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10章 妈妈的心愿

第10章 妈妈的心愿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077更新时间:2025-03-02 11:46:41

离明初的大广安所不远,有许多村庄,其中土桥村离大广安所较近,当地人也把被当地人占用的广安所的墟市办成了当地的大圩市,叫做土桥圩。

李察是穿越者,有许多想法,但现在最主要的事务是长大,明朝的社会,只有成人才能介入,小孩在社会中没有发言权。

要想长大,就需要有吃的,李察把怎样获得吃的,当做自己近段时间的主要任务。

对于李察的决心和努力,母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她常对李察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鼓励李察要专心学习真才实学,才能有所作为,不要过分担忧家中的困境。

在桂阳县流传着一个关于“箩养秀才”的故事。传说中,箩养秀才是由一穷秀才与神画中的美女精气结合而生的人,从小由养母抚养长大。他拥有龙骨之体,注定有着非凡的命运甚至有望接替天子之位。

这个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希望。每当李察听到这个故事时他都会想如果自己也能像箩养秀才一样拥有非凡的才能和命运,那该有多好。

箩养秀才还在读私塾时,私塾与大家居住地之间有一条小河,每逢下雨,大家就要弯道上游过桥,唯独箩养秀才有一阿公背其过河。

阿公背着箩养秀才过河的日子久了,这件事终于传到了箩养秀才的养母耳中。养母心生疑惑,要求箩养秀才必须问清阿公背后的原因,否则就不要再让阿公背他过河。阿公在箩养秀才的坚持和承诺保守秘密的前提下,终于透露了背后的秘密。原来,阿公是奉玉帝之命,来帮助这位未来的天子渡过难关。

因为箩养秀才是在养母的催促下才追问原因,这个秘密又怎能对养母隐瞒得住呢?养母得知真相后,欣喜若狂,脱口而出:“我儿将来若是当了皇帝,首先就要拿上头叔婆开刀。”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自豪。

然而,天机不可泄露。上天玉帝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对泄露天机的箩养秀才进行惩办。于是,箩养秀才的龙骨之体被改为狗骨,他原本注定的天子之位也被取消。箩养秀才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被众人瞩目、有望接替天子的幸运儿了。

阿公的任务也随之取消,他不再需要帮助箩养秀才。然而,在临别之际,阿公还是面授机宜,教箩养秀才如何在晚上龙骨消散之时装睡并咬紧牙关,以留下一口牙作为最后的希望。

箩养秀才虽然失去了龙骨之体,但凭借着一口牙和坚定的意志,他依然成了一个传奇人物。他游历天下,言出法随,人们称他为“口头皇帝”,只身秀才。

李察的母亲朱慧梅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箩养秀才一样,成为一个有能力、有作为的人。她不断鼓励李察要努力,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要看不起这个山区小县。在她看来,即使是一个偏远的山区小县,也有可能孕育出龙骨之身的英雄人物。她希望李察能够有所作为,不要终老于这个山区。

朱慧梅也曾表示过,如果李察真的有天命所归,她绝对不会说出那种“拿上头叔婆开刀”的短视之言来坏了儿子的大事。她深知自己的言行对儿子的影响重大,因此时刻保持着谨慎和明智。

李察清楚母亲的苦心和期望,他也理解作为一个山区妇女能够教育后代要有所作为、不终老于山区的见解是多么难得。他明白母亲的观念和出发点都是善良和为了他好。虽然李察的观念与母亲有所不同,但他知道这些都是源于对彼此的关爱和期望。

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明朝的李察当然不会相信那些出身或天意之类的说法。他认为现代人到古代应该以现代的先进知识观念来影响古代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他希望能够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和较先进的知识来作用于当时的社会,为那个时代带来积极的变化和影响。

尽管刚穿越过来时,李察的生存都还没有着落,但他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他穿越成为一个平民,也正好可以利用这个身份来观察和了解当时的社会,与千千万万的平民一起追求生存和幸福。

李察追求的目标,并不是追求自己个人的人上人的地位,而是想建立一个没有“人下人”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尊严。他明白这个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但他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和智慧。

穿越后的李察开始对明朝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观察。他知道自己必须重新认识这个时代的特征和状况,才能更好地适应和生存下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为这个时代带来积极的变化和影响,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东林村在广安所的东边,东林村的南边是土桥圩,即是原来的大广安所的居住群。东林村的东边有两座小塔,那两座小塔南边边上的村庄叫土桥村。

土桥并非真的有一座桥,而是寓意着当地的大地是一个泥土构成的大桥,是个缺水的地方。

土桥村及其周边地区,由于水源稀缺,水产几乎无从谈起。鱼类在这里是个稀奇的存在,它们既小且少,又异常机警,使得捕捉它们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相比之下,田里的泥鳅倒是偶尔能成为村民们的意外收获。

李察,一个有着商业头脑的少年,一直在寻找谋生的途径。他曾在土桥圩观察过市场情况,发现这里主要以蔬菜和家禽家畜产品交易为主,手工艺品则相对较少,当地也有铁匠,主要打造和出售锄头、镰刀之类的农具。此外,他还注意到,由于当地缺乏现金流通,粮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易媒介。

在李察思考如何在这个时代谋生的时候,家中突然传来了断粮的消息。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