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32章 占领占城

第132章 占领占城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138更新时间:2025-03-02 11:46:41

护民军进驻陕西后,其军事建设的重心转向了针对后金或清兵的战略布局,并采取精兵重装的策略,同时将西部及西南部的拓展置于次要位置,海军的发展也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

尽管海军的规模扩张有待后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对其技术的掌握与提升并未松懈,一旦有机会便积极获取相关知识。自崇祯八年,有二批赴欧学习人员归国后,海军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护民军控制南部海域后,放宽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众多港口设立了市泊司以促进贸易。随着市场的繁荣,葡萄牙商人与广东商人之间的紧张竞争逐渐转化为合作,整体局势趋于和平共赢。

商业环境的开放使葡萄牙的贸易活动得到增强,尽管面临广东商人的竞争,但他们并未增加商队数量,而是专注于优化现有业务。葡萄牙与澳门及本土间的商船往来频次增加,当地前往欧洲的人员多选择搭乘葡萄牙商船。

前往欧洲的中国人主要致力于学习海船建造和海军知识,同时辅以基础教育和其他领域的学习。随着海军与海船业的进步,对水文信息的掌握变得愈发重要。粤海舰队作为最早成立的舰队之一,有效维护了广东近海的治安,掌握水纹资料是维护治安的重要手段。

粤海公司的舰队虽不直接负责海域巡逻,但在商船护航方面表现积极,护航范围广泛。在此背景下,水文测量船的活动范围亦随之扩大,甚至在遭遇西班牙和荷兰舰船时,双方均以友好方式交流,未发生冲突。

护民军的水文测量船未遭受欧洲人的攻击,但有几艘船只失踪。最初。有失踪船只上的人员逃脱并讲述了惊心动魄的逃生经历,指出是占城国人员为抢劫船只和武器而进行的偷袭。

护民军的粤海舰队虽非南海霸主,但相较于占城国船只则具有显著优势。粤海舰队曾携带重要人员访问占城国,占城王否认其武装力量曾攻击过护民军的船只。然而,后续船只失踪事件及调查显示,占城国内部的贵族阶层实施了这些攻击。

占城实行种姓制度,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所不同。在明末时期的占城,婆罗门阶层不仅掌控精神权力,还具备维护其贵族地位的相应力量,不但拥有一支较小的武装力量,还与欧洲海盗时常联系。占城王仅拥有一支小规模的护卫军队,其行动需依赖婆罗门贵族的支持,实际上仅为名义上的统治者,社会事务由婆罗门贵族决定。

鉴于占城贵族与欧洲海盗的勾结可能导致局势复杂化,护民军决定采取行动占领占城。第十军虽经部分老兵抽调至第三军团,但已重新编组并训练多年,尚未经历大战,此时正是实战检验的时机。

护民军出动粤海舰队、闽海舰队以及郑芝龙舰队,配以两个加强师和数千辅助部队,对占城发起攻击。粤海舰队担任主攻,闽海舰队辅助,郑芝龙舰队负责戒备欧洲海盗的介入。第十军则负责占领内陆地区。

海军与登陆作战需在实战中提升战斗力。占城作为一个实力不强且局势复杂的地区,适合作为初期练兵场所。鉴于占城王及其他力量无力解决海盗问题,护民军决定介入解决。

实际攻击过程未出意外,欧洲海盗未进行干涉。护民军登陆后迅速占领关键地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完成军事占领。随后,实施均田制,废除种姓制度,确保所有人享有自由耕种和自由的生活。

闽海舰队和郑家舰队因参与南中国海行动而暂时离开闽海区域,导致部分闽商产生担忧。福建商会除郑家外,还有众多商人成员。至崇祯十年,东海公司已成立,福建商会亦提出建立闽海公司的要求。

在平定清兵之前,大规模发展海军尚不可能,因此民间关于发展海上武装的诉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

对抗清兵是某一时期的主要任务,而更为长远的使命则是确保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清兵之患虽为当务之急,但百姓的生产生活才是更为广阔的舞台。要维护百姓的安宁生活,就必须捍卫国家的每一寸疆土,这疆土不仅包括陆地边疆,也涵盖海洋边疆。相较于陆地边疆,海疆的交通更为便捷,同时也更易遭受侵袭,因此在海疆防御上需倾注更多心力。

当目光聚焦于南部中国海时,即便海军力量尚显薄弱,也需着手构建相应的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组建南海舰队。

此时,有必要明确粤海与南海的地域界限。依当时之定义,与广东各港口紧密相连的海域被称作粤海,而与中国人长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海域则称为南海,即广东近海为粤海,其南部海域则为南海。

南海舰队以粤海舰队的大部分兵力为基石进行扩建,而粤海舰队则保留小部分兵力返回广东海岸,增加部分船只和人员再建设粤海舰。目前,南海舰队的主要职责在于守卫占城,同时保护前往南洋的测量船只,并维护南海地区的治安。

南海舰队在南海的活动过程中,与原苏绿国王室力量接触频繁。在郑氏舰队统治南海时期,苏绿国王室后裔仅视郑氏为一伙海盗,双方交往不多。而今护民军舰队则认为,这些王室后裔有意寻求大明舰队的援助,以实现复国之愿。然而,一个国家的复国事宜颇为复杂,需由护民军总部作出决策。护民军总部的回应是,先进行情况侦查,待海军力量发展壮大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

随着闽海舰队和闽海公司的崛起,郑芝龙将舰队主力部署于厦门和澎湖列岛。郑氏舰队曾在料罗湾与荷兰人交战,此后又全力投入到与刘香的决战中,并在崇祯八年战胜刘香。

此后,郑氏舰队进入了一个发展探索阶段,与大明王朝、护民军、欧洲列强、日本以及福建百姓的关系都处于摸索之中。

作为一位成熟的商人,郑氏不仅重视自身的发展和盈利,也关注自身的安全。荷兰人在台湾建立的两个殖民城市,同样是郑氏所关注的重要目标。护民军同样对台湾的几个殖民城市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