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吴焕加 著
已完结· 32.20万字
吴焕加 著
已完结· 32.20万字
[美] 弗兰克·梯利
已完结· 52.90万字
《西方哲学史》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认为,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胡叶落风
已完结· 218.91万字
“无论身处怎样的世界,无论受到何种对待,无论身份高低贵贱,我们都应该认真的活着!” 经营好酒肆、与未婚妻成婚,三年内抱上两个娃娃,最后白头偕老…这是虞戈的理想生活。 可突然有一天,一辆自宫里来的马车停在了酒肆前。 伴随着马车而来的惊人消息,在击碎这平凡理想的同时,也间接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而故事,要从永安城南那家不起眼的酒肆说起…
杜学文
已完结· 35.24万字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国家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消失了。只有那些具有强韧生命力的文明才能被传承下来,并产生重要影响。在追寻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时,根据古代典籍记载与现代考古发现,可以帮助我们走进远古人类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一般而言,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往往呈现一种孤立的点式状态。仅就单个遗存来说,它们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但如果考察其延续性,就比较困难。从这样的角度来分析,在世界文化版图内,中国的山西地区,历史上曾被称为“三晋”的区域,具有某种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就是,根据考古发现,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源于这一地区的绵延不断的人类发展脉络,使我们对人类持续发展的基本线索有了一个能够感受到的典型标本。因而,讨论三晋地区的文明发展史,就不仅具有区域性意义,而是非常充分地显现出人类文化形成发展的整体性意义。也就是说,对三晋历史及其文明现象的研究,已经超越了具体的地域。至少可以说,这是对中华文明进行整体全面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切入点。甚至也可以说,是对人类文明进行讨论的一个完整标本。
杨子曼
已完结· 5.60万字
《一本书读懂西方艺术史》主要分为音乐篇、绘画篇、建筑篇、雕塑篇,从四大部分介绍了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音乐篇主要介绍了旋律丰富的巴洛克音乐时期、交响乐盛行的古典主义时期、自由情感表现的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与世界著名的十大歌剧;绘画篇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浓郁而浪漫的巴洛克绘画、梦幻而性感的洛可可绘画、多种流派自由发展的18~19世纪绘画和20世纪现代派绘画。建筑篇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洛可可建筑与拥抱自然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雕塑篇主要介绍了古希腊时期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巴洛克时期的雕塑和现代雕塑。
赵恒志
已完结· 14.60万字
适读人群:球迷,体育记者,巴西足球和文化研究人员。 在语言风格方面,笔者保持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尽量使球迷和非球迷都能看懂,都能爱看。
【美】维吉尔·M·希利尔
已完结· 46.98万字
《美国学生世界历史》:希利尔在本书创编年史的体例,通过新颖有趣的讲述,让孩子们了解时代全貌、认识历史全景:世间万物是如何起源的?古代埃及人有什么未解之谜?东方的印度、中国等古老的国家又有什么样的历史?作者在书中采用时间楼梯、人名重复、随文发问的方式,既别开生面,又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帮助他们对历史进行有效的认知和思考。让我们来阅读有趣的世界史吧!
朱光潜
已完结· 45.74万字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先生重要的一部美学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对公元前6世纪到20世纪初的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着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长期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使用,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迄今国内学者撰写的同类著作中*好的一部。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晓畅,广受读者欢迎,是一部不朽的美学经典。
王明珂
已完结· 24.36万字
《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具体包括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等地,进行了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羌”为案例,深入讨论了“民族”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群的融合变迁,提炼出“一截骂一截”“毒药猫”“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等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分为“社会篇”“历史篇”“文化篇”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
陈文斌
已完结· 15.14万字
建筑是人类站立在地球上的最恢宏的风姿。人类从远古时期的凿洞而居,到今天的万丈高楼,其间经历了难以描述的艰辛与努力。人类建筑文明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是同步的。一座伟大的建筑,容纳了人类物理力学的丰厚底蕴,彰显了人类手工业制造者的巧夺天工,承载了人类开拓创新的勇气与决心。每一座建筑背后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每一座建筑的年轮都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每一座建筑的脚步都烙印了人类文明的辉煌。
[挪威]奎纳尔·希尔贝克 尼尔斯·吉列尔
已完结· 3.30万字
本书是一部经典长销、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史作品。初版于1972年,以后屡次修订、充实。除了两个挪威语版本(尼诺斯克语和博克马尔语)、三个北欧其他语言的版本(瑞典语、丹麦语、冰岛语)之外,还相继被译成德语、俄语、英语、乌兹别克语、汉语、塔吉克语、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法语、阿拉伯语,最近还推出了波斯语和阿尔巴尼亚语的版本。作为教材和参考读物,该书已得到数十年时间和近二十个语种的检验。 本书作者是当代北欧哲学家,在哲学史和哲学理论两方面皆有深厚造诣,其运思以融会分析哲学传统和大陆哲学传统为特征。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展现西方哲学的概貌,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通过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的背景来勾画各哲学流派的发展脉络。全书围绕哲学核心问题,不仅着眼于历史语境,与过去的哲学家展开对话,而且将视线延至当下,与罗尔斯、罗蒂和哈贝马斯等当代哲学家进行对话。 本书的中译本(2004,2012)根据2001年劳特利奇出版社的英译本A History of Western Thought: From Ancient Greece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译
平天大圣
已完结· 25.85万字
重生地府开纸札店,绑定纸人替身系统,什么西天八十一路妖魔、师徒仨加紫霞仙子、诸天神魔,一起塞进娃娃里就完事了,终极手办赢家现场,我在地府重建三十三天!
