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94章 占领衡州

第94章 占领衡州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69更新时间:2025-01-27 14:48:31

若能在郴州再准备一年,当然更为有利,但士大夫对均田政策的打击意图过于强烈,再准备一年可能无法抵挡上官的干涉,反而可能引发矛盾,甚至可能出现支持打击均田制的士大夫武装。因此,根据形势变化,需改变方略。

新的方略在参谋部计划的基础上,由总部几人与参谋部共同确定。“护民军”准备突袭衡州府,占领衡州后,用三个月时间占领衡州全境,并实行均田政策,让衡州农民了解均田政策和“护民军”的意图。同时,力争在三个月内训练好衡州的农兵,建立支持“护民军”的农村秩序。

战略部署为:李察率八百精兵突袭衡州,朱茹带二千军队及其他人员随后增援。霍文祺团出永兴,占领耒阳县后,前往衡州会合。毛殿武团出兴宁,经常宁县到衡州会合,并沿路攻占常宁县。崔定元团出桂东,进占酃县(当时属衡州管辖)。同时,通知临武的刘新宇辅兵大队起事,占领临武县;蓝山县的郭子奴起事,占领蓝山县;苗宗岩大队居中策应,支援两地起事。其后,视情况而定,若一切顺利,将与守郴州的第六团会攻桂阳州,桂阳州当时归衡州府管。

计划既定,执行便是重中之重。

八月某日,郴州津渡港口聚集了众多船只,皆是李察精心挑选的优质运输船,旨在押运一批粮食至武昌,作为上交省府的税粮。

此前,针对郴州事务的干涉多通过公文或书信进行,而亲临郴州的主要是兵备道周士昌。

周士昌为人狡猾,内心反对均田制,欲惩处李察却又犹豫不决,仅将李察贬为百户。他将矛头直指李察,因杀永兴士绅之事乃李察所为,均田亦是李察的主张。

此番,周士昌亲临津渡港口,视察粮食装运情况。

辎重大队总队长何善军正指挥人员搬运粮食至港口,副总队长兼水运队队长欧海舟则负责指挥装船。周士昌一到,便有熟人上前问候。

周士昌询问粮食装运进度,两位队长齐声回答今日可装完,明日即可启运。随后,周士昌表示欲亲自押运粮草至衡州,询问其官船是否准备就绪。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稍感放心。

不久,李察亦率数十人前来,向周士昌打招呼。周士昌故作关切,询问李察押运事宜,并勉励其好好干,争取早日官复原职。李察表示感谢。

然而,周士昌心中却另有打算,认为在郴州不宜操之过急,仍需利用李察的百户之位。但一旦离开郴州,他便不再顾及李察的生死。

李察对此心知肚明,他清楚在郴州境内,“护民军”这支由自己训练和培养的武装力量完全受自己指挥。无论职务如何,他都能调动“护民军”,并按计划行事。

了解完情况后,李察返回。当夜,众多军兵悄然来到津渡,将部分船只的粮食卸下,仅在二三艘船上装满粮食,其余船只则以粮墙遮掩,实则空舱。

次日清晨,一艘官船前往郴州城东门迎接周士昌。随行的仅有四人,其中包括两名文员。周士昌上船时,有四名自称知州安排来打下手的人请求上船。周士昌略作思考后予以同意。

官船抵达津渡,停靠在一艘装满粮食的船只旁。小船舶前来请示开船事宜,周士昌下令即刻启程。随后,船队依次驶离津渡港口,顺流而下,驶向耒水和湘江。

周士昌的官船排在第三,前有开路船和护卫队船只,后有粮船和卫队船只。每艘船吃水较深,行驶平稳,看似满载粮食。

靠近官船的粮船确实满载粮食,而后面的船只则多以士兵代替粮食,八百精兵皆已上船。官船上,四名打下手的人是特种兵,划船的人是经过挑选的水运兵。他们已做好准备,随时控制官船上的五人。

船队在天黑前进入耒水。耒水江面宽阔,水势平稳,夜晚亦可航行。水运队人员充足,可分班开船。

由于连夜航行,船队在次日中午时分抵达衡州港口。这是“护民军”精心调控的结果。

到达衡州后,周士昌上岸,要求派一队卫兵护送,实则为了摆排场、显威风。这正中李察下怀,他随即派出一百人、两个排作为周士昌的随从人员。其中包括葛振云中队抽调的一个排特战兵和一个战兵排,这一百人皆是一团配备的铁甲军队,展现出足够的军威。

人员进入衡州府东门后,突然有部分随行人员冲上城楼,迅速俘虏了城楼上的兵丁。与此同时,其他军兵抢占城门并控制周士昌,整个城门瞬间被攻占。

周士昌负责管理衡州和郴州事务,在两地办公,半年一轮换。衡州有许多人认识他,守门的兵丁也多曾见过他。周士昌进出衡州是常事,无人料想此次进城会有意外。

实际上,当周士昌上岸走向衡州城时,衡州港口已出现变故。“护民军”身着便装,迅速进入预定位置。待周士昌走远或听不到港口声音时,“护民军”开始封锁各出入口并迅速占领港口。

大明的军队被文官削弱得毫无战力。文官总是认为武人是祸乱之源,因此削弱武人力量、保障文官利益成为他们的首要任务。衡州城的港口守军人数不多且战力低下,在数百精兵面前迅速投降。

“护民军”控制港口后留下一个排驻守,其余六百五十人冲向衡州城。与此同时,周士昌所带的一百名护兵正进入衡州城东门。装扮成卫队的一百名“护民军”进入城门后迅速抢占城门。周士昌尚未弄清状况便被俘虏。

一路上,周士昌还在思考是修书一封至省衙要求扣留李察,还是派人先到省衙说明情况并将李察拘禁。然而,“护民军”并未在路上俘虏他,是因为他尚算本分,未检查船上货物和其他事务。他们想让周士昌以正常心态进入衡州城,以麻痹衡州城的守卫。

大明旧官僚只想着抓权而不愿做事,周士昌亦是如此。他不愿涉足具体工作,对下层的变化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