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戴维·雷诺兹
已完结· 35.56万字
在英国,一战已经被人们遗忘多年了。鉴于众多的小说家,诸如帕特·巴克、塞巴斯蒂安·福克斯以及地位显赫的威尔弗雷德?欧文和其他一战诗人的作品深受民众欢迎,甚至被罗列在学校的课程表里 面,成为学生的必读书目,这些倾向看起来似乎非常奇怪。然而,1914—1918年这一段历史似乎已经成为文学家笔下的战争,因而脱离了它的历史基础与内涵。
(英)戴维·雷诺兹
已完结· 35.56万字
在英国,一战已经被人们遗忘多年了。鉴于众多的小说家,诸如帕特·巴克、塞巴斯蒂安·福克斯以及地位显赫的威尔弗雷德?欧文和其他一战诗人的作品深受民众欢迎,甚至被罗列在学校的课程表里 面,成为学生的必读书目,这些倾向看起来似乎非常奇怪。然而,1914—1918年这一段历史似乎已经成为文学家笔下的战争,因而脱离了它的历史基础与内涵。
李硕
已完结· 24.62万字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赵益
已完结· 24.55万字
大唐帝国的神奇在于,任何一个帝国在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创之后,不是瘫痪就是死亡,然而它居然又活了144年,和之前的历史一样长。不过这也正是大唐历史的吊诡之处,在没有势均力敌的外敌,心腹之患旧藩镇也被除掉之后,它却迎来迅速地衰落。唐帝国的臣子不是没有进行过励精图治的改革,不是没有进行过垂死的挣扎,然而每一次的结果都与预期越行越远,这究竟是为什么?任何一种败局都饱含了走出历史困境的机会和智慧,作为一个真正从内部瓦解的帝国,它曾走出过困境却没能走下去,这里面的原因发人深省,而这正是我们要读这本书的原因。
赵益
已完结· 24.55万字
《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揭示了大唐帝国的神奇之处:任何一个帝国在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的重创之后,不是瘫痪就是死亡,然而它居然又活了144年。不过《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更展示了大唐历史的吊诡之处,在没有势均力敌的外敌,心腹之患旧藩镇也被除掉之后,大唐帝国却迎来迅速地衰落。
林满红
已完结· 12.13万字
通过对19世纪上半叶,即清代嘉、道、咸三朝世界白银的供求,分析了中国银钱并用的货币体系如何被卷入世界经济,进而使中国有机地被世界溶蚀。作者分别从国际贸易的线索分析了鸦片、白银在国际收支中扮演的角色;从银钱并用分析了货币体制造成的社会秩序紊乱、政府税收不足带来中国内部的社会动乱;从思想史的角度讨论了由经济现象引起的思想论争,评析了这一时期经世思想主要流派的观点以及与同期西方思想的比较。*后作者将由经济发展而引发的思想论争延展至世界观与制度层面的讨论,从外部、内部、内外结合的不同层面剖析了19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种融多学科、多视角为一体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
维姆· 克罗斯特
已完结· 20.58万字
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虽是小国,却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让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的限制,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但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至今依然在影响世界。本书是一本轻学术的荷兰史读物,作者介绍了荷兰在17世纪这一黄金时代扩张海外殖民势力范围的历史,从20年代到40年代中期在非洲和美洲的迅速崛起,到经历联省战争、第二次英荷战争、与葡萄牙的战争逐渐衰落,并通过对荷兰水手与士兵的生活、荷兰商人与他国的交往与贸易、荷属殖民地的移民与管理等方面的叙述,展现了荷兰在广阔的大西洋世界留下的前所未有的印记。荷兰的殖民统治一方面导致了歧视、奴役和流血事件,另一方面也带去了他们自己的制度、法律实践和文化传统。本书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多角度展示了“海上马车夫”荷兰如何建立并最终失去一个大西洋帝国的历程。
【美】本·斯泰尔(BennSteil)
已完结· 35.59万字
陈进等编著
已完结· 23.28万字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英国皇家海军远程封锁政策的重重围困下,德国耗费大量人力和金钱建立的公海舰队几无用武之地。为打破英国人的围困,德国以刚问世不久的潜艇作为主要海战武器,对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开展以打击海上航运线路为主要目标的潜艇贸易战。1917年2月,为彻底击败英国,德国施行了无限制潜艇战政策,对所有协约国和中立国商船实施不加警告的攻击,计划在5个月内断绝英国航运通道。但是在英国护航体系和多重反潜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无限制潜艇战以失败告终。1918年11月,一度称雄海上的德国潜艇部队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同覆灭。本书以贯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潜艇战为主要线索,结合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开展的一系列反潜措施,全面介绍了德国潜艇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以及无限制潜艇战的政策渊源与政治影响。
吴晗
已完结· 29.62万字
文朝利,杨帆
已完结· 21.82万字
在《三大战役全记录:辽沈·淮海·平津》中,除了正面战场的交锋外,在隐蔽战线上的斗争更是扣人心弦。本书在描写前线厮杀的同时,也用第三只眼观察着叙述着,为读者发掘曾经在档案馆中尘封的真实潜伏和激烈暗战。以此作为探照灯,呈现原本我们在历史中可能错失的风景。
吴晓波
已完结· 20.41万字
