是小鱼!”“我等了你三世,你该回来了。”她是道门学徒秦芊虞,也是坼樾天虞子末,她喜欢人间的千变万化,却厌恶神界的亘古不变,如果可以,她宁愿永远躲在上神身后,一路收妖换酒钱!可他却不允许她的自私逃避,他的心里有她,也有天下苍生。“上神大人,我们回家好不好……”洛尧精致如剔羽一般的眉梢微微上扬,勾唇轻笑,“当然可以,如果你愿意以身相许的话,我一点儿也不介意。”救命啊!神界不想回!上神也要吞了她!她要离开这个险恶的世界!
姜流儿
已完结· 61.49万字
因一滴百年前鬼血而惨遭灭族屠父,为了换取复仇的力量,少年毅然舍弃了人类的身份,获得强大力量的同时,却也变成了他人眼中的异族。 虽然开始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若能变得更强,身份什么的,无所谓了。
叫我道哥
已完结· 146.71万字
我喝醉酒后,女友竟然背着我干这事……
浮屠七级
连载中· 7404字
十万大山的九色鹿王郑重宣布,国主已踏上第九世修行,九尾集齐、妖魂重铸,不死不灭的万妖国主即将诞生! 菩萨震怒,封印妖狐尾的佛塔已破防,竟然是小和尚引狼入室,好在无相菩萨即将归位! 佛国和人皇驱巫之战已过百年,高离山上的大巫师不日将苏醒。 书院和风云阁感受到风雨在路上,人族七大王国各有盘算。 阴暗角落的训狗师、蜜饯美人蠢蠢欲动。 北境长城之外的魔古族嚒嚒低语,人巫佛妖都得死! 而我将重构这浮屠世界,在我眼里你们都是垃圾,“哎呦,别打我”,星星公主正在痛打这个吹牛皮的家伙,星星的世界凡人永远无法窥探!
由得林洛斯
已完结· 67.63万字
东土八国靠各国神力维持平衡,共同对抗妖界已经好几百年的历史。然而,八国的平衡渐渐要打破,传说中新月之后”先导者“会降临人世,“五元三神”格局将全面崩溃。极北之国京国的公主弦月为宫女庶出,被怀疑是“先导者”,为了逃避争权夺利南下收集古籍,却被诬陷谋害昌国太子,卷入了一场血雨腥风权谋之中,江湖术士,半妖,还有神秘的异能者相继出现,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杀即将开始……
【清】沈复著
已完结· 7.38万字
《浮生六记》是沈复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摘取了人生中难忘的时刻缀集而成。它以夫妇二人的生活为主线,记录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经历,其中涉及古代生活艺术、家庭伦理、经济文化、山水游历等多方面的内容,真实而丰富地展示了当时普通人的人生际遇与生活环境,被人们称为晚清“小《红楼梦》”。
(清)沈复
已完结· 3.97万字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生遭遇、爱情和家庭的波澜起伏的形态,涉及到古代爱情、家庭伦理、经济文化、山水游历等丰富的主题,折射出传统社会普通人在家庭和生计方面的现实处境及心理面貌,展示了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的际遇和复杂生动的心境,对现代人也极富教益。该书有很高成就,著名文化学者林语堂称赞本书是“足以代表中国生活艺术及文化精神的专著之一”。
(清)沈复
已完结· 8.52万字
本书既是沈复作为一介书生对人生的快意告慰,也是他作为一位深情夫君写给爱妻的绵长悼文,有闺房记乐,有闲情记趣,有浪游记快,也有坎坷记愁,即使颠沛流离,布衣蔬食,宿疾缠身,沈复夫妇也总能在花月诗酒间发现赏心乐事。林语堂在谈到此书时说:“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才是宇宙间之至美。“
(清)沈复
已完结· 6.10万字
浮生六记:外三种
(清)沈复著;张佳玮译
已完结· 8.33万字
《浮生六记》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堪称一部“生活的艺术”,为清代传记散文中的感人珍品。沈复以“全是人工,却归于天然”的散文,道出人在世上生活的真面目。记闺房之乐,宛如一对情侣就在面前,把酒观月,品诗论画,比翼双飞携手同游人间;写闲时雅趣,栽植花木,游历山水,春夏秋冬皆有情致;叙坎坷人生,满心期望布衣菜饭可乐终身,却不得已颠沛流离,命运曲折。“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他追求日常生活情趣和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被后世追慕。 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人生遭遇、爱情和家庭的波澜起伏的形态,涉及到古代爱情、家庭伦理、经济文化、山水游历等丰富的主题,折射出传统社会普通人在家庭和生计方面的现实处境及心理面貌,展示了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的际遇和复杂生动的心境,对现代人也极富教益。该书有很高成就,著名文化学者林语堂称赞本书是“足以代表中国生活艺术及文化精神的专著之一”。
王卫星
已完结· 24.87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清〕沈复
已完结· 10.53万字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写作的自传散文。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得以浑然天成,独树一帜,达"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之境界,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本次出版便于读者朋友更好读懂中国挚美经典,从中获益。
沈复
