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梧叶飘黄:秋天的第一种悲伤(2)

梧叶飘黄:秋天的第一种悲伤(2)

书名:春山多胜事:四时读诗作者名:三书本章字数:1538更新时间:2024-06-07 15:33:57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

清平乐

[宋]晏殊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晏殊的小令,唱出来想必很好听,单是歌词就很清丽。李清照在《词论》中,评晏殊、欧阳修、苏轼,虽称诸前辈词为句读不葺之诗,并对其不协音律略有所讥,然赞誉其歌词曰:“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乐曲久佚,诸公词是否协音律,今已不得而知,我们读的只是歌词。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若此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金句,晏殊词中比比皆是。七岁能文,自幼聪慧而有“神童”之称的晏殊,的确学际天人,但他作诗填词却不显露学力,而纯然出乎才华与性情。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晏殊的诗词,可作为这段诗论的极好注解。

平常言语,闲闲道来,无奇字险字,亦不用典故,却十分婉丽可人。读晏殊的小令,会觉得呼吸舒适,他的语气平和自然,即使诉说哀愁,也风轻云淡,荡气回肠,使人寻味。

春来秋去,叶长叶落,才减衣服,又添衣服,一年又将成为过去。往事知何处?想起唐代白居易的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时光流逝,季节流转,往事如春梦秋云,风流云散,无可觅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燕去燕归,花开花谢,谁也没法让时光留步。说到燕子,就在上周,母亲在电话中说:“今年家里总共十二只燕子。两个旧巢,每个巢里新生了四只小燕子,你算一下,是不是十二只?这几天燕儿一个个飞走,就剩四只了。”

盛夏的幕落下,秋已来临。“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在漫长的冬天到来之前,人会突然感到强烈的不安,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失去的已经失去。

能有人共饮,能有人写信,都是难得的幸福。然而,人最终不得不回到自身,深入孤独。“酒阑人散忡忡”,秋天饮酒,毕竟与春天不同,春天是一场梦,秋天梦之将醒。酒宴结束,人都散去,热闹的场面不再,令人忧愁不安。

“闲阶独倚梧桐”,这个意象值得玩味。“闲阶”,人都散了,台阶便空了,闲了。已是秋天,许多事过去之后,在寂寞的台阶上,独自站一会儿吧。独倚梧桐,倾听黄叶西风那年复一年的呼唤。

梧桐树,三更雨

更漏子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入秋后,霖雨时至,静夜听之,一声梧叶一声愁。古琴曲有《梧桐夜雨》,曲声清况,萧疏滴沥,与南方的芭蕉夜雨,同样凄苦。

“更漏子”调名为温庭筠所创,双调四十六字,与唐教坊曲中咏唱深夜滴漏报更的小曲《更漏子》稍异。温庭筠精通音律,工于造语,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是文学史上第一位致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

温词所咏之女子,或为空闺思妇,或为青楼丽人。在他笔下,这些女子雍容华贵,绝不俗气,观其衣饰起居即可知。比如“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此词中的前两句,“玉炉香,红蜡泪”,一起始也借香炉和红蜡,晕染出女子居室的氛围。

还不止于此,他所写的衣饰起居,更暗暗传递着女子的情绪。香炉缭绕的轻烟,难道不也是女子思情的外化吗?红蜡泪则更不必说,摇曳的光影将画堂照得更加凄迷。这些都是女子无眠所见。她辗转伏枕,眉粉褪淡,鬓发凌乱,而秋夜漫漫,衾枕孤寒。

下片是无眠所闻。“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外面正下着雨,雨落在梧桐树上,全不管屋里人离情正苦。一滴一滴的雨凄厉地打着一叶叶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且重且响,砸在女子痛苦的心上,直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