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孟子:为正义奔走一生的人
张德文
已完结· 6.94万字
本书讲的是《孟子》的故事。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孟子身上发生过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主要都记载在《孟子》这本书中。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中小学生。本书为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孟子的故事,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张德文
已完结· 6.94万字
本书讲的是《孟子》的故事。 孟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孟子身上发生过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主要都记载在《孟子》这本书中。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中小学生。本书为孩子们了解和掌握孟子的故事,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陈嘉映
已完结· 14.01万字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精)》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作者陈嘉映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作者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作者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熊逸
已完结· 18.73万字
"这本书主要探讨的是古人所面临的伦理上的两难困境,其中不乏一些相当有趣的问题。诸如亲情与国法孰先孰后;法律条文是否应该向全社会公开;敌人阵营里的起义者是否应该受到我们的热情接纳;一切的侵略战争是否都是非正义的;在利益足够大的时候,见利忘义是否才是 合乎道德的选择……全书以学贯中西古今的现代视角反观古代中国社会,叙述旁征博引却流畅自然,直抵观念核心而不晦涩难懂。即便是 普通的读者也能看懂全书,在妙趣横生的文字中寻踪索迹,从中洞悉真知灼见,体会到智慧与思辨的趣味。
影落阡陌
已完结· 70.20万字
她是一个丑八怪,被上司奚落一怒之下辞职,却无意间捡到一瓶美容液,她将美容液涂在脸上后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个大美女?好嘛,幸福人生才刚刚开始,她要加薪升职迎娶高富帅,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可是,这个总裁怎么回事?他居然是个脸盲?那我长得这么美给谁看?还有这什么狗屁美容液?居然每次只能维持一个月?等会,这一群追求者想干什么?我卖艺不卖身的哎喂!你们都只看脸的吗?总裁你干嘛?你不是脸盲吗也喜欢我这款?你别激动先,让我搞搞清楚,我现在有点飘……
守护者-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1.57万字
云男进入警队的目的是寻找杀害老师的凶手。 然而由于他在工作中个人英雄主义重,导致他从刑警队被下放到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云男别说找凶手,就连给老师立案的机会都没有。
鲍杰军,程国平
已完结· 20.80万字
本书基于需求的视角,从本质上揭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理清企业价值经营的逻辑。通过对商品及商品价值进行全新阐释,提出需求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系统、深入地解析新时代背景下商品价值的新现象以及企业价值经营的诸多困惑,全面论述了全价值经营的概念、过程和目标,以及价值经营方法,让企业的价值经营更有可操作性。
汪丁丁
已完结· 50.13万字
在无神的社会里,正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性质——它如此重要,以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每一个人或绝大多数人是否感觉幸福。我这部讲义,不仅是“新政治经济学”讲义,而且是关于中国人怎样可以生活得更美好的讲义。也因此,这部讲义是我关于“中国社会基本问题”的长期探讨的最近一次总结。——汪丁丁《新政治经济学讲义-在中国思索正义、效率与公共选择》以汪丁丁教授于北京大学开设“新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讲义为基础,汇集多年来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求解中国社会基本问题及制度改革前景的思想成果。在本书中,作者首先界定了新政治经济学及其基本问题,进而深入探讨其核心议题——正义,具体包括正义理论中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纠缠、正义观念的发展史与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正义与公共理性、政治民主的关系等主题,并重点关注艾智仁、奈特与布坎南等经济学家的作品和贡献。同时,作者以跨学科的视域、思想史的方法,梳理了“正义”的实践智慧,最终将全部的理论探讨应用于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剖析与未来变革方向的探索之中。。
汪丁丁
已完结· 24.56万字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开设的EMBA课程。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关注转型期社会的伦理行为,其中涌现的问题,激发了作者在几十年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稳态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基本问题。伦理学,广义的,蕞大适用范围的伦理学,用一句话概括,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中国社会处于三重转型期,于是才有中国当代独有的人生问题与企业问题。短期行为不能产生稳定的行为预期,于是也没有正常的企业文化。这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人人理性预期人人行为短期化。不如此预期的人,反而不理性。我们该如何求解社会生活的智慧?该如何达致人与人之间深层的情感交流?
