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
彩云归
已完结· 95.05万字
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彩云归
已完结· 95.05万字
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挚笔
已完结· 150.49万字
历史系高材生朱正穿越大明,成为举世闻名的废物王爷,皇帝御驾亲征被俘,他被迫上位监国,所有人都将他当成了棋子,却不料他早已看透了一切…… 造枪炮、斗权臣、杀贪官、保生产,练我汉家百万师,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陈羡
已完结· 20.02万字
中国悠久的文明,也并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流传至今。中间有过诸多的变迁,其中尤以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变迁最为关键,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变化,基本上确定了以后中国强盛时期文明的基础模式。本书打破旧的对于中国“季世”历史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文化没有改变,有的只是发展,文化没有的优劣,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的全新观点,以这种新观点再来看待历史,不仅可以使人读来畅快,更能使人因读史而明理,因明理而清心,获益匪浅也。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英雄辈出又动荡不安的年代,作者紧紧把握住南北朝两根历史主线,将交错部分融会贯通,加上自己独特的历史见解,确实将这段动荡的历史刻画得引人人胜、深入浅出。本书继《纵横十六国》之后再一次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文化底蕴,是一本描写南北朝历史的佳作。
龙乘风
连载中· 5.87万字
我叫唐瀚文,今年26岁,毕业后就在工业园区的某公司工作。当天上班迟到,在指纹打卡的瞬间,工业园区发生了大爆炸,导致我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元年。同时把工业园区带进大脑,成为我的随身空间。 我不会八股文,不会吟诗作对,但是我有领先古人400多年的见识和智慧; 我不会骑马打战,但是我会拉着装甲马车去碾压建奴; 我不会跳帮海战,但是我会开着蒸汽驱动的战舰摧毁西夷帆船; 我不会开弓放箭,但是我会用燧发膛线枪去战胜敌人……
建青
已完结· 108.48万字
李逍遥垂头丧气地走出面试大厅,第五次啦,这次李逍遥有点相信三八辅导员的话啦:一砖头下去砸死十个人,九个是博士还有一个是研究生,你一个本科生算老几。 开始李逍遥还有点不信,这下赤裸裸的现实把他打醒了:刚才的主考官看见他的简历之后连头都没抬,指了指招聘广告上的“学历研究生以上”就把李逍遥请了出去。 李逍遥连屁都没放一个就走啦,实际上放也没用。 李逍遥拿着简历走出大厅,人点儿背连喝水都塞牙,早晨天气还好好的,不到下午就下起了瓢泼大雨,他有点沮丧地蹲在门口抽了根烟,伟人说得对啊,前几次也许你不会成功,到后来你会慢慢习惯的。
夏维中
已完结· 27.75万字
《景山的晚风:大明帝国的衰亡》讲述了明王朝残酷的君王与文官集团的拉锯战,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为仇寇,大明帝国的君臣关系为何会成为一个“死结”?《景山的晚风:大明帝国的衰亡》中,崇祯是最矛盾和可悲的人,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像他这样,尽管丢了国却迎来普遍的同情,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他根本算不上昏君,比起他的先祖甚至可以算是兢兢业业的明君。
纪红建
已完结· 25.18万字
本书用纪实手法,以历史朝代为线索,同时选配大量历史图片和实物照片,重点记术北京自成为辽代的陪都后各朝各代警卫皇城的御林军城池防御体第,警备机构、御林军部署,宫廷警卫,宫廷战事,皇城战事等。特别是作者以军人的视角,从军事地理的角度出发,首次对历史上的北京城作为御林军防御体系进行了分析与探寻。通过多方面挖掘史料,包括对大量正史和野史的提炼,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古代御林军的组建,规模和发展情况,以及御林军参与的警卫,宫廷政变,皇城战事等真实情况。
九鼎问天
连载中· 71.56万字
灵气复苏,天下分崩。秦南十年一梦,重生而来。
源子夫
已完结· 103.18万字
“狼行天下吃肉,狗行天下吃屎!我们北京的老爷们儿,甭管到哪儿,必须倒下是一座碑,站着是一面旗!活,就要活出一个人样来!”北京青年任义穿越到明朝永乐初年,成了大将柳升府中一名最底层家丁武六七,从此开始了他平步青云成为大明第一北漂的欢乐传奇。五湖四海皆朋友,三教九流有亲人!只要能让咱们北京人的日子越来越好,甭管什么事咱们爷们儿都能给折腾下来!京杭大运河废了!没事!咱们访高人求朋友想办法给疏浚!紫禁城还没有!没事!咱爷们儿亲自当包工头,三山五岳,南北东西,用最好的材料,请最牛的匠人,干就要干出个名垂千古的建筑奇迹!北京四九城内鱼龙混杂!人心难齐!没事!咱爷们儿人心换人心,北京城千年不变最大规矩只有两个字——仁义!
