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三十四册日本军国教育·百人斩与驻宁领馆史料
张宪文,张生,曹大臣
已完结· 30.48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一本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历史文献资料的汇总。
张宪文,张生,曹大臣
已完结· 30.48万字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201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一本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历史文献资料的汇总。
汪民安 郭晓彦
已完结· 32.04万字
《生产》为不定期学术类出版物,主要翻译、介绍了西方哲学、政治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已出版六辑。本辑专题为:“生命政治:福柯与阿甘本”,重点译介了福柯的《生命政治的诞生》、《全体与单一:走向政治理性批判》两文与阿甘本的《生命政治与主体性》、《在人权之外》,以及德勒兹等学者的相关文章《纯粹的内在性:一种生命》,等等。第七辑中还以意大利学者罗伯托·埃斯波西托为中心人物,收录了他所著的三篇文章,以及坎贝尔对其访谈录等。
真溱
已完结· 30.19万字
本书是一本严谨的非虚构性读物。从1945年的“36小时战争”,到21世纪末的“未来战争20××”,美国的兰德公司无疑是多场国际大戏的重要角色,其中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深度交织。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丰富的史实,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奇闻秘辛,叙述了杜鲁门、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等美国总统,阿诺德、李枚和麦克纳马拉等美国军政要员,科尔博姆、布罗迪、沃尔斯泰特、艾斯伯格、安德鲁·马歇尔等众多兰德“明星”共同演绎的历史篇章,既有和平与光明,也有争斗与黑暗,传递出一种细腻、生动的现场感受,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对于系统分析、净评估和了解美国国防战略等错综复杂的问题,本书提供大量有助益的资料。 本书适合对
【美】巫鸿
已完结
《“空间”的美术史》以“空间”为线索,将作者多年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在方法论的高度上进行整合,并从教育者的角度,首次为国内年轻学子开启“讲习班”模式,为学生总结自己以往研究的意图,讲解自身的治学经验。 讲座部分中英文共同呈现,同时收录与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浙江大学沈语冰教授和广州美术学院李清泉教授的三场精彩对谈,带来对“空间”主题的多角度思考。
【加】杰克琳·杜芬
已完结· 24.88万字
疾病的真相是什么?生病了应该吃什么药?我们接种的疫苗是怎么来的?手术是怎样变得越来越先进?从古至今,医者们为了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怎样艰辛的努力…… 本书作为一部医学史书,同时也是一本医学人文佳作。全书采取通俗的语言,围绕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如解剖学,药理学,产科学和精神病等,进行阐述,同时增加了关于公共卫生的新篇章,介绍了广受读者关注的相关主题,如法医学、生物伦理学、遗传学等,并辅以大量珍贵史料图片,对医学史这一浩大的综合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脉络进行了梳理,填补了医学专业学科发展史的空白。
张鹂
已完结· 14.30万字
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求务工、经商的机遇。这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再生产。本书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本书挑战了“市场胜利、国家撤退”的简化论,强调要从更为复杂的日常实践和持续的变迁当中去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美】迈克尔·J.史蒂芬(Michael J. Stephen)
已完结· 16.95万字
在《基因、病毒与呼吸》中,肺医学家迈克尔·J. 史蒂芬将带领我们踏上一段别样的旅程,了解肺如何塑造人类的进化起源以及如何决定人类物种的未来:从地球上氧气的历史与生命大爆发,到呼吸的治愈力及其精神潜力的探索;从肺部、免疫系统与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的联系,到肺移植、肺再生等前沿医学的进展……
王学泰
已完结· 16.14万字
本书是作者关于“水浒”做的一些思考。作者采用了笔记体的方式,专门选择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观点进行阐述,让读者更多地了解作者对《水浒传》和有关“水浒”故事的个人见解。其视角新颖别致,观点以小见大。如从朴刀、杆棒、武学生、山水寨、流放等细微处着眼,演绎游民文化传统下社会的运作思维与方式;其立论严谨,叙述生动,以考评方式将“水浒”中的细枝末节处与当时的整个江湖巧妙连接。
马银春
已完结· 12.97万字
《赞美的力量》告诉你,怎么赞美,何时赞美,怎么批评,何时批评。在《赞美的力量》里,我们为你提出了各种赞美和批评的方法,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赞美是一种让我们发生变化的伟大力量,它给了我们智慧和勇气。把《赞美的力量》中所列举出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实践一下吧!不久以后就会发现在你和孩子身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现在起,重视你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吧,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李睿
已完结· 21.09万字
佛法中所含的义理深广,包括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学问 而佛学名相浩繁、义类奥博,常常令读者望而兴叹,感到无所适从。有鉴于此,本书将佛学的历史、佛教的教义以及有关名词汇成一编,并且做了详尽的解说。为人们了解、研究佛教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而又通俗适用的读本。将复杂的佛教知识体系细化为7个清晰可辨、易于梳理的章节。通过对佛教创立、教义发展、宗派变迁、佛典经论等的归纳总结,系统展现了佛教2500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脉络。
肖胜平
已完结· 9.28万字
古往今来,无数圣贤智者在参悟人生后,都发现了糊涂的影子孔子发现了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取名〔逍遥〕;墨子看见了,取名〔非攻〕;东晋诗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时也发现了,但他提起笔时却义忘记了——他也真够糊涂的,只好语焉不详地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直到清代,才由名上郑板桥振臂一呼,呼啦啦地擎起一面〔糊涂〕大旗,高声地宣称:难得糊涂!
