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购买走向使用:多维度构建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
张永伟 主编
已完结· 9.69万字
张永伟 主编
已完结· 9.69万字
杨天石
已完结· 34.35万字
康有为因何否认曾密谋捕杀西太后? 戊戌变法是否败于袁世凯“告密”? 同盟会内部为何发生“倒孙”风潮? 共和知识分子为何才是辛亥革命真正的领导者? 辛亥革命时期各帝国主义对华政策有何内幕? 南京临时政府面临怎样的财政危机?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还是“平民知识分子”? 围绕“国民国家”改良派、革命派提出了哪些方案? ……
叶言都
连载中· 3.71万字
1.作者历史背景专业,家学渊源深厚叶嘉莹先生侄子,家学渊源深厚,亦曾师从许倬云先生学习。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即研究南北朝史,在工作退休后,重新捡起研究兴趣,攻读并获得台湾大学博士学位。2.解析乱世魅力,还原真实的南北朝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的乱世,也是一个“政治大分裂、文化大碰撞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作者凭依扎实的历史考据,提纲挈领,去粗取精,赋予本书丰富的历史知识,厘清乱世脉络,澄清史实真相,带读者走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误区。3.文学化写作手法书写的历史普及读物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未得众多史家青睐,相关历史研究和普及读物都比较少,历史课上也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但却是《琅琊榜》《兰陵王》《楚乔传》等作品的灵感源泉,渐渐得到一些关注度。作者依据史实,不汲汲于对一人、一物细节的描述,以文学化的语言为读者传述南北朝的宏观历史,通俗易懂,阅读起来极富趣味性。其中穿插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及作者自己的诗文,补充相关知识的同时丰富了阅读体验。
大火-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1.30万字
“宇宙最少是四维的,我们地球只是这四维世界的一个三维映射。历经了无数次失败后,我们最终找到了进入四维世界的入口。而这个四维世界,我们称为极天世界。”——大二学生苏宁宁在学习笔记上这样写道。 世界政局暗流涌动,拥有自主意识的机器王国正在驱使数不清的机器战警向人类栖息地疯狂进攻。深受贫穷困扰的宁宁,意外得到进入极天世界的入口和方法,面对家园被毁、亲友离丧、恋人相隔,他招募成立极天卫士小组,保家卫国,而这时,外星劫掠者的太空舰队也挥舞屠刀向地球杀来。 双重强敌,难道人类真的要被终结于此吗?如何才能打破这命运之局,是屈从于自主意识的机器人还是玉石俱焚?请看《血战极天世界》。
叶言都
连载中· 3.60万字
1.作者历史背景专业,家学渊源深厚叶嘉莹先生侄子,家学渊源深厚,亦曾师从许倬云先生学习。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即研究南北朝史,在工作退休后,重新捡起研究兴趣,攻读并获得台湾大学博士学位。2.解析乱世魅力,还原真实的南北朝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的乱世,也是一个“政治大分裂、文化大碰撞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作者凭依扎实的历史考据,提纲挈领,去粗取精,赋予本书丰富的历史知识,厘清乱世脉络,澄清史实真相,带读者走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误区。3.文学化写作手法书写的历史普及读物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未得众多史家青睐,相关历史研究和普及读物都比较少,历史课上也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但却是《琅琊榜》《兰陵王》《楚乔传》等作品的灵感源泉,渐渐得到一些关注度。作者依据史实,不汲汲于对一人、一物细节的描述,以文学化的语言为读者传述南北朝的宏观历史,通俗易懂,阅读起来极富趣味性。其中穿插当时的文学作品以及作者自己的诗文,补充相关知识的同时丰富了阅读体验。
李青东
已完结· 11.14万字
坚守梦想,日清日高。你在困境中进行的每一次突围,都是实现自我成长的重大人生突破。每天进步一点点,你就能从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王树文 著
已完结· 13.06万字
《从技术走向管理:李元芳升职记(第3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了李元芳从技术骨干成功转型为管理人才的职场经历。全书分为引子、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后记六个部分,作者把将要走向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所遇到的问题加以整理,总结出111章与管理技能、领导技能息息相关的文章(前100章侧重管理技能,后11章侧重领导技能),章章直击管理难点、解决管理问题,各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阅读方式。同时,本书的附录部分把每一章的核心内容加以提炼做成索引,以使有不同需求的读者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
郭明强等
已完结· 12.69万字
叶一
连载中
2035年,地球收到一段来自距离地球1200万光年外的半人马星座神秘信号:湮将至,回避。至此地球进入了危机纪元。 末世下,人类出现大动荡,地球政府面临危机,各地暴乱频发。各种非政府组织出现,各种救世理论也层出不穷。一个叫四维星门的神秘组织突然现世,该组织研究的方向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提倡通过四维空间让地球在宇宙中隐匿,从而躲避将要到来的湮灭,但是地球政府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霍光青等 编著
已完结· 2.15万字
本习题集与《基于三维设计的工程制图》(第2版)配套使用。本习题集适用于40~110学时教学计划,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非机械类各专业均可选用,同时可供单独开设“SolidEdge三维绘图”课程的院校选用。本习题集内容的编排顺序与配套教材一致,内容包括基本立体的造型与投影、常用结构的设计与表达、视图的读图方法、物体常用表达方法、零件图、钣金零件的设计与表达、装配及其表达方法。本习题集采用了我国现行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
郑嫦娥等 编著
已完结· 17.53万字
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许朝侠 主编
已完结· 15.09万字
丁宁,王锴 编著
已完结· 2.88万字
赫扎特 刘伍权朱岩
已完结· 4.16万字
曹茹
已完结· 21.78万字
地灵信仰
连载中
三维宇宙中的凡人,仰望苍天: 请问耶稣、老子、释迦牟尼。他们是打哪儿来的? 他们是几维宇宙的生物?
