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日笠千代

抗日之绝代战神

抗日之绝代战神

铁马冰河

已完结· 328.50万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特种兵许立春,意外穿越民国,成为南京城外码头上讨生活的淮帮弟子,且看他如何从一个底层帮派弟子,一步步收编淮帮,青帮,洪门,斗军阀,打鬼子……

末日来临:神话代理人

末日来临:神话代理人

姬赤水

已完结· 187.24万

世界末日,资源匮乏。 神秘天域突然出现,挑选全球250个国家代表参与天域生存之战。 胜利者的国家,可获得丰厚奖励,食物,水源,军火,乃至于全国民众的寿命。 萧凡穿越至此,意外成为华夏代表,进入天域之战。

现代日本小说集

现代日本小说集

周作人

已完结· 34.40万

现代日本小说集

末日之修仙时代

末日之修仙时代

一只超大的蜜獾

已完结· 31.48万

全球混乱,虫群大举入侵。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进化的时代。

落魄千金日常

落魄千金日常

灵灵

连载中· 33.51万

陈子雨本是侯府千金,因得罪当朝公主,被侯府送到尼姑庵为尼,她不想余生常伴青灯,于是打算逃离尼姑庵,然而意外出现的穆荆打断了她的计划,把她接出尼姑庵、娶她为妻,她本以为他对她必有所图,可是他却用对她一生的呵护证明了他的真心。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

[美]查尔斯·本

已完结· 18.44万

唐朝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时代。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他们都认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黄金时期。《中国的黄金时代·唐朝的日常生活》的作者查尔斯·本先生是一位独立学者,并兼任夏威夷大学的教授,他广泛收集历史资料,以外国人的视角还原中国唐朝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

菊花王朝:两千年日本天皇史

菊花王朝:两千年日本天皇史

胡炜权

已完结· 13.61万

日本的天皇制,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长的君主制度,从日本神话时代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天皇制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谜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对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本书梳理了与天皇和天皇制相关的70个问题,共分10章,向读者详解有关天皇和天皇制的各种谜题。前4章主要阐述与天皇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概说天皇的历史与天皇制的发展脉络;后6章则从天皇的宗教与仪式、思想、艺能与学问、日常生活、形象、家族等各个方面,解答人们对日本天皇日常生活的疑问。

游戏通古今,启朝因我千秋万代!

游戏通古今,启朝因我千秋万代!

彼端视界

连载中· 69.92万

被陷害破产负债后,赵青砚意外开启了一款以启朝为原型的基建升级游戏。 她既能帮助亡国的启朝繁荣昌盛,还能和自己的偶像,英年早逝的皇帝萧穆亭互动。 不仅如此,她在游戏获得的金币奖励还能在现实为她所用! 不用氪金还能反哺自己,有这种好事! 战后安置流民?她写下解决之法; 无法寻找安全水源?她画地图解决燃眉之急; 萧穆亭英年早逝?且看她如何操作游戏、让偶像长命百岁。 玩着玩着,赵青砚把自己玩成了新晋豪门, 萧穆亭对她情根深种,文臣华琰和武将范临修也盯上了赵青砚。 她困惑挠头:我怎么把基建玩成恋爱游戏了?!

七零村花的现代打拼日常

七零村花的现代打拼日常

糖心喵酱

连载中· 50.94万

七十年代土生土长的林巧云最近有点慌。 她跟弟弟带着两床破被褥,被亲爹后娘赶到了破破烂烂的林家老宅。 谁知道破烂老宅竟别有洞天,能够通往另一个年代。 【从此,林巧云开启了每天往返于七零和现代的生活】 河集村村民一年挣不了150,林巧云搬砖一天的工资就150。 河集村家家户户把鸡看得比人重,林巧云:15块钱是吧?来两只! 河集村最穷最苦才吃的野菜菜,林巧云15一斤卖给现代人,分分钟抢断货。 林巧云:……老宅旺我!

中国近代通史 第九卷 抗日战争(1937-1945)

中国近代通史 第九卷 抗日战争(1937-1945)

王建朗,曾景忠

已完结· 43.80万

本卷对抗日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外交行了全面的叙述。在宏观上,注意把握抗战程的主要脉络,展现出抗战发展的趋势;在微观上,重研究了若千对抗日战争全局以及对战后政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面结合,力求全面反映出抗日战争发展的全貌。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在外交上,抗战时期都出现了若干新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力地支持着抗战的行,并在相当程度上为战后的政局演变奠定了基础。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日】古川隆久

已完结· 16.28万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战争过后,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日本的昭和时代充满了激变,国家在战前一步步迈向战时体制,在战时树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在战后初期饱受饥饿与贫困之苦,然后迎来奇迹般的经济复兴。那是日本遭遇挫败又重新奋起的时代。日本大学教授古川隆久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外交、大众文化的广泛视角,遵循战前、战时、战后的时间维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轻松俯瞰昭和时代的历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结的过去,它留下的遗产至今仍然保持着影响力。这是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穿越富二代就开末日?

