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李察从军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59更新时间:2024-12-20 14:59:14
剿匪的军事行动被交由郴州衡阳兵备道的佥事周士昌全权负责。在省府的调派下,参将高搏龙与郴州守备谭雪龙共同肩负起了进剿土匪的重任。此次剿匪行动汇集了郴州、衡阳府以及长沙府三地的军队。郴州作为事发地,自然义不容辞地参与了剿匪;衡阳府与郴州相近,且同属一个兵备道管理,负有联合剿匪的职责;而长沙府,作为受损失商人和劳工的所在之地,亦被责令参与此次剿匪行动。
郴州衡州兵备道,全称“整饬兵备道”,由湖广省一位佥事周士昌主持日常工作。他按照每两个季度轮换的原则,在郴州与衡州之间办公,以维持两地的军事平衡与稳定。
明朝中期以后,文武官员的权力平衡逐渐倾斜,武将地位日渐衰微,文官开始掌握更多权力。文官视武人为祸乱之源,对其进行打压与管理,而武官则将怨气撒在下属与普通军户身上,导致他们的生活极为困苦,逃亡现象频发,甚至发生兵变,抢劫百姓。
在此背景下,武官从属于文官成为常态。少数富裕且希望维持战斗力的将官,选择培养私兵以增强实力。然而,到了明朝末期,军事制度已荒废不堪,湖广省亦无可用之兵。
恰逢此时,参将高搏龙率领自己的家丁与数十名士兵驻守在醴陵,以防江西匪徒向湖广流窜。湖广巡抚兼任湖广都指挥使支持周士昌的剿匪决定,调派高搏龙带队,从长沙府抽调五百军兵,衡州府抽调四百兵丁,再加上高搏龙自己的亲卫,组成一支剿匪军队,开往郴州。然而,实际上由于长沙府、衡阳府的兵丁均不满员,总兵力不过千人,却号称三千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郴州。
高搏龙抵达郴州后,要求郴州再抽调三百士兵。但郴州仅能勉强拼凑出二百名守城士兵,先随大军剿匪,再另行抽调人员编练新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李察收到了参加剿匪行动的通知。
在那个时代,官府管理松散,对于军职继承的情况并未严格核实。李国兵家有一子继承总旗之职的记录,但关于其子的具体年龄与状况却无人知晓。在兵员与武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所有有袭军职的人都收到了通知,要求立即到位参加剿匪行动。
李察原本以为在外沙的生活将平静安稳,可以顺利成长。然而,突如其来的剿匪通知打破了这份宁静。他明白自己无法回避这个任务,只能选择参加。
外沙的族长朱睿智清楚州衙是按照省衙的要求在集结兵力,这样的命令无人能够违抗。他对李察的参加感到担忧,但同时也理解这是必要的举措。
朱茹对李察的安全格外挂心。她深知李察两世都未曾经历过战争,因此特别叮嘱他要随身保护好自己,并强调:“要用脑子,脑子才是活命的保证。”她希望李察能够依靠智慧来保护自己,而非仅凭武力。
李察亦安慰朱茹道:“我会小心的,不会像父亲一样阵亡。”他明白朱茹的担忧,并承诺会尽力保全自己。
朱茹还提出了利用密谍组织的方式联系人员和获取情报的想法。她认为在当前形势下,通过密谍组织来获取信息和支持可能会更加有效。因此,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要求柳枫随行保护李察。
桂阳县的确是一个相对封闭之地,原先的密谍组织并未发展到桂阳县境内。然而,在郴州的其他县或州城,密谍组织却有着一定的人员和组织结构。这使得朱茹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行性,也为李察的剿匪行动提供了一些潜在的支持与保障。
高搏龙将军的大本营巍峨矗立于宜章县城之内,犹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威严。与此同时,宜章千户所与广安所已褪去昔日的战火硝烟,变成了宁静的农耕村庄,村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辛勤劳作。然而,这些村庄却缺乏必要的防御设施。相比之下,县城的城墙则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守护着城内的居民,抵御着外敌的侵袭。
当年轻的李察前来报到时,他那稚嫩的脸庞与瘦弱的身躯让高搏龙将军不禁皱起了眉头。他疑惑地打量着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心中对他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因此,高搏龙将军并未贸然将总旗的重任交给他,而是谨慎地派遣他前往廖家弯村驻守关卡。
廖家弯村,这个位于宜章县城北方的战略要地,是郴州州城与宜章县城之间的咽喉之地,亦是南北官道的重要交汇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高搏龙将军在此增设了一处关卡,以扼守匪徒的逃窜之路。
在廖家弯村的南边,有一处咽喉之地,位于两山之间,卡子便设于此。东边之山为石山,石壁陡峭,一条小河沿着石壁流淌,河水泛滥时,河床可宽达十几米。而西边之山,虽为泥山,亦同样陡峭。山下到河边泛滥区,仅有二十米左右,其中修有一条南北通行的道路。
当李察踏入廖家弯村的关卡时,他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糟糕得多。关卡内仅有三十二名伤兵,其中仅有两人能够自由行动,另外五人勉强能够自主行动,剩下的士兵则只能躺在床上休息。
高搏龙将军原本以为凭借自己丰富的剿匪经验,官军一到,土匪自会闻风而逃。然而,事态的发展却出乎他的预料。官军抵达后,土匪并未如预期般四散而逃,而是狡猾地躲进了山寨之中,企图利用地势与官军周旋。这让高搏龙将军感到十分恼怒与困惑,他不明白这些土匪为何如此嚣张,竟敢与官军正面对抗。
在得知二龙山是土匪最大的巢穴后,高搏龙将军决定采取果断行动,一举攻占二龙山,以打击土匪的嚣张气焰。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宜章的土匪之所以敢如此嚣张,并非因为他们不怕官军,而是因为他们已经被逼到了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