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源自天赋观念:近代唯理派的认识论(3)
书名:哲学进化论 : 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作者名:李浩然本章字数:2396更新时间:2024-06-07 15:29:21
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斯宾诺莎真观念的具体内容,即告诉你究竟什么可以确保我们正确思考,你一定不会惊讶,因为真观念的具体内容就是上帝。唯理论哲学家似乎对上帝总怀着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执着,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什么比把具有深厚西方文化传统积淀的上帝概念作为天赋观念的赋予者,更容易让人接受得了。只是唯理派所论说的上帝,多少带有哲学化的变形。在斯宾诺莎看来,上帝似乎成了世界全体——他习惯把世界全体称为“自然”——的代名词,他认为没有任何东西在上帝之外,上帝是唯一无限的存在。
斯宾诺莎把这个唯一无限的存在称为“实体”。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概念是如何被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个概念的内容不断被后来的哲学家所丰富。比如在笛卡儿那里,实体被看作独立于其他所造之物而存在的东西。“所造”二字,说明上帝像玩乐高一样创造了实体。实体不是别的,正是能够思考的人的心灵和具有广延属性的万物——当然,严格说来,上帝也必须是一个实体。在这种设定之下,心灵与万物互相独立,互不影响,所以笛卡儿的理论也可以被称为“心物二元论”。
不过,正如你看到的这个英文单词一样,人是心灵与物的结合。如果二者真的没有关系而各行其是,那么我们在突然内急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用心灵控制身体,这并不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更不是我们希望发生的事。为了解释这种现象,笛卡儿对自己的理论做了一个修补,他设想了一个可以储存和运作精气的松果体作为身心的连接点。这样一来,似乎身心就存在了某种层面的相互作用,但是对于松果体属于心还是物,则没有详细说明。
问题延续到斯宾诺莎这里,斯宾诺莎同样使用了实体这个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自身之中且仅通过自身被设想的东西。“在自身之中”说明实体的存在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要素,“通过自身被设想”说明实体必须能够直接地向思考者显示。换句话说,上帝是一个仅凭自身就能被人认识的无限实体。实体这个概念既是人们认识上帝的结果,也是上帝赋予人们的真观念。由此出发,人的认识便获得了牢固的基础。
在斯宾诺莎的观点中,由于上帝、自然、实体这些概念都可以互换,所以实体只有一个。笛卡儿所说的心灵与万物,在他看来都是这一个实体的不同样式,而笛卡儿所认为的心的思考能力和物的广延性质,也都是这一个实体的不同属性。斯宾诺莎认为,实体的样式是实体属性的一种现实化显现,属性与样式之间有严格的连接关系,而且样式与样式之间也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这样一来,心、物虽然分属不同样式,但彼此之间却拥有对应性,于是心、物就不再是二元的关系了。
不过,斯宾诺莎的这种实体观不久就被同属唯理派的莱布尼茨所反驳。斯宾诺莎把事物之间的区别说成是同一实体的不同样式的区别,但莱布尼茨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异是本质上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实体不是一个或几个,而是多个。莱布尼茨认为,实体是小到不能再被分割的东西,它没有广延,通过组合便形成了万物。为此,他还特意给实体另外起了一个名字:单子。
如果你还没有感觉到这种观点是受到了古希腊原子论的影响,那么现在是时候了解了。在这种设定下,没有广延的实体不必然对应着物质。事实上,在莱布尼茨看来,精神活动也是实体排列组合的结果,而且能够进行这种活动的不仅是人,人用心灵加以思考的能力只是一种最高级的精神现象而已。在实体不受外物影响这一点上,莱布尼茨是同意笛卡儿和斯宾诺莎的,但是为了说明不受其他单子影响的单子如何互相组合而成为某个具体事物这一问题,他还是搬出了上帝,说在这位至高之神的安排下,彼此无关系的单子们才能走到一起构成事物。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看到近代唯理论对实体的论述,主要有三个模型。
从这些模型可以看出,唯理派对实体看法的差异,主要源自对实体与事物关系的不同见解。唯理派哲学家之所以要讨论实体问题,是因为在研究人的认识时,首先要解决“人的认识是真实的吗?”或“我所认识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这样的问题。
在上面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笛卡儿、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人通过各自的推演得出,确实存在一些真实的东西,它或者可以被我们认识,或者可以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令人安心的保障。这个些真实的东西就是实体,并且几乎在所有情况下,实体都被唯理派看作是上帝本身。其原因在于,我们只能通过思考认识到这个世界是真实的,但不能决定这个世界的真实性。所以,我们要给认识的可靠性找到一个坚定的基础时,只能依托于比人更加完满的存在——上帝。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反复提及,“上帝”这个概念在近代唯理论中并不是一个宗教概念,它是为了说明,我们的认识不是在看到一幅画、听到一首歌的瞬间发生的,而是在那之前依靠某种预先赋予我们的观念而发生的。通过这些天赋观念,我们才能确定自己看到的是一幅0.8m×0.8m的肖像画,听到的是某个过气歌手的成名作。只不过,要是去追问这些天赋观念从何而来,除了借助神灵的帮助,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唯理派的核心共识,就是作为认识发生前提的天赋观念。但是,你觉得天赋观念这个概念的设定,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坦白说,作为一种被称为“观念”的东西,它似乎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如果上帝真的会预先在我们心中置入什么观念——以我鄙薄的想象看——也应该是“不必仇恨犹大的子孙”或者“在信奉我的同时,不能再去拜送子观音”之类的,而不是让不懂哲学的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实体”概念。而且对于智识水平远低于神灵的人来说,他真的能认识到天赋观念的全部细节吗?比如,如果把笛卡儿对于上帝的证明反过来说,我们同样可以证明魔鬼的存在。因为有限的人的心灵不可能设想出无限恶的魔鬼来,所以“魔鬼”这个概念必然是真实存在的魔鬼置入我们心灵中的。这样一来,我们的天赋观念里是不是也有些黑暗的成分呢?
当然,我在这里提出的这些问题并不能完全否定唯理派的功绩。无论如何,它们都为确立人的认识基础做出了理论上的贡献,只是天赋观念的提出并没能完美地解决问题。同样这么评价唯理派的,还有与之针锋相对的经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