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八 从“土木”到“夺门”(二)

八 从“土木”到“夺门”(二)

书名:十字路口的明朝作者名:赵现海本章字数:2255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5

“夺门之变”

朱见济被立为太子的次年,也就是景泰四年,便夭折了。由于景帝并无其他的儿子,太子储位于是空了出来。景泰八年正月十二日,春节假期还未结束,景帝病得已经很严重,在郊祭之时,“忽呕血不能成礼而还”。不过,经过太医的调理,在三四天后,景帝身体有所恢复,已经开始准备上朝了。

而在此时,在景泰时期一直不受重用的政治势力开始行动。如武将石亨虽然在“北京保卫战”中立有战功,担任京营总兵官,但一直被于谦约束在军事领域;曹吉祥由于是英宗系宦官,虽然作为宦官代表参与京营管理,但在宫廷之中也属于政治失落者;而徐有贞在倡议南迁之后,一直是朝堂上的笑柄。他们在十二日景帝病重的当天,暗地通过宦官与英宗取得了联系,表达了推举英宗复位的意愿。十六日,英宗在反复考虑、权衡之后,同意了此事。曹吉祥将此事向孙太后进行了汇报,孙太后为了营救英宗,也亲自书写了敕文,为他们入宫提供了凭证。就在这一天,众人打算发动政变的消息被景帝听闻,但由于病情仍有反复,景帝并未来得及处理此事,而是打算在十七日逮捕众人。听闻此信的众人,决定立即发动政变。

十七日凌晨,月色阴沉。四更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前府右都督张 、杨善、户部右侍郎陈汝言、前兵部尚书王骥,以及孙太后的娘家人,率领以京营士兵为主的近一千人,从长安门进入南宫,与英宗里应外合,砸开南宫的大门。众人扶英宗上了步辇,经右顺门而入,途中击杀了景帝的心腹武将范广,最后进入了奉先殿。此时,天色已亮,到了上早朝的时间,徐有贞于是向等待景帝上朝的文武官员,宣布英宗复位的消息。这就是明代著名的宫廷政变——“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发生后,参与夺门的众人为了掩饰宫廷政变的本质,诬陷于谦和左都御史王文,指责二人打算迎立襄王世子朱祁镛入即帝位,夺门众人为了维护朝廷法度,才拥立英宗复位。虽然迎立外藩查无实据,但夺门众人仿照南宋秦桧构陷岳飞的“莫须有”罪名,将二人定为谋逆罪。英宗本来不想杀于谦,面对夺门众人的请求,“犹豫良久,曰:‘于谦曾有功。’”但在众人的压力之下,英宗最后依旧将于谦处死,只不过从凌迟减轻为斩刑。据于谦的儿子于冕回忆,英宗杀于谦,孙太后并不知道,后来听闻此事,“嗟悼累日”。有一天英宗前来问安,孙太后责备英宗道:“于谦曾效劳,不用当放彼归田里,何忍置之于死!”天顺年间,接替于谦为兵部尚书的陈汝言,因为贪赃被下狱。与之相比,于谦一生清廉,为此,英宗十分感慨,“益悟其冤而深悔之”。并在后来对夺门众人心生不满时,对着他们连喊数声“好个于谦”,吓得众人汗水直流。

景帝之死

“夺门之变”后,景帝被转移到西内居住。英宗对于景帝,最初有保全其性命之念,据时人叶盛记载,英宗在复位两三天后,与夺门众人商议朝政时,曾高兴地说:“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无预弟弟,小人怀之耳。”叶盛作为当时之人,又是从现场亲历者处获知这一信息,所记应该是真实的。英宗如果想杀景帝,在登基之初,顺应当时景帝病重的舆论,趁混乱之际,将其杀死,这样是最不留痕迹的。但景帝迟至天顺元年二月十九日,即“夺门之变”一个多月之后才去世。可见英宗最初并无杀弟之念,至少心中曾有徘徊。

但景帝并非病亡,而是被宦官蒋安“以帛勒死”。如此大事,如果没有英宗的暗示,宦官实不敢采取行动。可见,英宗虽然顾念兄弟亲情,但自己在景泰时期所积攒下来的仇怨,也未完全释怀,从而最终在夺门群体的建议之下,杀掉景帝。英宗对于景帝的怨恨,在后来处理景帝家属事宜上,便可看出。英宗在历经坎坷之后,变得很有同情心,复位之后,宣布释放一直被关押的建文帝后代。但这种同情心,没有用在处理景帝家属的事情上。英宗将景帝妃嫔全部殉葬,甚至一度想将已有幼女的废后汪氏也一同殉葬。虽然英宗最终接受李贤的建议,保全了汪氏,但仍然追查景帝的佩玉并向汪氏讨要,气得汪氏将玉佩砸碎,扔在了井里。种种迹象可以看出,英宗对于景帝仍不能完全释怀。

与景帝相比,汪氏结局就好得多了。汪氏原来是景帝的皇后,因谏阻易储被废。汪氏被废后,与被废的太子朱见深同病相怜,感情深厚,在景泰后期对废太子多方维护。英宗复位以后,朱见深竭力维护汪氏,对英宗说:“当时事,我固详知,婶娘信圣哲。”景帝被废帝号后,汪氏不便再留于宫中。朱见深认为“婶既养于此甚好,但居处不相宜,婶当不安”,因此建议英宗,命汪氏出居郕王府。对于汪氏,朱见深一直“礼之甚恭,而奉养极厚”。而孙太后也与汪氏保持了良好关系,“岁节亦时邀[汪氏]入叙家人礼”。直到弘治时期,汪氏才去世。汪氏出宫之后,她的女儿仍然留在宫中,由于是废帝之女,无人敢冒风险迎娶。宪宗登基之后,亲自为她挑选驸马。“汪既出,而郡主尚在宫中。至宪宗朝,命选郡马,主坚不肯行,言当一生不嫁。上曰:‘妹不肯嫁,志虽好,然终不了后去,恐无结果处。’乃强下嫁王氏。”英宗对于汪氏,也较为照顾,在命汪氏出宫时,让她带走原来所有的宫女,并另外安排老成宦官数人,加以服侍,并且景帝遗留下来的财物,也都由她全部带走。家庭亲情没有因为政治变故而被彻底摧毁,这也使明中期的政治在惨厉之余,仍保留一片温馨。

除了汪氏,在景泰时期备受冷落的深宫中,朱见深尚得到另一女人的贴身呵护,这便是其乳母兼侍女,后来被其亲昵称为“侍长”并封为贵妃的万氏。女性特有的温柔气息,竟使经历坎坷的朱见深充满了对生命的满足感。他即位以后,眷顾后宫,崇信佛教,为人善良,堪称明代性格最为良善的皇帝。万氏死后,宪宗异常眷念,竟说出“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的谶语。数月之后,宪宗也与世长辞,可见他对万贵妃的感情,十分真挚而深沉。