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大雁:一边歌唱,一边飞远(1)
书名:春山多胜事:四时读诗作者名:三书本章字数:1780更新时间:2024-06-07 15:33:57
我爱秋天的雁子,
终夜不知疲倦;
像是嘱咐,像是答应
一边叫,一边飞远。
从来不问他的歌,
留在哪片云上,
只管唱过,只管飞扬——黑的天,轻的翅膀。
我情愿是只雁子,
一切都使忘记——
当我提起,当我想到,不是恨,不是欢喜。——陈梦家《雁子》
“雁”字的身世
“雁”的金文字形很有意思,右边是一只短尾鸟,左边是一座悬崖,崖畔有倒悬的树枝,下有水滴。由此字形,可约略会意雁的生活习性。到了秦篆,“雁”的字形发生变异,悬崖变成了“厂”,读yán,又读ān,本义是崖岩,既表意又表音,而悬枝和水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变成了“亻”,在“隹”的左边,即我们今天的“雁”字。
这样的字形改变,显然是在“雁”的自然属性中,加入了人文的内容。清代古文字学家段玉裁如此解释:“雁有人道,人以为挚,故从人。”“挚”就是见面礼,即因为“雁有人道”,所以人们用雁作为见面礼,互相馈赠。《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可见在周代,社会地位不同,执礼不同,雁为大夫所执,其级别是很高的,像庶民执的就是野鸭,而更低贱的工商阶层,就只能执鸡了。
为什么说“雁有人道”呢?段玉裁没有具体明言。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其原因:一是雁阵在高空时而排成“人”字,时而排成“一”字,从而被认为通人性;二是雁群飞行或觅食时服从老雁,绝不失序,故被推为“礼义”的象征;三是雁属“贞”禽,终生只有一个伴侣,至死不渝,故在谈婚论嫁时被用作聘礼;四是大雁定时南北迁徙,被认为有“信”,因而在人的想象中可以传书。
从“雁”字的历史,我们可以感知,一个古老的汉字经过千年跋涉,来到我们面前时,它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它已携带了很多人文的寓意,和人一样,它获得了一个身世。
每个诗人都是一只孤雁
孤雁
[唐]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一群大雁飞在天空,嗷嗷哀鸣,如果用心去听,就会听见那些翅膀参差扇动的簌簌声,它们飞得那样急迫、那样警惕,尤其是排在行列最后的几只,好像生怕跟不上,生怕落了单。
落单的大雁,时而有之,或孤飞苍穹,或徘徊山泽,凄惶的形影惹人心怜。
几乎每个古典诗人都写过孤雁,且常以孤雁自喻,诗中歌咏的孤雁好似诗人自己在世上漂泊无依的写照。
崔涂的《孤雁》,出之以咏物体,极尽情态,仿佛他化身为那只孤雁。看到孤雁,诗人就想到它的同伴们,那雁群的行列不知飞去了哪里。“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几行”是由孤雁而想见的,也可以是别的归塞的雁群,“念尔”语气亲切,深怀怜悯。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三四句是诗人的想象。先看“暮雨”句,也许在一个下雨的傍晚,它失群落单,焦急地呼唤着同伴。有人说同伴指的不是雁群,而是它的伴侣。这也有可能,如果失去伴侣,雁通常会痛不欲生,习性使然,有些甚至会自尽。
“暮雨”这句有问题吗?有,纪晓岚说,既然“相呼”,则不孤矣,所以这句有语病。字面上看确乎不通,既无法诘之于作者,那我们试着来圆融:“相呼”是不是指看见孤雁时,同时想象它的同伴或伴侣也在呼唤它?如果是这样,那么诗人就是将两个不同时空的画面拼接在一个句子里了。若不求甚解的话,那就简单地将“相呼”当成呼唤,就像相思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比如我对你的相思,就是我思念你。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五、六句仍是作者的想象,抑或平日所见孤雁之印象。上联状其失群之彷徨,此联摹其孤飞之索寞。渚云低沉,关月凄冷,苍茫天地仿佛变成了可怕的敌人。
最后两句拈出“孤”字,“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孤雁惊惶,未必因为怕遭矰缴猎捕,形单影只本身即自可疑,诗人在此亦以孤雁喻己。崔涂是江南人,一生流落于巴蜀、湘、鄂、秦、陇等地,是故每多孤凄忧虑的天涯之思。
这句让我想起一次小小的经历:某夜已近十点,我很想出去走走,于是径自去了附近的公园,在一条土路上漫步。月光淡淡的,风簌簌吹过树间,这时有人推着自行车过来,原本浑然于静夜的我,突然颇觉自己可疑。那人经过时,瞥了我一眼。我担心吓着他,便装作正在打电话,等他稍微走远,这才偷偷看他。他的脚步空落落的,沉默的背影和车轮的轧轧声,听上去很寂寞。呵,或许他也在想:这么晚了,这人怎么一个人在公园里?
诗人在悲怜孤雁,虽说未必逢矰缴,但雁群迁徙征途迢递,途中危险重重,一旦落单,很可能身陷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