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二十三 分权而治:亲王、文臣、武将的分工与制衡

二十三 分权而治:亲王、文臣、武将的分工与制衡

书名:帝制与盛世 汉唐明的时代 公元1500年之前作者名:李晓鹏本章字数:2137更新时间:2024-06-11 11:08:55

显然,本书的作者更倾向于相信第二个说法。

不过,即使第二个说法成立,也不是说诛杀功臣的动机完全不存在。作为一个专制皇帝,朱元璋在搞“家天下”方面是有私心的,而且私心还不小。最能体现其私心的,就是他把儿子们全都封王。亲王的俸禄是每年1万石,文武两大开国功臣李善长和徐达的俸禄分别为每年4000石和5000石。

亲王们享有各种特权。朱元璋也会教育他们要勤俭节约、爱惜人民,但真的犯了错误,却并不会像对待大臣一样刑罚伺候。最关键的是,亲王们还掌握着兵权,负责守卫战略要地。可见朱元璋从制度设计上就对武将不太信任,只有把朱家的子孙都派到全国各地去镇守,把军队都掌握在亲儿子手里,他才放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在厉行反腐败的过程中,有没有“搂草打兔子”一样顺便杀掉一些让他不放心的开国功臣呢?这是有可能的。

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各种贪污腐败和特权行为都可以被揭发,唯独他儿子们的特权无人敢言。洪武九年的时候,负责观测星象的官员禀报,星象有变,不利于国家。朱元璋就下诏请求大家上书提意见。大部分提意见的奏章都没事,五花八门什么意见都有。只有一个叫叶巨伯的人上书批评他:“分封太侈”“用刑太繁”。说诸王的分封:“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而且警告说:“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此臣所以为太过者也”。

这就触动到了分封诸王的问题,朱元璋看完勃然大怒,说:“这个家伙竟然敢离间我父子亲情,我要亲手用弓箭射死他!”后来叶巨伯被关进诏狱迫害致死,分封问题也就成了洪武年间最大的政治禁忌。

所以,要说朱元璋的反腐败完全就是为国为民,丝毫没有利己的动机,肯定也不客观,超越了朱元璋作为专制皇帝的历史局限。我们不能因为他大力反腐败,就把他描写成高大全一般的人物。

但是,因为有这些问题,我们能否就可以认为:整个洪武三大案的主要目标就是诛杀功臣呢?我看也得不出这样的结论。

有的书里说:估计是朱元璋小时候吃苦太多,目睹兄弟姐妹饿死,所以特别心疼子女,生怕他们受苦。这个心理推测有一定道理:父母吃苦长大,过分宠爱小孩是常见的事。不过要是细说起来,朱元璋的分封也并不完全是自私溺爱。

皇帝的儿子封王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制度。按照分封的规则,爵位顺序是王、公、侯、伯。刘伯温的诚意伯俸禄是每年240石;汤和的中山侯俸禄是1500石,洪武十一年晋封信国公,俸禄涨到了3000石;而李善长的韩国公俸禄是每年4000石,徐达的魏国公俸禄是每年5000石,基本上爵位提高一个档次,俸禄至少翻一番,甚至更多。按照这个标准,郡王的俸禄就应该在6000石左右,亲王的俸禄则应该超过1万石。

至于亲王的特权,在帝国制度下也是符合传统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中国古代法制的最高理想。而王犯法,是不能与庶民同罪的,必须特殊处理。《史记·商君列传》里面讲商鞅变法,坚持法制理想,对于太子犯法,他的处理方式是:把太子的师傅抓起来代替太子受刑。就这样,后世还把商鞅作为依法治国的典范。也就是说,按照今人的法治观念,朱元璋做得当然不对,但按照中国古代的法制标准,即便是最理想的标准,朱元璋的做法也没有问题。

这样算起来,朱元璋给他儿子们的待遇符合历朝历代的制度惯例,并未特别优待。只不过因为他对官员腐败和特权行为要求特别严,大大超过了历朝历代的标准,但对亲王的待遇却未加限制。这才显得他对儿子们额外厚待,没有一碗水端平。

至于兵权的问题,也不是只信任亲儿子那么简单。按照朱元璋的设计:亲王只掌握出征的兵权,而没有调兵和练兵之权,军队调令必须由中央兵部发出。同时,军队的日常训练由地方指挥使负责,指挥使由中央任命。只有朝廷下令出征打仗的时候,亲王才能接管军队。而且,亲王所在的城市,守卫工作由中央统一管理,亲王要离开所住城市必须由中央批准。此外,亲王也没有征收钱粮、管理地方的权力,这些权力由布政使行使。

也就是说,朱元璋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军事指挥规则:军队的训练、出征、钱粮后勤和治安守卫工作分别属于不同的机构,亲王只掌握其中一部分权力。这样既可以防止武将专权,也能够防止亲王造反。皇室宗亲与武将相互制衡,只有中央枢机才能统一安排调度。而汉朝“七国之乱”前的制度是封王掌握其封国内的一切军政权力,朱元璋的分封与汉朝的分封有着本质差异。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不仅不信任功臣武将,对自己的亲儿子们也并不十分信任。

他真正相信的是制度。在军权上,出征、守备、训练、后勤分离;在政府权力上,则是行政权与监察权分离。

唐朝的时候,藩镇的军事行政和财政权力都集中到节度使,导致了藩镇割据;宋朝的时候,地方精锐全部收归中央管理,边防军战斗力极差,对外战争屡战屡败,最后亡于外族。朱元璋在努力避免这两个极端,既要让边防军有足够的战斗力,又不能让他们威胁中央的权威,所以才有了这样一番制度设计。

更高明的是,他不仅把这些权力分开,而且试图去隔绝掌握这些权力的官职之间的“旋转门”问题,也就是让不同出身背景的人掌握不同的权力,彼此之间难以交流。科举出身的文官负责行政、钱粮;武将掌握军队的训练和底层指挥;皇室宗亲负责镇守与出征;禁卫军负责监察。

这一套制度确实设计得不错,朱元璋自己也很满意,所以他颁布法令,让后世子孙千万不要更改他的制度。朱元璋声称,只要后世子孙严格遵守这一套制度,就能保证大明王朝江山永固、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