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6章 实施步骤

第6章 实施步骤

书名:明与民作者名:伍九山-奇迹小说家本章字数:2368更新时间:2024-12-08 18:41:26

对李颙的发言,李察点头表示同意,接着进一步说明:“各位同僚,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正是为了讨论如何将这片江山,从一家一姓的私有,转变为全体民众的共有。在此之前,我有几点想法,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过去,像胡惟庸、严崧这样的人,因为权力过大而滥用职权,给国家带来了灾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新朝特别设立了门下省,赋予它对中书省决策的审核和驳回权,目的就是要纠正宰相可能的不当行为,确保权力的运行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

黄道周补充说:“虽然前明废除了门下省,但御史和给事中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它的职责,可惜他们也难以逃脱个人私利和党派斗争的困扰。”

李察接过话题,继续介绍新制度:“我们新朝的门下省,创新性地设立了众议郎制度和投票决策制度,不是由少数人独断专行,而是广开言路,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意见。众议郎是轮换制的,人数众多,很难被单一势力收买。他们实际上是民众的代言人,代表着民众的意志。如果想收买众议郎,那就必须考虑众议郎及其所代表的广大民众的利益,这就不再是收买,而是为民众办事了。以前那种贿赂官员、损害民众利益来谋取私利的做法,是不正义的;而现在这种为民众办事的做法,是合乎法律和道理的,是顺应民心的正确道路。”

门下制度作为新朝的特色,经过时间的考验,深得朝廷和民众的信任,被视为民众意志的体现。

李察接着规划未来:“要实现从家天下到民天下的转变,需要一步一步来。我打算在未来两年内,先设立两个临时宰相,他们的权力就像古代的尧舜一样,来引导天下人逐渐适应新朝的轨道。第一年,通过实践施政,让百姓初步了解新政的面貌;第二年,广纳贤才,通过选举,选出真正能担当‘尧舜’之责的人。

从这时起,新朝的预备期正式开始,由我推荐的临时三省六部的官员,将在这段时间内主持国事,让天下人逐渐适应并认同新朝的原则。等时机成熟,也就是共和2488年,新选举产生的机构将正式开始运行,开启万民共治的新时代。

我现在郑重宣布,推荐上官寒明担任中书省宰相,相当于尧的地位,和我一起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制定法律和制度,引领国家前进。同时,任命李仁斌为尚书省首辅,相当于舜的地位,负责组建内阁,并亲自挑选各部尚书和侍郎,来巩固我们朝廷的基础。内阁首辅辅佐的不是皇帝一个人,而是天下的百姓。至于都察院,则任命顾炎武为左都御史,负责督察事务;王夫之出任右都御史,兼任门下省秘书长,来彰显监察的威严,保证我们朝廷的清廉。

大理寺改名为大理院,实行法律至上的原则。我推荐黄道周担任大理院院长。督察院和大理院,地位比三省低半级,但和三省并列。

枢密院、考试院、圣院和三省一起,共同存在。

三省六部加上多院制,都忠诚于天下的百姓,皇帝只是百姓的名义代表。

原来的军事委员会,依然稳定运行,汇集了三省精英和军方杰出人物,地位在枢密院之上。枢密院也可以称为参谋总部,平时的军事训练和管理,暂时由六军都督负责,确保军令畅通无阻。

六军都督是新朝的创新机构,包括北军、南军、西军、中军、骑军、海军六大都督,分别负责各军的重要事务,巩固我们朝廷的防卫基础。”

金圣叹听到这里,不禁感慨万千:“难道真正的尧舜之治,又要重现于世了吗?”上官寒明则保持清醒的头脑,说:“世间万物,有圆满就有缺陷,有优点就有缺点。新朝虽然令人向往,但它的实际效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李察接着说:“至于地方治理,我决定废除行省制,推行州国制。原来的行省都改成州,州下面再设郡县或者府县,府和郡的地位相当,府郡直接管理县。原来的州要么升格为府郡,要么降为县。

回顾历史,从春秋战国到秦朝统一,九州之内,国家林立;到了秦汉唐宋,州郡不断更替,版图日益扩大。现在,我们朝廷的疆域辽阔,大约管辖着五十个州。

在这里,有必要深入解释一下我们新朝的独特架构。我们朝廷是众多国家联合之后的超级朝廷,既凌驾于各个国家之上,又保持着自己是一个大国的地位。因此,国中之国,加盟共存,成为我们朝廷特有的现象。

朝廷的职责在于制定规则、管理机制,确立制度和原则,而不是直接干预个人的事务。州国则负责具体的人事管理和地方治理,同时兼顾部分地方法律原则的制定和实施。

我们朝廷以天道为立国之本,天道就是最合理、最符合天理的道路。而天道的核心在于人道——追求人类最佳的生活状态、构建理想社会的道路。我们朝廷不问出身、地域、种族,只要言之有理,就一定会采纳。我们致力于创立一种能够广泛吸收、合理融合各方意见和建议的体制,来彰显我们的开放和包容精神。

到现在为止,各位应该对我们新朝的架构和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臣们听完李察的话,有几个人迫不及待地一起问道:“新朝的体制,需要以后慢慢理解才能明白。现在我们想知道的是,为什么要推行州国制度,而不是直接统一治理更方便呢?”

李察微微一笑,从容地回答说:“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智谋和管理能力也是有限的。疆域广阔,跨越千里,行政层级复杂,人口众多,一个人很难面面俱到,兼顾所有细节。所以需要设立中间的管理层,就像智慧的放大器一样,分担重负。朝廷下面设立州国,这样的架构正好符合人性在管理上的极限,使治理能够深入到细微之处。如果朝廷直接管辖成千上万的郡府,恐怕力不从心,难以周全。

我们的策略是,由朝廷制定根本的法律制度,总体掌控州国机构的运作,而州国则具体负责其领域内人和事的管理,这样才能兼顾效率和细致。这样的治理方式,不仅国家安定有望,还能激发各地的活力。”

大臣们又问:“这种制度是不是类似于以前蒙古的四大汗国,各自为政呢?”

李察摇头笑着说:“不是那样的。蒙古的四大汗国,实际上是各自为政,有分裂的迹象。我们大民朝所实行的州国制,是在寻求朝廷和地方之间的和谐共生、均衡发展。统一的事情,由朝廷来主导,以保证天下的统一和稳定;而地方州国,则在统一的法律制度下,拥有自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权力。这是既管理又不僵化,既放手又不混乱的治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