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霍文祺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776更新时间:2024-12-24 11:34:16
高搏龙体现出一种坚守公事公办的治军原则,他期望在这次讨论中能够展现出奖罚分明的态度。随着战事的终结,将领们的战场价值也随之缩减,因此他对李察并未给出明确的表态,认为李察的未来与他并无直接关联。
谭雪龙却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郴州是他的领地,所有郴州区域内的军事事务都应当遵循他的意见来处理。于是,他开始积极争取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李察的去向。在他看来,郴州州城的防务必须由他的人来负责,而李察作为外来者,应被调回广安所。
谭雪龙进一步强调,广安所长期缺乏军官,甚至试百户、总旗的空缺也无人填补,因此安排一个人进去也是合理的。至于李察的级别,他认为申报正式百户或副千户均可,因为功劳的大小最终还是要由正副总指挥来定夺。
在谭雪龙看来,将李察这样的战将调往山区的千户所,无异于将其打入冷宫,让他在山中老去,永无晋升机会,就像天下众多千户所一样,最终只是一个小村庄的老农。他认为李察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完全是因为他不懂世事,没有趁机投靠自己。
骆再福和邱远宏作为千户,本身就是正副总指挥的亲信,自然要按照正副总指挥的意见行事。他们没有对李察的安排提出异议,而是默默接受了这一决定。
当李察得知自己将被调回广安所时,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或沮丧。相反,他欣然接受了这一安排。他认为,现在的自己最需要的是时间和空间来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卷入权力斗争。
对于李察而言,回到桂阳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里还有他的挚友朱茹,以及他的母亲和弟弟。这让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
在离开之前,李察仅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获得一匹战马。上次与霍文祺对战时,他所骑的战马由总部提供。那匹马不仅耐力出众,而且相较于西南马更加高大威猛。李察深知,这样的战马在战场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尽管谭雪龙平时非常珍视战马,但他认为送一匹马就能让李察满意地离开,这个交易相当划算。于是,他满足了李察的要求。
拥有战马的李察并不担心无法驾驭。因为他的好友柳枫具备丰富的养马经验,拥有九边军户的能力。他相信在柳枫的帮助下,自己一定能够驾驭这匹战马。
在回桂阳县之前,李察还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他四处购买种子,包括水稻、红薯和玉米等农作物的种子。他发现桂阳县虽有红薯和玉米的种植,但种植范围并不广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将这些对水要求不高的农作物推广到更多地方。
此外,他还特意前往宜章县购买了土豆的种子。虽然他不确定桂阳县是否有土豆的种植,但他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作物。
最难处理的是流民问题。李察原本打算将黑风寨的少量粮食分给流民队伍,并在离开时向他们告别。然而流民们却坚决要求跟随李察回桂阳县。面对这种情况,李察只能坚决拒绝他们的请求。他明白自己不能带着一大群人回去,因为当时的官场并不允许这样做。他必须独自回去,而不能声势浩大地回去。
李察心中盘算,桂阳县并无流民,只有零星乞丐。流民若到桂阳,虽能自谋生路,却绝不能随他同行。他骑马而行,速度岂能与步行的流民相提并论?
他也曾有意购买些兵书带回研读,然而在宜章遍寻不得,只得作罢。
待到郴州兵备道的公文下达,李察便准备启程。他没有直接返回桂阳,而是绕了几十里路,来到符浩峰的铁匠铺,取回了先前定制的枪头,并付清了款项。
他郑重邀请符浩峰随他一同回桂阳,因广安所正需铁匠。符浩峰却未立即答应,只说会考虑。李察知道符浩峰不太可能随他同行,便也未再强求,先自行踏上了回桂阳的路。
他与柳枫结伴而行,两匹西南马和一匹战马相随。马匹主要用于驮运行李,李察则步行相随。西南马本就适于马帮运货,如今也算是回归了老本行。战马也驮了些轻便的行李。
两人并未在宜章县城过多停留,便径直向桂阳县方向进发。途中,在一片红岩之下,李察发现了一骑独行之人。他驱马上前细看,原来是霍文祺。
李察骑马迎上前去,两人对视片刻,最终还是李察先开了口:“霍兄,今日可是想再与我战上一场?”
霍文祺摇头道:“若想再战,来日方长。今日我是来送一送李兄。”
李察心中一动,道:“难得霍兄有这份情谊。不知霍兄有何指教?”
霍文祺道:“钱国敬虽曾是我大哥,但为人处世与我大相径庭,我们已分道扬镳。我如今闲来无事,便顺道来送一送李兄。”
李察拱手道:“多谢霍兄。只是我不明白,那么多人中,霍兄为何偏偏要来送我?”
霍文祺道:“其他人都是成群结队,唯有李兄是孤身回乡。更何况,在对战中我观李兄是个光明磊落、亲自上阵冲杀之人,与那些偷奸耍滑之辈截然不同。这样的人值得我霍文祺尊重。”
李察闻言心生敬意道:“霍兄的为人也令人敬佩。敢独自迎战官军,非大勇之人不能为也。”
霍文祺笑道:“如今你我既不是官军,也不是绿林军,更不再是敌人。我一时兴起便想来送一送李兄。”
李察道:“霍兄在此等候了许久了吧?”
霍文祺道:“有几个时辰了。”
李察感叹道:“以霍兄之才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
霍文祺摇头道:“一人走路太孤单。我霍文祺只求痛快行事不求其他。”
李察点头表示理解并问道:“那霍兄今后有何打算?”
霍文祺道:“四海为家,居无定所。走到哪里是哪里吧。”
李察叮嘱道:“那霍兄今后可要小心行事。”
霍文祺道:“人生在世本就如此。倒是李兄今后有何打算?”
李察道:“我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和成长。等到十六七岁时再谈其他吧。”
霍文祺祝福道:“那就祝李兄能够顺利成长,实现自己的抱负。”
经过与霍文祺一天的激战,李察对他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此刻再见霍文祺,心中情感复杂。他既有与霍文祺欢聚一堂的冲动,又担心霍文祺会用阴谋诡计加害自己。然而回想起霍文祺在战场上的气势和光明磊落的作风,他又觉得霍文祺不太可能耍手段。再加上他对戚家军残余人员怀有敬意,因此逐渐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李察试探性地邀请道:“霍兄如果还没有决定去处的话,不妨来指导我一些武艺。我也好向先生请教。”
霍文祺心想自己随李察去,起码未来三四年的生活有了着落。如果相处融洽则继续共事;如果合不来,就像和钱国敬那样分道扬镳,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于是他答应道:“指导武艺不敢当。如果李兄不弃在下,愿意随李兄几年,混口饭吃。”
李察闻言大喜道:“如此甚好!那我们就一同去广安所吧!”
霍文祺也牵着马,与李察并肩同行,向桂阳方向进发。路上,柳枫在前开路,李察与霍文祺在后交谈。
霍文祺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他从小就跟随戚家军的老前辈生活训练,后来又四处流浪了几年,江湖经验丰富。李察虚心向他请教一些江湖上的事情,霍文祺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两人一路走来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他们来到了百丈岭山脚下,后世称为“文明”的地方。这里也有一些老百姓为过往的旅人提供食宿服务,赚点外快。
第二天清晨,柳枫早早地起床,喂好了马匹,还用了许多精饲料和鸡蛋。因为马匹要走山路,比长途奔走还要消耗体力,所以必须得好好喂养才行。
三人早起攀登百丈岭。虽然马匹能够上山,但中途需要休息几次;遇到太陡峭的坡段,还需要将部分货物卸下,由人来背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