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73章 告官

书名:长子娶平妻,重生婆母连夫带子一脚踹作者名:自晦及明本章字数:2049更新时间:2025-03-27 18:19:15

忽然间,又有一人躲在人群中,大声喊道:

“我知道那个放花灯的人是谁,就是那个戴着狐狸面具的女人!”

“不好!”

萧琰澈面色一凛,就要带着卫盼清离开,可不知不觉间,他们竟然已经被这些百姓给围住了。

迎着百姓们质问的目光,和凶恶的神色,萧琰澈也不敢轻举妄动。

双方这样僵持下来,大家都不说话,只是小声的议论。

见如今的场面没有达到幕后之人想要的结果,一时人群中又有人喊:

“这个女人就是凶手!就是她把大家的花灯毁了!”

“对,她就是凶手!我许了一个那么好的愿望,现在被她毁了,打她!”

“打她,今天不打死她都不行!”

叫喊着要打人的百姓越来越多,萧琰澈把卫盼清护在身后,一时竟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卫盼清紧紧的握着萧琰澈的手,她没有慌张,只是不停的回想着方才那人出现的地方,一时神情凝重。

她抿了抿唇,拉着萧琰澈低声说了两句话,而后,萧琰澈便大喊:

“各位,我知道大家现在很生气,只是私下打人得不偿失,反而还要坐牢,不如你们报官吧!谁去报官,我便给谁十两银子!”

萧琰澈拿出腰间的荷包,里面放了几个小的银锞子。

这是他出来之前随手带的,本是想着外面小摊上的东西不贵,略少少的带一点就是,至于吃饭,他早就订好地方了。

就连萧琰澈自己都没有想到,这银锞子如今竟成了他和卫盼清救命的银子。

有银子开路,很快便有人争着抢着去报官,眼看着大家又要打起来,萧琰澈不得不又喊了一声:

“各位不要在这里打架,反伤了和气,谁能够把大理寺的官大人带过来,这银子就是他的!”

有了萧琰澈这句话,众人蹲守一哄而散,许多人挤挤挨挨的去报官,倒是叫那大理寺的人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因着事情闹得太大,此事竟叫沈少卿亲自出面,他带着一众衙役,浩浩荡荡的往河边走去。

那萧琰澈和卫盼清正与虎视眈眈的百姓们周旋,如今见沈少卿过来,顿时松了一口气,主动往大理寺而去。

见他二人如此自觉,眼睛又颇似故人,沈少卿一时在心中暗暗揣测。

到了大理寺内,便是还没揣测出来的沈少卿都将此事抛开,他坐在公堂之上,威严十足:

“堂下之人还不快快将脸上的面具摘下来!”

“沈少卿。”

萧琰澈的唇角溢出一丝苦笑,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竟和卫盼清在花灯节进了大理寺,还是以嫌犯的身份进来的!

那沈少卿见到堂下的二人时,脸上也是满满的震惊,一时竟脱口而出:“怎么是你们?”

不只是沈少卿,就连周围的百姓也议论纷纷。

作为京城中人,这些百姓们还是认识一些官员的,其中大名鼎鼎的护城司萧琰澈,和经常施粥,做好事的卫盼清更是有名。

见大家对自己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饶是卫盼清,此时也有些尴尬,她叹息一声,硬着头皮将整件事情和盘托出。

一听到正事,这些百姓顿时也不聊天了,只是愤怒的看着萧琰澈和卫盼清。

有那胆大的百姓更是对着二人破口大骂,只说卫盼清放的花灯坏了他的好运。

还有些奇葩之人更是叫嚷着要沈少卿打卫盼清的板子。

总而言之,场面顿时乱作一团。

眼看着整个大理寺越来越闹腾,沈少卿拍了好几次惊堂木都没用,那些群情激奋的百姓根本就拦不住。

若只是争执吵闹也就罢了,偏生还有胆大的百姓试图去打卫盼清,如此,便碰到了萧琰澈的逆鳞。

他将卫盼清护在怀里,再不掩饰自己的气势,他本就在战场上闯过,平日是有意收敛气势,才没叫人害怕。

如今,他既放开了气势,整个人犹如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登时将叫嚷吵闹的百姓们吓得鸦雀无声。

他吐出一口气,声音冷冷:“你们都说完了吗?既然说完了,那也该由我们说了吧?”

“你们有什么好说的?事情本来就是你们惹出来的。”

有人小声的咕哝一声,见萧琰澈冷冷的看着他,顿时又不敢说了,只怯生生的躲到一旁。

见场面安静下来,卫盼清这才走出来,不急不缓的向沈少卿解释:

“沈大人,此事并非只有我一人,我那盏花灯是有人送给我的。

我想在场诸位之前应该都知道,是一个小孩,闹着要将自己的花灯送给我的,大家应该都看到了吧?”

“切~谁来证明?大家当时都只盯着烟花和花灯看了,谁会在乎有没有人送给你花灯?”

“就是,万一这是你编出来的怎么办?”

人群中两道声音一前一后,摆明了是有人想要借机将水搅浑。

见他们如此,那些百姓们也犹犹豫豫,没有人敢开口证明。

卫盼清并不因为这个而生气,她只是慢吞吞道:

“没有人替我证明倒也无妨,不过……好巧,我记得那花灯是那个小孩在哪个摊子上买的呢。”

“你记得?”

这下子,就连沈少卿也好奇起来,若非他知道卫盼清并不是这样的人的话,只怕早就以为卫盼清是编出来的了。

卫盼清点点头,声音不急不缓:“那盏花灯造型独特,乃是一个穿着宫装的妇人站在花灯上。

我们才到河边的时候,就多看了两眼,期间我也想过把那盏花灯买下来,不过因为人太多,我便没去。”

她说着,声音里便带出一丝嘲讽:“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盏花灯后来竟还是到了我的手上。

有人把花灯买下来,又叫那孩子送到我的手里,这不,如今就成了我的了,连罪名也成了我的了。”

“你可还记得那摊主的模样?”

那河边卖花灯的人有好几个,但卫盼清本就是做生意的,天然的记得每一个人的脸。

她在人群中扫视几眼,忽的指着一个人,声音肯定:“沈大人,那盏宫装丽人花灯,就是他卖的。”

“我……这……大人饶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