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君王可以放走犯罪的父亲吗:爱有差等引发的道德问题(1)

君王可以放走犯罪的父亲吗:爱有差等引发的道德问题(1)

书名:哲学进化论 : 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作者名:李浩然本章字数:2275更新时间:2024-06-07 15:29:33

这个思想实验出自《孟子·尽心上》。

在这篇文章中,弟子桃应给老师孟子假设了一种状况:“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舜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是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也是儒家心目中的圣人。皋陶是当时掌管刑罚、监狱、法治的官吏,为人正直不阿,秉公断案,被视为中国司法第一人。瞽叟是舜的父亲,“瞽”是瞎的意思,“叟”是老年男性,“瞽叟”更像是一种别名而不是舜父亲的本名。相传瞽叟本性恶劣,另娶妻之后,对舜更是不好。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就是说,舜的父亲、继母、同父异母的弟弟人品都十分低劣,都想杀掉舜,但在这种情况下,舜还能坚持孝道。结合这些背景,桃应的问题实际上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思想实验:一个圣明的君王有一个邪恶的父亲,父亲杀了人,被正直的执法者抓到,这种情况下圣明的君王应该怎么做?

这个思想实验中之所以要突出父亲的邪恶和执法者的正直,就是为了表明对于杀人这件事的判断是正确的。换句话说,瞽叟杀人不可能是误杀、正当防卫或者被人陷害等。之所以要突出君王的圣明,就是为了设定舜的行动一定是符合美德的。这个思想实验的两难之处在于,它指出了儒家爱有差等的一个问题——当你的父亲做了坏事时,你还会爱他胜于爱别人吗?

我们在上文曾举“亲亲而仁民”来说明“仁”的爱有差等,孟子说这句话正是想表明,一个君王只有好好对待自己的家人,才能好好对待自己的臣民。大部分情况下这句话是对的,毕竟,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弑父杀兄的人会做一个好君王。桃应的思想实验让“亲”杀了“民”,这就在爱的对象序列中制造了断裂与冲突。换句话说,只能在二者中选择其一,你会怎么做呢?从公民的角度,我们当然不希望当权者包庇犯错的家人;从自身的角度,我们也知道大义灭亲的痛苦。换句话说:如果选择仁,就会违反公正;如果选择公正,就会违反仁。

有趣的是,即使我们认为儒家对“仁”的说明清晰地给出了如何判断美德之间高低价值的标准,在这个思想实验中,我们仍然觉得选择“仁”是有问题的。

更有趣的是,我们的问题在孟子那里似乎不是问题。从孟子的回应来看,他似乎不觉得舜的处境有什么两难的——他给出的答案是,舜作为君王当然要让皋陶把犯法的父亲抓起来,但是作为儿子,舜也不能不管自己的父亲,所以舜应该放弃王位,偷偷把父亲救出,逃到荒无人烟的海边隐居起来。

从孟子的回答中,我们感到他的立场仍忠于儒家的美德伦理,即最终还是要按照“仁”的规定来行动,把对家人的爱放在第一位。至于舜作为君王所面临的正义要求,则可以暂时把父亲抓起来。但孟子这个先抓人再救人的操作真的能解决这个思想实验中的两难吗?我相信你和我一样认为不能。原因很简单,在孟子试图兼顾“公正”和“仁”时,是把前者看作可以暂时符合的对象,而把后者看作应该长久符合的对象,但司法上的公平并不是暂时的,孟子给出的这种做法在实质上仍然把血缘亲情置放在法律正义之上。尽管孟子说舜要放弃王位以普通人的身份去救父亲,似乎是为了隔离亲情之爱对权力公正的破坏,但这个补充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即使是普通人去救自己犯法的父亲,同样会对权力公正造成破坏——否则,我们就都应该像水浒英雄般去解救犯法坐牢的家人了。更何况我们无法保证,一个君王真的能像孟子说的那样,丝毫不动用公权力而以普通人的身份从国家监狱中救出父亲。

孟子回答这个思想实验的时候,正是以家庭为单位建立起来的王权政治逐渐成熟的时候。儒家从孔子那时起就有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理想,即确立一个等级制度清晰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社会结构中,权力上层的君臣等级是对权力下层的父子等级的放大。家虽然受统治于国,但国的运行准则来自家,这也是为什么先秦儒家特别强调对血缘家族的重视。

但是,桃应的这个思想实验破坏了从家到国的连接,它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爱自己的君王,有些时候,正是因为我们爱父亲,所以要拒绝君王的命令。这个问题实际上来源于“爱有差等”这个设定本身,因为它假设的是一种最理想的情况,即爱可以从最熟悉的家人开始,传递到最不熟悉的陌生人。在这个想象中,处于不同差等中的人必须彼此没有任何冲突或对立,爱才能传递下去,但现实中可并非如此。儒家想象的是,因为你会给你的父亲让座,所以遇见其他老人,你也会给他们让座,但现实经常是,你的父亲和其他老人同时在拥挤的地铁上,在只有一个空座的情况下,你是无法向其他老人传递爱的。所以,“爱有差等”的前提是,爱能够跨越差等,而爱能够跨越差等的前提是,下一差等的人必须与上一差等的人利益一致。由于“爱有差等”的核心是对家族的爱,所以我基于以上前提把它归纳为:只有当其他人与自己家族利益一致时,我们才可能去跨越差等去爱其他人。但在任何一个资源有限的社会中,都不能保证如此。

在桃应的思想实验中,舜就没有办法像爱自己的父亲一样,去爱那个被他父亲杀死的人,因为在这个极端的设置中,舜的家族与死者这两者的差等之间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如果维护一方的利益,就必然会伤害另外一方的利益。于是,我们看到了孔孟所描述的仁的双面性:如果能够跨越差等,爱就会变得很普遍、很伟大;如果不能够跨越差等,爱就会变得很狭隘、很自私。

如果一种被称为美德的东西有可能让我们变得自私,它还算是美德吗?从2002年起,这个问题在学界引发了一场持续的学术大辩论,反对孟子的学者认为,舜偷偷把父亲救走是一种腐败行为,这说明儒学有伪善的倾向,而支持孟子的学者认为,在现代法治观念还没确立起来的古代,舜的行为是为了防止孝道仁心的沦丧,完全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