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信仰的归信仰,知识的归知识:康德的认识论(1)

信仰的归信仰,知识的归知识:康德的认识论(1)

书名:哲学进化论 : 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作者名:李浩然本章字数:2890更新时间:2024-06-07 15:29:23

经验派与唯理派各自的问题说明,每天都在发生的人的认识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解释的事情,在双方理论都遇到了瓶颈之后,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就像当时每一个醉心哲学的人,都要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的立场一样,年轻的康德早期所接受的哲学训练偏向唯理论。但后来,康德接受了经验论对理性主义的批判,认为唯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独断论”,因为唯理派哲学家所说的命题——如“上帝存在”等——不能被其他人验证真假。虽然唯理派对这些命题会做出论证,但这些努力在经验派的眼中更像是诡辩。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康德说,但凡不知道认识能力的界限与性质,就贸然对某物的存在给出肯定结论的都是独断论。不过按照这个标准,似乎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就要被冠以这个恶名,毕竟对实体的论述可是亚里士多德的拿手好戏。所以,如果独断论都是不可接受的,那么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将不复存在。休谟确实说过,即使我们把有关形而上学的书都投入烈火中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它们未给人带来任何知识。但康德却有些老派地认为,我们不能轻易扔掉形而上学,保持对上帝等概念的思考对人是具有意义的。

所以,走出唯理论的康德也不打算做一名经验论的拥趸。其原因除了他对传统哲学保持着留恋,还在于经验论对感性知识或综合知识的轻视使得科学没有受到经验论者应有的尊重,而康德却对科学的发展抱有极大的敬意。所以他决定走出唯理论和经验论,另辟蹊径地解决人的认识问题,而在这条新路上,他颇具创造性地把科学的方法引入了哲学。

这个科学的方法是康德的独特思考,他认为真正的科学并非如经验派所说的那样,是一门对各种现象整理归纳找出规律的学问。恰恰相反,科学要先确定一些原则与规律,然后再用它们去检验和解释世界。比如,与康德几乎同时代的艾萨克·牛顿所提出的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对理想状态的设想,而不是对现实的总结,但这种设想并不影响它在现实中的应用。与之相似,在解决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时,康德认为我们也可以转变视角,不要认为认识要符合认识对象,而应认为认识对象要符合认识本身。

经验论者认为,知识来源于观念,这隐含着一个前提,即观念要准确地反映认识对象才行。否则,如果我看见桌子,却呈现出椅子的观念,而你看见桌子,却呈现出柜子的观念,人和人就没法沟通了。但康德的意思是说,你与我之所以都看到了桌子,这并非由于我们的观看被桌子规定了,而是由于桌子被我们的观看给规定了。换句话说,在我们看到这张桌子之前,我们就已经具备了某种认识要素,它决定了人能够准确地看到一张桌子而不是其他。

这个认识要素不是唯理论所说的天赋观念,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或认识的结构,不过这种功能或结构可以说是天赋的。所以康德“让认识对象符合认识”的观点,既延循了经验派对认识过程的重视,又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唯理派关于“天赋”的思考,颠覆了以往哲学对认识的想象。就像当初哥白尼把天体运动的中心从地球切换到太阳一样,康德把确立认识准确与否的标准从事物切换到了认识结构,所以他的这个观点被称为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

这场革命成功的关键,是要证明在接触认识对象之前,人确实在认识结构中已然具备了什么要素。康德认为,如果不找到这些要素,不仅无法解释清楚人的认识过程,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口无遮拦”地谈论形而上学。因为在他看来,传统形而上学之所以会遭到近代经验论的批判,就是因为那些哲学家在还没有搞清楚认识结构中是否具有一种能力使人认识到“上帝”“实体”之前,就对这些概念大谈特谈。而康德的任务是回答能够认识到这些概念的能力是什么,以及这个能力在何种条件或限制下认识了这些概念。正是这个原因,康德的哲学被称为“批判的哲学”。这里的“批判”并不是反对攻击的意思,而是为形而上学的使用设定一个界限。

这个界限的设定,是从考察人最基本的认识环节——感性认识开始的。传统的认识论对于人认识过程的第一步总是语焉不详的。因为这里面涉及很多关键的问题,比如:我们究竟是主动地发觉了事物的性质,还是被动地接受了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印象?这些性质或印象是否能如实地反映事物?事物是否独立于我们的认识而存在?康德认为,外物是存在的,这是引起我们认识的前提。但是像经验论者一样,他认为人不能以超出认识能力的方式去认识一个事物。所以在认识之外,这个事物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并不能知晓。为此,康德还特意拟定一个称呼来形容独立于人的认识而存在的客观事物——“物自体”,有些时候这个概念也被康德称为“本体”。

这里,我们必须小心翻译为我们留下的陷阱——这个同样被称为“本体”的概念,和我们之前所讨论的“本体”有很大的区别。康德使用这个概念是想说明,物体本来是怎样的存在我们无法了解,我们能够了解的关于事物的信息是被加工过了的。“加工”说明我们的认识不是傻傻地等着外物把它自己送到眼前,而是主动地攫取外物的某些信息。在洛克那里,这种攫取的发生被称作“直观”,这个概念似乎是说,在感官接触到外物的一瞬间,我们自然就产生了印象或感受。康德把理论又往前推进了一步,他希望自己能够解释这种直观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其答案是,人天然具有两种直观的能力:空间感与时间感。这是我们一切感性认识,或者说一切认识发生的起点。

空间感让我们知道了事物的位置、大小、形状、动静等信息,而时间感让我们能够以可以理解的顺序获取这些信息。可以想象,对于一个拥有另一种空间感或没有空间感的外星生物来说,当它看到一盒图钉时,其印象很可能是,每一根图钉都四散在空中,颜色斑斓,像小水母一样不停地蠕动。而作为人类,最能体会这种空间感失调的情况大概就是不幸患上爱丽丝梦游仙境症的时候,此病症会因为神经系统错乱而影响视觉,导致病人看到周遭物体会将其缩小或放大。同样地,如果我们不具备时间感,当某人对你说“你今天裙子的颜色真好看”的时候,你的听觉不能按照顺序接收这句话,导致听到的可能是“天今看好真色你子的裙颜”。更严重的是,如果你的记忆是混乱的,那么你就搞不清做菜的时候应该先放油还是先放菜,也搞不清自己明天的考试是入职面试还是中学会考。

康德把古希腊的质形论引入自己的思想中。他认为,空间与时间是感性直观的形式,而物体的属性或性质等是感性直观的质料。只有形式,人什么也感觉不到;只有质料,人没有适当的方式来获取感受;只有当二者同时存在的时候,感觉才会被触发。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通过时间感与空间感使得感觉发生,事物留给我们的印象就不再是其本来的样子。就好像一个宝盒中盛放着一枝花朵已有一千年之久,你不打开它,就不会知道花是什么样子;但是打开盒子的一刹那,花就会因迅速脱水而枯萎,你只能看到它干瘪的样子,但这不妨碍你进一步去研究它。只不过,这个研究需要进入认识的第二个阶段:知性。

在康德的认识论中,只有上升到知性的阶段,人才可能去思考,确切地说,是以概念为单位、以逻辑为方法的思考。思考的对象不是别的,正是经过空间感与时间感加工过的感性材料,这也是知性的质料。当这些材料来到知性面前的时候,它们还只是一幅幅画面、一段段声音或者一股股气味,只有经过知性的处理,画面才有意味,声音才有含义,气味才有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