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7章 文化基础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112更新时间:2025-04-10 10:01:50
一个新的朝代建立,并非仅是掌控军队或组织政府这般简单,而是需施行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并非仅着眼于社会治安,而是为改善天下百姓生活所采用的一切方法。社会治安固然是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但综合治理的核心在于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
综合治理要求对社会从生活习惯、观念基础等基础因素,到军队、政府建设等上层建筑,均具备基本认知与处理办法。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新朝也必须对社会基础进行调整,并在自己新朝的方向与目标的原则上调整基础建设。
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能够运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作用于当时社会。
生活习惯涵盖日常起居、信仰崇拜、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每个地区的民族都有独特的生活习惯与观念基础,均需予以尊重。
例如,某一时期东方允许天主教传播,然而东方人主要敬奉祖宗,而天主教只允许敬奉上帝。部分传教士采取妥协方式,允许信徒在敬奉上帝的同时敬奉祖宗。但后来罗马教廷规定只准敬奉上帝,不准敬奉祖宗,这引发了东方人的不满,最终导致东方禁止天主教传播。
天下各地习惯各异,不同地方的习惯需加以认识。中华汉人区域以儒教习惯为主,东方少数民族也受到儒教一定影响。
原有的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观念,宗教则将生活习惯强化并仪式化。人的生活习惯是一种“礼”,宗教仪式同样是一种“礼”。
有人将这种可变的生活习惯与观念,以及一些难以改变的地理环境,以及生产方式等内容,统称为社会存在。
原有的社会生产生活是一种存在,必须予以尊重。
社会生活习惯及其条件,看似简单,实则认识起来并不容易,人们在其上发挥作用更是需要花费特大的精力和智慧。
单纯的知识或认知问题,二十一世纪的人也可发表个人见解,李察亦可凭借知识优势对当时社会提出看法。
现代世界的起点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尼德兰革命虽是重要条件,但更为关键的是法国的民主革命思想、英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德国的哲学成就。
东方的中华人,未经历教会统治的中世纪黑暗时期,文艺一直存在,所需的是解除封建时代的文化禁锢。大民朝的建立,开启了稳定发展、开明的时代,其成果可与尼德兰革命相媲美。
当下亟待解决的是建立社会发展的基础问题。
借鉴历史并非照搬照抄,而应灵活运用。兵书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韩信将其运用为“背水列阵”,便是实用范例。李察自然想借鉴西欧历史,以西欧社会发展为参照。
法国的民主革命思想无法复制,在大民朝只能广设大、中、小学,编纂优质教材,特别是增大自然科学的内容,培育大量人才,再借助三省六部的开放政体,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独立思维和个性的人才,推动民主思想的产生。
英国的经济思想需自行创新,可借助江南的纺织工业起步,带动各行业发展,进而建立经济理论。甚至李察本人也可投身理论创造。
德国的古典哲学,需天下有志于哲学的学者努力创造,关键在于改变思维模式,摒弃“祖师爷最好,只能注释、无法超越”的旧观念。
应总结先秦哲学,构建能代表民族思想的内容体系,并结合秦以后历代思想,推导出代表民族的思想。
同时,应为明朝的李贽平反,肯定其思想价值,充分利用泰州学派的现有成果,综合古今思想,期待中华出现康德式人物。有了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出现便不可阻挡。
社会是一个松紧适度的整体,新朝的执政者或社会观察家必须依据时代辩证原则判断松紧程度。管理过于紧密不利于自由发展,过于松散则不利于集中力量应对紧急情况。
社会基础中的百姓,应以松散管理为主,尊重百姓的自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满清那种奴隶主统治、奴才手下又有奴才的结构,仅适用于简单的战争或简单的生产,无法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
百姓终究是百姓,只有给予一定程度的自由,才能激发社会经济和文化需求,增强民族活力,提升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生命力。
在百姓基础上组织力量,需从百姓中选拔部分力量组成新力量,这种组织可分为百姓层次和政府层次。
企业以商人为主,由商人从社会百姓中选拔力量,追求经济效益,属于百姓层次。
政府可组织跨越地域的行业组织,如前文提及的纺织原料生产统购统销组织。政府也可创办私人难以或暂时无力开办的行业,代表天下开拓新领域。
社会始终处于发展之中,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只有具备超越时代的眼光,才能开拓创新。
社会力量在于人力,政府力量在于经济实力和创新内容。
主张绝对自由经济或过度干预经济发展均不可取,一切需依据时代辩证处理。
政治和治安需保持相对稳定,经济发展需追求经济效益或长远效益。文化发展具有相对活跃性,是大有可为的领域。
文化发展并非单纯的诗词和文学表达能力,而是与社会生产相关的所有知识的发展。
政治、经济成果需在文化成果中体现,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互为促进,呈螺旋式发展,不可能单独一项而发展,任何一项的发展受困,都将影响三者的整体发展。
文化发展不可限制过多,更不可实行文化禁锢、大办文字狱,也不能放任不管。文化管理需运用辩证原则,相较于政治、经济问题,文化需更多自由发展空间,以经济原则管理文化或同等程度管理文化,必将受到历史惩罚。
文化发展并非要求文化禁锢、大办文字狱。只有满清王朝这种单纯强调骑射的朝代,才会将文化技术视为汉人所有,加以限制或忽视。
文化发展需要适当的自由天地,对文化的禁锢,也就是对政治和经济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