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印度文明的地理概貌(2)

印度文明的地理概貌(2)

书名: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作者名:托马斯·特劳特曼本章字数:1797更新时间:2024-06-11 10:22:54

季风气候

影响农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降水量,印度的降水受季风影响,雨季干季相互交错。西南季风携带大量水汽,夏季时从西南的印度洋往东北方向大陆吹去,在大陆受热上升后形成降水。

人们很晚才理解了季风是如何形成的。按照最简化的模型,假设地球完全为水体掩盖,地轴也未倾斜,那么赤道就是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它上方的空气很快就变得最为炽热,热空气不断上升;为了补充受热上升的空气,较冷的空气将由两极往赤道流动,再次受热上升,并流回两极,直到下降。这样便产生了分别向北和向南两个方向的空气循环对流。两个对流系统在赤道上空会合,形成热空气圈,称为间热带辐合区,是介于南北两股对流之间的间断面。

然而,因为地轴倾斜,夏季时太阳距离北半球较近,间热带辐合区会向北移动,进入印度上空,吸引印度洋的气流流向它。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北向气流遂向东偏斜,气流整体于是由西南向东北流动。由于地球表面包含陆地与水体,在夏季日照下,陆地上方的空气受热速度远较海洋来得快。湿润的白昼海风往陆地吹送时温度上升较快,且随着吹向地势更高的内陆,海风开始变得越发干燥,并形成降水。

降水的时空分布并不均衡。西南季风带来了集中降水,形成雨季,而全年的其他时间则十分干旱,只有印度河上游是个例外,携带较少水汽的西南季风在撤退时为这里带来了冬季降水。自古以来,印度全年就分为三季而非四季:雨季、凉季与热季。一年的主要耕作在雨季进行;战争则在农作物丰收之后的凉季进行;热季是全年里所有生物最受煎熬的季节,这时落叶树会落下所有树叶以保存能量,这与温带地区最难熬的寒冷季节迥然不同。

西南季风移动时掠过多种多样的地形,因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也不均匀。印度次大陆由此分为干旱区与湿润区。干旱区是畜牧业与灌溉农业区,从印度次大陆一直向西延伸,途经阿富汗、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及北非;湿润区则在南亚季风的持续影响下,从印度次大陆向东延伸至东南亚和中国南部。各地区气候的多样性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这里既生活着非洲狮也生活着亚洲虎。印度次大陆有着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鹿、蹬羚与羚羊种类繁多,还有名目繁多的鸟类和野生牛群,更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野生亚洲象。

季风和降水与农业的关系相当复杂。由于降水集中在雨季,若能通过灌溉工程控制水源的供给,并在需要时输送用水,农业区就会大面积地扩展。这一类灌溉工程的水源包括河流、水库、井泉,以及今日的管井。其中,以河流为水源的灌溉系统在印度北部最为典型,印度南部因夏季河流水位极低,因而以水库为主要灌溉水源;井泉汲水依靠人力或畜力;管井则靠电泵抽水。因此,耕地类型里有一个重要分类就是靠灌溉提供水源的水田与仅靠降水滋润的旱地。灌溉可大幅提升耕地的产量和产值,灌溉田的产值是旱地产值的五倍,因而养育的人口密度也较后者为高。水田一般位于干旱区,而旱地必须仰赖充足的降水方能进行耕作。村落里的农民在地里种植庄稼,这是农业的一个方面,就此而言,农业是印度文明的经济基础,由于灌溉技术的应用,印度地区的人口分布与降水分布并非紧密相关。印度文明始于印度河流域,以驯化该区的原生动植物为基础,特别是小麦与大麦;此后印度文明扩展到东部的恒河流域季雨林,驯化湿地动植物,如稻米和家禽。在灌溉技术的作用下,同一块农田一年内可以连续种植两种农作物。同季双重轮作在印度已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希腊史家克特西亚斯早已据此判断印度将成为富庶之地。

以谷物种植为基础的文明在扩散的同时,也将部落族群排挤到了季雨林的深深处,排挤到了不宜人居的丘陵地带。古代印度的文学作品将部落族群称为森林人、山民或蛮。印度文明最初诞生在人口较稠密的印度河流域和印度河—恒河平原,扎根于印度半岛的滨海区和河口三角洲。正是这里才能生产出足够多的剩余农产品,用以供养包含国王与祭司在内的复杂社会结构,支持大兴土木建设宫殿和庙宇。相对地,在森林、山地或仅靠降水的旱地区,居住的族群以部落为主,相比于土壤肥沃区的社会组织,部落的结构更为简单,成员之间也更为平等;他们经常进行轮耕,清出一块森林空地,种植两年后便弃置休耕,另寻新地。这种粗放的耕作方式能够养活的人口要少得多。这类社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印度的各个地区,但多数集中在印度中部与偏东部的季雨林中。季雨林为印度文明构建了一片内部疆界——这里是失去权势的王公贵族的流亡之地,是宗教隐士的清修旷野,是森林人与野生动物的家园,也是魔法与危险并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