记录的是一个基本上已经失去或被遗忘的世界。在书中出现的工商人物,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在另外的历史叙述中被脸谱化、妖魔化,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商人,或企业家。他们行走在广袤的国土之上,或疾行,或踯躅,或彷徨,在他们身后的时空幕景上,是一出连续上演了两千多年的砍杀史。在所有的历史时刻,这些人从来没有当过主角,甚至在所有的史料记载中,他们要么被忽略不计,要么就躲在那个黑暗角落。不过在另外的意义上,正是这些工商业者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一斗池盐到一块麻布,从一把铁刀到一座城池。
(美)劳拉·英格尔斯·怀尔德
已完结· 5.95万字
小姑娘劳拉从出生起,就住在美国西部的大森林,和家人过着温暖质朴的生活。他们围坐在壁炉边唱歌、参加热闹的家庭舞会、吃美味的猪肉冻、看小动物在森林里嬉闹……纯真无邪的劳拉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分享给所有的小朋友。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所属的"小木屋"系列童书,5次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被BBC改编为儿童电视剧。问世八十年来,不断被新的小读者阅读并喜爱。
【英】温斯顿·丘吉尔
已完结· 58.49万字
本书写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书中收录了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个人保存资料等,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直到二战结束后,当代重大国际事件和进程,情节风云变幻,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同时也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构思严密、文笔优美、语言精彩、卷帙繁浩、气势磅礴,是丘吉尔富于代表性的一部力作,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被抢购一空。丘吉尔因此著作于1953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致辞中说:“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项文学奖以荣誉。” 这句话恰好诠释了这部回忆录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心目中的地位。书中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包括当时还只是个传令兵的希特勒、凡尔登战役中被俘的戴高乐、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纪德、时任法国总理的乔治·克列孟梭等。他们在“一战”时有何表现?本书都有全景性披露。
(英)温斯顿·丘吉尔
已完结· 25.33万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远东战场》选取了太平洋、东南亚战场线索。日本、美国、中国,是本卷的主角。讲述线从珍珠港事件开始,到原子弹落地结束。珍珠港事件的前后,东南亚海岛胶着残酷的战斗,太平洋上荡气回肠的航母大战,军迷们津津乐道的中途岛海战,传奇的中国缅甸远征军。在讲述这些决定世界命运的事件时,丘吉尔的资料和叙述角度独一无二。
【日】村上春树;林少华译
已完结· 39.46万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影响了几代读者的青春名作。故事讲述主角渡边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苦闷彷徨,最终展开了自我救赎和成长的旅程。彻头彻尾的现实笔法,描绘了逝去的青春风景,小说中弥散着特有的感伤和孤独气氛。自1987年在日本问世后,该小说在年轻人中引起共鸣,风靡不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8年2月,推出该书的全新纪念版。
贾丽红
已完结· 12.74万字
本书用大战略理论分析美国小布什政府第一任内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小布什政府发动的这两场战争给美国带来什么影响?小布什政府的大战略是否成功?本书所依据的大战略理论的根本原则是:国家根本目标的确立是大战略的首要出发点,很大程度上说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战争的真正胜利应以战后和平的获得为依据;大战略的目的与手段应达到平衡; 大战略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以是否实现了国家根本目标为准;灵活性的大战略思维是大战略成功与否的深层次原因。作者认为:小布什政府违背了大战略的各项原则,大战略是失败的——在变化了的国际政治新形势下,沿用旧的战略思维制定国家大战略。
(英)温斯顿·丘吉尔
已完结· 27.66万字
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英国军队保存了三十三万有生力量,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至关重要。丘吉尔在之后的演讲中说——“战争从来都不是靠撤退打赢的,但这次撤退中却孕育着胜利。” 丘吉尔所说的胜利,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北非战场》所记录的,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的辉煌胜利,在本书中,隆美尔、蒙哥马利等一众名将悉数登场,坦克大战荡气回肠,*终以第二次阿莱曼战役作为本卷的高潮和结尾。“在阿莱曼战役之前我们屡战屡败;在阿莱曼战役之后,我们百战百胜。”
(法)埃克托尔·柏辽兹
已完结· 41.17万字
在本书中,柏辽兹回忆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一生,从童年的艺术启蒙、青年时代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到中晚年对艺术创作的坚持,其中也穿插了他的家庭生活和爱情经历等等,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艺术家传记,也是一部永不止息的生命之书;另外,柏辽兹讲述了他与许多文艺界友人的交往,以及他在欧洲各地的游览经历,因此本书又可说是一部时代文艺的见闻录。
北诗mio
连载中· 1.45万字
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人类的先行者走后,科学家捕获了异常光波辐射,经过分析,有火星、遭遇等字样,这是否在告诉我们有外星人的存在?这一切的一切,都将从这里开始……