穿越富二代就开末日?

乌鸦做了个飞机-奇迹小说家

连载中· 2970

血红的月光高照大地,丧尸也就此诞生。 变异兽、变异植物也接踵而至。 身披模式选择签到系统穿越至此。 是将一切从零开始,还是保持现在的新文明继续发展。

锦衣千岁:三日内,大破五十万匈奴!

锦衣千岁:三日内,大破五十万匈奴!

锦衣之上

已完结· 211.92万

匈奴犯境,宦官误国?小太监一怒之下坑杀五十万匈奴! 我大商男儿绝不是孬种!太监也不是!!!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健康医疗模式转型与创新 掘金千亿医疗产业链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健康医疗模式转型与创新 掘金千亿医疗产业链

丽睿客

已完结· 12.99万

本书从传统医疗产业转型、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打造、“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生态圈、医疗机构的跨界与转型、传统医疗机构的变革、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医疗8个维度切入,尝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探索智慧医疗的崛起、发展、商业模式等。智慧医疗市场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就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足以证明智慧医疗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书适合医药行业相关从业者,以及对“互联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与学习。

日本近现代农业政策研究

日本近现代农业政策研究

温娟

已完结· 16.19万

本书聚焦于日本农业问题两个主题,一是资本主义与农业的问题,另一是政府与农民的问题。研究认为,前者受其国家体制的制约,而后者则与执政者的裁量相关。近代以来日本农业不仅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廉价粮食,乃至廉价劳动力;同时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被视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日本近现代农业政策始终以扩大农业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工农业间差距为目标,但是其政策理念与目标之间却始终存在一定的“非整合性”,这种非整合性造成日本政府的农业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出现断层。进入21世纪后,日本农业政策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其结果如何仍需要长期的持续性关注。

现代日本小说集

现代日本小说集

佚名

已完结· 7.10万

日本代表大文豪代表作(套装全三册)

日本代表大文豪代表作(套装全三册)

【日】太宰治,【日】中岛敦,【日】芥川龙之介

已完结· 30.80万

人间失格+罗生门+山月记

日本近现代经济政策史论

日本近现代经济政策史论

杨栋梁

已完结· 31.43万

本书把握国际因素和国内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从资源禀赋、条件约束,制度安排、政策运作,路径选择,生产要素配置,经济周期变动,阶级阶层状态、对外经贸关系等不同层面入手,对日本近现代不同时期和阶段的经济现代化进程及其特点进行了宏观考察和徽观分析,在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上展示了独自的思考和发现。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全6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全6卷)

江苏人民出版社

已完结· 136.08万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本卷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其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日本现代政治史论

日本现代政治史论

王振锁

已完结· 32.55万

本书介绍了战前日本政党的概况(政党的起源、发展、衰退与崩溃),战后日本自民党的兴衰过程及其在战后日本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日本在野党的相关情况。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

杨念群

已完结· 31.94万

本书为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全面反思与阐释,以及反映出西方各种史学思潮在中国史学界的应用状况。本书不仅是作者近二十年对此一问题的持续思考的精粹集结,作者所提出的拓展史学进境的新思路需从跨学科的角度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更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作者借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反思与阐释,向更多学人分享了兼具全球视野的研究素养、剖析事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学科专业壁垒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宏观上要思考当代思潮变动下的政治动态与社会发展,微观上要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以此锤炼史学工作者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千代的桔梗花嫁

千代的桔梗花嫁

猪小萌

已完结· 11.81万

孤儿蔚千代可真是倒霉到家了! 好不容易被收养,却又得知养父母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无奈之下,她只好住进了破旧的神社。 不过,上帝爷爷似乎还没有睡着,一个恰巧来祈福的阿姨竟然是妈妈失散多年的朋友,还将她接到豪华别墅里居住,这会不会是做梦啊? 而阿姨的儿子竟然是学校里的超级花美男,冷若冰霜不说,还有一个惊天大秘密!只要身体虚弱,或者被女生拥抱,就会变成小正太。天啊,发现了花美男的秘密,她不会被灭口吧? 与花美男“同居”的生活,真是一波三折又心动甜蜜呀!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一卷 总论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一卷 总论

