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猎人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856更新时间:2024-12-28 13:30:34
李察闻于土桥邻近之松山深处,藏有一村落,其居民皆为狩猎高手。相较于农耕之劳苦,狩猎更显技艺之精湛。李察怀揣学习狩猎技艺之心,更欲邀一二技艺超群之猎人传授经验。
然当李察向松山村猎人表达此意时,彼等皆摆手言不敢,亦不知从何教起。但经李察耐心询问,这些山中猎人却展现出了对诸多问题的深刻智慧与独到见解。其回答不仅切中要害,更使李察对这门古老技艺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
在与猎人的交谈中,李察亦窥探到松山猎户的生活境况。他发现,尽管这些猎户身负绝技,生活却颇为艰辛。许多人甚至心生向往,渴望下山定居,另寻生活之路,却苦于无处可去。
广安所与外沙村命运相连,朱茹时常寻由探访广安所,李察亦偶回外沙探望亲人与朱茹。
朱茹正全力恢复“天涯纸”的组织网络。原本,“天涯纸”密谍组织以赚取情报费用补贴生活,无论是对外售情报以获利,还是对内集情报以自保。而今,朱茹之重在于恢复组织网络,强化情报获取能力,现阶段,存组织强于存钱。
因“天涯纸”已有收入来源,不少人愿加入此组织。然组织要求甚严,知情者甚少。此密谍组织借庞大网络收集情报,相较于单打独斗之情报人员,更为便捷高效。只要官府不加打压,组织便可长期稳定存在。
在朱茹的带领下,密谍组织逐渐复苏。柳枫与卓俐作为她的得力助手,分别担任左右金使之职。三人携手,将组织打理得有条不紊。
尽管朱茹忙于密谍组织事务,但每逢李察前来探望,她皆会放下工作,全心陪伴。二人共商诸多问题,从松山村之状况到李察一直想撰写的《人命论》之构想。
李察历时一年,终完成《人命论》初稿。此书阐述尊重、爱惜、维护生命之重要性,认为社稷之存以生命为基础,无论强盗还是贵族,皆不应随意剥夺他人生命。此书体现了李察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深刻领悟与追求。
在与朱茹的交流中,李察不仅得其支持与鼓励,更得其宝贵建议与帮助。朱茹不仅将部分简化字改为繁体字以便明代人阅读,还对文章进行润色与修改。其不同视角使李察发现自身难以察觉的问题与不足。《人命论》终得以完稿,亦为李察接下来撰写构想已久的《农业论》奠定基础。
在外沙休整两日后,李察准备返回广安所。临行前,朱茹递给他数张写满问题的纸张,涵盖迭迹、打猎到分配等诸多内容。这些问题以后世选择题之形式呈现,并附上答案以供选择。面对松山淳朴之猎人,令其直接回答问题确有难度,而在已有答案中选择最佳答案则相对简单。望着这些问题,李察不禁感叹朱茹之用心。他深知这些问题定是朱茹熬夜整理之成果,自己难以在短时间内总结出如此多问题。这份感动使李察更加坚定了与朱茹共同前行之决心。
李察再次踏上松山之地时,身旁伴着朱庆成。松山上空洋溢着欢乐气氛,原是打猎队伍凯旋而归,猎得一威猛老虎。老虎为棘手猎物,捕猎过程充满危险,但松山猎人凭借高超技艺与团队精神,成功将其猎杀。
李察等人亦沉浸于这份喜悦中,加入松山人之庆祝活动。因李察曾到访过一次,与不少人已相熟。此次上山,大部分人皆在家,为李察提供便利。他向相当于族长的老猎人请教诸多问题,老猎人也慷慨分享自身知识与经验。有些问题甚至需召集其他猎人来共同解答。
实则,松山内部猎人对一些问题亦存在认知盲区。他们此前各自忙于事务,未全面了解打猎各方面。李察的询问无疑为松山内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契机。
在交流过程中,李察顺便了解松山猎人之生活状况。原来其打猎区域仅限于本县范围内,且猎人之间还划分了各自区域,区域内的猎物有限。若年景好,人口便增长。但山上可开垦土地有限,每隔一段时间,当人口增至一定程度时,就需分些人出来务农。然而每次分人务农时,都很难找到接收地。
