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三年,培养高效学习习惯第2版
解素女
已完结· 12.87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解素女
已完结· 12.87万字
[中国纺织出版社]
[美]查尔斯·本
已完结· 18.44万字
唐朝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时代。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他们都认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黄金时期。《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的作者查尔斯·本先生是一位独立学者,并兼任夏威夷大学的教授,他广泛收集历史资料,以外国人的视角还原中国唐朝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
【美】乔纳森·伯格曼
已完结· 3.13万字
来自“世界翻转课堂”的成功模式——轻松效仿; 乔纳森对翻转课堂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勇敢尝试——成效显著; 数学和科学卓越教学总统奖得主震撼之作——具有影响力。
【美】彼得·盖伊
已完结· 80.85万字
“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观念,推动历史改辙 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 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自由”是这个时代的纲领,它让人倍感欣喜:光荣的独立前景和大展宏图的无限机会向所有人敞开了。 人类有史以来将自信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各个阶层的人们自信满满,开始相信理性和行动的力量。启蒙哲人们着手设计了各种改造秩序的方案——社会、伦理、科学、艺术、政治、教育…… 就此,挥别古老的过去,今日世界在他们手中诞生。 历史如何在自由观念的冲击下改头换面?个人如何在启蒙精神的照耀下主宰命运?现代史学巨擘彼得·盖伊,为我们娓娓道来。
周作人
已完结· 9.63万字
鲁迅的青年时代
许纪霖
已完结· 37.63万字
安身立命,继而立国兴邦。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可以表现为三种不同的人生关怀:社会(政治)关怀、文化(价值)关怀和知识(专业)关怀。这是三种不同层面的人生关怀,有着由显到隐、由外向内、由入世到出世的区别。作为任何一代和任何一个知识分子,这三种关怀都是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同时具备的。《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从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出发,进而关照到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既是一幅宏观的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像,亦是一张张纤毫毕现的知识分子个体的心灵图景。
刘琛
已完结· 6.32万字
本书不仅从理论角度对内容营销做了精准的定义,更为难得的是充分考虑了实操性,从创建内容、包装内容、推广内容、测量效果等多个角度对内容营销工作如何展开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可以说是中国本土品牌内容营销的专业指南,无论是营销从业者,还是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从事内容营销工作的小伙伴更应该人手一本,随时拿出来翻阅参考。
颜晓峰
已完结· 37.08万字
本书是作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成果的合集。全书从“四个自信”入手,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刘贵军
已完结· 5.53万字
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是世人公认的既懂理论又善操国民经济大盘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导人。而他从小家贫,仅有小学文化基础,学徒出身,走的是一条自学成才之路。从“小学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绝非易事。陈云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学习方法、处事原则、行为习惯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本书选取二十个不同的侧面,以传记的形式,图文并茂,较为丰富而生动地叙述了陈云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革命事迹与品格风范。陈云的成长足迹对今天的人们,尤其是处于人生之始的青少年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梅毅
已完结· 35.50万字