马琳
已完结· 16.73万字
赵夫群,郭晔 著
已完结· 6.56万字
钟日铭 编著
已完结· 14.34万字
本书以练习实例或应用范例为主线,以Mastercam 2019为操作版本,详细地介绍了Mastercam在三维造型与数控加工方面的典型应用。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实例典型,在每个范例中都注重实际应用和技巧性,是一本很专业的Mastercam应用指导教程和参考手册。本书适合具备一定Mastercam应用基础的读者学习使用,也可以用作从事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另外,本书还适合作为各职业培训机构、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CAD/CAM课程的应用实例培训教材。
商跃进
已完结· 18.31万字
郑贞平,张小红 主编
已完结· 6.53万字
褚忠等 编著
已完结· 14.33万字
郑贞平,张小红 主编
已完结· 13.48万字
张维为
已完结· 14.69万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何用中国智慧建构一套有解释力的话语?在本书中,张维为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从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切入,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中国话语体系,以生动鲜活的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建构出了一套政治领域的“中国标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定力的分析框架下,张维为教授用脍炙人口的观点、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建立了一套原创性极强的话语体系,既激发了受众读者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更是以一种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人类情怀,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人的判断。
(美)道格·莱莫夫
已完结· 24.36万字
《像冠军一样教学:引领学生走向卓越的62个教学诀窍》的作者多年来观察教学成效出色的教师,从他们的教学技巧中整理归纳出一套实用的教学手册,清晰易懂又容易上手,能帮助新手教师更快进入状况,快速提升教学效果;帮助老教师直达教育本质,沉淀教学精华;帮助学生发挥潜力,在未来拥有更多机会。
(美)柯博文
已完结· 23.00万字
日本问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种政策在“西安事变”中并没有中断,直到1 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战争,它才被完全放弃。作者在民族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下,用国民党、共产党叙事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致与冲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南京十年建国时期”(1927~1937)的认识。
李光斗
已完结· 14.76万字
本书就如何打造中国国家品牌从“道、法、术”三个层面做了详细阐述。首先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其次是打造能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产业支撑,再次是国家品牌符号企业和文化品牌的打造。国家品牌的建立需要强大的文化输出,同时文化输出强势品牌和产品是重要载体,文化输出的实际力量是强大的代表性产业和代表性企业。反全球化时代,既是国家的战略转型期,也是中国制造转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期,还是中国由制造立国向品牌立国的转型期。突围之路既需要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布局、深耕,也需要国家战略指导。 本书适合企业老板和高管阅读。
李翔宇
已完结· 20.62万字
本书以智能化浪潮的视角解构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优选主流电信运营商、设备商在数字化规模服务上的创新与转型实践,为优选尤其是中国运营商的转型提供思维、操作方法和案例三个层面的指导和借鉴。
张文喜
已完结· 32.34万字
本书从正名或语言表述到法哲学的多视角考察,讲述了好的生活或好的社会在马克思眼中是什么样的,并特别集中于所有权与正义这个棘手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并没有一种现成的关 于好生活或好社会的哲学。本书强调,惟有重新开启马克思政治哲学新的境域,才能摆脱马克思主义者在现代性中的言说规范困境。
高奇琦
已完结· 12.68万字
本书所思考的核心问题是根据中国以及国际上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所处的位置。目前,美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超级霸主。与美国相比,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有较大差距,处于第二梯队。由于拥有活跃的庞大市场和扎实的科研基础,中国处于相对较好的位置,未来有跻身*梯队的*潜质。同时,由于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两种主导性的文化:一种是宣扬技术导致世界末日的悲观态度;另一种是宣扬极少数技术精英控制世界的"技术超人论”。这两种文化使得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缺乏引领世界的文化基础,而中国文化的多元统一和和谐共存为人类思考人工智能的未来提供了中国方案。同时,由于在人工智能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智能鸿沟会一步拉大,因而中国恰恰成为发展中国家为数不多的希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具有发展人工智能的道义立场和历史使命。从具体战略上来说,中国可以通过生态构建(芯片、平台、发者和用户),创新教育以及三大互动(大小企业互动、军民互动和产研互动)来系统地实现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同时,跨智、众智、合智以及善智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价值目标,从而帮助人工智能在人类正常的轨道上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