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转型
原祖杰
已完结· 26.58万字
书稿收录了原祖杰教授在世界史、中国史,以及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研究等几个领域的学术文章30余篇,包括美国殖民地时期从教民到公民的转化,美国建国后在实行政教分离和推动公民教育方面的努力;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尤其是明清时期商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践和问题;从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演变看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等内容,体现了原祖杰教授的治学成果和治学思路,对美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原祖杰
已完结· 26.58万字
书稿收录了原祖杰教授在世界史、中国史,以及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研究等几个领域的学术文章30余篇,包括美国殖民地时期从教民到公民的转化,美国建国后在实行政教分离和推动公民教育方面的努力;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尤其是明清时期商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践和问题;从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演变看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等内容,体现了原祖杰教授的治学成果和治学思路,对美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王冠华
已完结· 13.78万字
在仍然受家庭、家族和地方观念束缚着的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发生1905—1906年抵制美货那样同仇敌忾的爱国运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本书超越主要从民族觉醒角度进行的传统解说,一方面到社会结构性变革过程(如市场联系的扩展、信息传播的近代化以及各种市民团体的出现等)之中去探讨运动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注意考察参加运动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尤其是海外华人和上海商人的合理私利,从而对运动的起源、策略、斗争方式和结局做出了更为令人信服的解说。有理由认为,本书以其宽阔的学术视野和社会运动理论的运用,为中国近代民众运动研究开辟了新路向。 《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是关于研究“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的专著,书中超越主要从民族觉醒角度进行的传统解说,一方面到社会结构性变革过程之中去探讨运动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注意考察参加运动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尤其是海外华人和上海商人的合理私利,从而对运动的起源、策略、斗争方式和结局做出了更为令人信服的解说。
川岛蓉子
已完结· 11.18万字
面对世界的瞬息万变,如果不能掌握对于未来的想象, 将失去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机会。 挑战新事物才是有趣的事! 作者川岛蓉子访问了六位带领潮流的创造者,他们是懂得“什么是好设计”的日本一流企业社长,与“设计出厉害商品”的知名设计师,带来有趣又犀利的访谈—— 什么才是好设计? 怎样才能设计出能被长久喜爱的商品、店铺、服务与生意? 以及关于时代的解读方式、工作的创造方式以及自身的磨练方式, 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都是足以开拓未来视野的有趣回答。
梁衡
已完结· 24.52万字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 梁衡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有很多名篇入选了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本。七年前梁衡出版了散文集《觅渡》,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至今广受好评。本书是《觅渡》的长级版,收录了梁衡先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评论与写作体会。全书分为“伟人如山”“青史如镜”“山川如我”“人生之美”“域外之风”“为文之道”六个部分,几乎囊括了他*代表性的散文、杂文与研究。尤其是在保留老版精华的同时,收录了七年来他新发表的、在全国引起反响的多篇散文。本书既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大学生和中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水平的指导读物。
林立树
已完结· 28.71万字
美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不同。国防安全可靠,国家发展迅速。从历史层面来说,它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形成多元共处的问题,也构成了今日全球化的主流思想。美国崛起于18世纪,发展至20世纪,尽管911事件给美国带来重创,但仍有其傲人的一面,其中最为人赞誉的文化就是其民主与平等的精神,及其所创造的富裕生活。 本书作为通史教材,内容以事实为主,诠释为辅,力求客观圆融,既适合于选作课外辅助读物,也可作为自学之用。