李察趁机提出己见。他强调当前天气异常之严重影响,并表达自己欲创办东林学舍、传授真才实学之愿望。他希望通过此方式助大家应对天灾、谋求更好生活。同时他还表示需选拔一批十几岁之青年加入学舍,只要其聪明伶俐、有上进心即可入选。成才后还可为天下建功立业。
老猎人沉思片刻后唤来葛振云等三人,并嘱咐他们下山后要好好学习、建功立业为松山争光。葛振云等人亦表达了坚定决心与信心。
因与松山猎人交流甚欢并得其支持,李察甚感满意与成功。当他们离开松山区域时,天色已近傍晚,但二人仍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
然而,当他们行至一山坳中,准备翻越最后一座山时,意外突生。一蒙面人突然从草丛中冲出。其身后草丛亦传来阵阵动静,似埋伏着不少人。蒙面人对身后言道:“这二人,我一人便足够应对,你们莫要动。”面对这突如其来之状况,李察迅速反应,意识到此乃遭遇盗贼团伙。
他迅速瞥向身旁的朱庆成,只见对方并未显露出丝毫的慌乱,反而保持着异常的镇定,仿佛在静待自己的下一步指令。李察心中不禁暗暗称赞朱庆成的冷静与勇猛,随后,他迈开步伐,直面那位蒙面盗贼,淡然说道:“朋友,不妨活动活动筋骨,咱们来练练手吧。”言罢,他稳稳地站在了蒙面盗贼的正对面。
朱庆成同样毫不畏惧地面向那片草丛,展现出一种强者独有的气势,仿佛对草丛中可能隐藏的伏兵毫不在意。李察静待了片刻,然而,那蒙面盗贼并未立即动手,只是轻轻吐出一句:“得罪了。”紧接着,他便率先发起了攻势。
李察并未携带任何额外的武器,只是手指上套着几枚小巧的铁环,用以增强拳头的打击力。尽管他尚未年满十四岁,但身高已近乎十五六岁的少年,甚至还要高出那蒙面盗贼一筹。加之他历经战场的残酷洗礼,更亲手夺去过敌人的生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威严气势。近来,他与霍文祺频繁对练,拳脚功夫已有了质的飞跃,远非当初在土桥称雄时的水平所能比拟。
一交手,李察便迅速试探出那蒙面盗贼的武艺并不高强,不过是力气稍大一些罢了。起初,蒙面盗贼频频挨打,李察瞅准时机,一把撕开了他的蒙面布,竟发现对方是个年轻力壮的大汉。随后,李察专攻他的四肢,最终,那蒙面盗贼因无法忍受剧痛而跪倒在地,乞求饶命。
李察当即对他进行了审讯:“你究竟是何方人士?”
“我……我是附近村子的。”蒙面盗贼颤抖着回答道。
“具体是哪个村子?”李察紧追不舍。
“梅木村。”蒙面盗贼如实相告。
“你的同伙在哪里?”李察继续追问。
“我没有同伙,就我一个人。”蒙面盗贼矢口否认有同伙的存在。
听到这里,朱庆成也壮着胆子走向那片曾经有过动静的草丛,果然发现了一根系着环的绳子连接着草丛。只需一人用脚拉动那个环结,另一边的草丛便会随之摇曳,营造出多人埋伏的假象。朱庆成将绳子取出,李察则用它将抢劫者牢牢绑住。他的双手被反绑在背后,双脚也被分别绑住,中间仅留有一段绳子供他行走,但绝无逃跑的可能。
经过一番细致的审问,他们得知此人名叫郑洪义,家中并无其他亲人。李察决定将其带回广安所进行更为深入的审讯。
这郑洪义倒是颇为狡猾,竟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多人团伙,若是普通商人遇上他,恐怕还真会中了他的圈套。
回到广安所后,李察向所里的前辈们请教,并结合对郑洪义的审讯结果,得知桂阳县内潜藏着众多的地下盗匪团伙。这些人平日里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但一到夜晚便会潜伏在山边,伺机抢劫过往的行人以谋取不义之财。后来,葛振云等人也来到了广安所,他们认识郑洪义,并说郑洪义平日里为人还算本分,并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