张宏杰
已完结· 18.93万字
公元1368年,四十岁的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庞大帝国。他也成为中国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帝王”。 如清人赵翼所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善于笼络人心、优待知识分子、大局观极佳、有决断力,朱元璋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元末豪强的“圣贤”之质,助他登上大位。当朱元璋削平群雄,登上帝位,他则露出青面獠牙,以残酷恐怖的屠杀手段,推翻八百年来的传统政治制度,将专制政治发挥到极致,废丞相,肆意屠杀功臣,设立锦衣卫,贱视文臣,推行严密的里甲制度,强制民众迁徙,干预民众从业自由,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等等。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在民众的脑髓里注射从历代思想库中精炼出来的毒汁,使整个中国的神经被麻痹成植物状态,从根本上扼杀每个人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他们驯化成专门提供粮食的顺民。 朱元璋的成功与失败都离不开“中国”这一文化土壤。本书将朱元璋放入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细致的剖析,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多维度的朱元璋。
沧海满月
已完结· 15.78万字
曹操,中国历史上让人又爱又恨、极为复杂、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之一。后世喜欢他的人,喜欢他敢做敢当、宁做真小人也不做伪君子,加之他文韬武略、才华横溢、体恤众生;而恨他的人,则恨他自卑多疑、权诈机变、虐残暴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让人恨得牙痒痒的。 然而无论历史怎么评价曹操,都难掩其奋斗一生的事实。他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北部中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成就了不朽的功勋。本书完整地展现了曹操波澜壮阔的一生,着重讲解了曹操非常人行非常事之非常手段的政治谋略和处世哲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金纲
已完结· 24.63万字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 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相传为太祖所宠幸的花蕊夫人很可能并不存在,她的故事也许只是一个“惊艳的传说”;只爱填词不懂政治的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君主下青楼只想花钱买和平;南汉政权极致酷毒,甚至“满朝皆宦官”,引得太祖皇帝浩叹“吾当救此一方之民”……
张煜瑞
已完结· 14.68万字
千古英雄,纵横驰骋,说不完的壮怀激烈,道不尽的叱咤风云。握一把历史的刻刀,雕琢出岁月流逝的痕迹,遗留下故国永恒的记忆。在权力、物质、欲望和人性的集中碰撞之地--权谋场中,权力角逐的惊心动魄,良知、责任和济世情怀,如何平衡?把事情做得不同凡响,成功登顶,如何借势、造势?过人的领导智慧,圆熟的管理艺术,如何拥有?
夏维中,韩文宁
已完结· 2.78万字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200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书从墓主生平、陵墓营建、建筑布局、丧葬与护卫、祭祀与谒陵、保护与管理等六个方面对明孝陵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金纲
已完结· 20.82万字
公元976年,太宗赵光义即位。践祚第二日,颁布“五条意见”(即位大赦诏),不见新格局、新气象,不见豪言壮语,但让中原士庶明白了一件要紧的大事——天子换了,天下没变。“太平兴国”的改元,也预示了一代圣贤致力于天下太平的政治理想,可天下并不太平......
