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40章 山东保卫战

第140章 山东保卫战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261更新时间:2025-03-02 14:22:25

清兵依照惯例,在发起新一轮攻势或两场大战间隙,需进行休整。与此同时,护民军已整装待发,准备展开反击,但非全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收复河南地区。

此前,农民军占据河南时,护民军未进入该地,原因在于李自成提出的“迎闯王,不纳粮”口号,护民军难以效仿,且一时缺乏如顺军般争取民心的手段。在明末人心涣散、信誉缺失的背景下,护民军行事更为谨慎。

李自成势力兴衰迅速之后,河南为清兵所占。相较于清兵,护民军在争取民心方面展现出了优势。

在清兵休整期间,山东的均田制实施与农兵训练均已基本完成,局势稳定,得以抽调部分兵力进入河南。山东军与南直隶的军队协同作战,迅速占领了归德府。

与此同时,湖广的护民军亦多路进军河南。德安府的大军出武阳关,经信阳州向汝宁府挺进;襄阳的大军则出兵南阳府。此外,一些小关口也有小部队以营连为单位进入河南。

最为关键的是潼关的两个军的大军,在清兵停止攻击后进行休整,留下伤员、补充新兵后,出潼关,攻击洛阳及河南西部地区。

二军团多路向洛阳进发,正面出潼关占领函谷关后,并未大规模推进,而是派遣一路至洛阳城附近挑战吴三桂决战,同时主力大军沿洛阳西南各县进军汝州。北部沿黄河,占领了怀庆府及山西南部部分地区,与洛阳城前的大军相互配合,形成了对洛阳的合围之势。

吴三桂态度暧昧,既不忠于明朝,也不会真正的效忠清朝,而是为自身利益着想,原关宁军实为吴三桂的私军。如今,关宁军仅剩三万在吴三桂麾下,他不愿消耗实力。面对护民军的包围态势,吴三桂未敢硬碰硬,而是在包围完成前匆忙撤退,从洛阳向东逃窜,连虎牢关也不敢停留,急于渡过黄河向北逃去。

此时,山东军已抵达开封城下。随着吴三桂的溃逃,其他清兵中的汉军也效仿之,少量军队不敢与数量众多的护民军正面交锋,逃得稍慢便有可能被歼灭或俘虏。

护民军从洛阳方向、山东方向、汝宁、南阳等地集结约二十万大军,汇聚于开封城,准备开封会战。清兵中的少量汉军不敢死守开封,弃城而逃。

护民军占领开封府后,河南黄河以南地区悉数收复,仅河北的卫辉府和彰德府尚未收复。护民军稍作休整,巩固收复地区,恢复军队战斗力。

情报显示,清兵大规模南侵的准备已就绪。护民军判断,山东为最可能的进攻方向,河南和陕西黄河沿岸亦需做好防备。

河南的山东军返回山东防卫备战,陕西的二军团在黄河边备战,地方上维护治安、实施均田制、训练农兵等事务暂由从湖广进入河南的军队负责。山西与陕西边界守卫黄河的军队继续执行守卫任务,并招募兵力加强防守。

清兵再次南侵,准备充分。南部的护民军亦严阵以待。战局将取决于双方的智勇较量。

护民军的防御策略为重点防御,重点区域重兵把守,一般地区则以少量兵力或农兵防守。

此时正值崇祯十五年秋,崇祯帝逝世仅半年多,北京数次易主。护民军已与清兵交战,战争经验及清兵特点已向全军传达。得益于近几年,护民军的艰苦训练,护民军具备一战之力,清兵并非不可对战。

原先的历史上,清兵于崇祯十六年第六次入关,攻占山东,避开有小山的德州,从平原地区临清入侵,打开山东大门后攻入济南,对临清和济南实施屠城,引发山东民众长期愤怒。

如今,护民军防守清兵,采取相反策略,对平原、少山、少水地区重点设防,对多山多水地区则视为次要防御点。

数月后,原张献忠的部队许多人员从辅兵晋升为正兵,共同参与工事修建。士兵们发现,临清周围每隔一里多便有修建一道深沟,沟前不远处筑有人高的简易城墙。

城墙与深沟均可阻碍骑兵行动,迫使清兵与护民军进行步兵战斗。护民军还准备了铁丝、木桩、木锤等工具,必要时可迅速拉设铁丝线阻碍骑兵。

曾吃过清兵骑兵亏的原张献忠士兵表示,在平原地区与骑兵作战竟有如此周全的准备,而他们先前只能用人命去与骑兵硬拼。

守卫临清的部队为主力师,主将为李瞳。李瞳在衡山之战时为营长,进军湖广北部时期因护民军迅速扩军而晋升为团长,进军山东前又升为师长。

李定国经过数月的短期培训后结业,在护民军的第一战中,以副师长的身份参与守卫临清。李定国是张献忠原部下中职位最高者,孙可旺则负责政务。

临清的工事是军事研究所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衡山时,工事仅是对当时明军工事的轻微调整。如今的工事则是结合大量小炮、重枪和火绳枪等基础而设计的。

清兵的进攻以山东临清为主要攻击目标,河南为侧攻方向。山东集结了四个旗的满洲清军和四个旗的汉军,接近清兵总数的一半,以多铎为统帅。

进攻河南的清兵以一个旗的满洲兵、一个旗的汉军以及吴三桂的兵力为侧攻力量。

主攻的清兵部队以攻击临清为主要突破点,意图在山东击败护民军后直扑南京。

护民军与明军不同之处在于,并非简单防守,而是时刻与清兵接触,具备与清兵对阵而不崩溃的能力,一旦发现清兵弱点便主动攻击。

清兵的弱点主要在于后勤给养部队。通常情况下,清兵的后勤给养部队位于清兵中部,但在大兵团交战中,难以做到绝对严密的防守,一旦发现弱点便会受到攻击。

交战中,双方均可能出现弱点,并受到攻击。被突破后,均需大量兵力进行弥补以克服弱点。

护民军亦有两个骑兵团,主要用于快速反应。

护民军还配备有战车阵,车上装备有炮和枪,能组成临时围墙进行防守。当有小股护民军被清兵咬住时,战车阵能够用天突破清兵包围,将被围的护民军解救出来。

交战后,清兵终于认识到护民军具备与清兵野战的能力,且同样战斗顽强、誓死不退,阵形很难攻破。护民军不再一味防守,这是清兵未曾预料到的,一时也难以适应。

总体战况与主攻的成败密切相关。清兵主攻地点为临清城,若攻下此城,将增加防卫力量;若突破至无兵力守卫的区域,则清兵将抓住重大弱点,可能深入内地,如历史上清兵攻入明朝内部一样,肆意烧杀抢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