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国际广播

时刻: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韧性与创新

时刻: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韧性与创新

秦朔

已完结· 15.53万

本书收录了资深媒体人、财经观察家秦朔2018-2019年间的文章,内容囊括全球经济、金融和商业热点,着眼于中国商业的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洞悉和中国商业文明的探索,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 在过去的一年中,秦朔考察或调研了那些在时代风口浪尖上的企业及行业,他会在本书中告诉你,当我们面对不曾想象的困难时,会更有机会拥抱美好。

中国的全球化革命

中国的全球化革命

【美】韩德尔·琼斯(HandelJones),【中】张臣雄

已完结· 19.88万

出海·征途:解码中国企业全球化之道

出海·征途:解码中国企业全球化之道

黄兆华

已完结· 13.26万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构建以及资本流动促使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而其背后的推手和赢家是跨国公司。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聚焦开发面向全球的新市场,尤其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 《出海 征途 解码中国企业全球化之道》作者基于多年海外实战经历,以及帮助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方面的丰富咨询经验,从战略、组织结构、人才储备、领导力以及风险防范等角度,分析了华为、吉利、柳工、大疆、传音等企业的全球化之路,系统地阐明了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市场时将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应对方法,总结了一条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全球化发展道路。 对于渴望进驻海外市场并获得一席之地的国内企业和企业管理者来说,《出海 征途 解码中国企业全球化之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大国寡品 反全球化时代中国如何走向世界

大国寡品 反全球化时代中国如何走向世界

李光斗

已完结· 14.76万

本书就如何打造中国国家品牌从“道、法、术”三个层面做了详细阐述。首先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其次是打造能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产业支撑,再次是国家品牌符号企业和文化品牌的打造。国家品牌的建立需要强大的文化输出,同时文化输出强势品牌和产品是重要载体,文化输出的实际力量是强大的代表性产业和代表性企业。反全球化时代,既是国家的战略转型期,也是中国制造转向智能制造的转型期,还是中国由制造立国向品牌立国的转型期。突围之路既需要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布局、深耕,也需要国家战略指导。 本书适合企业老板和高管阅读。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上下册)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上下册)

张企荣

已完结· 86.03万

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仅从字面即可理解意思,如后来居上、小题大做;而有些却必须知道来源才能明白,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本书收入了近千个成语故事,通俗地讲解了这些成语的来源。

旧格局与新周期:全球金融周期下的中国经济

旧格局与新周期:全球金融周期下的中国经济

赵巍华

已完结· 18.84万

加入WTO之后的十年,中国经历了一个 化主导的繁荣周期,中国的实体经济 深地卷入 分工体系, 货币金融体系与 货币金融体系的联系也 趋紧密。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和 经济“大分化”格局的出现,中国经济又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在赵巍华、徐以升编著的《旧格局与新周期(全球金融周期下的中国经济)》中,作者敏锐而准确地把握住当今世界已经或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 经济和金融周期从上行转入下行、中美经济金融周期从同步走向分化、美元从宽松和疲软走向收缩和强势,并以此为背景对中国货币金融和宏观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通过旧格局与新周期的概念,作者把中国经济置于世界货币金融经济体系尤其是“中美循环”的大格局之中,全面把握货币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而对中国经济由“旧格局”向“新周期”切换的必然性以及“新周期”主要特征,给出了全面、独到的分析。

新增点:全球变局下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

新增点:全球变局下中国经济的增长路径

管清友

已完结· 17.75万

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如何纾困? 中美两国战略性竞争的新趋势是什么? 中国金融、房地产、传统制造业等领域面临怎样的变革? 面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寻找出路?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下册)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下册)

张企荣

已完结· 41.07万

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仅从字面即可理解意思,如后来居上、小题大做;而有些却必须知道来源才能明白,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本书收入了近千个成语故事,通俗地讲解了这些成语的来源。

博弈:全球价值链变革下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博弈:全球价值链变革下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张茉楠

已完结· 15.78万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价值链格局演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大国博弈的根本是实体与科技之争,是全球价值链与利益分配之争,是规则主导权之争。面对世界不断深入展开的多极化趋势,面对国际混乱失序因素明显增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持续上升的全球化大背景,中国该如何洞察未来,化危机为机遇,从而掌握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作者在本书中,将自己多年关于此话题的研究精华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并深入、专业、点穴式地阐述其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逻辑脉络和发展规律,对全球价值链与世界格局演变、大国博弈、中美贸易战、科技竞争、多边贸易规则体系、中国全球化战略等诸多贸易战略、现实问题开展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研判,以期能为当今中国如何突破内外相交之困,提升全球竞争力水平,指导实践决策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民族复兴视野下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民族复兴视野下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张光山