众志成城
已完结· 106.86万字
周远支教途中意外跌落山崖导致双目失明,却不知穿越到了大明洪武,所教的学生也不是山野农夫。等到双目恢复光明,周远发现自己看到的大明有点奇怪……“班长,不对,朱标你不是太子么,怎么立志要推翻封建统治让大明走向民主?”“体育委员,不对,朱棣,你这袋鼠是从哪抓来的?从海的那边抢下来的?”“村长,不对,朱元璋,你又搞那样,我真的不是神仙,没有仙术给你变出一个火箭发射器让你看看月亮上是什么样的啊……”
李菽材
已完结· 14.23万字
这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公元前221年是这个帝国的元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十三位彪炳史册、震烁中外的*杰出帝王,改变了中华帝国的历史轨迹,演绎着伟大的辉煌人生,他们应该,也必须有实事求是的历史地位,他们是浪花淘不去的史诗英雄……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文字背后这些鲜活的帝王,感悟一个古老帝国的,辉煌与沧桑。 东汉末年,中华帝国大一统的格局**次长时间地被分裂。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分裂的时代,更是一个渴望统一的时代。 曹操为丞相之时,就已经将大权独揽于手,朝中诸臣无不唯他之命是从,他要废汉称帝可谓轻而易举,但他一直以汉臣自居,在其有生之年,中华帝国一直维护着名义上的统一。这或许是曹操对历史的一大贡献。 一个才气飞扬的文学大师,一个敢作敢为的真性情男人,一个文治武功的大政治家……千百年来,却一直以“百联奸相”的形象留在民众的记忆力。历史在曹操这里,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众志成城
已完结· 192.25万字
穿越成大明第一功臣李善长幼子,李泰费尽心思想要让他爹趁早辞官,可他老爹的一个同僚总缠着他问东问西。“这大明宝钞为什么百姓就不爱用呢?”“停止胡乱发放,开设国有钱庄,宝钞价值随粮价浮动!”“土地兼并到底该怎么解决?”“无解,发展生产力,向外殖民,转移矛盾!”……问来问去,李泰居然被问成了大明第一功臣。多年后,他站在大明宝船之上,眺望远方的大不列颠群岛,意气风发的道:“这将是我们大明的新行省!”
清秋子
已完结· 22.36万字
本书讲述的是明末太监魏忠贤如何从一个乡野村夫一步一步爬上高位及至权倾天下的过程,通过魏忠贤的命运起伏,真实反映了明末宫廷与官场尖锐斗争的历史,重点描绘了魏忠贤专权时期,明帝国的文化、政治、经济走向衰落以及社会秩序出现紊乱的动荡局面。此外,书中还刻画了一批英勇抗争的“东林党”人形象,肯定了儒家传统的优良政治道德,揭示了明末皇权独裁专制的种种弊端。本书注重史实,文笔鲜活,是一部深入浅出的通俗历史读物。
杨发兴
已完结· 21.61万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明太祖朱元璋是这句话最有力的诠释者。他出身于贫穷布衣之家,他是一个从历史的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苦难童年,曲折传奇的情爱,铁马金戈,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这些曲折起伏的故事在历史的平台上演绎着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让我们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王明珂
已完结· 16.02万字
以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成果及思考取径,结合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等所学科研究方法,王明珂教授对中国北方早期游牧社会——汉代的匈奴、西羌,以及鲜卑与乌桓——行了考察。主要探究了三大游牧部落的环境生态、动物生态与饲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游牧与定居人群关系等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汉帝国的交往互动。 游牧者们看似“自由”的抉择,乃是在一种生存境况下“不得已”的生存选择。族群的发展并不能以高低为论,而是一种基于环境、内部社会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王明珂教授通过精细的史料梳理与辩证论述,希望以此形成对族群历史关系的新认知,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梅毅
已完结· 53.71万字
《文明皇后》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政绩卓著的女改革家——北魏“文成文明皇后”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故事始于北魏太武帝末年,迄于孝文帝登基(公元440年~471年),冯太后身处于风云激荡的北魏时代,扶文成帝,教献文帝,立孝文帝,北镇柔然,南却宋国,移风易俗。在四十九年的生命历程中,她有二十多年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她是“太和改制”背后真正的操盘手,她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魏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除了冯太后,书中还塑造了多位鲜活的历史英雄人物,既集中展现了南北朝时期英杰的才华和智慧,也体现了时代之下个人的命运挣扎和沉浮。
江挽衣
连载中· 119.93万字
朱元璋死了,但好像没死透。再睁眼,他变成了煤山吊死的崇祯。李自成围城,大明覆灭只在朝夕之间?! 不可能,绝不可能!“既然咱来了,不管是闯贼也好,还是鞑子也罢,咱绝不会让大明江山落于他们手中!” 王承恩:“皇爷,咱……咱去哪?”“抄家!”“平叛!”
