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15章 造福百姓

书名:长子娶平妻,重生婆母连夫带子一脚踹作者名:自晦及明本章字数:2039更新时间:2025-03-02 09:57:01

应芙最先冲出去,只见个浑身是血的男子倒在染坊门前,手中紧攥着半幅撕破的锦缎。

晏菡君蹲身查看时,突然轻呼:“这针脚......是阿箬独创的双面回纹绣!”

顾言蹊举灯细照,面色骤变。

染血的锦缎上,金线绣的浪花纹里竟藏着盐船航线图。

萧琰澈与卫盼清对视一眼,同时想起半月前在知府衙门见过的盐引副本。

秋雨打在药锦作坊的青瓦上,蒸得染坊雾气缭绕。

应芙蹲在檐下搅动艾草汁,忽然听见库房传来细碎响动。

她贴着门缝望去,阿箬正将染坏的布头塞进包袱,发间银簪闪过幽蓝光泽。

“阿箬姐要改裙子吗?”应芙抱着染缸探头,“前日见你给王婶补的襦裙,针脚比绣娘还细呢。”

妇人手一抖,布头里滚出颗蜜渍梅子。

应芙蹦跳着捡起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含混道:“城南徐记的梅子总爱裹太多糖霜,还是顾叔叔买的合口......”

话未说完突然弯腰咳嗽,小脸涨得通红。

阿箬慌忙拍她后背,袖口滑落的瞬间露出腕间陈年烫疤。

应芙趁机攥住她手腕:“这疤是怎么回事啊?”

“芙儿!”晏菡君的声音伴着药香飘来,“让你看着火候,怎么又偷吃梅子?”

她瞥见阿箬慌乱收拾的布头,指尖轻颤,“前日改良的靛蓝配方还差一味槐米,阿箬姑娘可愿来搭把手?”

染娘被半推半请到药庐时,顾言蹊正在称量青黛。

“阿箬姑娘可知这是什么?”晏菡君忽然摊开掌心,露出块焦黑的布料。

阿箬瞳孔骤缩,那布料边缘残留的针脚,分明是她娘亲独创的盘金绣。

染坊后的老槐树下,故事随着秋雨淅沥展开。

原来阿箬竟是谢家私生女,当年染坊大火是为灭口。

卫盼清抚过布料上暗绣的漕帮印记:“谢家倒台那日,你在慈幼局窗外徘徊,是想找被嬷嬷收养的幼弟吧?”

应芙突然从染缸后钻出,发梢还沾着靛蓝染料:“上回阿箬姐教我染的霞光锦,给慈幼局换了三车冬炭呢!”

她晃着手里油纸包,“徐记新出的山楂糕,吃完再去找小豆子玩捉迷藏可好?”

“好。”

卫盼清没再多问,但是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霜降前夕,药锦铺子迎来送往的热闹掩住了暗潮。

卫盼清边教应芙对账边留意斜对门的绸缎庄。

那里新来的账房先生打算盘的手法,竟与谢家老账房如出一辙。

“娘亲看,这个月薄荷脑的用量多了三成。”应芙故意将算盘拨得噼啪响,“定是顾叔叔又熬夜誊写药典,晏姨姨才配了这么多提神香囊。”

萧琰澈立在廊下擦拭长剑,闻言轻笑:“昨儿顾大人找我讨教剑法,十招里有八招在问太医院选拔医女的事。”

剑穗上坠着的药玉突然断裂,滚落的珠子在地砖上敲出清脆声响。

这声响惊动了檐下熬药的晏菡君。

她俯身去拾,正撞见顾言蹊官袍下摆。

两人指尖同时触到温润的药玉,抬头时恰有秋风吹散药炉白烟,露出彼此眼底来不及藏匿的星火。

“大人可知这药玉需用百草露淬火?”晏菡君慌忙起身,“芙儿前日采的露水还存着......”

“叫我言蹊。”顾言蹊突然握住她沾满药汁的手。

他们的影子在琉璃屏风上交叠。

暮色将至,漕运码头却传来噩耗,顾言蹊派来送药锦的官船遭劫,船头插着的羽箭刻着谢家暗纹。

卫盼清抚过被利刃划破的百草纹锦缎,忽然轻笑:“芙儿,明日把染坏的布头都找出来。”

中秋夜,平江城最热闹的朱雀街上,卫盼清的“残锦灯会”引得万人空巷。

每盏灯笼都用染坏的药锦糊制,灯谜线索直指谢家私盐案。

应芙穿梭在人群里发松子糖,悄悄将最后一块塞给满脸刀疤的货郎。

那是萧琰澈安插在漕帮的暗卫。

月上中天时,阿箬带着幼弟跪在晏菡君面前。

小姑娘捧着个螺钿妆奁,里头整整齐齐码着谢家贿赂官员的账册副本。

“当年大火熏坏了嗓子,是晏大夫的枇杷膏让我能重新唱歌。”她褪下腕间银镯,机关弹开竟是个微型盐引印章。

子时的更鼓声中,顾言蹊带着刑部官兵撞开谢家旧宅。

门内等着他们的不是穷凶极恶的死士,而是二十八个抱着账本的慈幼局孩童。

应芙用三个月时间,教会这些孩子用刺绣记录漕帮交易。

当第一缕曙光穿透薄雾,谢家私盐案终于水落石出。

平江城的百姓们围在朱雀街旁,看着一辆辆押送罪证的马车驶向刑部。

应芙穿着新做的艾草绿襦裙,腰间银铃随着步伐叮当作响,“娘亲,晏姨姨,我们是不是可以回京城了?”

“是,明日启程。”

刚回京,卫盼清就被拦在了城门口,说是皇帝召见。

几人内心忐忑。

御书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缭绕在雕梁画栋之间。皇帝端坐在龙案后,打量着跪在下方的女子。

她身着素雅的月白色襦裙,发间只簪着一支白玉簪,却掩不住通身的清贵之气。

“卫娘子,”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听闻你在平江城以药锦治疫,又协助破获谢家私盐案,朕甚是欣慰。”

“陛下谬赞,臣妇不过是尽绵薄之力。”她的声音清冽如泉,在殿内流淌。

“可有人参你‘牝鸡司晨’,说你越权干政,扰乱朝纲。”皇帝轻笑一声,从案上拿起一卷奏折,金丝楠木镇纸在案上轻轻一磕,发出清脆的声响。

“陛下明鉴,臣妇所做之事,皆是为国为民。”她微微抬眸,目光清澈如水,“药锦治疫,救三千百姓于水火,协助破案,还漕运清明,若说女子不能为官,那臣妇斗胆一问,太医院可有女医官?”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兴味,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案:“哦?你的意思是......”

“臣妇以为,女子亦可为官。”她从袖中取出一卷锦帛,双手呈上,“这是臣妇与晏菡君研制的药锦配方,若能在太医院推广,必能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