隋唐时期,中华大地再次迎来大一统。这一次,与其说是武力征服万邦,不如说是文明宣威各族。唐帝国以恢宏、自信的气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盛世:诗歌的繁兴、歌舞的风行、书画的臻盛、文明的多样……然而,盛极而衰,唐帝国被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之祸推入覆灭的深渊,一个充满反叛、杀戮、饥荒、瘟疫、欺骗、背叛的五代季世来临…… 在这三个多世纪里,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交错,“英雄”的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的“偶然性”交融,成就了这一繁华而复杂的时代。隋文帝文治武功,统一南北;唐太宗励精图治,君临万邦;唐玄宗英武明决,开创盛世;周世宗神武雄略,奠定大宋基础。在统一与分裂的两极之间,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开国元勋,李光弼、郭子仪等中兴大将,安禄山、史思明、黄巢、朱温等乱世之雄,他们在雄心霸业、机变权谋的挟裹下,演绎出一段段有血有肉、令人神往的故事,讲述着千年梦萦、神韵悠扬的英雄历史。
李长慧
已完结· 10.99万字
《绿梳子: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部百岁老人的自传。难能可贵的是,老人92岁才开始本书的写作,焚膏继晷,经年累月,一点一滴情景再现,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倾注了老人对岁月的珍重,对生命历程美好的回忆,对人性的乐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祝刚
已完结· 18.32万字
本书是一本以全视角(历史、技术、商业形态、行业角色等)来介绍和分析5G的图书,它旨在通过挖掘通信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内在逻辑,使读者,无论是资深的行业从业人员,还是初学者,都能够基于自己对5G的理解,构建5G对未来商业发展影响的思考和判断,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去创新、发展与合作,构建新的商业成长曲线。
游彪
已完结· 16.83万字
宋朝的制度设计一方面继承自大唐,一方面深刻汲取唐末五代武人乱政的历史教训,发展出自身的独特性。本书分别从“重文抑武”国策的形成、募兵体制的建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结构和制衡原则、教育与科举制度、法制体系等多个角度论述宋朝顶层制度设计的特点,以及其对政权维系的作用和意义。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19.95万字
《后革命时代的中国》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讲学社丛书”第二辑,内容以2010年著名土耳其裔美国汉学家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在清华园为“梁启超纪念讲座”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扩充而成。德里克教授从“全球现代性”的视角对20世纪初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知识话语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批判性的反思。其所涵盖的主题非常广泛,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到社会学和人类学,再到儒学与国学。在本书中,它们都被理解为进入一个根本问题的共同窗口,即后革命时代的中国思想对文化与历史的调适。
方天戟 著
已完结· 11.98万字
张江
已完结· 22.27万字
本书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有关文艺问题的系列重要讲话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和概括了总书记有关文艺问题的主要论述、核心观点、基本思想,并尝试性地从理论体系构建的思路出发,探讨总书记有关文艺论述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新时代我国文艺基本规律的揭示与文艺实践的把握。本书重视对讲话文本的细读研究,同时又始终将理论探讨与我国文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做到与近期新的文艺理论成果相结合,从而以更加客观科学的精神展示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中所体现出的现实品性、深层内涵、理论价值,及其必将长期指导我国文艺工作的重要意义。除对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之外,本书还以此为基本内容,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李晓鹏
连载中· 16.51万字
★帝国的制度如何建立?见微知著,洞悉盛世的缔造密码以明朝为例,探究中华文明历朝盛世的治乱得失。以明朝开国盛世为论述主线,兼论历朝盛世开创的施政经验,将明初九帝与中国历史上缔造盛世的其他帝王加以对比,清晰展现了盛世开创的制度基础、士大夫的著史心理,以及君臣在治理上的博弈。★ 打破历史人物脸谱化形象,重新审视明初九朝君臣施政得失朱元璋是在反腐倡廉还是诛杀功臣?东厂是特务机构还是监察机构?文官盛赞的明孝宗皇帝是否真的堪比汉文帝和宋仁宗?史官的褒贬自有其标准,但真实的治国效果不会说谎。明初的盛世,为我们重新评价明朝制度和历史人物提供了更有效的视角。★经济学思维与数据分析方法,探寻真实的治国效果李晓鹏讲历史,并非沿用儒家传统道德的评价标准,而是从其经济学背景出发,深入史书中容易为人忽视的枯燥数据,探寻真实的治国效果,重新审视当时的经济、军事、民生状况。这种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读者认识中华文明、理解当今中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路径。
