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二十八 烽烟四起:成化初年的国家乱局(2)

二十八 烽烟四起:成化初年的国家乱局(2)

书名:帝制与盛世 汉唐明的时代 公元1500年之前作者名:李晓鹏本章字数:2391更新时间:2024-06-11 11:08:58

但是,政治投机的成功只能带来短暂的胜利,实力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武将勋贵和宦官集团的精英在土木堡被大量消灭。曹吉祥和石亨都是缺乏政治头脑的庸才,朱祁镇手下也没什么得力干将,唯一有点本事的徐有贞还是文官集团的一员。“夺门之变”的这三大巨头,分属三个利益集团,同盟关系也并不稳固。

文官集团中有头脑的人物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通过巧妙的政治谋略,他们重新获得朱祁镇的信任,先后把石亨和徐有贞搞掉。曹吉祥一看势头不对,“夺门三巨头”就剩他一个还没事,就知道下一个肯定轮到自己倒霉了。情急之下,曹吉祥干脆让他的侄子曹钦起兵谋反,妄图带兵冲进皇宫,杀掉朱祁镇另立一个新皇帝。这个事情也可以旁证胡惟庸和蓝玉的谋反并不算违反常理。跟朱祁镇相比,朱元璋严酷得多;而跟曹吉祥相比,胡惟庸和蓝玉所掌握的力量又要强大得多。曹吉祥都敢谋反,胡惟庸和蓝玉为啥不能谋反?

曹钦的叛乱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被扑灭。文官集团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由此衍生出了一个新的制度:文官统兵。

在朱元璋的时代,练兵和管兵之权归武将,统兵权归亲王,文官只负责钱粮后勤。朱棣登基以后,废除了亲王的统兵权。这样,练兵和统兵权就都落到武将勋贵手里。朱棣对此不是十分放心,就搞了一个“宦官监军”制度,也就是在军事要地或者出征打仗的过程中,都要派一个宦官去当“监军”,监督武将的行为,随时向皇帝汇报。

“土木堡之变”后一直到朱祁镇去世这一段时间,武将勋贵集团人才凋零,文官就获得了领军出征的权力,逐渐成为定制。这就形成了明朝很有特点的军事制度:文官为总指挥,负责制定战略;武将当总兵,负责军队的训练和日常管理,相当于副总指挥;太监当监军,负责向皇帝汇报军情,相当于督察员。“三驾马车”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每个重要的军事据点,每次重要的军队出征,都要配齐这“三驾马车”。

经过这一系列巨大的政治变故,帝国管理体制出现了严重的松动。政治斗争太厉害,皇帝也变得疑神疑鬼,地方上的局面很快就开始失控。广西出现了瑶民起义,四川爆发了以赵铎为首的农民起义,荆襄地区爆发了流民起义,宁夏、陕西一带爆发了多个少数民族的联合起义。此外,北方的蒙古部落不断到河套地区抢掠,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发生战乱……

农民起义是帝国的常态,都是可大可小的。由于朱祁镇后期朝政混乱,朝臣们忙着搞政治斗争,没人管这些事儿,小规模的起义就越来越大。

等到朱祁镇去世,各方面的报告像火山喷发一样一下都报上来了,一时间看起来非常吓人:广西起义已经变成了两广起义,而且义军已经进入湖南;荆襄流民起义军正在攻打襄阳;四川、宁夏也有好几万人起义,连破数个城池;对蒙古部落和建州女真的作战连连失利,连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都出现了小规模的暴动……

刚刚登基的朱见深,面对的几乎就是一个快要亡国的王朝:内忧外患、战乱四起,比100多年后崇祯皇帝登基时面临的局面还要严峻。

朱见深首先要处理的是最紧急的两广起义。这个地方其实已经闹了几十年,每次中央派军征讨,义军和变民就躲进大藤峡里面。这个大藤峡方圆数千平方公里,里面河流纵横、高峡林立,平乱大军无法进入,只能在周围烧杀抢掠一番之后退兵,然后义军又会重新跑出来活动。

朱见深得到的最新汇报是:广西几乎全境失守,广东和湖南受到波及,两广首府梧州也快要被攻陷。两广镇守太监、巡抚、总兵全部待在梧州城内,起义军仅仅700人,竟能大摇大摆入城劫掠一夜而去,城中重兵无人敢与其对抗。明朝政府随时可能失去对广西的控制。

面对这种最紧急的军情,首先要找到合适的统帅。朱见深让首辅李贤推荐人选,李贤说兵部尚书王竑比较懂军事,可以让他推荐。朱见深就去问王竑,王竑说:“要想平定两广乱局,非韩雍不可。”

这个名字一提出来,朝堂一片哗然。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韩雍刚刚卷入东宫太监王纶的案子。当时传说,王纶打算任命某人取代李贤任内阁首辅、任命韩雍取代王竑任兵部尚书。李贤在弹劾王纶的奏章里面,把韩雍也列为王纶一党。朱见深就把韩雍一块儿给贬到浙江去了。

刚刚贬走的官员,马上就重新起用,而且委以重任,皇帝和首辅大人岂不是都很没有面子?

朱见深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同意王竑的意见,任命韩雍为总指挥,另外任命武将赵辅为总兵,太监卢永为监军。“三驾马车”组合完成,带着16万军队就到广西镇压起义军去了。

此时翰林院编修邱浚上书内阁首辅李贤,说大藤峡那个地方非常险峻,大军无法进入。正确的方略应该是先逐步剿灭外围的义军据点,然后把大藤峡的几个出口堵住,将其封闭起来,围上一两年,让里面的义军缺乏粮食供应。这样既安全,又能保证胜利。

李贤看了觉得很有道理,就转呈给朱见深。朱见深看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下令转发给还在路上的韩雍,建议他按照这个思路来镇压起义军。

韩雍一接到折子就回复了:“邱浚的那个方案不行。大藤峡绵延600多里,有很多河流贯穿其中,地形非常复杂,要想把所有出口都封住,需要耗费很多兵力,而且还未必真能封得住。这么多兵力耗在广西一两年,会耽误国家其他地方用兵。我建议直接冲进大藤峡,把里面的叛军全部消灭。没有这个据点以后,其他地方的小股叛军就很容易扑灭了。”

奏章到了北京以后,朝廷又是一片哗然,马上分成两派开始大辩论。大部分人支持邱浚的方案,认为韩雍的方案过于冒险。大藤峡里面有些什么都不知道,几百里长的山谷、河流,十几万大军开进去,万一中了机关埋伏,很有可能就会全军覆灭。现在天下战乱四起,国家承担不起这样的损失。要知道“土木堡之变”,明朝军队死亡人数就是十几万。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韩雍说的有道理,把中央精锐部队耗在广西一两年,对其他地区的平乱和北方的防守非常不利。速战速决才是最佳选择。

那么,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方案呢?

最后,一切的一切,还是要由不满18岁、相当于高中还没毕业就当上皇帝的朱见深来拍板。

十几万人的生死,甚至整个帝国的兴衰,就捏在了这个从未见识过战争的年轻人手里。

朱见深日夜阅读各种分析战局利弊的奏章,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