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传](https://qijiupload-1251952132.picsh.myqcloud.com/storage/uploads/epub/2021/11/26/045733nrhZf2j7Wc.jpg?imageView2/1/w/118/h/158)
李清照传
王海侠
已完结· 8.91万字
李清照的人生是传奇的一生,《李清照传》分为五卷,分别记录了她的少女时期、婚后初期、国破家亡、漂泊再婚、后时光等五个人生阶段。篇目标题大多取自李清照诗词原句,或为李清照诗词原句化用,或为此时期李清照心境概括提炼。每篇内容均以主要事件的叙述为主线,融合李清照诗词,对诗词作精短的、深入浅出的解析,偏重于还原历史细节,触及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
王海侠
已完结· 8.91万字
李清照的人生是传奇的一生,《李清照传》分为五卷,分别记录了她的少女时期、婚后初期、国破家亡、漂泊再婚、后时光等五个人生阶段。篇目标题大多取自李清照诗词原句,或为李清照诗词原句化用,或为此时期李清照心境概括提炼。每篇内容均以主要事件的叙述为主线,融合李清照诗词,对诗词作精短的、深入浅出的解析,偏重于还原历史细节,触及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
朱自清
已完结· 7.87万字
本书精选了代表作者艺术水平的散文,其中《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更是让我们记忆深刻。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笔致简约,亲切。
刘秋绿,邢万军
已完结· 9.74万字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通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本书用一个个唯美的画面展现出李清照之词的内涵,以故事的形式来评李清照的词,用独特的视角为大家解读李清照的人生。让读者能够更亲近一个清雅的灵魂,重新展示宋词那一缕永远不衰的芬芳。
雅瑟
已完结· 36.95万字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 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朱自清
已完结· 35.91万字
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以时间先后为序,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诗与散文集《踪迹》中的散文,以及未曾编录成集的数十篇经典散文,并且仍按照朱自清先生生前编订的文集编排。其中包括《儿女》、《背影》等写实散文,感情真挚,动人心弦;也包括《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脍炙人口的借景抒情小品文,文笔清丽,情景交融。
闻道清北
已完结· 9.55万字
青少年在学习中似乎总有一些困惑。已经很努力地听讲和写作业了,可还是成绩平平?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想再上一层楼却总也找不到方法?想要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制订学习计划?而初中学段正是需要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困惑。
孔祥秋
已完结· 10.69万字
本书以李清照的人生蜿蜒为藤蔓,点缀宋时烟雨,在曲折中走近一代词后。少时的天真烂漫,青春的纯情挚爱,晚年的凄风苦雨,都沿着诗词的垄沿,去感受词人的悲欢离合,去感知灵魂的阴晴光影,去叩问人性和历史的真情怀。 风花几时,雪月几何?怎敌得晚来风急?诗词之人,刚柔之心,以词解她,以她说词,以词以她,说尽人生世事。让千年之后的我们更深刻地去认识一代词后,真真切切地品悟那段女儿之香,词家之韵,和她的山河之叹。
卢静云
已完结· 11.30万字
清照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第一才女”。本书解读她的词作与沧桑绮丽的一生,将李清照的一生用“九张机”的词牌来概括,在讲述李清照行履的同时,对她不同时期的词作都有细致入微的解读,文风清丽,语言优美。
朱自清
已完结· 14.48万字
这本《朱自清散文集》从朱自清先生的近200万字的作品中精选了50篇,不仅包括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春》《荷塘月色》《匆匆》《背影》,还包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新年底故事》《给亡妇》《看花》等知名度比较高的作品。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编者将这些文章分为四章,分别是俗世烟火、山河风物、旅行断想、时论杂谈,让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淡雅清丽的文字,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
孟斜阳
已完结· 11.41万字
《漱玉词》是李清照一生的镜像影集。读李清照,就是在读一位宋朝红颜的生命史诗。那些早已融人生命深处的文字,常常在不经意间唤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李清照的词,从现实中自我的真实感受出发,从直接的人生体验出发,将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无可名状的孤独、寂寞和忧愁,化作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化作了富有美感的画面。深深的情感体验隐藏在那些形象后面,无一不具有女性审美的特质:阴柔、温婉、缠绵、伤感、梦幻……
君知
已完结· 10.84万字
李小花郁闷,当个狗仔竟然会被挤下楼梯,摔死了?本以为会投胎转世,做个富贵人家大小姐,奈何事与愿违,直接穿到了八零年代,一个肥婆丑女身上!十里八村的蠢女,家中极品亲戚一窝蜂,扎堆的给她受堵。一个个收拾完事儿,正打算闷头干事业,突然某天凌空飞出一老公!“媳妇,我受欺负了,你管不管?”李小花抬抬眼皮,“你哪位?”某人:“哇,你狠毒无情,狼心狗肺,竟然不负责任的不认我了!”至此,她身边就多了个粘人的老公.......
