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感知连接世界:近代经验派的认识论(3)
书名:哲学进化论 : 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作者名:李浩然本章字数:1946更新时间:2024-06-07 15:29:22
因果关系一直被视作可以独立于经验的思维方式,休谟的质疑给了运用因果关系进行理论推演的唯理派重重一击。但问题是,如果彻底否定了因果关系,由人类思考所留下的诸多文明成果可能都不复存在了,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所以,休谟也把自己的目标调整为,只是质疑因果关系超越了经验的必然性,而不是彻底否定因果关系。他承认,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使用因果关系是可以的,只是不能盲目地认为,因果关系是绝对的。
在这里,休谟表达出一种温和的态度,即人没有办法彻底脱离因果关系而思考。为此,他特别解释说,人在天性中拥有一种使用因果关系的倾向,这使得我们看见一个事物时,总是去联想产生它的原因或它所造成的结果,这是一种无法革除的习惯。在休谟看来,这种联想解释了为什么有人相信实体存在。
某人在五岁时去过一次万里长城,他对于万里长城的感知便留在了心中,转化为一种记忆。当他五十五岁再次游览万里长城时,他发现万里长城与他记忆的长城基本保持一致。于是,他便用两次的经验产生联想,认为不仅这五十年间万里长城一直在同一个地方,而且在接下来的五十年甚至更长久的日子中,万里长城也都将屹立于此。其实休谟想说的是,观念虽然可以长久地存在于我们心中,但并不代表观念所涉及的对象也能长久地存在于我们心灵之外。休谟仍然坚信经验派的共识,即观念是我们与事物的唯一连接,只不过他以更加谦逊的措辞修改了贝克莱的观点,认为在心灵不去感知事物的时候,事物是否存在是一个不可讨论的问题。
不仅如此,休谟对观念在形成之后能够长时间保持的特性也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为了强调这种特性,他把人对事物的感受结果称为“知觉”,并认为知觉中包含着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和不那么生动但能长久保持的“观念”。休谟把印象又细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前者是对事物各种属性的感知,后者是对前者进行再次感知而产生的情绪与态度等。当这些印象留在心中成为一种记忆或想象的材料时,观念便出现了。所以在休谟看来,观念就是印象的“摹本”。
如果你还没有被这些名称搞烦的话,可能会看出,休谟不过是给洛克所说的观念的两种来源起了个名字而已,他不仅完全继承了洛克的观点,就连洛克所说的知识来源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也全盘接受。
在洛克的思想中,心灵对复杂观念的不同对待方式,导致了不同种类的知识产生:直观知识与推演知识只涉及观念自身或观念之间的比较,而感性知识则涉及观念与物质的比较。休谟同样注意到了这两类知识,称前者为“分析的”知识,后者为“综合的”知识。
所谓“分析”,是指仅凭观念本身的意义就能判断命题的真假,比如“三角形有三个角”“本书的作者有能力写一本书”等。这些知识是真的,因为只要我们好好分析“三角形”和“作者”这些词的含义,就能得出“有三个角”和“能写书”这样的内容。这种分析不需要借助其他条件。所谓“综合”,是说仅凭观念本身的意义无法判断命题的真假,需要借助其他的现实经验,比如对“三角形的面积是54cm²”“本书的作者经常坐地铁的时候看书”等命题来说,判断它们的真假就需要借助经验的证实。
休谟认为,分析的知识具有确定性,是必然的真理,像数学、逻辑等都属于这一类知识,而综合的知识具有不确定性,是偶然的真理。就像洛克承认感性知识也是必要的一样,休谟也认为综合的知识对于扩大我们的生活经验是有好处的,科学就属于这一类知识。后人把休谟的这个知识分类称为“休谟之叉”,它对之后的认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讲述休谟之叉的影响之前,我们可以看看经验派的观点是否给唯理派造成了障碍。唯理派虽然认为在发生认识之前,我们心中已然存在着天赋观念,但不否定有一些观念是在经验中获得的。经验派抓住了这一点,认为既然人已经能通过实际的感觉与思考来获取信息,那么设定天赋观念就是没有必要的。经验派哲学家认为,人只能通过感知与世界万物连接,而连接的结果除了能在心中留下观念,对于心外的事物我们不能做出更多的判断。对于洛克来说,即使不能做出外物存在的判断,实体这个概念仍有存在的必要,否则就没法解释,给予我们知觉的事物的性质是附着在什么之上的。对于贝克莱来说,既然我们感知不到经验之外的事情,说事物能够独立于人存在就是不对的,所以并没有物质实体。但同时既然我们能感知到事情,那么拥有感知功能的心灵以及让心灵拥有这种功能的上帝就是存在的,所以可以说精神实体是存在的。对于休谟来说,不仅物质实体无法被感知,精神实体也无法被感知,实体是否存在是一个不可知的问题,对此不必费神讨论。这便说明,经验派尽管在“知识来源于观念”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但对“观念来源于何处”却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如果不是像休谟一样对此问题存而不论的话,就只能像洛克一样躲躲闪闪地承认实体的存在,或者像贝克莱一样借助于上帝的力量——无论是哪一种,似乎都走到了经验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