[美]李默尔
已完结· 5611字
企业贪婪,司法腐败,政府不作为……商业精英与权力精英共谋,践踏普通人的生活。正义是否还在? 两名维权律师,一位出身社会底层、一位出身律师世家,维护司法公正的信念,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他们的对手却是煤炭帝国掌门人布兰肯希普。 在这起历时十四年、历经多次峰回路转又一波三折的诉讼中,商业帝国如何与法官和公权力勾结,挤压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无视百姓的权利乃至生命,践踏司法的公正? 《纽约时报》知名记者劳伦斯•李默尔,在庭审纪实作品《正义的代价》一书中,全方位呈现美国县法院、州上诉法院和联邦最高法院的审判现场,追踪布兰肯希普煤炭帝国发家史,讲述美国大企业利用巨额资金操纵地方法院法官选举、干预司法公正和最高法院力挽狂澜的故事。
张文喜
已完结· 32.34万字
本书从正名或语言表述到法哲学的多视角考察,讲述了好的生活或好的社会在马克思眼中是什么样的,并特别集中于所有权与正义这个棘手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并没有一种现成的关 于好生活或好社会的哲学。本书强调,惟有重新开启马克思政治哲学新的境域,才能摆脱马克思主义者在现代性中的言说规范困境。
【澳】尼古拉斯·S.巴内特
已完结· 3.70万字
本书是澳大利亚知名企业家尼古拉斯•巴内特总结多年从业经验所写的管理学著作,以三个泥瓦匠的故事为切入点,揭示了五条高效多产的GPS原则,并形象生动地指导领导者如何在现实环境中行之有效地应用这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具体内容有:(1)组织愿景——组织在五至十余年时间内展现的外部形象;(2)核心目标——成立组织以及实现组织愿景的核心原因;(3)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实现组织愿景和核心目标的重要价值观;(4)黄金目标——组织在一定期限内需要实现的绝佳目标;(5)企训——组织的独到之处或服务内容。这五条原则相互协调一致,紧密相关,是构建组织所有其他信息的核心和基础。制定、阐明、成文、传达和贯彻GPS原则,能够帮助组织制定清晰的目标,调动员工积极性。
剑欣
已完结· 99.09万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女人这辈子谁还没有遇上过几个渣?婚姻大事上遇上渣怎么办?感情陷得深,拖家又带口,离又离不了,凑合下去太窝囊。别着急,李大小姐来帮忙,助你拆婚脱离苦海!
(美)罗伯特·罗斯曼(J. Robert Rossman),(美
已完结· 10.41万字
【美】劳拉·金
已完结· 24.02万字
自从公爵继承人加布里埃尔在次世界大战期间身亡,厄运便降临古老的修恩福德家族。陷入继承人斗争中的家族成员接连离奇死亡,死因疑点重重。福尔摩斯和妻子罗素抵达曾堪比天堂的修恩福德家族宅邸――正义之殿,才发现案情错综复杂。福尔摩斯夫妇四处奔走寻找线索。他们究竟是能识破幕后黑手的诡计,还是落入他人设的陷阱?
(美)罗伯特·罗斯曼(J. Robert Rossman),(美
已完结· 10.41万字
(美)罗伯特·罗斯曼(J. Robert Rossman),(美
已完结· 10.41万字
(美)罗伯特·罗斯曼(J. Robert Rossman),(美
已完结· 10.41万字
[美]王冠华
已完结· 13.78万字
在仍然受家庭、家族和地方观念束缚着的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发生1905—1906年抵制美货那样同仇敌忾的爱国运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本书超越主要从民族觉醒角度进行的传统解说,一方面到社会结构性变革过程(如市场联系的扩展、信息传播的近代化以及各种市民团体的出现等)之中去探讨运动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注意考察参加运动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尤其是海外华人和上海商人的合理私利,从而对运动的起源、策略、斗争方式和结局做出了更为令人信服的解说。有理由认为,本书以其宽阔的学术视野和社会运动理论的运用,为中国近代民众运动研究开辟了新路向。 《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是关于研究“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的专著,书中超越主要从民族觉醒角度进行的传统解说,一方面到社会结构性变革过程之中去探讨运动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注意考察参加运动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尤其是海外华人和上海商人的合理私利,从而对运动的起源、策略、斗争方式和结局做出了更为令人信服的解说。
(美)罗伯特·罗斯曼(J. Robert Rossman),(美
已完结· 10.41万字