黎丽明
已完结· 13.34万字
本书以御窑所在之江西景德镇和经营民窑之广东石湾的美术陶瓷从业者为案例,探讨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美术陶瓷从业者如何演变成今天的艺术家,即从“工匠”到“艺术家”身份转变的历史建构过程,并且在面对不同的地方艺术传统下,艺术家的建构过程展现了何种不同特点。本书的研究基于大量的田野考察和文物史料,采用社会学和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切入,考察清末民初陶瓷消费市场、审美观念以及展示方式的转变,再由微观处论及景德镇民国时期名家产生的情况等问题,对目前石湾陶艺和景德镇民国陶艺史的研究有着补白的作用。
【美】劳拉·英格尔斯·怀德
已完结· 8.68万字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是美国作家劳拉·英格尔斯·怀德小木屋系列作品的*部。劳拉从她的出生地——威斯康星大森林写起,以《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作为这套作品的序曲。在这本书里,劳拉以小女孩天真无邪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森林里的梅花鹿、大懒熊、冬天的白雪、春天树上的绿芽,还有小木屋里温暖的火光、妈妈做的可口点心、爸爸的悠扬琴声,都是劳拉*甜蜜的童年回忆。
【英】亚当·斯密
已完结· 6.60万字
国民的财富究竟从何而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到底来自何处?“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他的旷世之作《国富论》中,为我们归纳总结了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些本质规律,今天读来,仍值得我们思考。 本书精选了《国富论》原著中探讨劳动与劳动分配、资本与货币、财富的创造、经济政策及国家开支方面的重要内容,辅之以丰富的图片和基于21世纪经济情况的深入解读,使这部经典作品变得通俗易懂、轻松好读,也更容易让读者参考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对当下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本书适合所有关注经济问题的读者阅读。
华东文叔
连载中· 3.16万字
三千年的大战故事,确有其事。打开了爷爷的墓室,发现了惊天秘,九龙大战、茅山地宫、百佛朝宗、太湖水坊。诞生一桩桩一件件骇人听闻的故事,这样鱼龙混杂的世界,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世界。
七格
已完结· 14.77万字
从8世纪启航,带你畅游5大哲学海域,相遇60位哲学先贤。当哲学成为每个人的标配,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不思考”的哲学家
睡觉到天黑
连载中· 2.16万字
世纪之城承载着人类文明最后的曙光,可现在已经走向了末路! 偶然获得超能之力,卷入到关乎世纪之城未来的明争暗斗中,身处黑与白的十字路口,理想与内心将他推向左边,而现实与误解却又将他推向右边,他该作何选择?
刘成 胡传胜 陆伟芳 傅新球
已完结· 28.97万字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两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丛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
盗梦伯爵
已完结· 6.58万字
这是一个发生在神秘星球的少年探险故事,充满着幻想、悬念、推理、穿越、神秘、诙谐、幽默,又不失温情。在书中,少年哥太萌和他的旅伴——托斯卡拉行星上的毛球酋长、机灵古怪又有点自恋的异界探险家凯撒大帝,来到了一颗陌生的星球——比格星
真允
已完结· 25.88万字
森林是人和魔分隔的界限。其间存在着动物、怪物、精灵和人们的希望。恶魔和仁王签下契约,互不侵犯,但魔王和魔战士却暗中积蓄着力量。伦尔来到靠近森林边塞小镇——特洛米当志愿兵,企图通过五大武职选拔进入森林探索,但却因为实力太弱和他的伙伴们成绩倒数而生活难以为继,在训练兵里做着后勤的工作。在一只血红的魔眼出现在天空之后,一场四面楚歌的大战打响了。
孙柏
已完结· 12.72万字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和晚清到民国初年的中西戏剧文化交流有着极为密切而直接的关系。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这一时段中西戏剧文化交流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其原因主要是在于我们习惯性地把西方戏剧看作一个连续一致的整体,以易卜生式的戏剧作为现代戏剧合法的存在形态,因而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清末出访欧洲的国人所观看和接受的实际是十九世纪西方的主流戏剧,它属于可称之为“维多利亚时代戏剧”的完全不同的剧场史范畴。
【法】魏丕信
已完结· 16.54万字
《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是一部zui早关于传统国家在防备和救济饥荒方面的作用的后传统分析的著作。作者魏丕信以1743-1744年直隶救灾为实例,瞻前顾后,研究了国家的救荒制度、措施及其成效,所论延及官僚制度与管理、国家财政、地方社会、粮食安全、商业与市场、乡村经济和生活等等,观点敏锐,视野广阔,书中所引用的史料新奇有趣,对于理解前现代中国国家的运作提供了重要帮助。 关于明清时期的国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作用,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否定观点占据学界主流。《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作者魏丕信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以救荒为中心,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作者所提出的18世纪国家所具有的积极精神,在管理经济方面的高度组织能力、quanwei性和效率性,已为学界所肯定,由此也证明了本书的开创性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