戴建业
已完结· 11.61万字
◆风靡全网的国民教授戴建业,课程视频播放过亿,1000万网友点赞叫好。 ◆272首两宋诗词大盘点,覆盖两宋全时段苏轼、李清照、陆游等54位诗词名家,全面展现两宋诗词的发展轨迹。 ◆通俗、易懂、靠谱的两宋诗词入门之作,15万字一本小书了解300年两宋诗词全貌。 ◆陈引驰、骆玉明、六神磊磊诚意推荐!
小书虫读经典工作室
已完结· 8.03万字
本书的内容涵盖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两部分。首先用15章介绍外国建筑,以地点与建筑风格为线索,分别介绍欧洲各国、美国、南美洲及亚洲国家建筑的发展及代表性建筑物;然后以朝代更迭为线索,介绍了从先秦时代到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及主要代表。本书能够使孩子充分了解中西方各个时期建筑的风格及代表性建筑物,使他们惊诧于这一艺术形式的力量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同时,增长知识并提升艺术修养。
文聘元
已完结· 37.17万字
本书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用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欧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从西方国家每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开始讲述其自然环境、气候特征、人文风景以及历史沿革,如雅典、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圣彼得堡、柏林等,最终抵达大西洋彼岸的华盛顿、纽约。作者以全新的视角解读西方地理的自然性与人文性特征,独具特色,点与线之间相互串联,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西方。
朱立元
已完结· 25.77万字
本书收纳论文覆盖面较广,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古罗马的普洛丁、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到近代的休谟、德国古典时期的费希特、席勒、谢林,一直到现当代都有涉及;现当代美育思想的研究尤其占了较大篇幅,除了我们熟知的海德格尔、杜威、阿多诺、马尔库塞、伽达默尔等人以外,还有玛辛·格琳、赫伯特·里德、斯皮瓦克、玛莎·努斯鲍姆、戴维·斯旺格等人的美育思想,以前我们接触不多,或者知之甚少,这次论文集中都有专文论述,使我们大开眼界。这体现出一种创新的追求。
张海鹏,汪朝光
已完结· 40.79万字
《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叙述了自1912年*成立到1923年曹锟贿选告成、军阀争夺混战期间的中国历史。 本卷叙述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北洋时期的中国历史由于军阀争夺与混战,本就处在无序状态中,牵涉的方面、派系、人物众多,梳理、研究、分析其间的种种矛盾关系甚为不易,而关于北洋时期历史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充分,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戴建业
已完结· 12.21万字
◆陈引驰、骆玉明、六神磊磊推荐! ◆戴建业,风靡全网的国民教授,课程视频播放过亿,一千万网友点赞叫好。 ◆国民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全面讲述六朝文学的演进、特点与魅力。 ◆本书凝聚了戴建业教授的全新学术成果,并打破了学术著作的艰涩,通俗易懂,文字充满戴式风格。 ◆因为有了六朝文学,唐诗才得以诞生。 ◆推荐给广大文史爱好者、大学生、文学研究者和高校教师,这部不可多得的六朝文学史研究佳作。
唐封叶
已完结· 37.09万字
(英)马尔科姆·安德鲁斯
已完结· 13.71万字
《风景与西方艺术》以文艺复兴后近五百年来的西方著名风景画作品为切,讨论风景画是如何从传统作品中的背景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全面考察了作为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风景”,作为一种文化构建的“风景”,以及风景画的政治与经济价值等问题,是深刻理解风景画在西方艺术中的位置与价值,而一步理解西方现代艺术文化的经典读物。
谷园
已完结· 41.66万字
谷园讲通鉴:西汉兴衰史
【澳】理查德·哈兰德
已完结· 18.43万字
《从柏拉图到巴特(西方文艺思想史)》评介了自柏拉图到罗兰·巴特的重要文艺思潮发展阶段,以及这些阶段中的重要思想家,内容包括理论家的著述提要、理论流派的划分和各个时期理论发展的情况等,还结合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不少令人深思的问题。 《从柏拉图到巴特(西方文艺思想史)》由理查德 ·哈兰德所著。
陈寅恪 等
连载中· 17.58万字