吴桂娟
已完结· 17.21万字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内容简介:孩子出口成“脏”、谎话连篇、撒泼打滚、过分挑食、痴迷游戏、攀比显阔、装着追星、学习应付了事……您是否也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筹莫展?您很清楚,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确要说“不”,要让孩子明确知道一不是自己的所有要求就能得到满足,不是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为所欲为。但这个“不”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余沐
已完结· 10.03万字
该书重点介绍了鳌拜、于成龙、明珠、隆科多、年羹尧、刘墉、纪晓岚、和珅、曾国藩、李鸿章、刘铭传、袁世凯等人的生平事迹,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特征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比较重要,同时在百姓中“知名度”也比较高,在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出现比较多,被戏说也比较多,该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意在纠正普通读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一些不准确甚至不正确的认识,达到普及历史知识,廓清视听的目的。该书笔法灵活,娓娓道来,既有严谨的知识性,又不乏风趣幽默,是雅俗共赏的历史普及读物。
(美)爱德华·巴普蒂斯特
已完结· 35.63万字
长久以来,美国人倾向于将奴隶制视为一种前现代制度,属于这个国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阂,割裂了奴隶制与美国后来成功的联系,这种看法对于数百万惨遭束缚的奴隶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 历史学家爱德华•巴普蒂斯特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独立后的80年里,奴隶制的扩张推动了美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短短几十年,南方从沿海狭长地带的破旧烟草种植园,成长为横贯大陆的一个棉花帝国,为美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打下了重要基础。巴普蒂斯特认为,内战以前,美国经济上*大的创新是想尽办法通过奴隶制赚更多的钱。奴隶主通过强制迁移和严酷刑罚,强迫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国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从他们身上压榨出巨额利润,这才使得美国能够牢牢掌握工业革命的关键原料——棉花的世界市场,最终成为一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富裕国家。
洪震宇
已完结· 8.30万字
精准写作强调沟通:写作是满足读者的服务业,文章的“意义比例”才是沟通成效的关键。 精准写作训练思辨的逻辑:写作*重要的是逻辑、观察与感受,着重独立思考,而非只求文字美感。 强调段落思考的“鱼骨结构”:把想法写清楚,不是靠句子,而是句子连结而成的段落。充分运用鱼头句,文章就能聚焦有重点。 结合丰富的实务经验与知识脉络
许同禄,刘旺洪
已完结· 17.71万字
根据江苏省司法厅构建“四个全覆盖”工作体系的需要,我院法学所和江苏省司法厅联合组成“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课题组,对江苏近年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国内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安子
已完结· 20.16万字
历史很骨感,也很鲜活。《唐前幕后》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传神的笔触再现唐宫内外曾经的熙攘繁闹,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朝堂上下风云变幻。英明果敢的唐太宗,风流倜傥的李隆基,以德报怨的长孙皇后,来去无踪的红线女 不让须眉的完美公主……一个个出入朝堂的王侯佳丽、显贵名流跃然纸上 李密叛唐之谜、六个桃花劫、殉夫记、马嵬坡之变……一幕幕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展露无遗。
梁漱溟
已完结· 13.15万字
《印度哲学概论》原为梁漱溟于1918—1919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印度哲学课程期间的讲义,后经修订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印度各宗概略”“本体论”“认识论”“世间论”四篇,全面介绍了印度哲学各宗的思想及其与佛教的关系,开启了学院派研究的先河,是中国现代印度哲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王志成
已完结· 10.74万字
传统上,印度哲学关注人之精神的发展多于身体的健康,大部分瑜伽哲学体系也以获得心灵之安静为*终目的,而古代印度阿育吠陀则以身体的健康为核心使命。 人的生命是完整的系统,既要灵魂有趣,更要身体健康。本书科学地融合瑜伽和阿育吠陀,精细阐述生命管理的高级实践哲学,提供以身心健康为核心的阿育吠陀瑜伽实践方略。