已完结· 10.20万字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其二已佚,今仅存四卷。作者以纯美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内容朴实无华,真切动人。沈复与妻子陈芸琴瑟相和、伉俪情深,两人诗酒琴茶、布衣蔬食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书中所展现的动乱忧患、悲欢离合等浮生况味,更道出了浮世生活的另一真面目。本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陆白yr
连载中· 12.65万字
人的一生如同江河里行船,时而平静,时而跌宕,黑暗走到尽头,便是光明,秦兰羽本是一国皇子,却终究要在命运的河流里浮浮沉沉,异国的纷争,江湖的野心,在这浮沉的世界上,秦兰羽会迎来怎样的人生
【德】约翰·拉贝
已完结· 36.14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6外国媒体报道与德国使馆报告)(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内容包括中国军队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来犯日军进行顽强作战的历史档案材料,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情况的大批资料,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西方人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以及战后国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调查统计材料等等,涵盖了大屠杀历史的各个方面,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当年的历史真相。
张宪文,张连红,杨夏鸣,王卫星等
已完结· 41.35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冯力强,冯冠豪
已完结· 24.01万字
中东铁路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它还是一条革命志士前往苏俄追求真理、探寻救国救民之路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红色之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以当年沿中东铁路往来于中国内地——莫斯科的中共早期领袖、革命先驱留下的红色足迹为题材创作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张太雷、周恩来、任弼时、李立三、罗章龙、邓颖超等往来中东铁路时遇到的危险与艰辛,并由众多红色后代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这些红色故事当年秘而不宣,如今也鲜为人知。为挖掘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者历时七年进行采访,走过二十几个省市,寻访过百余人。很多被访者已陆续离世,他们感人肺腑的讲述,已成为永远的绝唱。本书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本书已通过国家重大选题备案。
王卫星
已完结· 48.17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8:日军官兵日记》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内容包括中国军队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来犯日军进行顽强作战的历史档案材料,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情况的大批资料,侵华日军官兵的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西方人士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字史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史料以及战后国民政府所做的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调查统计材料等等,涵盖了大屠杀历史的各个方面,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展示了当年的历史真相。
江苏人民出版社
已完结· 151.73万字
《南京大屠杀文献史料丛书·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套装共三卷)》是配合国家设立南京大屠杀 公祭日而编辑出版的。从江苏人民出版社已出版的72卷本《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当中精选中方、西方和日方最有雄辩性、最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军事、外交文书、经历者记录、报刊报道以及幸存者口述等,见证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还原历史,牢记历史,警示未来。
李保明
已完结· 14.97万字
《浮生若梦:蔡东藩传》以较为翔实的资料为基础,梳理了蔡东藩从最初的热衷科举,力图“清官救国”,到编著行销全国的教科书《中等新论说文范》等体现的“教育救国”理想,再到受严复、梁启超等“小说救国”“演义救国”理论影响,有感于“帝王之魔力”而埋首历史演义的写作,最后沉寂于民间终老于乡野这一简单又复杂的人生经历。同时,透过传主的一生,也给我们呈现出新旧交替时期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中国社会发展的艰难性。