杨栋梁

已完结· 24.74万

一部承载着“友好”、恬淡和对立等不同内容的中日古代关系史,给近代前夜日本传统的中国观留下了什么“思想遗产”?鸦片战争的炮声惊醒东亚的太平梦后,日本的中国观怎样从“文化遥想”变成了“现实殷鉴”?甲午战争后,日本的蔑视型中国观如何形成和固化?二战以后,日本的中国观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以史为证,知古方可达今。历史这面镜子,既可认知对手,也可检点自身。 本卷依据后五卷展开的基本实证资料,从日本、中国和世界的共时性三维约束环境的视角出发,历时性地考察了日本近代以来中国观的演变,分析了其不同时期中国观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了其中国观的变化规律及其本质。

日本近现代教育政策研究

日本近现代教育政策研究

臧佩红

已完结· 19.97万

本书在认真解读日本政府有关教育的决策、法令、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日本近现代教育体制的演变,以及各个时期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考察。揭示了其近代“皇国主义”“军国主义”教育的发展脉络和特征,并阐释了其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及当代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举措。

近代中日思想文化交涉史研究

近代中日思想文化交涉史研究

刘岳兵

已完结· 31.52万

近代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中,学者之间的相互往来、著作的相互翻译、思想的相互启发等,在彼此交流中实现了适应各自社会需要或自身发展的创新,从而达成了双赢。本书即是对这种互惠与双赢的历史事实的探讨,这不仅有利于纠正以往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偏面强调日本对中国的影响的单向思维定势,而且对进一步分析近代日本知识建构中的中国因素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六卷 (1972-2010)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六卷 (1972-2010)

田庆立,程永明

已完结· 24.40万

本文阐述了中日复交以来(1972—2010年)日本政界人士、经济界人士和普通国民的中国观的演进轨迹和发展特征。依循历史发展的脉络,集中对不同时期日本各界人士中居于主流的对华认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日本各界人士对华观的变迁与国际体系层次因素、日本国内政治生态变化及中国国家实力的消长紧密关联。日本各界人士的对华认识在由冷战时代向后冷战时代演进的过程中,实现了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嬗变,经历了从“建设性接触”到“战略性防范”的变迁,对中国的定位逐步完成了由“友好伙伴”向“竞争对手”角色的界定。日本各界人士中国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竞相作用的“合力”结果。显然,就日本各界人士对中国的认知而言,往往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征。

现代日本杂文集

现代日本杂文集

周作人

已完结· 9.50万

现代日本杂文集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四卷 (1895-194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 第四卷 (1895-1945)

杨栋梁主编 王美平 宋志勇著

已完结· 20.75万

甲午战争直至日本战败(1895—1945年),日本在中国不断深化的民族危机中,蔑视型中国观进一步固化,对于中国掀起的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国民革命等救亡图存运动,日本政界、军界乃至知识界的主流均否定其积极意义,甚至以表象为据反向理解各种革新运动会促使中国更为迅速地走向分裂与崩溃,坚持“中国亡国观”。由于持有此种认识的主体或直接位于决策地位制定政策,或处于决策周边提出议案,或置身于驻华使馆及军事机构提供相关情报,或活跃于言论界主导舆论,故“中国亡国观”通过各种渠道融入日本对华战略及决策的制度框架,并成为支配性观点,导致日本最终发动十五年侵华战争。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二卷(1603-1840)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二卷(1603-1840)

杨栋梁,赵德宇,向卿,郭丽

已完结· 17.83万

自古以来,日本长期折服于中国的文治武功,然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随着内外形势的诸多变化,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开始发生转变。知识界的中国认识基本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人中国观的方向,这集中反映在儒学、国学、兰学三大学问体系中。由于“三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所倡精神各异,因而对中国的认识也表现为三种互相联系又相互龃龉的话语。源于三大知识体系的中国认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概而观之,作为与中国儒家同根的日本儒者反映出实现日中两国文化平等的诉求;国学家们则基于民族主义对中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兰学家则在与西洋的对照中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重新定位。要而言之,近代日本人对中国的各种认识,都可以从“江户三学”中找到原型。

日本现代外交史论

日本现代外交史论

俞辛焞

已完结· 31.85万

本卷由作者有关现代日本外交的研究成果组成,包括辛亥革命与日本、五四运动与日本、九一八事变与日本、华盛顿体制与日本、太平洋战争、战后日本改革等重大问题的论述,代表了国内学术界在这些专题研究上的最高水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