[英]丹尼尔·比尔
已完结· 26.54万字
《死屋》是一部原创历史研究著作,全面考察了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西伯利亚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大监狱”。从19世纪初到俄国革命,沙皇政权将超过100万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本书生动刻画了普通罪犯和政治激进分子、农奴制和村庄政治的受害者、追随丈夫和父亲的妻子与孩子的历史,以及逃犯和赏金猎人的历史。
汪民安,郭晓彦
已完结· 26.63万字
《生产(第8辑):忧郁与哀悼》是目前国内介绍欧美新学一个前沿的阵地。虽然它的译文常常值得商榷,虽然它的版权一直模糊不清,但是它的价值,尤其是对那些渴望了解欧美新思想的内地读者来说所具有的价值,不容抹杀。内容包括哀悼与忧郁症、哀悼及其与躁狂性抑郁状态的关系、论悲悼剧与悲剧、与他人的归属关系等。
陈望衡
已完结· 93.55万字
本书对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各个阶段重要的美学思想及其代表人物,都做了翔实介绍,书中还特别分析了在中国文化 有着重要影响的先秦儒道阴阳诸家及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对美学的影响。从范围来看,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小说、建筑、园林等诸种艺术美学,本书都做了清晰的梳理。某一历史阶段代表性艺术,本书有重点评论。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妙”“味”“兴”“游”“神”“气”“韵”“逸”等重要范畴及“言志说”“缘情说”“兴寄说”“美刺说”“妙悟说”“神韵说”“境界说”“诗史说”等重要学说,本书都做了源流上的梳理,并概括其要义。
郑剑虹
已完结· 20.92万字
1910年出版的弗洛伊德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与他童年的一个记忆》(Leonardo da Vinci and a Memory of His Childhood ),启蒙了后世“心理传记学”的研究范式。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开始了心理传记学这一领域的探索。采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物(特别是非凡人物)的生命故事进行研究。郑剑虹、李文玫、丁兴祥主编的《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集刊,代表着中国大陆与台湾人文取向的心理学者DI一次携手,也是世界范围内心理传记学的SHOU个学术刊物。《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以书代刊,将于每年在海峡两岸以繁体字和简体字两种版本同时出版,其将成为凝聚华人心理学人文取向研究队伍的阵地。
张慈贇
已完结· 9.63万字
《中国历代著名绘画作品鉴赏(英文版)》介绍了38幅国画,从风格、技巧、视角等方面来引导读者领略国画艺术的美,同时也讲述了画家的创作背景和审美理念。
【日】城山智子
已完结· 12.73万字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次全球性事件,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由于当时各国都已纷纷摆脱银本位,世界货币体系由金本位主导,而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几乎唯一仍采用银本位的国家,因此当世界上其他国家作为商品的银价格发生波动,就会对中国的金融和经济生产带来直接的冲击。本书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棉纺业、缫丝业在大萧条中的表现具体演示了这种传导效应。当终于无法承受这种冲击之时,国民政府不得不积极地进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这场由;政府主导的币制改革,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的挑战。尽管以摆脱银本位的法币改革初时颇见成效,但外汇储备始终不足、对财政金融管控不力,都为中国经济后来更大的混乱埋下伏笔。
易中天
已完结· 37.80万字
2005年,易中天登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一时万人空巷; 2006年,《品三国》出版,成为现象级图书,热销至今; 2018年,作者修正、改进《品三国》,推出全新精装典藏版。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更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三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面目呢? 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易中天先生纵论三国天下大事,细品英雄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美)约翰逊
已完结· 85.20万字
一个国家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正是许许多多的人构成了历史宏伟而多彩的画卷。因此,当我们读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去关注历史中人,以及这希尔的行为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当我们打开这部煌煌巨著,美国400年的创业与兴盛,就仿佛电影一样,清晰而色彩鲜明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和力