辻渃
连载中· 2744字
这是一个战网游戏的天榜上的高手,因为父亲临死前的遗愿是不让他再碰游戏,可又是为何再碰游戏呢?
杨发兴
已完结· 19.44万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明太祖朱元璋是这句话最有力的诠释者。他出身于贫穷布衣之家,他是一个从历史的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苦难童年,曲折传奇的情爱,铁马金戈,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这些曲折起伏的故事在历史的平台上演绎着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让我们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元帝
已完结· 52.94万字
元圣无论如何强大,终究还是要受到老天的管制,受到规则的限制,但是一旦成为元帝,就成就了一个新的天地,那么也就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你就是和老天平起平坐的存在了,这个元气大地上,已经是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碍! 元帝!元气之帝王,无上的存在!从无当中而来!只有一个人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龙一。
窦德士
连载中· 52.40万字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窦德士的代表作。作品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讲述了大明王朝的边防战史,并从战争史的视角,对明代的政治制度、地方管理、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书将明朝北部边境防御历史划分为14个时期,论述明朝皇帝、官员和将领在实际处理边境防御问题时,是如何思考、争论、做出决策的,探究明朝是如何在长达276年的统治中确保领土完整的。本书为审视大明王朝的兴衰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助于全面认识明朝北部边境的防御体系,有助于了解明朝军事决策机制和军事防御思想的变迁过程,有助于思考北部边防对明朝政治、经济的影响。
李学勤
连载中· 14.95万字
本书依据大量史籍文献和学人著作,客观地叙述了大蒙古国与元朝时期的历史过程。全书共八章,前三章主要书写蒙古部族的起源与崛兴、大蒙古国的建立与三次西征、大蒙古国的传承与统治;第四、五两章主要书写元朝的建立、对地方的治理、对南宋的战争、汗位的传承和元朝的覆亡,尤其对忽必烈时代敛财的问题予以揭示;最后三章介绍了元朝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思想、宗教、文化与艺术的特征与成就,以及元朝与世界尤其是欧洲的交流。
李晓鹏
连载中· 16.51万字
★帝国的制度如何建立?见微知著,洞悉盛世的缔造密码以明朝为例,探究中华文明历朝盛世的治乱得失。以明朝开国盛世为论述主线,兼论历朝盛世开创的施政经验,将明初九帝与中国历史上缔造盛世的其他帝王加以对比,清晰展现了盛世开创的制度基础、士大夫的著史心理,以及君臣在治理上的博弈。★ 打破历史人物脸谱化形象,重新审视明初九朝君臣施政得失朱元璋是在反腐倡廉还是诛杀功臣?东厂是特务机构还是监察机构?文官盛赞的明孝宗皇帝是否真的堪比汉文帝和宋仁宗?史官的褒贬自有其标准,但真实的治国效果不会说谎。明初的盛世,为我们重新评价明朝制度和历史人物提供了更有效的视角。★经济学思维与数据分析方法,探寻真实的治国效果李晓鹏讲历史,并非沿用儒家传统道德的评价标准,而是从其经济学背景出发,深入史书中容易为人忽视的枯燥数据,探寻真实的治国效果,重新审视当时的经济、军事、民生状况。这种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为读者认识中华文明、理解当今中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路径。
高澈
已完结· 10.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