[美]韩书瑞
已完结· 10.45万字
1774年秋,山东西南地区数千名男女跟着一个名叫王伦的宗教首领,发动了一场起义。依仗着据说可以护身、躲避枪炮的咒语,这些白莲教叛乱者杀了三个县的地方官员,并占领了大运河畔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市――临清,最后,起义者被清政府彻底镇压。 《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作者韩书瑞运用了目击者的叙述、叛乱者的口供及官方奏报来探究王伦组织的背景和叛乱的过程,精辟分析了白莲教在清代社会中的作用,并说明了其分支教派――清水教是如何为住在各处的信徒提供成就感和群体感的。在研究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状况之后,作者提出,起义的原因更多地是源自教派组织和千禧年信仰的动力,而不是社会本身的危机。 《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这部引人注目的、可读性很强的著作,对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领域作了新的阐释:白莲教信仰、组织和活动的特性,清代与精英阶层相对的民众社会史以及宗教运动与农民起义之间的关系。因此,它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那个复杂的社会和时代的理解。
慕小刚
已完结· 14.66万字
老上海人所说的“七宝”指的是哪“七宝”?宋氏三姐妹曾上同一所学院吗?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巢在老上海的哪个地方?作家张爱玲又是住在老上海的哪个公寓里呢?本书通过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向读者介绍不一样的上海历史。
宗宇
已完结· 16.44万字
《这样教孩子就对了》抛开复杂的理论,结合一些真实的案例,列举了年轻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犯的80个错误,既分析了原因,又提出了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本书,可以让广大家长避开一些在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告诉家长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让每一位家长从中受到启示,学到一些教子智慧,为孩子创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希望和梦想中快乐成长。
易忘年
已完结· 13.76万字
情场必备手册,爱情高手的秘籍。
杨发兴
已完结· 18.61万字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 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 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
于赓哲
已完结· 8.06万字
武则天的宫廷究竟是什么样?大诗人白居易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李白喝的是哪一种酒?唐朝人是怎么称呼自己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的?唐朝发达的青楼文化究竟有哪些吸引力?这是一本关于唐朝人生活细节的多方位记录。通过对史料的抽丝剥茧的分析,还原唐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包括大唐饮食、大唐语言、大唐文化、大唐家庭生活等等主题。书中详细描绘了唐代从宫廷贵族到士农工商各阶层的生活细节,确实是一本实用的"唐朝生活指南"。
宋华丽
已完结· 19.86万字
一段明末清初的历史真相,一部壮烈恢弘的家族史诗。 以侯氏家族的侯峒曾为中心人物,广泛搜罗前人未用、少用的史料,试图还原一段尘封的真实历史,用鲜活、珍贵的细节消解由来已久的模式化人物形象。时代的更迭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碰撞出无数令人唏嘘的细节,让今人感同身受。通过这个故事,读者也可以具象地窥见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生活。
季剑青
已完结· 15.60万字
对“五四”新文化的认知,大概也可借鉴这样的方法,在新文化与其前后四旁的关系中来探测其位置。这本小书或多或少地可以看作一位在那段历史中漫游的旅人,为了不让自己迷路而努力求索的行迹的记录。本书旨在以一系列个案研究的形式,回到思想激荡的“五四”历史现场,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化的“五四”叙事和想象,深入“五四”内部不同的话语、观念和潮流的缝隙中,在辨析它们的各自脉络和理路以及相互间的复杂关系的同时,激活被单一的“五四”叙事板结化的历史能量,重新体认“五四”为现代中国奠定价值地基的意义。
李问渠
已完结· 34.69万字
为了让普通读者能在精力、时间都很有限的情况下,掌握的地理知识,本书编者编写了这本《不可不知的2000个地理常识》。 本书内容丰富,知识体系完备,是热爱、关注地理的人们的良师益友。足不出户,阅遍天下美景,一书在手,通晓地理常识。
姜良芹,郭必强,吕晶
已完结· 28.72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一本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历史文献资料的汇总。
张光东,万力
已完结· 23.35万字
