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其实什么也不是:向“高维度的思想阵地”跨越
书名:哲学进化论 : 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作者名:李浩然本章字数:2274更新时间:2024-06-07 15:29:03
现在,如果你还记得的话,我们可以重新回到本书最开始描述的饭局场景中。对于那个酒过三巡后的提问,我的回答是:“哲学是否能被定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哲学。”——此刻你已经充分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我的意思是说,使用定义是无法阐明哲学的,对可否使用定义的思考倒是能体现哲学的某些内容。
不过,既然我能把我想回答的内容概括为以上这句话,为什么在面对提问时,我不直接回答这句话呢?这是因为,只有当我们一起经历了上述所有的讨论之后,才能切实地理解这个回答的含义;在没有进行任何思考活动的情况下,对这句话的理解只能是字面意义上的。而这句话在字面上所传达的信息,又远不能让提问者真的明白哲学对“定义”这个行为所代表的逻辑思维的超越性。无论是“切实地理解”还是“真的明白”,这里所指的都是,我们收获的信息比语言或文字本身所传达的更多。这个收获,如我刚才所言,是通过一系列思考完成的。这种思考可不是被动地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解码,而是主动地向高维度的思想阵地进行跨越。
我敢说,在字面上你完全能理解“高维度的思想阵地”,但由于我们还没有进行更多的相关讨论,这个表达尚不能让人“切实地理解”。所以接下来,我打算谈谈“高维度的思想阵地”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已经谈到,对于询问“什么是哲学”的人,直接告诉他“哲学不能被定义”并不是一个好的回答。而我之所以认为自己的回答是好的,是因为在“哲学是否能被定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哲学”这句话中没有给出任何新的信息。我只是告诉提问者,问题就是答案——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尤其不符合问句逻辑,因为在这个回答中根本没有与问题对应的答案。但是,这样的回答又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逻辑上的矛盾,才能让人认识到逻辑本身的问题。
这个逻辑本身的问题体现在,当面对一个未知的事物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问:“它是什么?”并且期待着一些信息在这个时候走过来拍拍我们的肩膀说:“我就是答案。”换句话说,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理解,总是靠着“是什么”这样的思维来完成。这种定义或是类似定义的思维定式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理解不了“什么都不是”的事物。“什么都不是”是一个多少有些挑战我们日常思考的表述,人们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上有东西“什么都不是”,但这绝非不可能。一千八百多年前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龙树就把佛法看作是“什么都不是”的事物,他的论述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在《中论》中,龙树说道:
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
在这四句话中,前三句表达了如下四个命题:
命题1:一切都是真如实性。
命题2:一切都不是真如实性。
命题3:一切既是真如实性又不是真如实性。
命题4:一切既不是真如实性也不是非真如实性。
第一句“一切实非实”实际上是“一切实”和“一切非实”的组合表达,所以它可以拆解为两个命题,这种看法已经被日本的梶山雄一等学者广泛认同。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真如实性”是佛教术语,为了不过多引起理解上的困难,我们可以暂时不必理会它是什么意思。我们只需要知道,在命题1中,龙树说所有东西都是真如实性的,在命题2中,龙树立刻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说所有东西都不是真如实性的,这就说明命题1和命题2是完全相反的判断,二者不能同时成立。但是,命题3恰恰又是命题1和命题2的结合,这就使得命题3违反了逻辑上的矛盾律。而命题4的后半部分“不是非真如实性”实际上是一个双重否定表达,它相当于一个肯定表达,即“是真如实性”。这样一来,命题4就等于“一切既不是真如实性也是真如实性”,这几乎和命题3没有区别,也违反了矛盾律。
所以龙树的这三句话,是由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和两个自身矛盾的命题组成的,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根据同样属于古代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青目、月称等人的解释,龙树表达不同的内容是为了教化不同根器的众生。换句话说,这四个命题分别对应着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其中,最低层次的思维能力是做出一个判断。比之高级的层次的思维能力是认识到这个判断并不正确。更高级的层次的思维能力是认识到“由于层次不同,认为这个判断正确和不正确都是对的,如果只认为层次低的判断就不正确反而是错的”。最高的层次的思维能力是认识到“不加区分地综合对立意见而认为各层次判断都是对的,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也许大家在各自的层次上的判断都是错的”。
在这四个层次中,我们可以发现思维能力的上升是通过对已有思维不断加以否定来完成的。其中命题2对命题1的否定是逻辑上的否定,虽然二者属于不同层次的思维,但仍在同一维度。命题3对命题2,命题4对命题3是思考方式上的否定,这便是不同维度上的思维。所以,思维层次的上升是通过对思考内容的批判来完成的,而思维维度的上升是通过对思考本身的批判来完成的,后者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向“高维度的思想阵地”进行跨越。龙树认为,当一个人既能看到思维片面性的问题,又能看到思维全面性的问题,即,当思维既不是片面的也不是全面的,这时才可能认识真正的佛法。这样的思维,便是对上述“什么都不是”的把握。
“什么都不是”是通过对思维各层次和各维度的“是”进行扬弃而实现的。当能够接受“什么都不是”这个表述时,对于认识复杂事物,我们才不会寄希望于通过问“是什么”来获得一次性的解答,而是会通过问“不是什么”来获得一种累积的认识。这种累积虽然不会让我们有豁然开朗的快乐,但却能让我们离事情的真相越来越近,同时让我们的思维愈发高级。正因如此,那些冠冕堂皇的定义从未捕捉到真正的哲学,但从这些定义的“不是”以及定义本身的“不是”中,我们反而会发现哲学留下的线索。也就是说,当开始明白哲学不是什么的时候,我们的哲学之旅就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