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90章 教育、门下会

第90章 教育、门下会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319更新时间:2025-01-24 16:01:12

护民军之所以能够展现出新的风貌,主要得益于北林学院等地所传授的实用学科知识。在那里,四书五经仅作为识字工具,而非教学的全部内容,实用各科知识成为了教学重点。

当郴州局势稳定之后,提升国民素质的教育也被提上了日程,重点在于加强各科基础知识的教学体系。鉴于原先的明朝在基础知识教学方面存在缺失或不系统的问题,因此必须系统地构建这一体系。

具体的教育计划分为两个层次:各县设立初级班,州城则设立高级班。教育科目涵盖了国学、数学、实学、格物、体育、音乐和美术等多个领域。

在教学内容方面,朱茹凭借其惊人的记忆力,或是手镯的某种作用,成功默写出了数理化生物的课本。尽管这些课本相较于二十一世纪的版本较为简单,但在当时已是难能可贵。数学课程可直接采用朱茹默写的课本,而国学课程则以北林学舍的课本为基础,根据文章难易程度分别作为初级班和高级班的教材。

初级班主要讲授科学常识,而高级班则以物理、化学、生物课本为基石,进一步细分为实学和格物两科。未来条件允许时,还将进一步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专门学科。

知识教育是长远之计,但同时也需兼顾当下的实际需求。

与农业紧密相关的行业当属水得利。州衙充分利用郴州现有的水利建设人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大小工程相结合的水利建设计划。这些工程均以促进农业发展为目标,对于能够迅速见效的小工程立即施工,而较大的工程则进行论证规划。

北林学院短训班结业后,迅速调整了乡正人员配置,特别是在永兴和兴宁两县,确保了基层乡正人员的到位,并更换了反对均田政策的里正,尽量安排支持均田政策的人员担任。同时,确定了农兵教头,开始训练农兵。

农兵既是农村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也是均田政策的有力保障。他们必须掌握在支持均田政策和护民军的人员手中。农民也恢复了唐朝前的全民皆兵模式。

计划在三到六个月内完成均田政策的实施,并将永兴和兴宁两县建设成为根据地。对于原先的旧官员,根据其是否支持均田政策进行调配。不反对均田政策的县官可以留任,部分人员将被抽调至州衙进行其他任用或暂时闲置。总的原则是防止旧官员贪污、影响司法公正和损害社会秩序。

在军事方面,基于农兵建设的基础,进行了军队扩充。当时军粮储备已十分丰富,为扩军提供了有利条件。计划在三个月内完成扩军任务,增设弓兵连队、铳兵队和炮兵队。郴州本地已具备制造弓箭的能力,并拥有数门小炮。

永兴的霍文祺加强营、兴宁的毛殿武加强营、桂东桂阳的崔定元加强营以及驻扎在宜章的第五营均扩编为整编团。同时,在临武和蓝山增设了刘新宇、郭子奴、苗宗岩三个辅兵加强营。守备郴州的第一、六营也扩编为团级单位。此外,还设有隶属于司令部的特种职业兵,包括特战队(负责侦察和特战任务)、辎重营(分为陆运队和水运队)、医护兵以及工兵(土工队)等独立部队,均由总部直接管辖。

农会式的门下制度在州级层面也得到了发展,确保了每个农民的意愿都能通过门下部门得到反映。门下制度的基础是村级门下制度,里正则作为半官方性质的机构,其利益平衡于官府和农民之间。县乡二级门下制度在村级基础上建立,而州级门下制度则是在县乡基础上再加一级,形成了三级门下制度。县级门下会每个里都有代表,而州级门下会则确保每个乡都有代表,大部分里也有代表。郴州首届门下会于崇祯四年七月召开,正值大割禾之前,当时共有代表三百四十七人参加。

里级的门下制度是基础,决定上级门下制度的性质,性质由里级确定,不能说整体上加了个州级,就是再加两级,也是一样的性质,问题是维护里级的状态。

粮食作为一种通用物资,在此时被用作基本货币单位,护民军的部分军饷也以少量粮食的形式发放,尽管这一标准远低于明军的军饷,但其实际可行,且能确保兑现。粮食的来源多样,包括从土匪处缴获的、大户捐赠的、官方库存的以及因税收减免而节省下来的,还有部分大户因缺乏仓储条件而暂时寄存于官方的粮食。此外,护民军通过推迟一年向大户支付购田款的两成,进一步充实了其粮食储备。

李察深知,护民军的粮食储备如同银行的货币流通一般,需保持进出平衡以维持运作。关键在于确保粮食的流入大于流出,以维护粮库的信誉。原先分散在各县和州衙的官粮仓,现统一由护民军管理和使用,且均处于满仓状态。

经济建设与情报收集密切相关。在郴州,除了本地地主外,还有外地地主或拥有官府背景的地主,他们往往成为叛乱的支持者和高利贷的中坚力量。大明时期的大商人在各地开设连锁店,旨在掌握市场和刺探经济情报。郴州虽也有此类连锁店,但其经营状况受整体连锁店网络的影响更大,而非单一地区形势的左右。即使郴州的经营状况不佳,这些连锁店也能通过情报收集来弥补利益损失,因此其总部仍选择在郴州设立分店。

朱茹所领导的情报部门已掌握这些情报,成为护民军反击以官府为背景的士绅叛乱的重要支撑。对于外地地主和情报分店,朱茹并未主张采取直接行动,而是部署人员反向刺探情报,并吸收或安排人员进入其中工作。

当时,有不少人愿意加入护民军系统,并为护民军贡献自己的力量。情报系统既可按区域发展,也可按特定线索发展。

在司法方面,建立公正的司法队伍对于解决当时有影响的事件和长期存在的民间矛盾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拨乱反正,理顺民间关系,还能提升民间生产的积极性,类似于军队中提高士气的作用。

培训队伍被视为头等大事。自身队伍的培训速度和质量都至关重要。北林学院及其分校的短期培训班在培养护民军价值观和思想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招募拥护或支持自身事业的人员,并通过培训使他们成为自己的队伍,以建立和维护新的秩序。

尽管历史具有惯性,新生的力量也可能成为新贵并融入历史潮流,但利用这些新生力量建立新秩序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至于未来如何摆脱历史惯性、保持或建设秩序,则是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