朱自清
已完结· 12.48万字
范旭东,实业家,原名源让,字旭东。长沙人(祖籍湘阴),维新派人物范源濂弟。少入长沙吴镜蓉馆,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随兄去日本,1908年考入日本西京帝国大学化学系。1911年回国,怀“工业救国”之志。1914年在天津创办久大盐业公司,为中国生产精盐之始。1918年又在天津成立永利制碱公司,所产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博览会上获金奖。接着在南京建造当时远东第一流的大型硫酸铵厂。七七事变后,他所办的工厂相继陷入敌手,他冲破包围,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入川,在四川又办起久大和永利分厂,继续生产盐、碱,以支援抗日战争。1945年在重庆病逝,送挽幛,上书“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英】乔治·奥威尔
已完结· 17.35万字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是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 《一九八四》(1949)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 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人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道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有论家如是说。
心湖涟漪
连载中· 22.72万字
董馨被自己的丈夫送进看守所拘留七天,只是因为她打了他的白月光一巴掌 之前她为丈夫和这个家任劳任怨,可谁知丈夫却拿她的钱去养小三 渣男转头还在警察面前说她行为过激,故意伤人,几乎断送了她下半辈子的职业生涯 出来之后,董馨决定远离渣男认真搞事业! 偏偏渣男丈夫是个拎不清的,还谴责她:“这是我们傅家欠阿媛的,再说她之前差点流产也是因为你,现在你还要在这里跟我闹什么。” 嘿,我嫁给你是我之前瞎了眼,不代表你就能蹬鼻子上脸了! 董馨索性住到单位,坚决跟渣男离婚 在医院里,她救了一个重症患者,时间久了,男人竟然对她产生了别样的情愫 眼看日子过得顺风顺水,渣男坐不住了,天天求复合 前夫哥别来沾边,我要和高冷军少在一起
张中行
已完结· 25.95万字
该书为全集,收录了张中行先生的所有作品,编排的顺序为 “成名作” 、人生哲学、学术著作,包括佛学、语言、语文,再次为诗词,自然接合自作诗集、自传,后面是杂文。全集主要包括先生最有影响力的负暄系列作品,即《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人生哲学《顺生论》,佛学著作《禅外说禅》《佛教与中国文学》,学术著作《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作文杂谈》,诗词著作《诗词读写丛话》及其习作《说梦草》,自传《流年碎影》,杂文《散简集存》等。这些作品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朱自清
已完结· 12.53万字
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擘,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被公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 《背影》《儿女》《给亡妇》般清浅日常的凡尘俗事,《春晖的一月》《冬天》《荷塘月色》般自然瑰丽的四时风景,《威尼斯》《柏林》《莱茵河》般边走边赏的旅行随记,《论青年》《论做作》《诚意》般思悟生活的时论杂谈……一字一句,或清隽沉郁,或质朴秀丽,皆有朱自清先生独特的审美旨趣和美学意境。 本书精选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四十余篇,以淡雅清丽的文字,于淡香疏影间带读者领略至真文学的无上魅力。
诸葛忆兵
已完结· 14.15万字
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几乎就是男性作家呼风唤雨、展示身手的主宰史。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极端男尊女卑的等级社会里,众多才华横溢的女性被默默吞噬,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又让人十分无奈的社会悲剧。茫茫黑夜里,却偶尔有几颗流星划过长空,留下闪烁耀眼的光芒,为无数低眉顺眼、逆来顺受的女子谱写出光辉的一章。
邓明
已完结· 52.61万字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 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
凡禹
已完结· 18.25万字
李鸿章身处风雨飘摇的晚清,伴四代君主,纵横政治舞台数十载。他曾为民族的强盛而沥尽心血,与列强周旋,只想为大清国争得一分利。他是晚清重要的权臣,也是近代史颇具争议的人物。 本书叙议结合,对李鸿章一生的经历进行了细致生动的叙述,一起回望李鸿章的悲壮人生。欲了解近代中国,不可不了解李鸿章!