曹开虎,周夫荣 著
已完结· 10.17万字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已完结· 21.88万字
《西中有东》讨论了平等公正的社会理想和组织设计在前工业时代的中国和英国的发展演变,并在此过程中,复原了中国的正义传统在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有关社会公义的政治讨论和制度建设中扮演的隐藏角色。 全书以结构性分析为框架,创造性采用跨语际、跨视觉的研究方法,从人民的定义、社会身份平等、自然宇宙观、言论自由四方面着眼,具体分析了唐宋时期中国的政治讨论与制度建设,以及后世英国对中国材料的译介引述和对中国形象的褒贬讨论。 包华石广泛征引文献和视觉材料,以说明不论中国还是英国,当面对愈加放纵的特权和专制权力时,众多名人志士都采用了相似的策略予以理智回击。而今天,我们却只对有所谓“欧洲近代早期”的发明耳熟能详。事实上,前工业时代中国和英国的历史发展有着众多相似的经历,譬如受过教育的非贵族人士的崛起、印刷技术的普及、大众识字率的提高、不断扩张的艺术市场、公共领域的出现等等。正是这些共性经历,使得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在18世纪产生了革命性互动。
方天戟 著
已完结· 11.98万字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著
已完结· 22.79万字
邵维正 主编 李步前著
已完结· 6.78万字
汪军 著
已完结· 17.90万字
碳中和代表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中,所有人的财富都将通过碳排放这个媒介进行重新分配,高碳企业的财富会流向低碳企业,增碳行业会流向减碳行业,这些企业的财富重新分配又会逐渐渗透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所有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本书从气候变暖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出发,详细讲述了碳中和提出的原因、现状,以及从国家和企业层面如何实现碳中和。同时,本书详细介绍了碳中和带来的一个新兴金融市场——碳交易市场的体制机制及参与方法,以及一个新兴的行业——碳管理行业的业务内容及市场空间。最后,本书以个人角度出发,讲述在碳中和时代下,个人应当如何从日常生活、学习就业和投资理财方面为碳中和做出自己的贡献。
方天戟 著
已完结· 11.98万字
大模型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热点之一。大模型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针对其需求设计的算力及基础架构。本书针对如何为大模型构建基础架构进行深入讲解,并基于TOGAF方法论,剖析业界知名案例的设计方案。 《大模型时代的基础架构:大模型算力中心建设指南》总计13章。第1章讲解AI与大模型时代对基础架构的需求;第2章讲解软件程序与专用硬件的结合,涉及GPU并行运算库、机器学习程序的开发框架和分布式AI训练;第3章剖析GPU的硬件架构,涉及GPU的总体设计、Nvidia GH100芯片架构和拥有其他Hopper架构的GPU;第4章讲解GPU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第5章讲解机器学习所依托的I/O框架体系;第6章讲解GPU集群的网络设计与实现;第7章讲解GPU板卡算力调度技术;第8章讲解GPU虚拟化调度方案;第9章讲解GPU集群的网络虚拟化设计与实现;第10章讲解GPU集群的存储设计与实现;第11章讲解如何基于云原生技术为机器学习应用设计与实现更好的开发和运行平台;第12章讲解基于云平台的GPU集群的管理与运营,涉及云运维平台、云运营平台和云审计平台;第13章基于一个服务机器学习的GPU计算平台落地案例,展示如
周作人
已完结· 9.24万字
刘俏 著
已完结· 20.71万字
①金融体系—研究—中国
方天戟 著
已完结· 11.98万字
学长来救你了
连载中· 36.04万字
一个少年穿越火影世界,成为长门的弟弟。 并携带一颗海贼王中的冰冻果实和一颗闪闪果实(后来的极光果实),并逐渐成立一个小队,与同伴快乐生活的的故事。
(法)勒庞;张倩倩
已完结· 9.14万字
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种种特点及其成因,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该书受到了弗洛伊德、罗斯福、戴高乐、丘吉尔、梁启超、梁启勋、周作人等人的赞誉和推崇,尽管语言辛辣,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中感受到天才般的洞见,从而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当今的社会现象和事件。
张向荣
已完结· 30.76万字
中国历史上,西汉与后世定型的“一家一姓”的朝代不一样。它不仅是一个朝代,更是中国儒家文化首次实现立法的新阶段。同时,西汉也是一个迷信天人感应的时代,在不到两百年的历史中,充斥着谶纬之学。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灾异变化、祥瑞谴告就与现实政治运动紧密相连。 生于西汉末年的王莽,幼年丧父,并没有得到作为外戚家族成员的优待。他从一介儒生,以其周全的为人处世之道,一跃成为家族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他借助“祥瑞”之说,重返朝堂;又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步步高升,终合法建立了新朝。那他又是如何在短短的十五年里,就从“天下归心”的“哲人王”成为了一个“天人共弃”的篡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