已完结· 15.45万

“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研究丛书”是一套开放性研究丛书,是中宣部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其扎实的研究内容、权威的研究团队、新颖丰富的视角,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 本书是该丛书中的一本,由分析文化、现代化、民族复兴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及内容,以及所面临的形势,*后阐述了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本书视角新颖,从民族复兴的视角切入,勾勒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脉络,阐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核心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分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全面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协调推进的策略与路径,对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月球看地球2:当下的中国经济

从月球看地球2:当下的中国经济

长江商学院

已完结· 5.77万

站在的历史节点,如何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方向? 在优选金融市场波折诡异新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建设起金融的新秩序? 人工智能、生态商业的革命中,企业该怎样继续前行?…… 在长江商学院编著的《月球看地球(Ⅱ洞见中国经济与商业新动能)》中,长江商学院的13位教授,从经济学、金融学、战略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视角思考和探究中国经济与商业的新动能,用客观平实的语言和数据,分析了站在改革节点的新时代中国经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结合案例分析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与突破口,为处于发展关键时刻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观点和道路。 宏观经济走势、金融体系、政策监管、工业4.0、资本市场、人工智能、商业生态圈、人文公益……无论是时下热议话题,还是未来转型之路,长江商学院的教授们立足于中国经济的新起点,凭借一以贯之的预见性观点,附以详实的研究案例和数据资料,不断探求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更好的未来。

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

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

[美]穆盛博

已完结· 9.82万

减轻因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而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本书提出,为解决当今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引起、理解和应对环境发生的改变的,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书探索了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场——舟山海洋区域内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时间从19世纪间这些岛屿出现移民潮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区域中商业价值最高的鱼类濒临灭绝为止。这部舟山渔场史阐述了一个长期的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交叉分析了地区、区域、跨国界的生态化趋势。

话语的长城:文化中国探险记

话语的长城:文化中国探险记

【美】苏源熙

已完结· 14.58万

“文化中国”包括三个部分:历史上的中国国土本身(目前正经历不同的政治命运),海外华人社会(很多已经经历了几代人),以及有关中国的研究或写作。本书在这三个维度上, 对“中国”的多重意义进行解读和分析。本书由几篇原本独立的论文构成,但在结集成书的时候,作者在逐渐清晰的共同问题意识下,作了相应改动。

孤独经济:城市化、全球化与社交网络下的未来

孤独经济:城市化、全球化与社交网络下的未来

(英)诺瑞娜·赫兹(NoreenaHertz) 著

已完结· 18.27万

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原书第3版)

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原书第3版)

【美】巴里· 埃森格林(BarryEichengreen)

已完结· 20.19万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上册)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上册)

张企荣

已完结· 44.95万

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仅从字面即可理解意思,如后来居上、小题大做;而有些却必须知道来源才能明白,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本书收入了近千个成语故事,通俗地讲解了这些成语的来源。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何帆

已完结· 13.22万

本书介绍了金融危机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如何退出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已然不可避免的泡沫,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进行结构调整,如何解决高房价问题,如何解决失业问题,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如何推动下一步的改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如何避免主权债务危机,如何避免二次探底,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系;中国崛起时代,“中国与世界”之间,如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如何懈决人民币升值问题,如何进行海外投资,如何解决即将到来的中欧、中美经济;中突,如何与全球经济互动,如何让自己的崛起之路更加顺畅——这一系列问题,作者都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数字经济驱动的全球化

数字经济驱动的全球化

王世渝

已完结· 21.18万

作者结合自己在中国资本市场30年的经历和多年的全球化从业经验,以5G时代的数字经济作为驱动力,讨论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时代产业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讨论中国企业、中国产业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中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讨论中国的全球化企业与5G时代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融合方法,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探讨全球化企业的新动向,掀起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浪潮,帮助更多企业学习全球化、理解全球化、一同走过全球化。

中小学英语诵读名篇:中国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经典

中小学英语诵读名篇:中国语文课本中的外国文学经典

【美】亨利等

已完结· 27.30万

在中小学《语文》课本,外国文学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曾经反复诵读的那些经典名篇,曾经带给我们心灵的感动、激发我们对文学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至今,我们也忘记不了其中的一些名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热爱生命》、《皇帝的新衣》、《后一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雷海宗