(唐)韩愈等
已完结· 29.67万字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诞生的成果之一,它以儒、道文化为主体,包含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具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曲、赋、古文、书法、对联、灯谜、成语、中医、国画、传统节日、民族音乐等等,可谓博大精深,形式多样。
张笑恒
已完结· 11.24万字
汇集北大名家思想,解读经典国学思想。 一书在手,犹如走进北大、清华的课堂,轻松将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尽收囊中。 阅读经典,读者可以和无缘谋面的历史巨人或不相识的朋友进行精神的对话。 《北大清华人文课》搜集、整理了北大、清华两所院校曾经和现在的大师们的人文思想精髓,以大师们真实的经历细致讲解了如何形成宽容和善、积极乐观、淡定自信、低调谦和等良好的人文品格,以及如何将这些品格所散发出来的力量运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解读当下人生困惑,更好地提升个人魅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北大清华人文课》是所有对人文有兴趣,希望更多了解人文思想的读者的案头,也是广大在校学生随时翻阅、培养正确人生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读物。
朱自清
已完结· 9.51万字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朱自清的作品风格素朴缜密、清隽沉郁,语言简约洗练、秀丽和美。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收录《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绿》《冬天》《看花》等近40篇散文。它们都是进入朱自清文学世界的精品。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
已完结· 21.27万字
《阿里斯托芬喜剧集》收录罗念生译本《阿卡奈人》《骑士》《云》《马蜂》《地母节妇女》《蛙》,杨宪益译本《鸟》,与周作人译本《财神》。阿里斯托芬所处的时代是雅典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时代,当时的社会矛盾是复杂且尖锐的,因此阿里斯托芬擅长以荒诞、夸张的情节批判现实中的内战、腐败、危机、堕落,同时也表现出对英雄时代和传统精神的追惜。他的喜剧节奏鲜明,笑料丰富,处处滑稽,文字平易,而抒情诗的部分又风格雅致,不乏机智,因此广受读者欢迎。
萧枫
已完结· 12.54万字
朱自清
已完结· 3.96万字
朱自清译文集
兰泊宁
连载中· 9.36万字
《李清照词传》收录“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经典词作,书中不仅能看到李清照独有的女儿情怀,她写闺阁之事、抒离愁别绪;也可以看到她豪放的一面,饮酒品茶、收藏古玩,这些结合在一起,才是一个真实的李清照。
朱自清
已完结· 26.32万字
这本《朱自清散文集》从朱自清先生的近200万字的作品中精选了50篇,不仅包括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春》《荷塘月色》《匆匆》《背影》,还包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新年底故事》《给亡妇》《看花》等知名度比较高的作品。为了使读者阅读方便,编者将这些文章分为四章,分别是俗世烟火、山河风物、旅行断想、时论杂谈,让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淡雅清丽的文字,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
朱自清
已完结· 14.44万字
《生命的韵律 朱自清美学文选》分五辑,从生活、古文、诗词、雅俗、生活等方面,依次梳理出朱自清散文的美学特征。他的散文生动而鲜明地表露出其审美理想,以及审美理想内在矛盾的对立、消长、演化与发展。这种审美理想的内在律动,便是他创作的整体美学风格,也是他散文艺术风格的精义所在。他的散文至情至美,善于把写景与抒情融会起来,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把读者引入一种艺术境界。在偏重于“融理入情的”杂感里,继承了韩柳杂说中的“理趣美”,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能为读者创造一种极为动人、极为和谐的氛围和情调,使读者深受感染,并引发共鸣。
瑞沣
连载中· 5339字
你是否好奇,我们的世界到底如何而来?你是否感觉自己总是被命运左右,却又无可奈何? 在被科技冰冷数字禁锢了思想时,不妨让我们放肆猜想,是否这个世界来源,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杨旭辉
已完结· 30.79万字
本书是国内外学术界*次将清代常州学术文化做系统研究和论述的专著,全面系统地展现清代常州学术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对晚清近代现代中国学术文化的影响。这些成就对后世影响巨大,不仅对近代的龚自珍、魏源、谭献、况周颐、康有为以及现代学术史上以顾颉刚为首的 “古史辨派”学者影响深刻,对今天的学术思想亦有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