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43章 明朝之殇

第43章 明朝之殇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25更新时间:2024-12-31 15:57:14

李察在与朱茹的对话中,沉默片刻后,眼神变得坚定:“既然我们决定积极面对生存,那就应当全面地保持积极态度,积极地去生活。回顾历史,清朝之所以能取代明朝,并非因为清朝的国力远超明朝,而是明朝自身治理不善,国力日渐衰弱。换言之,明朝是自我毁灭,而非被外力摧毁。”

关于明朝为何会自我毁灭,结合历史事实,可以归纳出以下结论:

首要原因在于,明朝在维护价值观与价值观崩溃的矛盾体系中,最终走向了价值观的崩溃,特别是儒家价值观的瓦解。事实上,官府常陷入欺骗行为或自我谎言之中,处于不同程度的失信状态。如同商鞅变法时,需用“徙木立信”之事来纠正过去的失信。在价值观崩溃的背景下,人们失去了生活的准则,社会陷入了一种无序状态。表面上,所有人都是大明子民,但实际上,为大明效力的信念早已荡然无存。不仅军队失去了为大明效力的信心,就连依赖皇权的太监也失去了信心,急于寻找新的依靠。

其次,人的生命尊严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以往朝代更替,往往通过牺牲流民来实现,付出巨大的人口代价。然而到了明朝末年,即便牺牲流民,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再者,地主经济的崩溃也是重要原因。以往朝代,地主经济尚能局部维持,朝廷和地方军阀能借此建立力量。但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少数大地主势力崛起,广大中小地主难以生存。地主经济的崩溃直接导致朝廷经济的崩溃。军费紧张,明朝的军事大计,仅维持辽东的军费,九边的军队连养家糊口都困难,更不用说保家卫国了。九边军被迫自寻出路,辽东军最终也发展成为了吴三桂的私家武装。国家的支柱军队都无法生存,更无法谈及保家卫国。文官的贪污更是加剧了军费短缺的严重程度。

朱茹问道:“难道除了顺应清朝,就真的没有别的出路了吗?”

李察说:“清兵并非不可战胜。他们起初靠抢劫周边地区壮大,到皇太极时代,若不入关,能抢劫的资源也将耗尽。即使清兵入关占领华北,只要我们守住江南,他们可掠夺的物资也有限。”

李察接着说:“我们要利用明朝文官对南方民间军力的削弱,以及江南军事力量的空白,迅速组建军队,在清兵和其他少数民族军队到来前具备决战能力。”

朱茹问:“我们能成功训练出军队吗?”

李察回答说:“一定能。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能让人活下去的、有秩序的社会,重新树立生活准则。以此为前提,组织中原农民保卫自己的生命和家园。我们面临的难题是,不仅皇权难以维持,地主经济也难以维持。我们要解决朝廷权力无效的特殊现象,还要解决地主经济难以维持的难题。就像梯田能承接天水而保持局部水的平衡,现在没有天水,我们只能选择有山水和河水的梯田来蓄水。”

朱茹说:“也就是说,任何价值观都需以大多数人能生存下去为前提。若生存无法保障,任何价值观都会崩溃。而解决之道在于重树价值观,重新建立百姓能生存的局部社会区域。训练军队,以军队为后盾,建立有价值观的、有秩序的社会是重要方法。”

李察回应道:“对,我们要建立榜样社会区域,建立榜样军队,以军队为支柱,打造榜样社会,重新恢复失去人心的社会秩序。”

朱茹问:“我们空手穿越到明朝,或者仅有微薄之力,具体该如何训练军队、建立榜样社区呢?”

李察详细阐述道:“我们可以依托北林学舍,培养新一代力量。同时,以广安所的形式训练军队,以我们控制的地区为后勤基地,逐步介入当前社会。当然,训练军队的方法至关重要,但北林学舍的学习方式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将军队训练的理念融入北林学舍的教学中。”

在此期间,李察与县衙里的许多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其中一些人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众多人中,他特别看重知县李仁斌的学识和眼光,认为他对时局有着深刻的认识。于是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对明末社会的看法和应对策略。

一天,李仁斌主动来访,显然他对李察也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两人客套一番后,入座品茶,开始了深入的交谈。

李仁斌率先开口道:“不知李察兄对当前局势有何高见?愿闻其详。”虽然他是文官,而李察是武官,但在明朝武官的地位相对较低,按照礼节他应该让李察先发言。然而李察却反其道而行之,客气地请李仁斌先发表看法。他这样做既是为了表示对李仁斌的尊重,也是想先听听这位知县对时局的看法,以便更好地了解他的立场和观点。

李仁斌微微点头,缓缓说道:“自万历年间以来,种种迹象表明大明王朝已经步入了乱世的前兆。面对这动荡不安的时局,我们如何立足、如何保全自身并谋求发展,是每一位有识之士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李察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新主继位不久,我们确实应该先观察一下他的施政方针和作为。毕竟,时局变幻莫测,我们需要谨慎行事。”

李仁斌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王朝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局势已经相当严峻。除非出现旷世奇才,否则很难挽回这个颓势。”

李察因了解李仁斌为官清廉,因而反问道:“先生即有此看法,为何还不为自己谋取一些利益?”

李仁斌说:“察兄所言极是。不过,我并不认为在乱世中只顾自己谋取利益是明智之举。乱世之中,目光短浅之人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这样做无疑是饮鸩止渴,最终只会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