在一个越来越重视体验的经济体中,只有能为顾客和员工提供优质体验的组织才能蓬勃发展,否则就会寸步难行。由于体验设计的概念和方法散布在相互关联的多个学科中,因此还没有相关书籍向学生和有抱负的专业人士简洁地介绍如何设计体验。本书对体验设计进行了全面且易于理解的介绍。作者综合了来自多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详细讲解了设计体验的全部过程,并提出挑战,要求组织从用户的角度思考什么才是优质体验。本书还提供了体验类型框架,解释了使体验变得个性化和充实的原因,展示了跨学科的研究,吸引了人们对体验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关注,列举了很多真实案例,提供了设计创新和不可磨灭的体验所需要的实用工具。
(美)罗伯特·罗斯曼(J. Robert Rossman),(美
已完结· 10.41万字
(美)迈克·贝克特尔
已完结· 8.21万字
本书不仅探讨了导致人们陷入恐惧的5种因素,还研究了实现自我价值的10个基本要素。当你身心足够健康,可以关注他人、帮助他人时,你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平和,过上满意且平静的生活。这也是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真相:越让自己幸福,就会越使别人高兴。你可以成为真正的你,而且你仍然可以当一个好人(甚至更好)。
蒋巍巍
已完结· 14.05万字
本书通过“4个步骤、4个问题、7个秘诀和8个难题”,全面解析职场中的上下级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地汇报工作。这是一本有关“工作汇报”的实用手册,同时也是一本解读“如何与上司相处”的行为指南,能帮助读者学会正确汇报工作,完成从“透明人”到“不可替代者”的过渡,成为上司信任和依赖的对象,掌握在职场中发展与晋升的秘诀。适合对沟通技巧感兴趣的职场人士阅读。
【美】乔舒亚·贝克尔
已完结· 2.17万字
《人民日报》提倡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本书歌颂了凭借更少的物质享受更快乐的生活的极简生活方式。2008年,作者厌倦了每逢假期就要整理家中车库,与妻子、小孩一起实践极简生活。作者将实践过程中领悟的心得与体验浓缩出七大法则,帮助大家循序渐进地改善生活质量。
【美】苏珊·福沃德,【美】克雷格·巴克
已完结· 12.68万字
真正的爱情也许并不完美,但决不应发展成充满执迷、威逼、控制,甚至暴力伤害的关系。苏珊·福沃德博士拥有20年情感咨询的职业经验,接到过无数痴男怨女的求助。这些人最终都修补了感情的创伤,重新获得了身心自由。 如果你身处类似的情感困境,无论是自己有执迷倾向,还是不幸成为执迷者的目标,这本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书都能够宽慰你、帮助你,带你走出心牢,重获幸福。
胡适
已完结· 18.16万字
“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生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
李桥林
已完结· 7.75万字
从华为公司的目标管理、艰苦奋斗、工匠精神、服务导向、团队文化、时间规划、沟通思维、流程建设、高效执行、创新理念、弥补“短板”、惶者生存等12种工作哲学入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任正非,深入了解华为人的高效工作法。
【美】托马斯·阿姆斯特朗
已完结· 6.25万字
这是一本通过正念教学法来提高学生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教师用书。在今天的学校里,师生们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如何才能营造更安静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更专注地进行学习?课堂上的正念就是答案。 正念,让教室成为更高效的学习场所!
张俊杰
已完结· 17.20万字
《任正非决策华为的66金典》是由任正非一篇篇热情、深刻而鼓舞人心的文章,一次次动人心魄的演讲构成的,他大气磅礴地进行全球性布局,游刃有余地面对激烈竞争,从容不迫地处理企业发展困惑……
[美]加里·史密斯
已完结· 16.40万字
《简单统计学》脱胎于耶鲁大学热门统计学课程,加里·史密斯教授在书中巧妙地揭示了生活中的各种数据骗局,并用简单的统计学原理揭穿了其中的把戏,行文轻松幽默而又逻辑缜密,堪称一堂别开生面的统计课。 翻开本书,轻松掌握统计学背后的科学机制,掌握从数据中获取真知的技巧,全面升级你的认知。
华牧
已完结· 19.14万字
中国的企业中,华为走得很远!任正非在短短29个年头里,创造了全球企业都未曾有的奇迹。现在,全世界都对华为感到害怕。这29年,华为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发展成今天这般庞大的商业帝国。本书将带着这一疑问,层层讲透华为从创立到现在,任正非所经历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和重要决定,听他讲怎么做企业,怎么搞经济,相信你会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