还珠楼主
已完结· 11.59万字
北海屠龙记
(清)沈复
已完结· 3.75万字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作品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黄平
已完结· 7.82万字
一群来自东北的青年作家,以他们的写作震动文坛。双雪涛、班宇、郑执,他们再一次提醒我们,文学不是一种可以分离出去的“专业”,而是从来都和生活血肉相连。
华东文叔
连载中· 3.16万字
三千年的大战故事,确有其事。打开了爷爷的墓室,发现了惊天秘,九龙大战、茅山地宫、百佛朝宗、太湖水坊。诞生一桩桩一件件骇人听闻的故事,这样鱼龙混杂的世界,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世界。
苇岸
已完结· 19.42万字
苇岸日记《泥土就在我身旁》书名,来自他1988年4月14日的日记:“……我应该能看到生命,每天发生变化,感到泥土就在我身旁。能够战胜死亡的事物,只有泥土。”苇岸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纯粹个人性事物,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人文精神与文学承载的可能,以及书写者气质、方式影响下的思想格局的探索融为一体,把认识世界、助力文明生态作为自己的责任,那些掘进的、尝试辨识前路的孜孜努力,在日记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张宪文
已完结· 16.01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张宪文,王卫星
已完结· 36.96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项大型学术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及英、日、德、意、俄等文献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作,因而只能分批陆续出版。相近的史料内容,安排在不同卷次先后出版,也是迫不得已的,敬请读者原谅。我们希望这套史料集能为海内外广大的历史研究者和众多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内容丰富全面的历史资料。但是,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有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的亲身经历、亲见亲闻材料,也有回忆材料、各种档案文献材料、报刊材料等,其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述有不一致的地方,甚至受记述者立场、观察角度或认识上的局限,记述有矛盾之处,也有一些错误的或不正确的观点,这并不奇怪。对这么一件震惊世界的大惨案,声音不可能完全一致。保存史料原貌。是历史工作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因此,我们对史料均照原样收录,不加任何更动,提供给历史研究者,由他们在使用时加以考辨、解析,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结论。[
巫鸿
已完结· 15.61万字
将行动注入绘画,是刘小东十年来艺术创作的逻辑原点。2004年以来,刘小东奔赴世界各地,从三峡到和田,从耶路撒冷到伯利恒,他把绘画变成由创意、现场实施、展览流通组成的全过程。形影不离的笔记本突然间充满了文字,刘小东关注移民群体与民工群体,关注海峡两岸各九位大兵,关注地震后的灾区,关注不同信仰人群的共性,关注东北老工业区平民的生存状态与远游客回归故乡的本真。现场具有戏剧性的魔力,讲述出小说家无法编织出的现实,在笔记中留下刘小东生命的痕迹,也记录下画家对绘画对象生命力的欣喜。《行动中的绘画:刘小东笔记1998—2014》是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民生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统筹策划的“刘小东全方位”研究项目的
〔美〕迈克尔·麦尔
已完结· 1662字
生活在现代中国的人,都明白见证传统流失,老景翻新的感觉。在北京,也许你上周还在一条巷子里的小店吃面条,下周再去就发现那儿已经变成了一堆瓦砾。 相比之下,东北的历史还不算那么遥远。 你乘坐的火车可能行驶在以沙皇命名的铁路上;你漫步而过的建筑不是佛教古寺,而是洋葱圆顶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你走过的大道两旁种着日本赤松;树木掩映之下,是殖民时期各国政府的办公楼,散发着浓浓的旧时代气息;你还可以去参观溥仪的“傀儡皇宫”,看看二战时期日本关押盟军战俘的地方;你站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飞行员俯冲轰炸过的大桥上,就是站在中朝边境上,跨越了鸭绿江。 17世纪早期,东北,开始比较频繁地出现在有记载的古代历史中。当时在世界的另一边,莎士比亚正在创作经典戏剧,英格兰的清教徒登陆普利茅斯岩,开始创建美国。 也许你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样的过往。而在我眼里,这些恰恰就是历史的印记,记录了东北的兴衰荣辱,也浓缩了现代中国的起落沉浮。 1993年,美国的人口普查不再把农民的数量算在统计范围内,只有不到2%的美国人居住在农村。但中国,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大概七亿人,还住在荒地这样的乡村。不过,这个数字正在直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