西南联大只存在了八年时间,却培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教育史上的传 奇。传奇的缔造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自由的教学风气。
李学勤
已完结· 10.64万字
周武王灭商后建国,定都于镐,史称“西周”,历十一代、十二王,绵延二百七十五年。全书结合考古遗址、出土文物以及传世文献资料,对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予以深入浅出的全面展现,并揭示西周制度和文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书中详细地讲述了西周的方方面面,随文配有大量插图,全面、立体地呈现了西周时期的历史面貌,使读者从中可以读懂西周。
晏绍祥
已完结· 21.82万字
《与距离斗争:中国和西方的古代世界史研究》是长江学者晏绍祥世界古代史研究的合集,共收入七篇古典历史研究和史学史文章,主要涵盖了他对波斯帝国、古罗马、古希腊以及秦汉帝国等的研究成果。前两篇文章有关波斯帝国。作者通过比较研究,反思“专制”的概念内涵,提供了对古代帝国政治制度的新解。第三篇文章是古希腊罗马史学的综论,作者详尽梳理了从早期希腊的史学萌芽到罗马帝国末期的史学发展,不仅涉及希腊化时代等较少提及的时段,同时对不同时期史家、史作的写作背景都做了具体介绍。第四、五篇文章,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古典学研究,尤其是以日知先生为代表的古典学家的著作和经历。第六、七篇从古典政治思想和罗马帝国主义两个重要问题入手,条分缕析地勾勒了西方的学术前史和当下关注。七篇文章独立而统一,既回应了古典学的诸多重大问题,又描绘了东西方古代世界史研究的学术概貌。全书兼顾中国和西方的视角,不仅有对古代东西方帝国的比较研究,而且从多个切口梳理了中外的古典学研究。
张宪文,张宪文,吕晶
已完结· 55.97万字
《南京大屠杀文献史料丛书·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套装共三卷)》是在《南京大屠杀真相》(三卷)基础上经过调整补充新史料编纂而成。《南京大屠杀文献史料丛书·见证与记录:南京大屠杀史料精选(套装共三卷)》主要摘选日方、西方和中方的重要史料。
钱乘旦,孟广林,黄春高
已完结· 24.90万字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两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丛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
王晴佳
已完结· 23.70万字
《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西方史学二十论》是著名历史学家王晴佳先生的新作。书中收录了他的中文论文20篇,讨论范围广泛,从古希腊史学、对兰克学派的反思、米歇尔·福柯的史学思想,到近年出现的情感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和以展望未来为主旨的“后人类史学”。《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分为两个部分,*部分处理西方史学的传统和转型,第二部分探讨西方史学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向。全书深入阐述了近代史学传统的产生、特点及发展,同时展现了当下史学研究的*潮流。
(英)约翰·埃德温·桑兹
已完结· 40.87万字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西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 本书*卷自约西元前600年至约西元1350年,主要讲述希腊拉丁学术的发生、演变以及希腊、拉丁学术在拜占庭时期和西方中古时期的流布与嬗变。全书首先涉及荷马的史诗研究、戏剧及其他诗歌作品的研究、演说术与修辞学、语法学与词源学、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斯多葛学派、帕伽摩学派、帝国初世纪的文学批评以及古典晚期的希腊、拉丁学术等诸多方面,视野宏远,涵括诸端。在本书后半部分,作者把目光投向君士坦丁堡,对于古代到中世纪之间文献的传承、抄录和校勘进行细致整理和深度阐述,对拜占庭学术、9世纪的经典著作、早期经院学者及其经典著作、中古时期的文献考据等情况细细爬梳,使得枝蔓繁多的中古时期的学术发展脉络一目了然。
萧绰
已完结· 13.78万字
西域为汉代以来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在丝绸之路影响下,西域特指汉、唐两代所管辖的今中国新疆大部分及中亚部分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中西的走廊。 西域从汉武帝刘彻时起属于汉朝,最初有三十六国。这些古国有着迷离传奇的历史:曾经兴盛的楼兰文明,又谜一样地悄然消逝;汉朝、匈奴和西域诸国的世代恩仇,惊心动魄;张赛、班超经营西域的丰功伟绩,令人景仰……这里有着丰富的物产,有闻名于世的汗血宝马,有汉代才传播到中原的葡萄、石榴…… 《西域简史》以通俗生动的笔墨,梳理西域三十六国的前生后世,讲述一段扑朔迷离的西域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