已完结· 13.26万字
何为胆识、胆量、胆略?概括地说就是一个人勇气指数的具体表现。无论是什么时代,一个人没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没有雷厉风行的作风,任何时候都成不了大事。胆识、胆量、胆略高的人更能够把握机会取得成功。
刘长江
已完结· 5.01万字
学会包容,也是一种智慧。
王力 著
已完结· 9.39万字
名家风范,小中见大。 本书充分展现了王力先生作为语言学大家的风范,书的体量虽小,涉及内容却丰富博大。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到文字的历史、意义,以至于标点格式等,几乎囊括了汉语的所有方面,是一本非常合适的现代汉语入门读物。
汪民安,郭晓彦
已完结· 27.82万字
《生产》为不定期学术类出版物,已出版八辑。《生产》的宗旨是批判和反思当代世界的处境和知识分子的任务,继承马克思主义以降的批评传统。 本辑专题为:“意大利思想”,译介了意大利多位著名学者的文章及著作节选,包括安东尼?奈格里的《意大利差异》、吉奥乔?阿甘本的《亵渎》节选和《哲学与语言学》、罗伯托?埃斯波西多的《生命政治》、《共同体与虚无主义》,以及吉亚尼?瓦蒂莫、马泰奥?曼达里尼等人的论文。本辑中重点介绍的人物是意大利著名作家、诗人、“后新现实主义时代”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收录了他的《诗意电影》等四篇文章,以及帕索里尼访谈录《电影与理论》等。“文献”栏目中有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安东尼奥?葛兰西的《反﹤资本论﹥》的革命》。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增进国内读者对意大利学术思想界的了解。
李安山
已完结· 71.80万字
本书为全面研究非洲华侨华人经济社会史之专著,阐述非洲华侨华人史研究的背景、方法论和现状分析,以及中非关系史概览之外,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从古代到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1949—2016年以来非洲华侨华人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演变。在此基础上,论及新移民的定义、作用和分类,以及华侨华人对非洲社会的影响等理论问题。
核桃编程
已完结· 3.47万字
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看的人工智能科普图书,目的是启蒙科学素养,开阔科学视野,培养科学思维,锻炼动手能力,让小读者们了解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更好地融入人工智能时代。通过阅读本书,小读者们不仅会了解到“存在这样那样的人工智能”,还会一睹很多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和细节:科学家如何提出问题并想到绝妙的点子,技术如何从代逐渐演变到第N代,等等。所有这些都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体会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精神。
金满楼
已完结· 18.07万字
辛亥革命一向被认为是民族主义的革命,“驱除鞑虏”更被视为革命的制胜法宝,但这种民族主义到底起到多大作用,民族问题是否真实存在或被扭曲;被视为“特殊利益集团”的清末皇族与旗人在这场革命中到底处于何等地位;革命的冲击下,他们又遭受了何等的命运等等,这些都是之前史家所未深入探讨或做忽略处理的。本书以清末皇族与旗人作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角度深入剖析旗人群体在辛亥年中的所经所历,以更全面地展示革命年代中所不为人了解的历史侧面。
林立树
已完结· 14.52万字
历史是对过去的描述,文化则是对过去认识的概念,透过主体意识建构过去,而这种过去正左右了人的活动。二次大战之后,美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美国的价值观成为全球化的榜样,因而,研究美国文化有其必要。美式民主不只是政治,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重视平等,但不是平等的结果,而是平等的机会,这种态度给人的印象是希望。对美国文化的价值作深入的了解,是本书立论的宗旨所在。
刘长江
已完结· 4.54万字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学会舍,才有获。
李琴
已完结· 13.58万字
一个人的人生运势,是按一定的规律时常变化的。大运每十年变化一次,流年每年变化一次,流月每月变化一次,还有日子当然是一天一变……若是想要知道自己何时走大运、何时交小运等,这就需要推算演释。
胡炜权
已完结· 13.61万字
日本的天皇制,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长的君主制度,从日本神话时代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天皇制作为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是谜一般的存在。一般人对天皇制看不透,也理解不了。本书梳理了与天皇和天皇制相关的70个问题,共分10章,向读者详解有关天皇和天皇制的各种谜题。前4章主要阐述与天皇历史相关的一些问题,概说天皇的历史与天皇制的发展脉络;后6章则从天皇的宗教与仪式、思想、艺能与学问、日常生活、形象、家族等各个方面,解答人们对日本天皇日常生活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