已完结· 12.12万

本书上编的几篇文字是抗战前三年间在清华大学发表的。最晚的《中国的家族》一篇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月一日出版;一周后的夜间,著者在宁静的清华园,就被卢沟桥的炮声由睡梦中震醒。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修订版)上下全2册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修订版)上下全2册

黄玉章,郭汝瑰

已完结· 88.25万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由郭汝瑰、黄玉章任主编,田昭林、王文荣、张毓清、戚厚杰任副主编,萧克题写书名。参加编写和编审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国共两党的将领,也有研究军事史的专家,他们查阅了大量国家和地方档案馆的抗战原始档案,参考了日、美、英以及我国大陆、台湾出版的300多种图书,经6年写作、4次修改,得以完成。《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套装上下册)》实事求是地反映正面战场上的抗日历史,既不为之“擦粉”,也不为之“抹黑”,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日本侵华,以及中国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寇的真实面貌;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中国李庄文化抗战的港湾

中国李庄文化抗战的港湾

罗鸣著

已完结· 14.67万

本书以纪实性为主,通过事件、人物、故事来描述中国李庄,文化抗战的港湾。该书集思想性、资料性、可读性、故事性、传播性于一体,从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展示了李庄文化抗战的豪迈景象,为传承中华文化命脉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美)柯博文

已完结· 23.00万

日本问题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的主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种政策在“西安事变”中并没有中断,直到1 937年8月在上海爆发战争,它才被完全放弃。作者在民族国家建设的分析框架下,用国民党、共产党叙事之外的“第三只眼睛”审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一致与冲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南京十年建国时期”(1927~1937)的认识。

典籍里的中国:论语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论语故事

严曼华

已完结· 5.60万

论语故事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随便问吧:关于中国文化的108个趣味问题

秦姜

已完结· 11.84万

这是一本浓缩中国文化精粹,并集知识性、严谨性于一体的趣味读物。本书参考了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的研究成果,通过“提问 解释 知识拓展”的形式,用轻松活泼而又严谨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力求晓畅易懂、准确生动,并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和知识的可读性,以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要。希望您读完本书后,能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增加谈资,做一个博闻天下的知识达人。

从北平到延安:1938 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从北平到延安:1938 年美联社记者镜头下的中国

宋玉武

已完结· 2.42万

精选1938年美联社特约记者霍尔多·汉森所拍摄的反映中国抗战的历史照片194幅,涉及北平、冀中抗日根据地、晋南、延安等地;并配以汉森的旅行日记、新闻稿件、已发表文章。汉森类似白描的写作手法,也向读者诉说了彼时中国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一支与众不同的抗战队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部队。

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

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

[美]易明

已完结· 14.85万

该书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分析了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及环境治理的艰巨任务。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

【日】王柯

已完结· 17.73万

中国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初认识,追溯到在这种认识之上的人类与自然神灵之间建立的契约关系,以及为了遵守这种契约关系而形成的关于人与人之间、个人•共同体•社会•国家四者之间、文化与政治之间、权威与权力之间 、民族属性与文化属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只有在这一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正确掌握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脉络,理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理解各时代的民族关系和各个政权处理民族问题政策的得失,并进而思考近代民族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到解构近代民族问题的钥匙

中国文化的展望

中国文化的展望

佚名

已完结· 33.00万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全24册),ISBN:9787807117087,作者:

增长的奇迹:透视图表下的中国经济规律与走向

增长的奇迹:透视图表下的中国经济规律与走向

张涛

已完结· 10.12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在*近的这次全球经济加速增长和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由一个边缘性质的参与者逐渐贴近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中心,由价格接受方逐渐具有了全局性的影响力。 本书选取中国经济*重要节点、经济相关的重要领域和行业等热点,收集多年来的经济数据并进行选取,制成50张图表,试图找到中国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深入讨论未来经济的变化趋势及背后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宏观与微观、市场与政策、地方与中央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作者将复杂的经济理论和看似深奥的经济运行轨迹,用*简单直白的图表形式,辅以经济常识,教给读者一套简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论。 眼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改革迎来了一个新的关口,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扑朔迷离的经济现实面前,我们该如何把脉经济运行规律、找准经济发展趋势?这套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经济与财富趋势,决策当下,机遇未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