本书分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安置帮教工作理论与实务上下二篇。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部分共分七章,分别从社区矫正的一般理论到各个业务的具体内容、开展的流程以及互帮共建工作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安置帮教工作理论与实务部分,立足我省实际,严格秉承创新理念,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安置帮教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从理论和实务层面,对如何实现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徐兴无
已完结· 7.34万字
本书介绍了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化的特征风貌、内在结构与精神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总体概括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化身,凤是中华民族飞翔的理想,龙和凤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凤呈祥,象征着中华民族多元一统的抟成历程,凝聚着中国文化刚柔相济的力量和阴阳和谐的情韵,象征着太平盛世的到来。中国文化龙飞凤舞,自强不息。其特征沉潜而升腾,悠久而日新;其结构简易而精致,平衡而变通;其精神雄浑而典雅,中庸而刚健。谈龙说凤,走进中国文化的美丽殿堂。
安子
已完结· 16.57万字
美国的历史学家、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这样评价 “列强未能‘分裂中国’的很大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李鸿章善于巧妙地利用一个国家来牵制另一个国家。”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洗劫并焚烧了世界瑰宝——圆明园。进入皇宫的宫殿后,金银珠宝、古董玉器令他们眼花缭乱,不知道该拿什么,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当太平天国在南京最终垮台的时候,又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杀戮和掠夺,南京被人们铭记。曾国藩将军的弟弟曾国荃传令闭城,分段搜杀。三日夜,火光不绝,毙贼十余万人。尸体堆积得把长江江面都堵塞了。尸骨白似雪,野狗都很肥壮。英军大举进攻广州,炮台守将与英军秘密商议 “你不放炮,我也不放炮,谁都不要放炮。我可以放六次空炮,给皇帝留个面子,然后各自走掉。”
薛凤
已完结· 21.17万字
本书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为切入点,通过发掘和探究这些文本内容的知识脉络,重新审视中国科学思想的发展史,揭示文人以书面文字记录工艺技术的目的所在,这一做法在中国知识传统中的角色及其影响。作者条分缕析地展开了宋应星私人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同层面,逐一勾勒了那些促其将实践知识转化为书面知识的诸多因素。作者也考察了宋应星如何获取、评估以及最终如何表述这些知识,同时阐发十七世纪中国学者们在探究自然和文化时求理、求真、求信的方式和方法。作者还对宋应星的成果与其他中国哲人、文人著作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并从中得出结论:宋应星对知识与技术的探究方式虽游离于当时知识界的话语主流,却并非中国知识生成传统中的特例,而是与其他学者的著作有一脉相承的思想渊源。这些著作以一种特有的、不同于西方的知识认知方式,让工艺技术知识登临学术与哲学的大雅之堂,成为学术探索中一个获得认可的领域。全书提供了中国千年学术历史的概观,阐释了技术和工艺在中国文化中担当的角色。在作者看来,技术与工艺知识是中国古老文明史中一个组成部分,它曾经为工业革命时代欧洲的技术发展输送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姚尧
已完结· 14.88万字
怎样为犯罪嫌疑人做心理画像?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魔鬼是如何炼成的? 战争期间为何会发生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当事人却毫无负疚感? 假使没有了谎言和欺骗,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吗? 为什么某些人会拥有异乎寻常的超强记忆力? 从蝗虫生存智慧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提高领导力? 你为什么容易受人操纵?如何对付各种各样的操纵者? ……
刘啸
已完结· 14.66万字
你知道北京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称谓?前门楼真的有九丈九高吗?故宫、天安门的设计又是出自何人之手?老北京四合院为何没有东南角?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这里是北京,有一种难以忘却的老北京记忆。
马银春
已完结· 11.02万字
有的人,大段文章看一两遍便能背诵,考前随便翻翻书就能拿到好成绩——这让我们既羡慕又嫉妒,从而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我的记忆力这么差?为什么我没有这种超能力?”其实,归根到底,这是记忆方法的问题。没有方法,记忆就不快、不准、不牢。为了帮助广大中学生改变这种记忆现状,充分发掘自己的记忆潜能,轻松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这样记忆最高效》从兴趣、情绪、习惯、方法、环境等九个方面,归纳整理了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多种记忆方法,把学生从遗忘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