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军票信用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126更新时间:2025-01-24 16:01:12
郴州从政府层面开始转变以往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积极鼓励商业活动的发展,但针对粮食这一特殊商品,则采取了地方保护主义措施。
粮食问题不仅关乎商业繁荣,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明末最大的问题是粮食的不足。早在桂阳县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就已初现端倪,但当时尚能勉强自给自足,因此并未采取过激的应对措施。随着郴州全境的被占领,放开商业发展的限制,普通百姓也可从事商业活动,边境守卫部队开始询问过境商品中,粮食过境税收的相关事宜。
经过深思熟虑,军队最终下达了命令:粮食和铁器是特殊物品,不得过境,一旦发现,将予以收购或没收。同时,政府也再次强调了粮食和铁器问题的严峻性。接管郴州后,政府延续了桂阳时期的做法,对全境的粮食状况和生产能力进行了详细统计。结果显示,郴州的粮食供应同样处于勉强自给自足的状态。
对郴州全境,也统计现在水田状况,无水田地的数量,能开垦的区域,增加粮食,还是即增加亩产,也增加总的水田数,当然一些对水要求没有水稻那么高的作物也推荐种植。护民军强调农民对田地的所有权,就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亩产。增加田地总量,也需要好好的组织,农民只要能看到收获粮食的希望,就会愿意开垦田地。
对于粮食的形势,与桂阳不同的是,郴州吸引了外地粮食收购者的目光。这些收购者中不乏大商人的分支机构,如晋商等。他们以利润为唯一追求,不惜将粮食销往价格更高的地区,如后金。后金因抢劫而积累了大量金银,但粮食短缺,愿出高价收购粮食,因此成为晋商等商人的重要客户。
郴州本地虽未出现粮食危机,但一旦大量粮食外流,本地粮食供应将难以为继,粮价也将随之飙升。因此,政府决定采取严厉措施,制止粮食外流。护民军总部明确规定,粮食不是一般商品,严禁外运。一旦发现贩运粮食的行为,将予以收购或没收。同时,铁器也被列为禁止过境的商品。
当时装备部几百的铁匠在造兵器盔甲,铁料不足,铁料也是紧缺物资,本地民间的铁料本地使用。
为了维护护民军的正常发展,采取了以粮代饷的政策,发饷是科学管理军队的重要措施。这一政策在桂阳时期就已开始实施,每年发放一定量的粮食作为军人的待遇。随着形势的发展,政府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军人的待遇问题。在郴州时期,条件逐渐成熟,政府决定印制粮票作为军人的薪酬。
粮票比粮食实物更方便军人使用。粮票是事关军队发展状况的物资,护民军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证粮票的硬通性。最关键的措施是保证粮票随时可以兑换粮食,一些附加措施是粮票可以抵上交税收。
粮票最初是为了方便军人使用,是为了科学的管理军队,克服军队无偿从军的现象。粮票开始是在军队中流通使用的凭证,后来,军人家属也使用粮票,因具有方便性又可抵税收,一些普通百姓也用起的粮票,粮票也在社会上流通了起来,社会上即叫粮票,也叫军票
军票与明朝的宝钞有所区别,它直接以粮食为价值基础,印制的票面价值代表可兑换的粮食数量。在明末社会,粮食的流通性甚至超过了金钱,因此军票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认可度。政府通过实际预算和总结,确定了军人待遇的原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如明军和辽东军高,但护民军的待遇可以兑现,确保了军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随着军票在社会上流通,军票也成了可以流通的钱币。
护民军因势也有将军票做为钱币的意图,朱茹也按金融方式管理军票。主要措施有:1、按金融原则,根据形势适当增加一个百分比,加印军票,以增强流通性,活跃经济。2、以军票为军人的薪酬,科学管理军队,适当提高军人的待遇。3、建立和发展信用票号,扩展金融业务。4、建立农村信用社体系,稳定农业生产,造福农民。5、建立粮食购销中心,以州县的粮库为基础,条件好的乡也建立粮库。
军票的出现也促进了经济的活跃,随着经济的活跃又为改善军队生活提供了条件,军队的气象更新,士气更高。
军票与州县的粮库系统挂钩,为粮食的购销和兑换提供了便利。农民也可以用军票交税,这进一步提高了军票的流通性。粮食又与钱币中的金银铜挂钩,军票也与金银铜挂上钩。
为了建立军票的信用体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军票的发行量被严格控制,与粮食供应保持挂钩,有多少粮就相应的印多少军票。其次,政府通过农村个信用体系的形式,向农民发放小额军票贷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使得军票在市场上逐渐流通起来,并取代了高利贷者在农村的地位。
军票的出现引起了地主和高利贷者的不满,但由于护民军的存在和农民的支持,他们只能保持沉默。同时,均田政策的实施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在护民军的清匪反霸和开垦农田的努力下,郴州的农业得到了发展,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郴州本地原先没有金融性质类的机构,以军票为基础的系统填补发这一空缺,军票的信用一出现就面向农民贷款,增强了农民再生产的能力。
郴州严禁粮食外流,但没有限制军票的外流,重点是保持军票的信用度。现在军票外流较少,适当时间,也可以到外地建立军票和粮食的兑换点。军队不能随便到境外,商业机构则限制没有那么严格。
此外,政府还利用明末现有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手工加工生产,推动了郴州经济的繁荣。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郴州的劳动力也出现了不足现象,周边地区的流民和技术人员纷纷涌入郴州务工,为郴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